【札记 】读《牧斋有学集》卷二十六两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蝶影牧斋哪集死的 【札记 】读《牧斋有学集》卷二十六两篇

【札记 】读《牧斋有学集》卷二十六两篇

2023-07-13 06: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按:【2021年12月8日晚记。9日中午补完】老友微信上转来文章一篇,谈读书事,文中开示书单若干。余忽忆杜泽逊师《文献学》课上所言「乙夜进御」之事,遂读《牧斋有学集》对应之篇目《黃氏千頃齋藏書記》。《述古堂記》在《黃氏千頃齋藏書記》前一篇,为卷二十六之第一篇。余读书不专,歧路亡羊,贪多务得,并录于此。

牧斋,贰臣钱谦益之号。有学,「有」通「又」,乃《牧斋初学集》之补,牧斋甲申前之诗文皆列入《牧斋初学集》,甲申后诗文列入《牧斋有学集》。

黃氏千頃齋藏書記

荒园按:黄氏即黄居中、黄虞稷父子,晚明藏书家,明朝最知名的藏书家之一,藏书楼为「千顷斋」。钱谦益编《列朝诗集》,想收录有明一朝所有诗人的作品,每位诗人还要写小传,因此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那时候没有图书馆、数据库,他得找大藏书家、大藏书楼。钱谦益本身也是藏书家,但是他家的书籍还不够,为此他专门到黄家去访书,因此写了这篇记。为什么藏书楼叫千顷斋?不详。揣度:百亩为顷,千顷比喻极其广大,这正是黄家藏书万卷之貌,可能得名于此。

黄家是有明一代的藏书第一大家,这个「第一」有时代原因。首先,黄家藏书在明朝晚期,本朝的书籍材料收的很全;明朝中期的藏书家不可能具备这种条件,这是很显然的;其次,黄家在南京,南京是留都,没有被农民起义军占领过,所以在明末的天下大乱中相对安全;而黄家也得以大力收集、保护战乱之地流出的书籍。黄虞稷编有《千顷堂藏书目录》,共三十二卷。清朝修明史,黄虞稷被征入明史馆,负责明史艺文志部分,明史艺文志即以《千顷堂藏书目录》为蓝本。什么是艺文志?艺文志首创于《汉书 艺文志》,记载的是一朝的全部书籍。中国史学著作首推史汉,司马迁和班固几乎定下了中国史学书写的基本框架。

以「一人」之力成一朝之艺文志,我想起了王绍曾先生。上世纪九十年代,王绍曾先生主持《清史稿艺文志拾遗》项目。所谓拾遗,因为北洋政府时期的《清史稿》已经有了《艺文志》,但是这个《艺文志》不全,遗漏了很多作品,所以需要拾一些遗漏的部分。杜泽逊先生是王绍曾先生的入室弟子,参与了这个项目,寒暑不间七年乃有书成。杜泽逊先生反复讲年轻学者要参与大项目,大项目才能让你成长,受用终身,其实指的就是他的这段经历。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张罗着修清史,等到二十一世纪初,国家财力允许,修清史终于落到了实处。以前修史是弄一个国史馆,现在这种模式不适用了,学者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单位,于是清史被拆成了一百多个项目,分包给各大高校。清史的艺文志直接就交给了山东大学,交给了杜泽逊先生,就是因为他是四库学的专家,而且参加过《清史稿艺文志拾遗》这个项目。不交给他交给谁?当然这个项目不叫《清史 艺文志》,叫《清人著述总目》,清朝人写的书全囊括在内,这套书现在已经出版了。清史工程雷声大,曾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预算屡屡超支,成稿屡屡拖延,不知道其他部分目前完成的如何。

