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传承的藏地瑰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藏刀银刀鞘怎么清洗干净 百年传承的藏地瑰宝

百年传承的藏地瑰宝

2024-07-09 11: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藏刀,又称藏腰刀,它不仅是西藏人民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用具,而且由于它的形状、工艺等都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甚至描述藏民族特征时,总把人与刀联系在一起。藏刀不仅是实用性很强的用具,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藏刀的刀身是以钢材锻制而成,通过手工精心加工,刀刃锋利,刀面净光。

百年传承的藏地瑰宝——藏刀

藏刀分长剑和腰刀两种。长剑,藏语称“巴当末”,长约1米;腰刀,藏语叫“结刺”,长度在10厘米一40厘米之间。男式藏刀一般比较粗犷、锋利,女式藏刀则秀气、小巧。精美的银饰刀鞘是藏刀的主要特色,刻工之细致更是无与伦比。刀柄、刀鞘上的吉祥图案或藏文,使藏刀成为镇妖辟邪的信物和珍贵的礼物。藏民一般七岁便会得到第一把藏刀,代表了吉祥、平安、庇佑的祝福,藏刀在藏民中也常作为送给新生婴儿的厚礼。

百年传承的藏地瑰宝——藏刀

藏刀的历史

史载,早在两千多年前,青藏高原上的一些林区部落,就已经掌握了铜、铁、银的冶炼技术并开始锻打腰刀,各种兵器也初现萌芽。但冶炼受诸多因素影响,在青藏高原,气压较低,沸点下降,所以冶炼的温度也提升不起来,再加上青藏高原没有煤炭,最好的升温材料也只有木柴,所以在吐蕃王朝之前,西藏的金属冶炼不太发达,兵器的锋利度与硬度也不甚如人意。

吐蕃王朝之后,西藏的冶炼技术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各地区的藏刀制作技艺也开始百花齐放,各有特色的藏刀制造技术纷纷涌现,其中许多品种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灿烂的一页。

百年传承的藏地瑰宝——藏刀

成书于明朝早期的《汉藏史籍》,详细记载了“吐蕃王之王统”,里面就详细叙述了刀剑在吐蕃的分布情况,对不同品种的藏族冷兵器就其纹路与特性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刀剑的种类分尚玛(汉族人的刀剑,大多柄粗尖窄)、索波(索波地区的刀剑,柄和尖一样宽,寓意像松树的叶子)、呼拍(蒙古人的刀剑,刀剑有闪射的青光,寓意像被大鹏追逐的青蛇)、古司(古司九兄弟的刀剑,闪射白光,寓意像浸湿的白杨树枝)、甲热(甲域洛扎地区的刀剑,雄劲锋利,寓意像老虎在草原奔跑)五大类。”

百年传承的藏地瑰宝——藏刀

由此可以推断出,在宋元时期,西藏的冷兵器锻造已经有了完整的体系和流派,并且还有如此详细的资料记载。这在中国古代冷兵器历史上,也非常少见。

而如今的藏族冷兵器在纹饰、锻造、装具等特点上,在《汉藏史籍》中几乎都能找到同样的描述。现在,西藏的几乎所有冷兵器,包括长剑、腰刀、匕首,都被统称为藏刀。其中长剑的藏语称“巴当末”,长约1米;腰刀,藏语叫“结刺”,长度在10厘米—40厘米之间。

百年传承的藏地瑰宝——藏刀

藏刀的战史(藏族古代武士)

在战斗的过程中,藏族长刀非常出色。1904年1月,英军入侵西藏,著名的”江孜保卫战“中,藏族人民体现出非凡的战斗勇气和决心,现在的南尼寺珍藏着一把贡布刀"梅朵",刀的主人名叫阿达尼玛扎巴,他和弟弟率领贡布民团在南尼寺英勇杀敌,最后壮烈牺牲。战斗中,英军炮兵指挥官扎聂萨海连人带枪被"梅朵"劈成两半,15名英兵被砍死。英军医生感慨:"西藏人的英勇举世无双。"

