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在中国历史真实存在吗?在之前还有个虞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虞朝之前还有朝代吗 夏朝在中国历史真实存在吗?在之前还有个虞朝?

夏朝在中国历史真实存在吗?在之前还有个虞朝?

2023-09-10 06: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核心提示:中国历史上最滑稽的事情莫过于把传说当历史了。教科书上说中国第一个历史朝代是夏朝,然而却没留下任何文字记录,全靠神话传说和世代流传下来的。更滑稽的是,夏朝还未得到证实,又说夏朝之前的朝代是虞朝。不过史前历史没有朝廷,也就无所谓的朝代了。

夏朝是否真实存在过?

中国历史上最滑稽的事情莫过于把传说当历史了。按照《史记》等众多古文献记载,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记载,夏朝有万国,所以我们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对于夏朝存在的时间,我们没有一个确切的年份去定义它。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我国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最后认定夏代存在470年(即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历经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癸(桀)等朝代。

华夏大地自此由新石器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夏朝之前传说是三皇五帝时代,不过三皇五帝帝究竟是谁又说不清。却又认为他们是中国人的祖先,是远古的大圣人。

但长久以来,关于夏朝是否存在,一直困扰着我国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在史学界和考古界至今仍然有很多争议。尤其是在近代以来,胡适等人为代表的疑古流派,完全质疑我国历史的真实性。

我们先说一下,怎么样才证明一个朝代是存在或是不存在呢?笔者认为,一是文献记载,二是遗址挖掘,三是二者相吻合。

距今4000多年的夏朝被怀疑主要是因为没有发现文字的文物,商朝甲骨文也没有相似的记载。

笔者认为,就目前的考古学成果看,不能百分百说夏朝是真的存在的。

按照当下中国历史的记载:夏朝(约前2070~前1600)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共传14代,17后(夏统治者在位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为什么说夏朝是存在的呢?

因为目前在历史记载的夏纪年里,在传说中夏活跃的区域,确实存在一个文化高度发达、已迈入文明领域,广泛对周边文化施加影响的考古学文化——二里头文化。

这个文化存在的直接证据就是位于河南洛阳的二里头遗址,专家推断距今约3800-3500年,甚至有专家判定就是夏代中晚期都城的遗址。

而且,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尚书》中明确记载了夏朝,也提到了大禹、启、商汤灭夏等故事,这与《史记》是契合的。

根据古书的记载夏朝的国都经常变换,没有一个稳定的地点,也就是说夏朝国王到处乱窜。这就使得考古的难度大大增加。历史学家大多数认为夏朝主要分布在黄河沿线的一些地方,山东和山西也有部分区域是夏朝分布所在。

且公元前1920年的洪水爆发,这是夏朝存在的证据,但这场突发的大洪水也给华夏文化带来了毁灭性打击,文物和文字也被淹没,这也为考古学家对夏文化的考察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为什么说夏朝不存在呢?

因为目前遗址挖掘出土的甲骨文里,并没有提到夏这个国家,目前二里头遗址发掘的考古学成果,也无法提供二里头文化就是历史记载中“夏”的直接证据。

所以说,光文献记载有夏是没用的,必须要有铁的证据。

比如,商王朝就是因为甲骨文的发现,从而让其从历史迷雾中走了出来,也让部分疑古派闭上了嘴。

位于河南、山西、陕西“龙山时期“的遗址:我们能从高中课本得知,夏朝的基础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和宗法制,这会间接导致夏朝的诸侯分散极广,且难以对其细致的管理。

二里头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 。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境内,遗址上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但由于夏朝的遗址过于密集和复杂,考古人员很难说进行抢救性挖掘后,草草结束,就算是一直维持着挖掘状态百年内也很难完全挖掘完成。虽二里头遗址虽然发掘了相当多的文物,但没有一件涉及到夏,甚至连文字也没发现,因此始终无法证明夏的存在。但在遗址未完全挖掘前,我们都无法轻易断言夏朝是不存在,就目前出土证明夏文化的事物,很可能在未来的五六十年会有重大的文化发现。但到现在来说,在考古学上还没有找到夏朝存在非常权威的证据。

