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的典故 – 经方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薏米又名什么 薏苡仁的典故 – 经方派

薏苡仁的典故 – 经方派

2024-01-31 00: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薏苡仁的典故 文章来自:经方派 https://www.jingfangpai.cn/p/10060224/ 1005 阅读

薏仁,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薏米、薏珠子、草珠珠等。是常用的中药,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主治风湿身痛,湿热脚气,筋急拘挛,湿痹水肿等病。

清末民初中医名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珠玉二宝粥”,该方由生山药、生薏米、柿霜饼三味药品组成,“治脾肺阴分亏损,饮食懒进,虚热劳嗽,并治一切阴虚之证。”用法是将二药“捣成粗渣,煮之烂熟,再将柿霜饼切碎,调入融化,随意服之”。“玉”者,是指山药,因为山药又名玉延。“珠”者,系指薏米。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马援〉:“初,援在交阯,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土珍怪,权贵皆望之。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马武与于陵侯侯昱等皆以章言其状,帝益怒。援妻孥惶惧,不敢以丧还旧茔,裁买城西数亩地槁葬而已。宾客故人莫敢吊会。严与援妻子草索相连,诣阙请罪。帝乃出松书以示之,方知所坐,上书诉冤,前后六上,辞甚哀切,然后得葬。”

以上记载说的是为汉光武帝刘秀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伏波将军马援的一段冤案有关。起初,马援奉令去南疆(今广西一带)平定叛乱,常吃薏米,因薏米能除瘴气,久服能轻身省欲。南方薏苡果实大,马援想作为种子,回军时载了一车。薏苡看上去确实有点像珍珠,当时人们以为这是南方土产的奇珍明珠。朝中的一些权贵就认为马援车中装的是私掠的明珠等珍宝,由于马援当时很受光武帝器重,权贵们不敢有所动作。等到马援死后,监军梁松嫉贤妒能,就上书诬告马援从南方搜刮了大量的明珠宝物,归为己有。光武帝竟然相信了这些不实之辞,龙颜大怒,传旨追回马援的“新息侯印”。马援的夫人和儿子不敢报丧,偷偷的把马援的棺材埋在城外,不敢运回老家祖坟地安葬,连宾客故人也不敢前来吊丧。马援的侄子马严和马援夫人草索相连,到朝廷请罪,光武帝拿出梁松的诬告书相示,才知是挟怨诬告,就上书诉冤,前后六次,辞意哀切,然后才得以安葬。明末文学家朱彝尊曾有“梧桐夜雨词凄绝,薏苡明珠谤偶然”的诗句,指的就是这段典故。后世遂以“薏苡明珠”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故意颠倒黑白,糊弄是非。

中医学认为,湿气重的人常见头身困重、腹泻、大便粘腻不爽、四肢肿胀等不适。广东地理气候潮湿闷热,不同程度夹有湿气的人很多,因此广东人煲汤时总爱加上一些薏米,以求达到健脾祛湿的功效。

薏苡仁生、熟功效大不同

生薏米味甘,性微寒,利水渗湿的功效最为显著,可以去湿除风、清热排脓、除痹止痛,对小便不利、水肿、脚气和风湿疼痛等效果显著。

炒薏米是用小火把薏米炒至金黄色,带有微微焦香味道。所谓“焦香入脾”,经过炒制的薏米与生薏米相比,少了一分寒利,多了一分温涩,温脾、健脾的功效变得明显。

麸炒薏米是将麸皮与薏米同炒,健脾涩肠的功效更为明显,尤其适合脾虚湿困,经常有大便稀烂粘腻、体虚水肿的病人。

如何选择薏苡仁

药理实验研究表明,薏米具有一定的减肥、降脂降糖功效,至于该如何选择,必须根据不同体质而定。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黄汉超主任医师建议,如脾虚偏寒的人群,常表现为乏力、腹胀纳少、口淡、脉大无力,应选择炒薏米;如腹泻症状明显,尤其是受寒或劳累后即觉有肠鸣者,可选用麸炒薏米;相反,有湿困化热问题的人,常表现为口干口苦、舌苔黄腻、脉滑数的,则可以选择生薏米。食用时,老人可将相应的薏米磨成粉,每次用开水冲泡服用,这样的吸收利用率会比较高。

市面上有部分不良商人不惜将薏米漂白,以求好看好卖。在购买时可通过以下方法分辨: 1、用密封袋装少量薏米后封口,过一段时间后打开密封袋,闻闻有没有刺激性硫磺、甲醛味道;2、拿一小把薏米放在掌心用力搓至发热,再放近鼻子闻闻,如经硫磺或甲醛炮制,会有刺鼻的气味。

本文摘自《经方源流临证探微》,作者:赖海标

本文地址:https://www.jingfangpai.cn/p/10060224/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