戊子之秋顺治五年,1648年。钱谦益不写「顺治五年」,反而用干支纪年;他不敢用故国的年号,但是也不愿意用新朝的年号,所以改用干支纪年来表达遗民的复杂心情。改朝换代之际,前朝文人多有用干支纪年者,以示「非暴力,不合作」。有一个结论需要明确,钱谦益是贰臣,他降清,所以我们今天介绍钱谦益的时候只会说他是清人钱谦益,不会说他是明人钱谦益。他文学成就很高,气节不掩盖他的文学成就,但是文学成就也不可能弥补他的气节之亏。朝籍类似于今天的国籍,我们没有双重国籍,古人也没有双重朝籍。明朝人就是明朝人,清朝人就是清朝人。一个人生活在明末清初,但是他要么是明朝人,要么是清朝人。明朝人生活在清朝依然是明朝人,而清朝人在明代生活了很长时间,他也只能是清朝人。顾炎武、张岱、黄宗羲这些人都经历了甲申之变,活到了清朝,而且活的时间还不算短,但是我们仍然以明朝遗民称之。我们不能说顾炎武是清朝人,这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气节文化,谁说顾炎武是清朝人那就是汉奸,余頌係寬容罪犯,不加桎梏,类似于于今天的监外执行。如淳(如淳是人名)注汉书云:「頌者容也,言見寬容, 但處曹吏舍,不入狴牢也」。係,系也,拿绳索、刑具捆绑,引申为囚禁、拘押。有个词叫系狱,就是关进监狱的意思金陵其年四月,钱谦益因黄毓祺案被株连,囚南京狱。经柳如是全力奔走营救,斡旋,钱谦益才得以免祸,对此感慨万千:「恸哭临江无孝子,从行赴难有贤妻」。出狱后,被管制在苏州,寄寓拙政园。手头没有《钱谦益年谱》,上面信息引自百度百科,似乎不准确,待考,方有采詩之役编《列朝诗集》。列,宏伟、伟大。列朝就是本朝、我朝、天朝、我伟大的明朝之意。和孔子周游列国区分,列朝不是每一朝,從人借書。林古度明朝遗民,寿有八十七,晚年寓居江宁曰:「晉江黃明立黄居中,字明立,祖籍晋江先生之仲子次子,即黄虞稷。古人排行是伯仲叔季,仲子就是二儿子。孙坚的长子孙策字伯符,次子孙权字仲谋,也是这个排行。黄虞稷出生于崇祯二年,其父年逾七十,老来得子守其父書甚富,賢而有文,盍假諸?」余於是從仲子借書,得盡閱本朝詩文之未見者,於是歎叹仲子之賢,而幸明立之有後也钱谦益的「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认为黄家后继有人。这是长辈对晚辈说话的口气,钱谦益是有这个资格的,因为他比黄虞稷大将近五十岁,几乎差着两辈人,而且他也是晚明的文坛领袖。黄居中有一子早夭,七十岁时老来得子,崇祯二年又生了黄虞稷。看来黄居中的身体真的很棒,倘若他无子,或者儿子不学无术,千顷斋的藏书都传不下去。钱谦益也是藏书家,他深知藏书不易,代际传承更是不易。钱谦益看到黄家的书在黄虞稷手里得到了妥善的保管和继承,他的欣慰应当说是发自内心的,慨叹其后继有人。仲子來告我曰:「虞稷之先人少好讀書,老而彌篤,自為舉子以迄學宮这句话什么意思?粗略来看,指的是黄居中(也就是黄虞稷的先人)从中举人开始到后来在学宫当了老师。学宫就是官学,官方的学校,黄居中在南京国子监当过监呈,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当教授。「以」是什么意思?这个字很复杂,少说有二三十种用法,这里的「以」表连接。讫,终结。「自为举子以讫学宫」是说从他中举开始到后来在学宫当老师为止。这里为止不是以黄居中刚开始当监丞截止,而是以他离职为止,修脯学生给老师准备的干肉或者礼物,作为学费。太史公司马迁祖上为程伯休甫,不知可有关联所入,衣食所餘,未嘗不以市書也。寢食坐臥,晏居在家住行役出差,未嘗一息廢書也。喪亂之後社会动乱即丧乱,此处丧乱当指明末的农民起义。黄居中眼看国家衰亡,无能为力,只能退官读书。具体到哪一年,不详。杜子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云: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閉關讀《易》五经之中,易最难治。如今国家衰亡,读什么书都没用了,箋注數改,丹鉛雜然古人点校文字用丹砂和铅粉。唐韩愈〈秋怀〉:「不如觑文字,丹铅事点勘。」后泛指校对工作。易簀之前,手未嘗釋卷帙也。易簀,去世的委婉说法,典故见曾子易簀。簀,音泽,席子藏書千頃齋中約六萬餘卷,余小子褎聚而附益之,又不下數千卷。褎,音秀,袖子的意思。这里显然不通,不应做袖子的本意。按《康熙字典》引《正字通》,「褎」乃「裦」字之譌,也就是裦的讹体字。讹体字不是错字,是长期误写后形成的某种规范。裦,音包,聚集之意。褎聚属于同义连文,二字意思相近,组成双音节词惟夫子之於書有同好也,得一言以記之,庶幾劫灰之後,劫是佛教用词,其意颇深,今天我们常用劫难、抢劫等词,略知其意,而不确然劫之本意,吾亦不尽知。书籍最怕水火刀兵,遇此四厄多化为纸灰,所以书籍蒙难多言劫灰。鲁迅先生言: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吾父子之名與此書猶在人間也黄虞稷思想比较进步开明,有近代图书馆的思维,他把书开放给学者看,这样书籍的本体可能会毁灭,但是记载的知识却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传承,乃至生生不息。纸有寿,传诸四方则斯文永生。钱谦益不得其点化,他的藏书楼绛云楼的书籍曾不示人,结果顺治七年,即1650年,绛云楼失火,所藏书籍付之一炬。」