总的来说,夏朝是否存在最大的关键点,就是文献中的记载与实际考古发掘的还对不上,所以不敢说一定存在或不存在。只能等待新的考古发掘证据来证明了。在此之前,不敢妄断,又或许夏朝和商朝是并存的也有可能呢。

这么多年,学术专家一直苦于研究材料,考证研究夏朝的存在。中国有几本史书对夏朝都有记载,史记中有对这个朝代的记载,另外在竹书纪年、尚书、孟子、周易还有左传国语中,都有对这个朝代的描述。

在这些书中,有很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成语,比如大禹治水、禹受舜传等等,而且还有很多的历史事件,比如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等等,都是这个时代的描述。仅仅从史记这本书就能够解读出夏朝的存在,太史公的这本史记,被后世很多学者视为经典中的经典,它记载的事实是很有权威性的。

另外,中国自古就有华夏民族的称号,其中的夏有它的本意,也有它的引申义,这是先人自古流传下来的一种说法,夏朝在中国的存在不言而喻。

考古专家大胆设想:夏朝存在,但是没中国啥事

在贵州民族大学有一个副教授叫做王长城 ,他对夏朝的存在做出了自己的判断。根据他的分析说:夏朝是毫无疑问曾经存在的,但是他并不在中国境内,而是在巴基斯坦旁遮普邦创建的哈拉帕文明,也就是史学界广为流传的天竺大鲳帝国。

王副教授说:“哈拉帕文明就像一个人,一头挑着广汉的天竺大鲳帝国都城(夏朝的东亚大西南部分), 一头挑着古埃及法老王国(夏朝的北非总部)。当其中一个帝国或王国灭亡,挑子失平衡,哈拉帕文明就没有继续存在的价值,等待它的命运就是荒芜的蔓草。”

关于这个观点十分的大胆,但是却很少有人认同,听起来就十分的不可信。根据王副教授的说法,我们的祖先是来自遥远的巴基斯坦,那么我们的祖先是外国人?而且他们是如何在这么远的距离长途跋涉而来到中国的呢?况且并没有什么史书记载,我们的祖先经过长途跋涉才到达中国。

夏朝待定,夏朝之前还有虞朝?

那么,夏朝之前的历史是咋样的呢?你知道中国在夏朝之前的历史吗?夏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期,统称为“上古时代”,或称“远古时代”、“三皇五帝时代”、“神话时代”。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这是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中国朝代歌谣,相信大家都曾背得滚瓜烂熟,即使多少年后也是张口就来。这首歌谣编排得很合理也很上口,能让人很快记住,不得不说这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它传递给我们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夏”是中国的第一个朝代。

但其实这首歌谣是经过改良的,它省略了原始版本的开头两句:“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原因是中国学术界普遍认为,夏朝以前的时期是上古神话时代,不具有考证意义,故不列入历史范畴。当然这是人教版的说法,然而其他版本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

我们先来看香港版本的朝代歌,开头为:“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嬴政称始皇。”以及苏教版,开头为:“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可以发现,两种版本中都提到了“虞”,长期浸润在人教版中的小伙伴就很稀奇了,虞?怎么从来没听说过啊?小解告诉大家,其实这个虞朝才是中国的第一个朝代,虞朝之后才是夏朝!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虞朝第一的观点没能占据主流市场呢,这其中又隐藏着什么秘密?

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虞朝,它是先于夏朝之前的一个强盛王朝,存在时间约公元前36世纪初至公元前21世纪初,共历时一千多年,也被称为黄帝王朝、虞舜王朝。学术界一般将舜虞和唐尧(尧建立的王朝)并称为唐虞。

虽然如今的历史书对唐虞的表述只停留在尧舜的举贤禅让上,但唐虞王朝在春秋时期可是被作为真实的历史来看待的!比如《论语》中曾记载:“唐虞之际,於斯为盛。”他们认为唐虞是一个类似于大同社会的太平盛世时代。

春秋时期思想爆发百家齐放,唐虞之事时人言之凿凿,然而经过战国频繁的战乱后,这些史料被大量湮没,所以诸子百家便赶快收集补录,不过可信性已经大大降低。至于战国后关于唐虞的史料记载那就更没谱了。

虞朝是否存在、能不能算朝代,这事一直被争辩到近代都没得到解决,然而搞笑的是随着近代辨伪思潮的兴起,这个问题有了答案。专家们为了防止误入历史诡辩主义的漩涡,索性将虞朝从历史上一笔抹去,把夏朝以前的时期统称为:神话传说时代!

