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判断句,也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蔓难图也的图是什么意思 古代汉语 判断句,也字

古代汉语 判断句,也字

2023-08-09 07: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判断句 

        一、判断句的定义

        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比如: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 隐公元年)

        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战国策·秦策二)

        “国之害”“戾虫”“甘饵”等,都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表示判断。

        判断概念源自逻辑学。判断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就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现代汉语词典》)

       古代汉语文选《郑伯克段于鄢》。“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意思是,你给弟弟的城,城墙面积超过“百雉”,太大啦、超标了!不符合先王规定的制度,这是国家的祸害。

       “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老虎是残暴的野兽;人,是老虎的美食。老虎的属性是残暴的,而对于老虎而言,人就是一种美食;

       这就是判断。

        二、判断句常见的几种表现形式

       判断句表示判断,这不难理解。那么在句子形式上,判断句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在现代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系词(判断词) “是”加以联结,比如说:

       他是大学生。我是中国人。

        教材认为,在秦汉以前,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最突出的特征是:谓语通常是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许多判断句, 主语后面常用“者”字表示来提顿,谓语后面常用“也”字来帮助判断。

        古代汉语判断句常见的表现形式有:

        1.主语+谓语+也(即“……,也”)。比如:

        制,岩邑也。(左传 隐公元年)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一) 

        贡之不入,寡君之过也。(左传 僖公四年)

        “制,岩邑也。”用判断句强调这个地方很险要,“东虢国的国君就死在那里”,暗含的意思是我不想让弟弟也丧命在那儿,更深层的意思是,我不可能把这个地方让给你们。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这个例子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城北徐公是齐国最美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最帅的)男子。但邹忌的妻子并不以为然,她觉得自己的夫君最帅、最美。

       “贡之不入,寡君之过也。”楚国没有向周天子缴纳贡品,这确实是楚国国君的过错。这个判断的结论是,楚国的失误不大,不应该对楚国采取军事行动。

       这三个判断句中,“岩邑”“齐国之美丽者”“寡君之过”,都是名词性的词组。而加上语气词“也”,加强了判断,不容置疑的语气就显而易见了。

       2.主语+者+谓语+也(即“……者,……也”)。比如: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养生主)

       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战国策·赵策三)

       庄子的想象,浪漫瑰丽、变化多端。北冥之鱼,化身为鸟,要飞到南冥去。南冥是什么地方,能容下身长数千里的大鸟?“南冥者, 天池也。”对南冥加以判断,南冥就是天池。

       庄子还特别擅长譬喻。庖丁解牛的故事众所周知。丁厨子闭着眼睛就能分解牛的筋骨,他说:“臣之所好者,道也。”他喜欢给文惠君讲“养生之道”,绝对是一位高人。

       判断句可用于判定人物的身份、职位,亦常用于描述事物的性质。“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秦国,是一个抛弃了仁义礼制而崇尚杀敌斩首之功的国家。”鲁仲连义正辞严,在他的判断中,秦国是一个不讲仁义的国度,理应遭到唾弃。

       以上两种句型是古代汉语判断句最基本的形式。而“„„者,„„也”,是古代汉语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也是最典型的形式。从所举的三个例句可以看出,主语后加上“者”,有比较明显的提顿作用,随后引出谓语。“也”是语气词,在谓语之后加强判断的语气。“南冥者,天池也。”语气舒缓,判断不容置疑。

       在这个形式里,“者”还可能带有指示代词的性质,“臣之所好者,道也。”这里的“者”,既有提顿语气的作用,也有指示的意味;而在许多的判断句中,“者”字指示的意味并不明显,甚至消失。

       当然,“者”和“也”并非古代汉语判断句的“标配”。再来看几种形式:

       3.主语+者+谓语(即“……者……”):

       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史记·项羽本纪)

       陈婴,原先是东阳县的令史。

       是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道德经)

       这句话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所以,善人是不善人的学习榜样,不善人是善人的反面教材。再比如:这样,善于用大道对待人的人,就成了不善于用大道对待人的人的老师了;而不善于用大道对待人的人,就成了善于用大道对待人的人的帮助对象了。

       两种理解意思差别很大,这里暂不讨论。无论是哪种解释,都对“善人”和“不善人”的关系做出了判断。

       4.主语+谓语(即“……,……”):

       刘备,(天下)枭雄。(资治通鉴)

