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路寻源山西:风雨沧桑 百年晋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薛家老街造商业区 茶路寻源山西:风雨沧桑 百年晋商

茶路寻源山西:风雨沧桑 百年晋商

2024-07-09 11: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祁县晋商老街东大街

↓祁县晋商老街鸟瞰实景

老街贯穿古城东西大街,以十字街口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垂直交叉,统称为晋商老街。明代中期以后,祁县商业逐步繁荣昌盛,晋商老街是当年商业辉煌的见证,为古城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老街保持和延续了明清时期商业步行老街的传统风貌,密布着70余家店铺,多为前店后坊式的四合院或多进院。临街铺面面阔多为五间,屋顶多为双坡硬山顶或卷棚顶,院门多为挑角门楼,雕饰精美。

2

茶庄票号诉说茶路历史

祁县古城是万里茶道的必经之路。祁县虽不产茶,但在清代,茶产业成为县域主导产业。清咸丰年间,梁家、乔家等大户纷纷设立茶庄,从事茶业,将产自两湖两广、福建的茶叶卖到了欧洲腹地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清咸丰、同治年间,祁县有长裕川、巨贞川、永聚祥等茶庄20多家。

商业的兴盛推动了钱庄票号的发展。为解决茶庄的资金融通问题,降低投资风险,财力雄厚的茶商陆续设立汇兑庄。到清末民国初年,祁县兼营茶业、汇兑业的商号达到34家。

说到茶庄就不得不提长裕川茶庄,长裕川是祁县开设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茶庄,一直是渠家的老字号。开办于清乾隆、嘉庆时期,起初叫长顺川,光绪时更名为长裕川,距今已 200余年。

祁县长裕川茶庄旧址

长裕川大院三面临街,院墙高耸,俨然一座城堡。四个院子共有房屋六十六间,占地面积二千二百多平方米。近年来,山西省将长裕川大院进行维修改造和充实提高,开辟为晋商茶庄博物馆。

长裕川经营茶叶,属于收购、加工、贩运、批发一条龙性质,在湖北羊楼洞、羊楼司、咸宁等地占有茶山,大量收购茶叶,就地加工,然后长途运输,经东、西两口(张家口、杀虎口)行销蒙古和俄国。或者从汉口走长江,转销欧洲。

3

渠家大院弘扬晋商精神

渠氏家族是明清以来闻名全国的晋中巨商之一,在祁县城内有十几个大院,千余间房屋,占地三万多平方米,人称“渠半城”。

渠家大院戏台院

渠家是最早开始茶叶贸易的山西商人之一。嘉庆年间,渠氏增设长源川、长顺川两大茶庄,贩销西北,从事国际茶业贸易,也因此积累了万贯家财。到鼎盛时,渠家共开有五家票号(百川通、三晋源、存义公、汇源涌、长盛川),四家茶庄(长峪川、长源川、长盛川、诚记茶号),三家绸缎布庄、一家药店、一家古籍字画店,一家点心食品店。

渠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民国十四年建成现在规模。坐北朝南,由8个大院,内套19个小院组成。主要院落有北院、统楼院、石雕栏杆院、戏台院、五进式穿堂院、书房院、牌楼院、轿车院,建筑有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均为砖木结构。大院外墙高耸如堡,上筑垛口,院内保存有精美华丽的砖雕、木雕构件。

渠家大院是晋中商人发迹后在建筑、文化、习俗、审美、财力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是万里茶道晋中段的重要文物遗存,现辟为晋商文化博物馆。

曹家大院:晋商巨贾的府邸

曹家大院中院后院

太谷曹家,明末就靠闯“关东”起家了。开业祖曹三喜将生意从东北做起来,越做越大,遍布全国。恰克图开市后,曹家抓住商机,投入茶路,其经营的品种多,和俄国人交易额巨大。

曹家大院位于北洸乡北洸村中。曹氏为晋中著名富商,清道光、咸丰时达到鼎盛,商号遍布全国各地,达640余家。曹氏相继建起宅院,有五桂堂、怀义堂、福善堂和三多堂等。“三多堂”是曹家大院幸存至今的“寿”字型院落,意为“多福、多寿、多子”。始建于明末,占地面积10600平方米。坐北朝南,现存均为明清遗构。

曹家大院建筑布局呈篆书“寿”字型,其间,砖雕、石刻、木雕、彩绘、斗拱、飞檐、兽头等装饰物别致精美,五蝠捧寿门,松鼠戏葡萄栏板均为艺术佳品。1995年10月开辟为文物旅游景点,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三多堂博物馆。

得胜口古堡群:全国现存最大边堡群

得胜堡

得胜堡群由连接中原和蒙古的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得胜口、战时防御体系的“塞外四堡之一”——镇羌堡、长城沿线最大的马市遗址——市场堡、集军民商一体的融合边堡——得胜堡、边贸口岸区——外城堡、饮马河水兵营房——巡河堡组成,是全国现存最大的边堡群。

得胜口是汉蒙通商的重要关口,明代“九边”重镇大同镇的北部门户,建有横穿长城的石砌砖包城门,城门上建有木楼。直至清代,得胜口作为万里茶道中路,是晋商北上俄罗斯乃至欧亚进行贸易的重要关口。当时,得胜口市场非常繁荣,庙宇、旅店、税厅、钱庄、当铺、绸缎庄、茶庄等一应俱全,日成交额很大,史有“金得胜”之说法。