就这样,争论了数千年的唐虞问题得到了解决,虞朝是神话,而夏朝成为了中国“公认”的第一个朝代。这个结论也被写进了现今流行的历史课本中,被我们所学习。可是历史是不容假设的,不能假装它不存在吧,那么你是否愿意相信唐虞是一个朝代呢?

在中国上古时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时代。在两河流域和埃及一般指公元前5000年以前的历史时代。因为上古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带有神话色彩。

三皇五帝年表

燧人氏 约公元前10000年 在位110年

华胥氏伏羲氏约公元前7724年 在位118年

女希氏(即女娲氏) 约公元前7000年 在位130年

大庭氏

柏皇氏

中央氏

栗陆氏

骊连氏

赫胥氏

尊卢氏

祝融氏

浑沌氏

昊英氏

有巢氏(迁巢湖)

朱襄氏

葛天氏

阴康氏

朱襄氏

无怀氏

………………

少典

广州

临魁(炎帝之子) 前3076年~前2997年 在位80年

帝承 前2996年~前2937年 在位60年

帝明 前2936年~前2888年 在位49年

帝直 前2887年~前2843年 在位45年

帝来(厘) 前2842年~前2795年 在位48年

帝裹(哀) 前2794年~前2753年 在位42年

榆罔炎帝 前2752年~前2698年 在位55年

黄帝(少典之子) 前2697年~前2597年 在位101年

少昊(黄帝长子) 前2598年~前2525年 在位74年

颛顼(昌意之子) 前2514年~前2437年 在位78年

帝喾(蟜极之子) 前2436年~前2367年 在位70年

帝挚(帝喾长子) 前2366年~前2358年 在位9 年

唐尧(帝喾次子) 前2357年~前2286年 在位72年

虞舜(瞽叟长子) 前2285年~前2225年 在位61年

自公元前3000至前21世纪,是中国文明初起的时代,有三皇五帝之说。三皇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伏羲,女娲,神农。传说伏羲氏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致嫁娶,以丽皮为礼,创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而已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文字,就约在五千年前,因此,伏羲氏确实应该是中华文化最早的代表。女娲是在伏羲氏以后为天下共主,她作笙簧,是音乐的开始,传说她练石以补天,聚芦灰以止滔水。神农氏(炎帝)继女娲后为天下共主,传说他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又创造了五弦琴,开始蜡祭和市场。看来,至他开始,中华民族开始进入农耕社会。“五帝”乃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史记-五帝本纪》)。

传说中的夏朝

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

相传尧、舜、禹时,部落联盟内采用“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推举联盟的共主。如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了贤能的舜。

舜把王位禅让给禹,禹在涂山召集部落会盟,再次征讨三苗。据《左传》记载“执玉帛者万国”参加了涂山会盟,可见夏部落的号召力。有一次在会稽(浙江绍兴)部落会盟时,防风氏首领因迟到而被禹处死。古文献中亦记载禹以诸侯部落路途的远近来分别纳贡约多少,可见夏氏族对其周边部落经济上的控制。

所以,中国在夏朝之前的历史是尧舜时期,传说的时代:三皇五帝。华夏文明形成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早期的历史,口口相传。神话中有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的说法。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是夏朝以前数千年杰出首领的代表,具体而言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三皇是燧人、伏羲、神农以及女娲、祝融中的三人,五帝一般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自三皇至五帝,历年无确数,最少当不下数千年。

