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悲学子 >> 法师辅导丨《藏传净土法》第34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藏传净土法第二课串讲和解释 智悲学子 >> 法师辅导丨《藏传净土法》第34课

智悲学子 >> 法师辅导丨《藏传净土法》第34课

2024-05-30 13: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往生四因中,积资净障非常重要。

①重要之因。

一个人想在即生中借用阿弥陀佛净土法门殊胜的加持力摆脱轮回的束缚,需要很大的福报。福报会体现在很多方面,不仅限于财产的多少。

按照大乘见解来讲,每个人相续中都有清净的如来藏光明,现在就像一个暂时被烦恼客尘(指烦恼)所遮蔽的如意宝,如果用不同的方法把如意宝珠上深厚的垢障擦干净,如意宝珠本来的光泽和力量就能够完全显发出来。八万四千法门种种的修行方便,归结在一点就是清除自相续的障碍,圆满自相续的功德,积资净障到位之后就是成就。所以,往生四因中第二因积资净障特别殊胜和重要。

②通过如幻的积资净障,获得如幻的佛果。

虽然从实相角度讲,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但是如梦如幻的缘起可以获得如梦如幻的佛果,这是无欺的缘起法则,因果并不会因为本体空性而消失。了知这一点以后,修行要把握到中道:净土法门并不涉及很多胜义空性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大乘经典稍许了解万法如梦如幻的本性;另一方面,在万法如梦如幻、无有实执的当下,如幻的缘起不会因为如幻的本身而空耗,我们仍需要在积资净障上下功夫。

如果这一世串习好的习气,就会感召来世具有等流的习气,即便因缘不成熟,没有遇到大乘善知识和大乘佛法,本性中流露出的大乘慈悲种姓会摄持自己生生世世不会变成业际颠倒的人。

2.以清净意乐供养三宝。

①作供养时以三殊胜摄持。

上一节课提及的我乳转轮王和乐施主并没有发起真正殊胜的菩提心,并非为了度化一切众生、为了求佛果而作供养,只是以非常清净的欢喜心进行供养就感召了无量果报。我们走的是大乘之道,在作供养时应该学会以三殊胜摄持:前行发殊胜的菩提心,正行一缘专注,后行将善根回向菩提。

②清净意乐。

如果心不清净,菩提心就有可能被杂染。作为初学者,很多人都是因为菩提心的功德利益才愿意发心,只要明白获得功德的最终目的是迅速成就度众的能力,而不是为了自己自在,即便有“发菩提心有如是大的功德,所以一定要发菩提心”的想法也没有过失,同样是被大乘道所摄。如果能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来摄持,则是更为清净的意乐,在所有的清净意乐中,以菩提心或者空性智慧摄持的意乐是最清净的。

 

3.佛法的引导对于形成正确财富观非常重要。

修行人缘于善知识的引导,懂得了佛法的教义,一方面对财富的执著比世间人轻得多;另一方面,前世的善根因缘使得这一世积累财富并不困难,而且懂得将有漏的财富转变成暂时乃至究竟的安乐与解脱的因缘。

世间人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引导,对财富的认知只是局限在“拥有财富之后就能随心所欲”,根本不懂得如何运用财富创造生生世世的福德。拥有财富时不知道积累福报,没有财富时更加不懂得积累福报,这样昏昏碌碌过一生是非常可惜的。

4.应具足知足心。

①不知足的表现。

很多人经常喜欢与他人比较,之后就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种种不满。佛教徒的团体中也是如此,很多人学佛后不再比财富、比工作、比社会地位,但是又开始比谁的上师殊胜、谁的上师多,比上师对自己的青睐、发心工作的重要性、培过多少福、做过多少善法、念过多少咒、得过多少灌顶等。世间人是缘于迷茫,修行人是缘于没有断除执著、修行不到位,本质都是一样的。

②不具足知足心的过患。

内心时常安住于知足、愉悦的状态是很重要的修行基础。修行人相续中如果没有知足少欲的功德,经常被欲望所牵,不能用佛法的力量把控自心不随境而转,自始至终都会处于患得患失的心态当中,在没有跨过这一道障碍之前,离成就还是比较远。

③正确运用知足之心。

在世间法方面,很多人因为学佛而放弃工作,这是不可取的。居士需要努力工作,对于世间有漏的财富、世俗欲妙等,该争取的要争取,但是结果随缘,相续不要被它所转,因为无论结果如何都与因缘有关,都是自己应得的结果。

对于初学者来讲,对善法功德执著一点是有必要的,暂时阶段会成为修行精进的助缘,是解脱轮回的方便。但是,如果修行一辈子还是在比功德、比修量等,用这种方式来判断修行是否有进步,那和世间人通过车和房来认定自己是不是成功人士一样,从修行的意义上来讲,只是换了一个执著点,那颗欲望之心、执著之心和相续中的烦恼心丝毫没变,依旧不是修行的究竟。