嗚呼!往古無論矣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论之。自有宋迄今五百餘載,館閣秘書存亡聚散之跡,可按考察而數也。自金、元之破汳「汴」的本字,本意即为汴河。魏晋以后因地处京都附近而讳其「反」字,于是改声旁「反」为「卞」,反、卞古音相通。现代汉语也以汴为正体,很少用「汳」,三館之書載而之北北宋初期建昭文馆、集贤院及史馆为皇家书库。建炎中興康王赵构南渡,改元建炎,南宋之始,書之聚臨安者,不減東都。伯顏南下,試《说文》:试,用也朱清、張瑄海運之議,又載而之北。大將軍中山王常遇春之北伐也,盡收奎章皇帝所写的字,指代皇家图书馆內府圖籍,徙而之南。北平之鼎既定,則又輦而之北。以二祖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之聖學,仁宣仁宗、宣宗之右文右通佑,崇尚尊崇之意,訪求遺書,申命史館,歲積代累二百有餘載,一旦突如焚如,消沉於闖賊闯王李自成之一炬,內閣之書盡矣泽逊师按:此内阁当指明文渊阁,张萱尝编《内阁书目》,而內府秘殿之藏如故也。煨燼之餘,繼以狼籍,舉凡珠囊玉笈、丹書綠字,梯幾之橫陳书在小桌子上摆得像梯田一样,真博览也,乙夜之進禦者乙夜,二更天,21:00-23:00。皇帝白天 要上班,要处理政务,没时间看书,但是晚上下班之后不忘充电,利用晚上业余时间看书。而且看书很认真,桌子上摆了很多。皇帝晚上到底看不看书?白天能不能看书?这就像总裁白天在办公室里睡不睡觉一样,不得而知。马云和柳传志、王健林一起上节目,马云说办公室里书架上摆满书的十有八个是骗子,企业给我工资不是让我来看书的。主持人调查现场的企业家有谁办公室里摆着书,柳传志和王健林全部举手,他们就是十个里面的二个,用以汗牛馬牛马是农村最重要的大牲口,家庭的第二根顶梁柱。对于农民,不夸张地说,牛的家庭地位比人要高。今天说「做牛做马」比喻人的辛苦,对爱牲口的人而言,宁可自己吃点苦,也得给牲口创造更好的条件。当然,创造更好的餐饮及居住条件,不是为了供着牲口,而是让牲口干活,靠着大牲口养活一家老小。农民很辛苦,一家老小的生活其实都是围绕土地和牲口转,我们在《白鹿原》、《平凡的生活》等反应农村真实生活面貌的小说里都能看到大量伺候牲口的描写,一大早去割猪草、夜里去给马续草料、心里有苦衷只能和牛马说点悄悄话。牛的卧室是牛棚。牛不用床,但牛也不能直接睡在地上,要铺草,草能吸汗,让牛打滚;也能保暖,避免牛着凉。牛圈的草相当于我们床上的床垫,需要定期更换。爱牲口的人会经常给牛圈换草,现在牛基本不承担土地劳动的工作了,其功用为大型农用机械取代。农用机械比较皮实,坏了就到修理站换零件,人与牲口之间的感情也就日渐疏远,更多的是相见于餐桌了,製駱駝我不熟悉骆驼,不知道骆驼该怎么护理。据说阿拉伯语里与骆驼有关的词语有上千个,站着的骆驼、躺着的骆驼、怀孕的骆驼、怀孕三个月的骆驼等等,都有专门的词。我们汉族骆驼用的少,所以跟骆驼有关的词汇就很少。古人和马的关系很密切,《诗经》里的马就有几十种。日本人和鱼的关系很密切,所以日本汉字中带鱼的有上百个,蹈泥沙雨天道路泥泞难行,用书来填水坑。用书籍填坑还算文明,《三国演义》中孟德公逼急了就用人来填路了:操见前军停马不进,问是何故。