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药之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蒙药都有什么 蒙医药之路

蒙医药之路

2024-07-15 22: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蒙医药属于传统医学范涛,它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蒙医药的起源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自古以来,蒙古族逐水草游牧,过车帐鞍马生活,以肉食、乳食为主,少五谷蔬菜,居住风寒冰冽之处,多饮酒御寒解乏。长期受这种生活习俗和生产方式的影响,人们易藏寒好生饱满不消化类病症、脂肪增多类病症、风湿等症。所以,游牧民族不但发明创造了诸多防治寒冷疾病的方法,还将其运用到适合地区特点的医疗方法中。这样的环境,为蒙医创造了接触这些疾病较多的客观条件,所以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蒙医不仅对这些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有了深刻的认识,也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经过蒙医治疗的患者大多都会获得满意的疗效。以下介绍其中最常用的几种疗法。

食疗法

在蒙医食疗法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马奶酒疗法。马奶酒是用马奶酵制的一种味美可口的饮料酒,用于治疗,具有健运胃肠、除湿消积、清热润肺、消肿解毒、滋补强身的功效。历史上连马可波罗也知道马奶酒性滋补,可以疗瘵疾。现在它更广泛地应用于治疗脾胃疾患、肺病之咳、周身浮肿、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小便不利、积聚成痞、身体虚弱及痔疮等多种疾病。

整骨术

蒙医的整骨术历史悠久,颇负盛名。《中国医学史》中提到:“我国伤科正骨术发源很早,唐代已有专书出现,虽我国各地传习沿用,而独于蒙古较为重视。由于蒙古人好骑射搏击,骨折、脱臼的机会较多,到了元代,伤科有了显著发展。”到清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整骨师,多出自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清代大医院的外科也专门采用过蒙医外科疗法,还组织过八旗子弟向蒙医学习整骨术,以蒙医基础理论为依据,用手法复位、白酒按摩、夹板固定的方法来治疗骨折,方法具有痛苦少、疗程短、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展开全文

震脑术

古代时期蒙古各部族间或对外的战争不断,头部遭受损伤而脑震荡的情况经常发生,因此蒙古族医学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创造了治疗脑震荡的理论和方法。

100 多年前,蒙医罗布桑˙群佩勒在他的著作《哲兑宁诺》中记载“人在发生脑震荡后,头骨缝受损,出现步伐蹒跚、无法眨眼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并讲述了治疗方法“医师用拳头将患者头部从 4 个方向有序锤击,然后让病人仰面平躺,在脚底放置一块木板后击打,最后用布带缠绕头部并固定”,蒙医理论中对震脑术的定义和治疗方法已经已经形成统一,说明了经过漫长的历史实践,蒙医震脑术已经有了自己系统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蒙古炙法

北方游牧地区早在文字记载出现以前,几千年前就已学会并掌握了用艾灸、热熨、热烝、热薰等方法治疗疾病的方法与技术。《黄帝内经素问》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古灸焫者 ,亦从北方来”。

蒙古灸法与中医的灸法不同,古代传统的蒙古灸法是用奶油拌小茴香涂在毛毡上加热裹敷。现在蒙族民间所用的灸法,一种是用艾草根据病情取穴灸治;一种是采用在毛毡上涂酥油,裹放在治疗穴位上,然后用烧热的孵石放在毛毡上热敷。“蒙古灸”根据选位不同可以治疗多种疾患,但多以寒性疾患为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