我们对于周围的人、事、环境等都要有知足少欲之心。之所以要强调知足之心,并非是让我们满足于轮回的现状,更加堕落于轮回,而是因为有些人在修行过程中,并没有产生真正出离的正能量,反而变得对于周围的人、事、物等都不满意,产生种种负面的情绪,这些都需要断除。修行主要是对治自相续中不合理的、偏激的心态,通过佛法的熏陶,在看到与他人的差距时,心能够淡定,懂得对方肯定是缘于前世培积了很好的福德,这一生才有如是的福报和功德,对对方衷心祝福的同时,也并不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有多大的缺失,这就是佛法的力量。

④对家人也应具足知足少欲之心。

很多人学佛之后,看不惯家人的行为,对他们提高要求,缘于了知佛教的断除执著、随缘和安忍,又没有产生正的修力,就有了得过且过、将就的心态,开始对家人漠不关心,最终导致家庭出现问题,甚至自己的修行空间也越来越紧张。

这种情况反映出的也是一种贪不厌足的心态,并非是家人有问题,而是我们的心不停地在变,自己又没有调整好,就会导致一些麻烦。所以,修行人大部分的问题都在于自心,而非外境,我们要学会反观自心,从调自心开始,对家人要有知足的心态,现在拥有的虽然不是很完美,但要通过学习佛法意识到拥有这样的家人是非常值得感恩的,这样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会成为修行的顺缘。

5.老猴贪豆的公案对照世间人的行为。

①对一颗豆执持不舍:有些人已经拥有了相当多的财富,但是对于微小的财产依然会执持不舍,想尽一切办法去求取。

②为了一颗豆丢了一把豆,最后因此丧命:世间愚痴之人不懂得用有漏的财富培积暂时乃至究竟的安乐,只是把财富用于追求世间欲妙,为了增加财产而奔波,最终沉溺轮回无有出期。

 

6.如何看待很多人追求的“公平”。

很多人在作供养或者行持别的法行时,还是停留在获得有漏福报的阶段,甚至有些人在作功德时,缘于外界的影响还会和同参道友之间出现勾心斗角的情况:“为什么他有,我没有?”“为什么他能这样,我不能?”总是带着比较的心去评判公平与否,离修行实在是太远了。

暇满难得,人生短暂,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浪费在攀比、计较得失上,处在这种状态时,已经随境而转,就失去了调心的机会。公平只是名言中暂时需要把握的法则,从管理层面来讲要有公平的管理模式,不能偏堕,但从自身来讲,因缘法非常复杂,我们看不清是由于怎样的因缘促成了现在的结果,所以需要调整自心,而不是始终在外在因缘上去找所谓的合理或公平,如果必须要以这一点作为主导,才能控制住自己的心态,那只能说修力还不成熟,修行自在的人会更加关注烦恼是否减轻、慈悲心有没有生起来,心的自在程度有没有增上等。

 

7.老狐狸缘于贪执五百盗贼和大象尸体而丧命的公案启示。

①佛教团体中也存在损人利己现象。

作为佛教徒,心本善良,学的是大乘慈悲的理念,并没有像五百盗贼那样恶劣的心,但是涉及功德利益等问题时,有时也会出现损人利己的情况,只不过表现的比较含蓄,外相上没有这么恶劣。

②反思是否真的具足一颗纯净之心。

我们应该经常反思:自心是否真的这么纯净——时时刻刻都希望对方好。有时遇到一些让自己心里不平衡、不能接受的事情时,就会对同参道友心生恶念,虽然不像杀人放火那么恶劣,但是这种心念会成为解脱的障碍,所以需要去调整自心,把相续中本性的如来藏光明通过修行的力量一点一点地显发出来。

修行是很实在的事情,自己最清楚这颗心到底好不好,不要因别人的赞叹或者诽谤而迷失,要学会反观,静下心来客观地观察自心的状态,就会很清楚自己离解脱到底是远还是近。

解脱不是靠别人夸赞或者外在做了多少形象性的善法而得来的,一万个人夸我们,也不代表我们修行好,别人没办法把我们夸到极乐世界;同样,其他人再诽谤我们,也不代表我们真的不好,如果自心良善,别人说再多负面的话也不会把我们说到地狱去,临终时候依旧能自在往生。虽然善法本身具有极大的功德,但自心是最主要的,如果用杂染心、攀比心、烦恼心摄持,就变成了形象性的善法——表面上好像做了很多善事,实际上离解脱道越来越远,因为带着欲妙去希求无欲的、远离烦恼的解脱之果,本身就是背道而驰。

【延伸】修行是调整自心,不必过多关注他人。

以凡夫的粗大眼根很难看清别人的修行状态,有时我们比较看好的人,结果临终没能往生,而我们瞧不上的人临终却往生了,所以,不必对他人产生太多的分别、作太多评价,关注自己的这颗心最重要。学佛要学会窍门,抓住关键点以后要慢慢地调整自心,能够把自己的心念往良善的方向去驱引,才能说明修行在进步。

③惜福和悭吝的区别。

A.惜福的表相是不奢侈、不浪费,悭吝是像老狐狸一样——省着享用拥有的食物,先吃不好的,把好的留到最后。

B.惜福的心不是烦恼,悭贪的心是烦恼。

C.惜福是一种功德,悭贪是一种过失。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