回报曰:“前面山僻路小,因早晨下雨,坑堑内积水不流,泥陷马蹄,不能前进。”操大怒,叱曰:“军旅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岂有泥泞不堪行之理!”传下号令,教老弱中伤军士在后慢行,强壮者担土束柴,搬草运芦,填塞道路。务要即时行动,如违令者斩。众军只得都下马,就路旁砍伐竹木,填塞山路。操恐后军来赶,令张辽、许褚、徐晃引百骑执刀在手,但迟慢者便斩之。此时军已饿乏,众皆倒地,操喝令人马践踏而行,死者不可胜数。号哭之声,于路不绝。操怒曰:“生死有命,何哭之有!如再哭者立斩!”三停人马:一停落后,一停填了沟壑,一停跟随曹操。,籍糞土不确定其含义。揣度:其一,粪土是松软的土,就是孔子骂宰予的「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把纸张拿来糊墙。宋丹丹老师的《月子2》当年在铁岭就曾享有这一殊荣。其二,沤肥,纸也都是植物纤维,可以堆肥。求其化為飛塵,蕩為烈焰,而不可得爱书的人不忍心看书受罪,看他们被人这样侮辱糟蹋,还不如一把火烧了呢。钱谦益求火得火,后来他的绛云楼就「化為飛塵,蕩為烈焰,而可得」,求仁得仁。自有喪亂以來,載籍书籍之厄,未之有也看来天下藏书因为战乱毁伤了不少,但是尤以李自成进北京毁坏的最厉害。钱谦益当时人在南京,对于北京发生的农民军「暴行」,不知道他是如何像新京报记者一样观察的栩栩如生,宛在现场。今晉江黄氏祖籍福建晋江,在南京国子监为官后迁居南京。《千顷斋书目》上黄虞稷自称就是闵人,以示不忘祖黃氏顧能父子藏書,及於再世,一畝之宮,環堵之室一亩,十步见方的范围,指面积不大的地方。宫,墙垣。一亩之宫乃指住家面积只有十步见方的大小。形容住屋狭小。《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充棟宇汗牛充栋。这个词被用来指藏书多,放在家里把屋子塞满了,搬家的话拉车的牛累的满身大汗。出自柳宗元为陆质写的《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注意,读了原文就会发现柳宗元这里说汗牛充栋是贬义词,指的是当时研究《春秋》的学术垃圾太过泛滥,多达千家,学阀林立,直到陆质出现,他「能知圣人之旨」,「《春秋》之言,及是而光明」。荒园谓:「天不生陆文通,万古如长夜」。柳宗元写的墓表首先批评了当时的《春秋》学术圈乱象,然后引出了陆质的澄清之功。兹附部分原文如下:孔子作《春秋》千五百年,以名为传者五家,今用其三焉。秉觚牍,焦思虑,以为论注疏说者百千人矣。攻讦狠怒,以辞气相击排冒没者,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或合而隐,或乖而显。后之学者,穷老尽气,左视右顾,莫得而本。则专其所学,以訾其所异,党枯竹,护朽骨,以至于父子伤夷。君臣诋悖者,前世多有之。甚矣圣人之难知也。有吴郡人陆先生质,与其师友天水啖助洎赵匡,能知圣人之旨。故《春秋》之言,及是而光明。使庸人小童,皆可积学以入圣人之道,传圣人之教,是其德岂不侈大矣哉! 《论五十年学术圈之怪现象》而溢機杼者「充栋宇而溢机杼者」,机杼就是织布机,这里形容书把屋子塞满了,织布机上也得摆一点。