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蜉蝣朝生而暮死”,蜉蝣寿命真是那么短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蜉蝣生物的寿命 古人云“蜉蝣朝生而暮死”,蜉蝣寿命真是那么短吗?

古人云“蜉蝣朝生而暮死”,蜉蝣寿命真是那么短吗?

2024-01-21 14: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稚虫充分成长后,或浮升到水面,或爬到水边石块或植物茎上,日落后羽化为亚成虫。亚成虫与成虫相似,已具发达的翅,出水后停留在水域附近的植物上。一般经24小时左右蜕皮为成虫。

这种在个体发育中出现成虫体态后继续蜕皮的现象在有翅昆虫中为蜉蝣目所仅有。这种变态类型特称为原变态。成虫不食,寿命短,一般只活几小时至数天,所以有“朝生暮死”的说法。蜉蝣短命的原因,主要是它的嘴巴已经退化,不能吃东西。

在古代,《本草纲目》的著者李时珍对蜉蝣的看法最切实。因为他除了引述前人一贯陈说之后,突然附加了一笔:

或曰,蜉水虫也,状似蚕蛾,朝生暮死。

也就是说,蜉蝣的形状虽与蚕蛾仍有若干距离,但蚕蛾似蝴蝶,蝴蝶和蜻蜓到底是相近的东西,

而且知道它是水虫。 蜉蝣的生活史非常有趣,古人说它不饮不食,朝生暮死。这已经将它说得大长命了。

事实上是,蜉蝣的生命仅有几小时。然而在这几小时内,要经过两次蜕壳,练习飞行, 恋爱,交尾,产卵,非常忙碌。生命过程虽短,却十分充实。

面对这样昙花一现的生命,我们大可不必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看看旷达疏朗的苏轼如何想的。

东坡先生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你们说是不是呢?

参考资料:《本草纲目》、《淮南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