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蒙医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蒙药几大特点 聚焦蒙医药

聚焦蒙医药

2024-07-15 21: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蒙药加工。张启民 摄

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蒙药生产基地。在生产包装车间,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对疫情防控类药品进行喷码、电子监管、塑封、装箱。

该公司生产副总监包晶晶介绍:“公司正在加紧生产清肺十八味丸、清热八味丸、四味土木香散等疫情防治类药品,日产量可达2.6吨,药品将销往全国各地的药房。”

据了解,清肺十八味丸、清热八味丸、四味土木香散、沙参止咳汤散等11种蒙药成为自治区卫健委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蒙医药预防和诊疗方案(第二版)》中推荐的药品。目前,这11种药物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产量已达40吨左右。

天时地利,“中国蒙医药之都”实至名归

蒙医药是蒙古族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并逐渐形成了蒙医药的独特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早在12世纪前,蒙古族人民就发明和运用了许多适合地区特点的医疗方法。13世纪初,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在原有的医疗经验上逐步形成了具有初步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古代蒙医药,吸收了藏医、汉族传统医学和古代印度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医疗经验,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医学理论体系。

药农正在蒙中药材种植基地收获木香。张启民 摄

通辽市地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7.1摄氏度,境内盛产优质名贵天然药材500多种,其中90%以上可作为蒙药材使用,是黄芪、麻黄、肉苁蓉、沙棘、锁阳、瑞香狼毒等蒙药材的原产地,5000多万亩沙地的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蒙药材规模化种植。通辽市最早的医学记载就是蒙医,也是十九世纪杰出的蒙医药学家、“蒙古族十大杰出科学家”之一占布拉道尔吉的故乡。占布拉道尔吉编纂的《蒙药正典》,被列为蒙医药学的三大经典代表作之一。内蒙古蒙医学院(通辽)院长、蒙医内科学教授苏荣扎布是首届蒙医国医大师,国医大师包金山是蒙医整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蒙医整骨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为了让历史悠久的蒙医药文化焕发出新的光辉,从2013年开始,通辽市连续3年出台《蒙医药事业发展行动计划》,并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和促进蒙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蒙医药发展的实施意见》和《通辽市蒙中医药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为蒙医、蒙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通辽市政府每年划拨3000万元作为蒙医药事业发展专项基金,实施打造名企、名药、名院、名医的“四名”工程,进一步推进了蒙医药产业化进程。

2016年12月30日,经中国蒙古学学会组织相关专家实地考察、论证和评审后,通辽市被授予“中国蒙医药之都”称号。2018年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内蒙古自治区振兴蒙医药行动计划(2017—2025年)》,明确要发展壮大蒙医药医疗、预防、养生、保健等产业体系,加强特色优势和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升蒙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传承创新,推进蒙医药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

乘着这股东风,通辽市蒙医药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浪潮。

走进位于通辽市的内蒙古科尔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橡胶膏剂生产线正开足马力高速运转。

蒙药现代化生产车间。张力军 摄

据了解,科尔沁药业以生产蒙药外用贴膏为主,集药材种植、药品研发、加工生产为一体,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各地,是国内最大的蒙药贴膏生产企业,所生产的氧化锌橡皮膏、麝香壮骨膏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该公司质量技术部部长、主管蒙药师伏莹介绍,目前科尔沁药业出库的品种膏药已有100余批。但在几年前,这个数字仅为个位数。2017年,伏莹带领团队对透骨灵橡胶膏辅料进行研究,经过多次精挑细选、反复对比测试,最终选定用人工高分子材料替代橡胶和松香。该项目完成后,新处方有效推进了其他12个品种的外贴膏剂改良升级,彻底突破传统橡胶膏剂致敏瓶颈,从而使更多患者受益。