我们一般用远古来称呼尧舜以前的历史,远古是指夏朝以前漫长的社会。那时候,社会生产十分低下,人类进步非常缓慢,经历了距今有170万年前到4000多年前的漫长时期。远古时期,没有文字记载,全靠神话传说和世代流传下来的。

经炎黄华夏之“人文初祖”再到尧,舜,禹时期,当时部落合盟,他们是由参加联盟的各氏族部落酋长的推荐,挑选舜当继承人。我们的祖先当时还处在没有阶级的原始社会后期,做酋长的并没有将职位和权力当成自己的特权。

喇家遗址中被掩埋的地震遇难者的遗骨。

《尚书》、《史记》都从黄帝时代开始记载了。距今约5000年,属于龙山文化时期。 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是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开始。据现今整理出来的传说,黄帝原系炎帝部落的一个分支的首领,强大之后在阪泉之战中击败炎帝,成为新部落联盟首领,之后又与东南方的蚩尤部落发生冲突,在涿鹿之战中彻底击败对手,树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后来黄帝的孙子颛顼和玄孙帝喾继续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

黄帝,姓姬(或云公孙),号轩辕氏、有熊氏,原居于西北,后迁徙至涿鹿(今河北省涿鹿县东南)一带。炎帝传为神农氏,姜姓,号烈山氏或厉山氏。时南方强悍的九黎族,在其首领蚩尤率领之下,和炎帝争夺黄河下游地区,炎帝失败,向北逃窜,向黄帝求救,并结为联盟。黄帝统帅炎、黄二部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下,大败蚩尤,结果蚩尤被杀。涿鹿之战后,炎黄两部落发生战争,黄帝击败了炎帝。从此,中原各部落咸尊黄帝为共主,炎、黄等部落在黄帝的领导下融合成华夏民族。故中华民族素自承为『黄帝后裔』,又因炎、黄两部落融合成华夏民族,故也称为“炎黄子孙”。

帝喾的儿子尧继位,他是一名贤君,创立了禅让制,传位给了舜。在舜时期,洪水泛滥,鲧采用堵塞的方法,结果洪水更厉害了,鲧被处决,他的儿子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成功治理了洪水,因此被推举为首领。禹在晚年时,曾想仿效尧舜,找一个贤能的人做自己的继承人,但没有成功。禹之子启宣称,天下是他父亲打下来的,理应由子孙继承。他用武力除去了反对他的所有人,公开宣布自己做了夏王朝的第二代国君,确定了奴隶社会国家。但据《史记》及香港中学课本所述,启是被推举为领袖建立了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

夏朝之前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至今我们仍未发现任何原始的文献与文字记载,所以历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许多人怀疑。近年来,通过对夏都遗址的考古工作及“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使我们对夏代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又有了新的认识。

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正是夏朝文化的代表。其中,发现了大量青铜器、陶器及大面积宫殿遗址群。由此看来,夏朝已由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并且掌握了冶金与铸造技术。

夏朝还未得到证实 却说夏朝之前还有虞朝?

更滑稽的是,夏朝还未有任何文字记载,却又说夏朝之前的朝代是虞朝。这里所谓的虞朝就是指史书上记载的有虞氏、虞舜,指的就是舜帝姚重华。姚重华字为有虞氏,氏族公社的一个部落。为什么名字叫“重华”?传说舜的眼睛是双瞳仁,故为“重”。

“华”字可能为华夏族的华族之意。据运城学者王雪樵前几年《运城报》专文,“华夏”二字追根溯源到夏县的“夏”,河津华谷的“华”。这两个地方是中国华夏民族的发源地。王树民同志的论文认为,我国古代历史上,世人通称夏、商、周三代。