       刘备是天下的“枭雄”。

       荀卿,赵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直截了当就介绍了荀子。

       在古代汉语中,“者”和“也”还起到了标识语句的作用,以上两种形式特别是最后一种形式,用例并不多见。

       三、判断句加强肯定的形式

       以上我们讨论了判断句的定义和基本形式。下面继续来讨论与判断句形式相关的其他内容。

       判断句除了可以用“也”字来加强判断的语气外,还可以用副词来加强肯定,最常用的副词是“乃”,此外还有“必,素,诚”等等:

       吾乃梁人也。(战国策·赵策三)

       加上“乃”字,语气更加坚定,语言的韵律感更强,肯定的语气也加强了。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这里的“梁”指的是项梁,整句话的意思: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大将项燕,被秦国大将王翦所杀掉的那个人。这里的“即”,是对大家所熟知的楚将身份的强调。

       子诚齐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公孙丑问孟子:“先生如果在齐国当权,管仲、晏子的功业可以再度兴盛起来吗?”孟子是不屑于和管仲、晏子相提并论的。他回答说:“你可真是个齐国人啊,只知道管仲、晏子„„这里的“诚”,强调的意味十分明显。

       相如素贱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廉颇开始是很看不起蔺相如的,说“相如,贱人”,还不足以表达他的鄙夷之情,加个“素”字,“相如素贱人。”强化了肯定的语气。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一个“必”字,范增大怒的神情跃然纸上。

       四、判断句表示否定的形式

       接下来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判断句表示否定的形式。

       用副词可以加强肯定,也可以表示否定。古代汉语判断句是用副词“非”来表示否定的,“非”否定的是整个谓语。而在古代汉语中,副词“不”否定的是一般动词。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四)

       唐雎威胁秦王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士人的发怒。”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庄子和惠子如同箭和箭靶,密不可分,又针锋相对,很有趣也很有哲学深度的一段对话。

       判断句用“非”表示否定,我们一般把“非”译为“不是”,但“非”不等于“不”。“不”只是否定“是”,而“非”用于否定整个谓语。它虽然可以译为“不是”,但它不是否定性的判断词,不是“不”和“是”的结合体。这是要特别注意的。

       五、判断句的活用

       刚才我们说了,判断句是根据谓语同主语的表达关系对句子加以分类的。形式与内容一致的判断句,从形式上看,谓语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从内容上看,谓语对主语的性质、属性及相关情况加以判断。

       而在文言文中,有一些句子,谓语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是判断句的形式,而内容却并非表示判断,这种情况,可视为判断句的活用。主要有三种情况:

       1. 采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

       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曹公像豺虎;君子之德如同风,小人之德如同草;君王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显然都是比喻。这些句子都是用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作谓语的,都是判断句。句中都有本体和喻体,但是没有喻词,可看作暗喻。

       2.用判断句的形式解释原因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战国策·齐策四)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养了许多门客。孟尝君在齐国为相数十年,没有遇到什么祸患,原因是冯谖为他前后张罗、精心谋划。齐桓公能称霸诸侯,原因是他拥有得力的管仲。好的厨子一年换把刀,普通的厨子一个月要换一把刀,原因是他们分解牛的动作有着根本的不同。这几个句子都是判断句,但它们显然并不是表示判断的命题,而是用于解释原因。

       3.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复杂的逻辑关系

       夫战,勇气也。(左传 庄公十年)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四)

“战争”和“勇气”, “百乘”和“显使”,都不是同一类别的事物,很难构成逻辑上的判断,但用判断句的形式,可以表示较为复杂的逻辑关系:“打仗是要靠勇气的”, “(拥有)一百辆兵车是很显贵的使者”。

        六、“是”和“为”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是”和“为”。

       分析判断句的形式,还有两个字必须加以讨论,一个就是“是”字,一个是“为”字。

        1. “是”和判断句

          首先讨论“是”字。先来看两个例句:

        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 僖公三十年)

        现代汉语中,“是”是系词,绝大部分的判断句都用“是”来帮助判断。以上两个句子的“是”形式上看起来和现代汉语的“是”很相似。

       系词何时产生,如何发展?各家的观点并不相同。“在先秦时代,有些‘是’字容易被人误解为系词,实际上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或谓语。”

       “是” 作指示代词充当主语,在古代汉语中是最常见的用法。在具体的语境中,“是”总是有所指代的。“是社稷之臣也。”“是”指代的是颛臾这个地方。

       第二个例子中,前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语句很长,用“是”来加以复指,主谓更加平衡,语气更加从容。这种用法十分常见。

        指示代词“是”指代前文的陈述,带有名词的意味,有时可以充当判断句的谓语。如: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四)