“今年2月,科尔沁药业复工,每日产量25万贴。我们也与多个医院合作开展临床试验,挖掘药品的更多适应症。”伏莹说。

迎接挑战,打造百亿级蒙中药产业集群

一味常见药材,经过炮制、挑拣、配药、检验、制剂等多道工序,从田间的“树根须”变成蒙药房出售的各类胶囊、药丸。经过多年的种植、生产、科研、经营和政策支持,通辽市蒙医药产业规模也逐年扩大,蒙医药产业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日趋凸显。

药农正在黄芪种植基地除草。刘松涛 摄

近年来,通辽市结合退耕还林政策、庭院经济、扶贫开发和科尔沁沙地治理,以“草药结合、有序开采”为原则,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实行集约化连片轮种,培植半野生、有机蒙药材,开发区域化、多样化绿色蒙药材种植基地。去年,全市蒙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0.6万亩。

通辽市蒙药品种丰富,共有14家蒙药制剂室,注册品种共1000余种。全市3家蒙成药企业年产值7亿元,蒙成药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全市共有蒙医药研究机构10所,国内唯一的蒙医药学博士点设在通辽市,以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通辽市蒙医医院、通辽市蒙医整骨医院为龙头、旗县蒙医医院为骨干、苏木镇卫生院为基础、嘎查村卫生室为补充的蒙医四级服务网络初步建立。

通辽市蒙医药科研成果丰硕,近5年来承担完成的各级科研项目近200项,获国家专利12个,蒙医药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据统计,通辽市蒙医药已形成15个行系、300多个品种、1500吨的年加工能力,一家又一家蒙药生产企业在通辽不断积聚,把一味味蒙药材制成药送入寻常百姓家,也创造出了年逾百亿元的产值,推动着通辽市蒙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

在高速发展中,通辽市蒙医药产业体系也面临挑战。

蒙医药产业小、散、弱,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不高的问题长期存在,蒙药繁种育苗、药材种植、饮片加工、提取物、成药制造、延伸产品等环节全链协同不足。蒙医药产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产业数据信息和统计体系方法还不够健全。蒙医药科学研究体系在中医药体系中的独特性、系统性体现还不够突出。蒙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还缺乏有说服力、有重大影响力的成果。蒙药材种植栽培涉及农业农村局、食药监局、卫计委等多个部门,其间政策协同机制、政策合力和持续性有待加强。蒙药产业发展基础与其他支柱产业相比体量还较小,所获得国家及自治区政策和资金支持的机会较少,不利于持续稳定支持蒙医药产业发展和产业集群建设发展。

在蒙药生产方面,蒙医药现代化初级与精深加工技术不足、蒙中药材加工企业建设缓慢,企业体量小、品牌少、市场开拓能力有限,工业基础较薄弱。蒙医药产业与传统中医药和其他民族医药产业相比,无论是在影响力上还是产业规模上差距都非常大。针对蒙医药特色、符合国家相关中医药法律法规的标准、规程以及方案等尚未明确,蒙中医药要实现加速全国辐射和国际化发展,必须通过建立符合蒙医药药理学、诊疗等蒙中医药医疗自身特色的标准体系,从而支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和国际化发展。蒙医药产业与通辽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厚重的蒙古族文化资源结合还不够紧密,没有起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放大效益。

蒙医药博览会蒙药成药展示。 张启民 摄

今年,通辽市委作出了“打造百亿级蒙中药产业集群”的安排部署,以提高通辽市蒙中医药产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和影响力为主线,按照“全链设计、全域统筹”的发展思路,构建从种植养殖、加工、流通、销售、临床的全产业链,打造特色鲜明、效益明显、竞争力强的蒙中医药产业集群,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并以产业为纽带,推动地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打造优质蒙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核心区、蒙中医药特色文旅康养试验区、蒙中医药文化传承区以及蒙中药特色资源保护区,一体化布局,多区域协同,形成“百亿级蒙中医药产业集群”的整体产业发展格局和产业全景图,让通辽市“中国蒙医药之都”的名片更加亮丽。

(来源:内蒙古日报)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