某些古籍却称虞、夏、商、周四代。夏代以前,明确称道的政治事迹,只有尧、舜、禹相禅让一事,并说舜在位50年。而夏商周各传位数百年,称帝王名号都在10人以上者。

有虞氏作为一个朝代而言,似乎十分勉强。但《韩非子·显学》说“虞夏二千余年”,按照这种说法,有虞氏绝非只有一代五十年。现今的史书上说“夏王朝统治了四百多年”去年在中央电视台看到历史学家断代史的最新研究成果,确定夏为471年,据此虞朝当是1520多年。王树民同志考证《国语》、《左传》、《史记》及《五帝德》、《帝系姓》等著作,可以列为有虞氏的世系15个名号,也就是说虞朝传位有15个帝王(幕、穷蝉、敬康、句芒、虫乔牛、瞽瞍、舜、商均、虞思、箕伯、直柄、虞遂、伯戏、虞阏父、胡公满等)。既然有虞氏的姓氏可以考定,其历史地位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而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并没有那么多,商代到现在,也就是四千年左右,这里所说的五千年是指从文字记载得知的从炎帝和黄帝诞生时开始计算,也可以说炎帝和黄帝也是夏朝时候的人,而且还是开国皇帝。甲骨文是在距今大约四千年时期出现,而考古学家考证的那些刻在石壁上的文字却比甲骨文要早最少两千年时间,两千加四千,那么也就是说,在六千年以前中国就已经有文字了,但是夏朝到现在才五千年的时间,那么还有一千多年,又是什么朝代呢?

有虞氏是上古时代的一个古国,也是夏以前的一个独立的朝代名。夏以前的朝代是虞,春秋时人还言之凿凿。不幸的是春秋以后文献散失,有关虞代的史料大量湮没;战国以后文献中所述的虞史传说又大半经过了诸子的加工改造,可信性大大下降。近代辨伪思潮兴起以后,古史辨派的学者们索性从信史中将虞代一笔勾销,将夏以前的古史一古脑儿归于“神话传说时代”。

现在通行的大中学校历史教科书以夏朝的建立作为中国阶级社会的开端,不但使虞非朝代说的影响空前扩大,而且促成了虞非朝代说与虞属原始社会说的合一。这样一来,我们在探讨中国阶级社会的开端时就不得不回头对虞非朝代说的论据重新作一番验证了。

“夏商周”和“虞夏商”两个不同的“三代”概念。最明显的例子是《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所证史墨的话:“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也”。‘后”君也,天子也“庶”者,天子之异姓也。“于今为庶”者,谓此三后在周以前都曾贵为天子而其姓为嫡,今日却早已随着天子地位的丧失而沦为庶姓了。春秋时姬姓仍为嫡姓,“于今为庶”的三后非虞夏商三代而何?“三后”中夏商二代均为独立朝代,何以虞代必须例外?不仅如此,由于虞为朝代与夏商无别,所以西周建国后还对其后裔优予礼遇,“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陈与宋、杞合称“三恪”同受周人的客礼待遇,正是虞、夏、商三王历史地位相埒的确证,可知虞夏商的三代概念早在西周初年就已形成。如若不然,周人何以不按后期儒家所谓周世“尊贤不过二代”的说法将陈排除在外而只备杞、宋二恪?又何以不将封于祝的黄帝之后和封于蓟的尧后一并增入而合称“五恪”?

在良渚发掘出京畿规模的古城了,其土龄在夏商周之上,先人早有记载:《周书》而上是《商书》,《商书》而上是《夏书》,《夏书》而上,赫然便是《虞书》。作为四书五经中的《尚书》,它的目录纲要依此是: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我们现在盛行的是“夏商周”三朝并排说。而我国前史上,大量文献经典均选用“虞夏商周”四朝并排说!在法家经典《韩非子》第五十卷“显学”中,曾有这么的记载:“殷、周七百余岁,虞、夏二千余岁。”

各国首都 世界各国人口 GDP排名 世界各国领土面积排名 泰坦尼克号 美国总统 美国州 朝代 12345678 2

《左传》中更记载:“三后之姓,于今为庶。”意思是:周朝之前的三家帝王后嗣,现在现已流浪为大众了。哪三家?殷商、夏朝,还有虞朝!

司马迁的《史记》也曾提及:“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怎么办欲效唐虞之治乎!”以及“唐虞之际,绍重黎以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六合。”

良渚就是虞朝都城。而且当时良渚文化的波及范围,谈不上小国寡民目前发现良渚文化的地方有浙江、江苏、安徽、江西范围也有30万以上公里。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