织布机是男耕女织生产模式下的特色产物,现在没有织布机了,多余的东西往跑步机上放了。钱谦益这里自己抄自己了,在《牧斋初学集》里给藏书家李贯之写的序中,他用了相同的赞美的话:江阴自葛文康父子以文学显于宋,而陆子方、王元吉,孙大雅之徒相继而起,故其乡多博雅好古之士,如贯之李先生其人也。贯之之为人,孝友笃诚,束修励行,衣冠俨然,不苟訾笑,有古先民长德之风。至其读书好学,老而益坚,则有如尤延之之所谓饥以当肉,寒以当裘,孤寂以当友朋,而幽忧以当金石琴瑟者(藏书家都知道的四当典故)。残编趾玻寤寐访求,横经籍书,朱黄错互。虞监之亲钞,杜侯之手跋,充栋宇而溢机杼,江以南艳称之。晚尤研精于礼学,自汉、唐以来所谓共氏而分门,同经而异注者,盖将会而通之,以求得乎先王之遗意。经学之不讲久矣,如贯之者,其可谓强学蹈道,卓然而不惑者也。这篇序写的早,这里一字不差的复用了。欧阳修、苏轼都有上千篇文章存世,除非引用,里面绝找不到两句相同的话。前面「一亩之宫」的典故,《牧斋有学集》卷二十六中,就在这篇文章下一篇的《西田集》中也使用了,这放在唐宋要被笑掉大牙,保全於劫火洞然洞然,火焰熊熊燃烧之後,豈不難哉?海內藏書之富,莫先於諸藩明朝各地藩王有私家藏书。今秦、晉、蜀、趙秦晋蜀赵都是藩王,秦王晋王先降李自成,后降清,顺治六年的五月被诛杀。蜀王被张献忠所灭,赵王被李自成所灭,灭亡的更早熸矣音间,火熄灭,引申为灭亡,周藩之竹居朱睦㮮jíe(1517年-1586年),字灌甫,号西亭、东陂居士,河南开封人,明朝宗室,镇国中尉,周定王朱橚六世孙。二十岁通五经,讲业于水竹居之西,学者称「西亭先生」。万历五年(1577年)举为周藩宗正,诸王中藏书最富,明末清初的藏书家曹溶曾说「有明宗室,灌甫宗正为之最」,寧藩之鬱儀朱谋㙔,字鬱儀,藩王中的经学家、藏书家。明朝藩王中藏书者首推宁王、周王。明 谢肇淛《五杂组 卷一三》:「今天下藏书之家,寥寥可数矣。王孙则开封睦㮮、南昌郁仪两家而已」。钱谦益的《列朝诗集》中有其小传:谋㙔,字郁仪,以中尉摄石城王府事。孝友端直,束修自好。理藩政积三十年,瑾户读书,绝绮纨鲜腆之奉。贯串经史,博览群籍,通晓本朝掌故。明兴以来,宗支繁衍,诸王子孙,好学修行,比西京之刘向者,周藩睦㮮之后,未有如郁仪者也。著书百有十二种,皆手自缮写。稿至数易,未尝假手小胥。辨论古今,倾倒腹笥。黄贞父为进贤令,投谒抗礼,剧谈久之,逡巡改席,次日遂北面称弟子,人两称之。易箦之前,犹与诸子说易,分夜不倦。有星光大如斗,坠里中,栖鸟皆悲鸣,越二日而逝。南州人士私谥曰「贞静先生」,家藏與天府天府之意不详,可能指天上仙人的藏书,比喻两位藩王的藏书丰富埒音列,等同,今皆無尺蹄片紙矣有一个词「寸蹄尺缣」,表示收受很小的贿赂。这里蹄是动物的蹄子的意思?小熊掌小猪蹄?不解。钱谦益是化用了寸蹄尺缣?本文中「尺蹄片紙」指的是没有哪怕一点小残片剩下来。「尺蹄」可能用的是「寸蹄尺缣」中的含义,也可能是指兽蹄印那么大的纸。汶、洛、齊、楚之間,士大夫之所藏,又可知也士大夫对藏书的保护和藩王比不了,藩王尚且保护不了自己的藏书,士大夫的藏书情况又可想而知。这里对比更显得黄氏藏书不易。黃氏之書儼然無恙,則豈非居福德之地,有神物嗬護,而能若是與? 