得胜堡是连接晋北与内蒙古的重要通道,也是茶马互市的官方口子,很多地方都铭刻着万里茶道的痕迹。其城堡类的建筑,既有重要的军事地位,又为万里茶道的商人提供了休息、歇脚的地方。

雁门关:中华第一关

雁门关远景(现状)

茶叶贸易之路是在历代草原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之间传统的经济往来和边境贸易基础上拓展而来的,是明清两代的中国商人,特别是称雄商界五百年的晋商开辟的一条国内国际贸易通道。

这条通道南起中国盛产茶叶和丝绸的闽、鄂、湘等省,经长江、汉水道和中原陆路,由太行山天井关进入山西,再经雁门关北上东、西两口(张家口和杀虎口),进入蒙古草原,远及俄罗斯及欧亚诸国,长达数万里。成就了雁门关“千古商道”的美誉,在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史和中外国际贸易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杀虎口:茶马古道 兵家必争关隘

杀虎口堡

杀虎口古称参合口,隋唐时曰白狼关,宋为哑狼关,明称杀胡口,清改杀虎口,民间俗称:西口。

杀虎口是一条南北通衢之道,中原连接大漠通道上的一个咽喉,“扼三关而控五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在历史上,这条南北大道,承担着多重角色,既是兵道,也是商道,还是驿道、粮道、茶马古道、移民之道。

古往今来,在连接南北的这个关隘上涌现了许多叱咤风云的商业巨擘,晋商就是这些商界的领袖。这些商董,或驼队、或马队、或车队、南来北往,驰骋商海,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功课:必须要在杀虎口住下来,交税验货,补充给养,才能通关而去。

因此,杀虎口,成为茶马古道上的一个招牌,商海中的一座灯塔。如今,杀虎口仍然留下了许多古迹,印证着当年的繁华篇章。

从古道经广义桥,进杀虎堡(平集堡、中关),过敞路坡,上通顺桥,出杀虎口(关),远涉大漠。这条茶马贸易线,历经四百余年的沉淀,愈发显现了其历史的厚重,像一壶手沏的浓茶,香醇味长。

常家庄园:晋商望族 灿若星河

俯瞰常家庄园鳞次栉比

地处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东阳镇的车辋村至今仍保留着一处宏大规模的晋商宅院——常家庄园。榆次常氏家族以非凡的胆略和见识,在开创了中国第一条通往蒙、俄、欧洲的茶叶贸易之路的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底蕴丰厚的商业外贸经营、家族教育和居宅园林建筑文化遗产。

常家,以财取天下之抱负,气概豪迈,万里驰骋,开创了中欧茶叶贸易漫漫长路,遂成富甲海内之晋商巨贾,中国面向世界贸易第一世家。常氏家族深谋远虑,居富思安,代代恪守“学而优则贾”家训,课子苦读,家学深厚,故此人才辈出,数百年长盛不衰。其不惜工本营造之精神家园,堪称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经典之作。常家庄园覆压60万平方米,熔儒家秩序与道家浪漫于一炉,集北方厚重与南方灵秀之精粹,鬼斧神工、造化天成,空灵飘逸、文雅脱俗,雕饰精美,意蕴博大,庄园主人曾自豪地称之为“八可”庄园,可居、可读、可修、可思、可赏、可游、可悦、可咏。

因为常家在对俄贸易中极具远见和谋略,又极为注重信义,很快将生意做到恰克图以北的俄国境内,在俄国境内的莫斯科、多木斯克、新西伯利亚等11个城市,乃至欧洲的其他国家都有了他们的茶庄分号,使茶叶之道延长到13000多里。

中村潞商建筑群:潞商辉煌时代的杰作

潞商申家家庙(府君庙)(清代)

中村潞商申氏民居建筑群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区北22.64公里的潞州区西白兔乡中村。申氏民居建筑群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是潞州商人申氏家族明末清初时所建,是明清潞商创业的实物例证,也是目前所知潞商辉煌时期的惟一实物见证,是研究潞商及山西晋东南地区民居的宝贵实物资料。

其院落以四合院、三合院为主,也有一些由窑洞组成的院落,院落的门头大多施以雕刻,昭示着主家昔日的辉煌。村落以申家棋盘二十四院为中心,院落之间以院墙相隔,内部有偏门、券洞相通,有极强的私密性和家族性。拔贡院前遗有二方旗杆底座,虽然旗杆荡然无存,但高大的院墙、雕饰精美的脊饰,仍不失当年的气魄。

太原大关帝庙:晋商的“心灵家园”

大关帝庙是太原市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为完整的关帝庙,作为“武庙”,在太原礼制性建筑中处于核心地位,保留了较为完整的礼制建筑布局,是古代太原城“左文右武”礼制建筑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太原城市礼制建筑格局的发展历史。

太原大关帝庙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庙前街36号,保留着明、清时期比较完整的关帝庙宇建筑群;供奉着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最受敬仰的神袛关公,是忠义诚信的神圣殿堂。晋商在经商活动中,最重义气和信用,而关公信义俱全,故晋商普遍崇拜关公;随着关公信仰的内涵拓展,晋商已将关公奉为“武财神”而顶礼膜拜。

在大关帝庙保存的碑碣、影像资料中,有太原商会联合众商号捐资修缮大关帝庙的记载、有捐资的商户名录,也有参与大关帝庙活动的历史记忆。因此,太原关帝庙是晋商的“心灵家园”。

大关帝庙是忠义诚信的神圣殿堂

审稿 =殷恕忠

© 本文版权归湖北画报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注明。部分未署名图片(因部分资料图片无法找到拍摄者),内容原作者如有异议,请与本站联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