百年传承的藏地瑰宝——藏刀

图为前后藏地区的藏刀

《汶川县志》,据县志记载:瓦寺土司守备哈克里,藏族,汶川县三江乡人,与大金土司阿木穰(千总)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0)下半年,受清政府调遣去浙江宁波前线抗击英国侵略军,他们各带领近千士兵,历时3个月始抵达浙江。据《浙江鸦片战争史料》记载:“金川八角碉屯土司阿木穰,在宁波西门拒敌,其部下最为骁勇,善用鸟枪,击人于百步之外,无不中者。乃自军中有不许轻易用炮之令,并鸟枪亦不携带,只以短兵器接战。这场战役沉重打击了侵略者,打掉了他们的嚣张气焰,使敌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据《宁波市志》记载:“次日,英军装尸5船退往宁波、运尸定海。”英人自己也承认“自入中国来,此创最深”,使他们在一个月后作出撤出宁波的决定。

藏族勇士用自己的钢刀抵抗着侵略者,用原始的武器抵抗着炮利船坚的英国侵略者,藏族武士用鲜血和勇气书写了冷兵器最后的英勇。瓦寺土司佩刀,制作精美异常,刀刃强悍无比,每次抚摸都会感慨万千,深为那些藏族英雄的精神所震撼。

百年传承的藏地瑰宝——藏刀

图为贡布地区藏刀

藏刀中的长刀刀刃主要特点:刀身长直,单面开锋(个别区域使用双面开锋),刀尖呈半弧型,刀背上隆起脊线,贯穿整个刀身,刀无血槽,刀刃锻造都采取复合锻造方式,钢和铁锻造在一起,使刀刃锋利坚硬,刀身坚韧有弹性(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男子横卧在藏刀上,刀弯曲15度,仍能迅速复原,可见锻造之精良),有些刀刃的锻造过程中加入白银、响铜等多种金属,少量的藏刀也使用刀刃夹钢技术,但是数量很稀少,也许是因为高原炼钢更加不易的原因,复合锻造的刀在阳光下刀身会呈现出银色流水一样的波浪纹路。

百年传承的藏地瑰宝——藏刀

图为安多地区藏刀

刀鞘主要特点:刀鞘都取木制,外包皮革,最上乘包人皮、象皮,上乘包“谷子皮(一种已经失传的藏族制皮工艺,处理成形的皮革表面呈现一颗一颗谷粒状突起)”,中乘包鹿皮,普通包牛皮;木鞘外包铁制零件,高级配刀类型类似中原刀有鞘口、悬挂提梁、鞘尾,零件采取镂空雕刻错金卷草纹,卷草纹饰来自“唐草”(唐代工艺),藏语叫:“甘青”。鞘口和鞘尾绘镂空错金的宝相花图案。普通腰刀采用铁包边包鞘,铁包边侧面错银万字纹,正面错金。错金必须将金熔化,冷却成片,加工成丝,掺以水银等,盛入研钵研成粉状稠液才能使用。将镀金物清洁洗净后,涂上一层水银,才能上镀金汁,然后在火上烘烤,进行磨光。这种方法在元代传入内地。元代大百科全书式的书籍《元朝经世大典·工典》中将这种镀金方法称之为“西番水镀砑金”。镀完金后上红,使金色光亮夺目,光彩照人,富丽堂皇。

百年传承的藏地瑰宝——藏刀

图为康区藏银藏刀

纯手工打造的藏刀,每把都倾注了各道工序师傅的心血,融入了铸剑师的灵魂,这对刀剑爱好者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然而,铸剑师并不会将自己的名字铸在自己亲手打造的藏刀上,这些虔诚的藏民认为,刀是杀生的工具,令他们冥冥中感到惶恐和忌讳。正如硬与韧看似矛盾的完美结合,杀与生难以诠释的奥义,以及藏刀的强悍与华丽背后的信仰与祝福,还有数百代铸剑师的故事与传说,也许正是这一切的因缘际会,才铸就这千百年的藏刀传奇。

注:本文为来源于网络。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