古書之放失久矣通佚,失传。图书失传常用「散佚」这个词,但是「散」和「佚」是两回事。「散」是散落,一本三十卷的书可能丢了二十卷,或者本书丢失,其他书中有引用,可以辑佚出一部分;「佚」则是灭绝、丢失,这本书不复见于人间。当然,随着一些新文献的发现或者旧文献的研究,以前我们认为已经「佚」的书可能仅仅是「散」,甚至是能恢复原貌。莆陽曾矞雲在史館親見謝承《後漢書》為德清少師攜去今天我们熟悉的《后汉书》是南朝宋 范晔的《后汉书》,但是在范晔之外还有八家《后汉书》,大多都失传。谢承是吴国人,也编了《后汉书》,记载东汉的历史,130卷,今存8卷,余問之其後人,不可得。富順熊南沙為文,言有桓譚《餘論》,屬直指使者訪之,而不可得。慶陽李司寇家有《西夏實錄》,其子孔度屢見許,而不可得。兵火焚掠,彌亙四方弥亘,绵延的意思,今之奇書秘冊灰飛煙滅,又不知其幾何也。世變淩遲,人間之圖書典記日就澌滅澌灭。澌是竭尽,澌灭就是灭绝,全灭亡了,今日之流傳委巷冊兔園兔园册典故者、覆醬瓿者音步,一种小酱缸。意思是我的书没什么用,只能用来盖酱缸。今天学者写书常用于自谦。以前是盖酱缸,现在是盖泡面。典故出自《汉书 卷八十七 扬雄传》,扬雄写了一篇《太玄》,解读《易经》,刘歆说他是自讨苦吃,现代人这么浮躁,连《易》都不下功夫研究,怎么可能看得懂你的《太玄》呢。原文:雄以病免,复召为大夫。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巨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向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雄笑而不应。年七十一,天凤五年卒,侯芭为起坟,丧之三年,安知異日不以為酉陽之典酉阳即小酉山,秦朝时人避乱读书于此,藏有大量典籍。南朝梁元帝为湘东王时,镇荆州,好聚书,赋有「访酉阳之逸典」语,见《太平御览》。唐人段成式有一部小说合集叫《酉阳杂俎》,酉阳用的是大酉山、小酉山的典故。俎是祭祀用的一种器皿,杂俎是指一些杂菜随便放到这个容器里,指本书内容为随意辑录,不成系统而羽陵之蠹乎羽陵是周穆王藏书的地方。《穆天子传 卷五》「仲秋甲戌,天子东游,次于雀梁 ,蠧书于羽陵」。蠧,音杜,蛀虫。古代图书是竹简做的,容易蛀虫,需要经常拿出来晒一晒。「蠧书于羽陵」指的是周天子到皇家图书馆来晒书。我的小学课本里有一篇文章叫《古今贤文》,那里面文言生僻词比较多,对小学生比较难,所以从来都是选读。里面有一句化用《吕氏春秋》中的话: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说的是人要经常运动,身体要运动,思想要运动,流动的水不臭,经常开合的门窗不会蛀虫 ?然則黃氏之書積之固難,而藏之亦不易,固未可以苟然而已也没有人随随便便就能成功。宋.苏轼〈日喻〉:「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傳》不云乎:「君其備禦三鄰,慎守寶矣。」古人写文章爱引用五经中原文,主要是用字面意思,而非实际含义。今天我们批评「望文生义」,其实这在古代属于一种文化现象。钱谦益不知道「备御三邻,慎守其宝」的深层意思吗?他当然知道,而且知道的比我们清楚的多;但是这里他用的就是字面意思,说黄家要好好保护这些宝贝书籍人有千金之產,扃、霡、緘縢汲汲焉,扃是门闩,緘縢是绳索,霡的意思不详,这里应该都是指防盗设施。化用《庄子 胠箧》典故。原文: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庄子说世人为了防止小偷来家里翻箱倒柜地偷东西,把一些贵重东西用绳子捆好,用箱子大锁捆起来,这样看似是防御了盗贼,其实都是给盗贼做准备工作。你不做准备工作,小偷进来还不知道该投什么;你家里装了保险柜,那小偷进来就省事了,啥也不用找,直接把保险柜拉走,里面准是值钱的东西。汲汲,不休不止、忙碌焦心的样子。参考: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惟慢藏是懼,而況千萬卷乎!钱谦益的格局显然小了。钱谦益藏书贯彻了「备御三邻」的原则,从不借出,而黄氏藏书是「我家大门常打开」,欢迎大家来阅读,来抄书、校书。前面提到的李贯之,他格局也很大。钱谦益给他写的序里说「充栋宇而溢机杼」,这篇文章里复用了。李贯之也有图书馆思维,我藏书,但是书不是我一人的,欢迎借书,在乡邻中做知识普及工作。钱谦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觉得黄家里藏了这么多好书,得装防盗门,拉铁丝网,拴大狼狗。杜泽逊先生做客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我的专业不太冷》,介绍他的专业著作《四库存目标注》。主持人问:您有没有考虑过将这本书电子化?杜先生答:这本书刚出来不久就有好心人扫描成电子版放到网上了(所谓好心人,其实就是盗版,先生没点破),我不认识的。主持人问:您不介意吧?杜先生答:我很高兴。

