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传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藏族民歌舞蹈哈达 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传承

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传承

2024-05-24 03: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民族音乐教学,带领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同时,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在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理解、尊重和热爱的基础上,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文章从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音乐课堂的意义出发,分析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现状,结合藏族民歌的音乐特点,提出了五项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民族音乐;初中;音乐课堂;传承;

  一、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重要意义

  《艺术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义务教育艺术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艺术活动,学习和领会中华民族艺术精髓,理解我国各民族艺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水乳交融的关系,激发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1]。

  在2022年新发布的《艺术课程标准》中,音乐课的学段目标设定,每一学段都重点强调了理解中国音乐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要继承和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必须依靠教育教学,向学生传达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族音乐、理解民族音乐,从而激发学生传承民族音乐的自觉性,热爱祖国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笔者有幸在藏族地区生活过一段时间,对藏族的风土人情深有感触,因此本论文将以藏族民歌的为例,论述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传播与传承。

  二、当前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现状

  在各类型音乐繁复交错的今日,相比通俗音乐广受追捧的情境,民族音乐因其旋律、唱腔的因素,只拥有一部分特定的受众,因此始终置于下风。笔者回忆起自身就读中小学时,同学之间广为流传且备受喜爱的也是类似《青花瓷》一类的通俗音乐,不由忆起之前浏览过的一份调查报告,该报告主要调查范围在上海地区的城乡小学,中小学范围的调查问卷共计2000份,调查结果得出:在现代流行音乐,西方古典音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中小学生将民族民间音乐列为首位喜爱的仅占11.7%,列为末位喜爱的占64.3%。从这一份调查报告可以看出,民族音乐在各种音乐类型中多被学生列为末位,该调查结果与许多基础教育新课程教育教学系列书籍,以及关于民族音乐在中小学中发展现状的相关论文调查结果如出一辙。在当前的实践过程中,民族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源于教师对民族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一方面源于学生对民族音乐兴趣缺乏[2]。作为新时代的发展者,如缺乏对民族音乐的保护意识,长此以往下去,优秀的民族音乐停滞不前,甚至陷入被遗忘的边缘。面对学生的不接受,不理解,教师要承担的责任就是加强自身对民族音乐的学习,让自己在有扎实功底的前提下,通过正确且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

  三、在音乐课堂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策略

  (一)充分运用多媒体

  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学生是从感知开始,进行对新的概念、新知识以及新技能的认识活动。如果能够有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感性认知。形象生动鲜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观察力、思考力增强。现阶段许多表格式教学设计的详案中,都给媒体作用及分析留出了一个单独的板块,强调运用多媒体的重要性。音乐课作为一门着重于实践的课程,运用现代技术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更直接的感受音乐并参与音乐活动。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学生在成长的阶段中,并非都亲眼见证过各民族的风采,对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了解甚少,在学习各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音乐文化的过程中,如果仅凭老师的讲授或课本上呈现的文字和图片,学生会觉得所学内容较为空洞和抽象,无法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在教学中应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影像资料和相关素材,帮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与理解[3]。

  藏族地区的风景有着自然的,原始的冲击力,它与国内大部分学生的生活环境有着极大的反差,学生的好奇心就是推进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从视觉入手,引导听觉,视听结合,培养兴趣。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除去技术方面的设计,素材方面的选择也应当多做推敲,保证清晰度,还原度和真实度,抓重点,用经典,做到用素材要溯源。例如在人物图片的选用上就可尽量贴近学生的年龄特征,同龄人的形象可以提高学生的共鸣。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以食物作为学习音乐文化的媒介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藏族的酥油茶,青稞酒,糌粑都值得介绍一二。在建筑图片的选择上,布达拉宫,藏族碉房,五彩经幡都是经典的形象。在歌舞视频的选用上也要选择色彩鲜艳,清晰有趣,形式多样的作品。

  多媒体的运用,作为现代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可以贯穿课堂始末。

  (二)结合地域特色,梳理音乐特点

  音调悠长,音域宽广,节奏自由是藏族歌曲的主要特点。歌曲内容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歌颂山川河流和生产劳动的山歌与牧歌,一种多表现男女间的爱慕之情,唱出生活中对人对事的爱憎之情。著名藏族诗人伊丹才让在他的创作生涯中,通过收集、整理、出版藏族民歌歌集,从民族的民间文化中汲取精华,为自身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诗中写道:“母亲脱口而出的那首歌,就成了我毕生的盘缠。”

  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独特的地域特色,藏族地区地域辽阔,海拔平均在3000米以上。因此藏族人民天生就拥有嘹亮的歌喉,在蓝天白云下用悠长的声音交流。例如歌曲《献上最洁白的哈达》,该歌曲属于藏族音乐表现形式中的“弦子”,歌曲委婉抒情连绵不断,旋律优美细腻,多倚音,节奏疏密相间,歌词具有一字多音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听为主,带领学生多听多体会,通过分析歌曲的关键特征,把握弦子的风格特点。在学习《阿玛勒火》和《正月十五那一天》之后可以将弦子、囊玛和堆谐三种表现形式的主要特征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分类总结,并根据各形式选取部分教材外曲目由学生听辨,以此增强学生对不同音乐特征的记忆。

  (三)演唱与律动结合

  藏族地区自然风光雄伟壮丽,藏族民众热情淳朴,能歌善舞。由藏族人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民歌也是种类丰富,形式多样。这其中,流传度最高的民歌形式就是“果谐”,多在节日欢庆时,劳动之余和宗教仪式上表演,分为慢板和快板两部分,慢板就是通过快板旋律的简化和紧缩后构成的。对于“果谐”这一表现形式的拓展,可以安排在《正月十五那一天》教学之中,将“果谐”和“堆谐”对比讲解,名字相似的性可加强学生的记忆。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