       这句话是唐雎对秦王说的。面对秦王的威慑,唐雎毫不畏惧。他站在秦王的面前说,士人之怒和庸夫之怒不同,士人若要发怒,秦王人头就要落地,后果不堪设想。“今日是也。”唐雎威胁秦王,如果秦王不听劝,今天就将出现可怕的后果。“是”作为指示代词,指代前文相关内容,充当判断句的谓语。

       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古代有人这样做,周武王便是这样。”“是”作为指示代词,充当判断句的谓语,指称周武王也曾有打胜仗继而占领城池的经历。

       总之,在秦汉时期,判断句的“是”基本上都是指示代词,尽管在形式上和后代的系词十分相似,却一般不看作是系词。而随着语言的变化发展,古代汉语判断句中的“是”,指示意味慢慢淡化乃至消失,也就逐渐发展为系词了。

       2.“为”和判断句

       讨论古代汉语的判断句,还需要辨析“为”字。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论语·微子)

       这两句话中,主语和谓语之间的“为”,用法和现代汉语系词“是”也很类似。而在古代汉语中,“为”是一个涵义和用法都非常广泛的动词。我们学过的文选中,“颍考叔为颍谷封人”“无以为家”“为之驾”“以故相为上将军”“子姑高枕为乐矣”„„“为”几乎可译成任何一个动词。古汉语中类似判断词的“为”,一般都还有实在的动词义,教材中所举的四个例子虽然可译为“是”,但动词义还比较实在;这些句子中的“为”,不像现代汉语的“是”那样,可以广泛地运用于判断句之中。因此,王力先生认为,“为”不是真正的系词,教材所举包含“为”、看似判断句的几个句子,实际上是以叙述句的形式代替了判断。

       六、“也”的用法

       最后我们简单地来讨论一下“也”的用法。

       “也”是古代汉语中最常见的一个语气词,常常置于判断句的谓语之后帮助判断。但是“也”字不是判断句的专属语气词。“也”字既可以放在句末,也可以放在句中,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下面简单介绍“也”的常见用法。

      (一)煞句的“也”字

       1.用于判断句中,帮助表示判断语气。这是“也”的基本用法,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了。

       2.用在因果句的句尾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在上面放上杯子就粘住了,因为水浅船大。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孟子•梁惠王上)

       古代有道德的人与民同乐,所以能得到快乐。

       这些因果句中,加上“也”,就增加了肯定的语气,强调了因果关系。

       3.用于强调深信不疑的态度

       蔓难图也。(左传 隐公元年)

       蔓延了就难以对付了。

1       客无好也。(战国策•齐策四)

       我没有什么喜好。

       这些叙述句加上“也”,语气增强,表示对陈述的事实深信不疑的态度。

       4.用于祈使句中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 隐公元年)

        郑庄公对他的母亲是非常地无奈、非常地生气,所以他说:没有到达黄泉之下,就不要相见。

       吾其还也。(左传 僖公三十年)

       我们还是回去吧。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表示不容违抗的命令。“吾其还也”,则带有商量的语气。

       5.用于疑问句中

       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左传 成公二年)

       怎么能因为受了重伤而败坏国君的大事?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战国策•齐策)

       孟尝君感到奇怪,说:“这人是谁?”

       在这些疑问句中,“也”似乎带上了疑问语气,但上述例句中的疑问语气主要是由疑问词(代词或副词)来表示的,去掉“也”后,疑问语气未变,加上“也”,疑问之外又带有确定的语气。比如,孟尝君养了许多门客,记不清门客的姓名,但又依稀记得某些鲜明的人物特征,所以当冯谖毛遂自荐时,孟尝君虽然发出疑问,但却似乎隐约记得冯谖。

      (二)句中的“也”字

       第二个大类型是句中的“也”字。

       “也”字也可用在句中表示顿宕的语气。

       1.用于单句的主语后

       师与商也孰贤?(论语·先进)

       子张和子夏谁更有贤能?

       师也过,商也不及。(论语·先进)

       子张超过了,子夏没有达到。

       用于主语后的“也”,一般是和主语连读的。主语后加“也”,语气比较舒缓,更富节奏感。

       2.用在表时间的词语或分句之后

       今也则亡。(论语• 雍也)

       现在没有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礼运)

       大道推行的时候,天下是共有的。

       时间词后加“也”,读起来更加从容。如果把用在时间词后面的“也”删去,前后相连,没有停顿,句子的节奏就很不相同了。

        通过比较,可以理解古今汉语判断句的形式之别,掌握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语法特点;比较是语言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