这里不是客套,是真心的高兴。虽然是盗版,但是盗版帮助这本书传播,而且让这本书可以在世间上存的更久。如果有一天《四库存目标注》全被毁了,好心人电脑里保存的电子版还能恢复这本书的原貌。不以盈利为目的盗版,某种意义上是文化传播的善举。当然了,现在讲知识版权保护,具体问题要具体对待。黄氏父子也好,杜先生也好,他们身上都有格局,钱谦益理解不了。后来绛云楼失火了,他精神几乎崩溃,不久也就去世了。

述古堂記

荒园按:述古堂有好几处,杭州西湖有一个。这里的述古堂是钱曾的藏书楼,钱曾是清初的藏书家,钱谦益是其祖曾祖。钱曾的藏书楼向钱谦益请名字,钱谦益化用了「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的典故,命名为「述古堂」。为什么化用这个典故,待会正文里说。钱谦益的绛云楼失火后,心灰意冷,将剩余的藏书转赠给了钱曾,效「蔡邕之赠」。钱曾爱藏书,钱谦益去世后逼死柳如是,参与遗产争夺战;但是藏书终不能久持,去世后藏书多归了泰兴季振宜。藏书这件事,该放手就放手,该看开就看开。徒做百年计,死后全是过眼烟云。自己当成宝贝爱惜了一辈子,可能儿孙叫来一个收废品的,45块钱全给你处理了。另外,藏书看起来是雅品,比玩手串、葫芦、蛐蛐、斗鸡要高雅,但是藏书和人品没有关系,藏书家的人品可能很差。读书和人品也没有必然关系,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述古堂得名于此。后面引用了一大堆老子、彭祖的材料。钱曾为什么用老子、彭祖的典故?彭祖名字叫篯铿,也就是「钱」姓的始祖,所以钱曾用了这一句。今日钱姓还有一个堂号叫「述古堂」。后面一大段可以不看,都是钱谦益探讨分析老、彭的文字注言老彭不一。包咸曰:「老彭,商賢大夫,即彭祖也。」王肅曰:「老,老聃;彭,彭祖也。夫子稱老彭,目其老壽,記其封國,老彭即彭祖審矣。」邢昺曰:「一雲即老子也。所據者《世本》、《史記》也。《世本》云:姓篯,名鏗。在商為守藏史,在周為柱下史。《史記》曰:周守藏室之史也。又曰:老子為柱下史,老彭、老子非一人而何?」考諸經傳,無彭祖述古之文,而夫子答曾子問,一曰「吾聞諸老聃」,再曰「吾聞諸老聃」,《論語》竊比之老彭,即《禮記》問禮之老聃,初無二人,斷可知也。然而應世之跡,條然殊異。在堯時則為顓頊之玄孫,歷虞、夏至商末而往流沙,年八百而壽未終,史所謂受封彭城,殷末世而滅者是也。既而復出於周世,為柱下史,見周之衰,復出關往流沙。史言百有六十餘歲,或二百餘歲者是也。此一人者,虞、夏、商、周之際,神奇幻化,出沒無常。吾夫子既目擊而親承之矣,於述古則曰「老彭」,於問禮則曰「老聃」,一人而兩稱之,所以誌也。此文之互見者也。

吾錢,固篯後人也。頃当年,曾经有事世譜,援據《世本》以厘正包、王之文前文说的包咸、王肃,自謂可信不誣。我,钱谦益,彭祖后人,没毛病!族孫曾字遵王,北宋宰相王曾,敬惜字纸,为藏书家典范,所以钱曾的名为「曾」,字「遵王」,化用王曾的名字。「遵王」不光是尊重王曾,还得遵照王曾的做法,处处按照人家的来。杜泽逊师的老师王绍曾先生,绍是继承的意思,曾也是指王曾糞除打扫,清理厥父室廬庐,讀書其中,以新堂來請名,余遂名之曰:子有志學古,請言吾篯氏之古聊聊家史。虞夏邈矣,自殷迄周,世守藏室。周公史佚與魯公伯禽之事,如謦咳相接也。吾夫子之問禮也,一乘車、兩馬、一豎子,自魯過周,弗告勞也。翻十二經,以說中之。以一言曰:「太謾这段是《庄子》里的典故,《庄子》里孔子一般都是来求教或者被嘲笑的对象。孔子去问道家的始祖老子,老子一点不给面子,听了孔子的学术报告,直接打断:废话太多,get to the point,弗置辨也。」助祭於巷黨,而日食呼而咄之曰:「丘止柩,反葬而後敢問也。」《易·象》、《春秋》在魯,與丘明乘而觀書於周史,端門之命,須此而告備也。故曰:「好古敏以求之。」钱曾写《读书敏求记》又曰:「所不知者,丘蓋闕如。」璟近世末學小生,矜蟲刻出自扬雄《法言》,指雕虫小技,鬥雞距鸡距笔,毛笔一种,这里指书法,驚而相告,狠而相非,東方作矣,而臚傳不已「東方作矣」指天亮了,「臚傳」指呼喊,用典《庄子 外物》,意思是天亮了他们还在继续盗墓,上面的人告诉下面的人该怎么拿东西,无耻之尤。原文: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不亦悲乎!考吾先世之大宗彭祖至於余九十五世,而子又加三矣。钱曾是钱谦益的曾祖孙,他是九十八代孙遺經舊史不與古人俱往者,儼然在此堂也。以余之老耄,猶將羹牆仰止羹墙,追念前辈或仰慕圣贤。《后汉书 李固传》:「昔尧殂之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于墙,食则睹尧于羹。」仰止,仰慕、向往。《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其中「止」作何解,「景行」作何解?不详,今天我们常用「景仰」一词即来源于此。《史记 孔子世家》中,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极言孔子之德,朝夕陳拜,而況子少壯努力者乎?

昔之以述古名堂者有矣,習於錢之故,數祖典数典忘祖。《左传 昭公十五年》:「籍谈不能对。宾出,王曰:「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左传》原文很有意思,数典忘祖在这里指籍谈这个人忘本,连他祖上掌管的典籍都不认真读,但是籍谈和叔向说了他被周天子喷了之后,叔向马上喷了回去。很多成语,我们今天用的含义和原始文本中表达的含义其实有较大差异,比如上面说的「汗牛充栋」。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今天用错了,也不是说古人用错了,这是文化现象,遵聖謨,考德問業,莫斯堂宜也。謹書之以為記,俾刻石陷置壁間,而余亦將遊息於斯,以交儆焉。交相儆戒。咱们把祖宗的要求写在石碑上,我也会经常去看,互相提醒、互相监督。最后在互相督促、共同进步下,一个当了汉奸,一个当了遗产案被告人。irony。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