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漫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蒙氏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蒙氏漫谈

蒙氏漫谈

2024-07-09 14: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怎样将蒙台梭利的语言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引入到汉语学习当中,怎样调整教学方案、设计新的语言区教具和工作,就成为蒙氏语言教育在中国的主要课题。对于学龄前儿童,口语沟通还好,尤其在书面语言、阅读和书写方面,因为要开始和文字打交道,很多东西要重新设计。

不仅如此,相比于数学区、生活区和感官区的教学,语言区与科学文化区与本土文化联系紧密,教学内容方面,本土化的要求最高。如果生搬硬套国外的教具、方法,势必水土不服。

基于以上思考,为了解决蒙氏教育体系之下的汉语教学问题,我们提出,应当进行以下个四个方向的调整和融合:

第一,与高频字相融合——学以致用

也就是说,儿童在语言区接触的教具、学习的内容,应当是有先后顺序的,这个顺序应当依照它的常用程度。越经常使用的文字、语言,应当排序在前,反之,则应当放后。常用程度,就是文字出现的频率。

从高频字开始学习,最大的好处就是这些字词随处都可以碰到、随时都会用上,平时说的、班里看的、绘本中读到的、大街上遇到的,无处不在复习。这就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最佳状态。

最常见的一个误区是“名词教学法”,教师从手边容易找到的图片,做出对应文字,就开展语言的教学,比如“鸭梨”、“青蛙”、“蛋糕”,但这些字词在生活中的常用度可能不高,或者说它们的词频排名,可能很靠后。(比如鸭梨的字频排名分别是第2446、第2857)。通俗一点说,文字的学习,应当先从字频排名前10的开始,然后是前20的,然后是前50的。

举例来说,中国汉字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个字为:“的、一、不、是、了、人、在、有、我、他”,这10个字竟然有12.17%的出现率。也就是说,我们遇到的每100个字当中,这10个字就占到了12个。占有如此大的权重、有如此之高使用频率的汉字,理所应当最先学习。

只不过,困扰在于,这些字都是独立、割裂的、没有关联的,如果这样去一个字一个字去学习,势必枯燥乏味,效率低下。因此,顺序上我们知道要先高频、再低频,但在方法上,必须找到能让这些文字,鲜活起来的办法。如果能设法把这些高频字,组合成有意义的词汇,串接成句子、诗歌韵文,再辅以情景、故事、游戏、操作的形式,那么,文字的学习就可以变成一件愉快而高效的事情了。

讲到这里,这不就是“韵语识字”课程的设计思路么?没错,韵语识字的课程编写的顺序,就是基本参照汉字频率的高低顺序,越高频的汉字,越早出现在孩子们的学习内容中。同时,努力将这些字,编写成有意义的小韵文,便于理解、阅读和应用。

蒙氏语言区的教具设计,应当把这些好的思路借鉴过来,把已经取得的成果加以运用。因此,在新的语言区教具当中,我们融入熟悉的“韵文”。只不过,它们从课本上,变成了可以操作、可以工作的儿歌三步卡、图文三步卡、量词小册等等。这些教具,既可以与“韵语识字”课程一起配合使用,也可以完全独立使用。因为它们的选取,本身就是依据汉字频率进行的。

那么,教师对语言教具的拓展、扩充,也就有了依据,那就是字频。具体方法,一是可以查询汉字字频表,二是可以参考“韵语识字”课程中的韵文顺序,先易后难。

第二,与日常生活融合——生活即教育

第二个融合,是与日常生活融合。哪些语言文字,是一个蒙氏班级最经常使用的?老师在教室当中,说的最多的话是哪些?孩子们说的最多的语句、词汇有哪些?在班级和学校的环境当中,每天都要使用的物体叫什么名字?每天都要进行的活动,叫什么名字?院子里都有哪些植物?

如果去悉心观察这些,就会发现语言教育的第二大取材对象,就是我们身处的生活环境。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班级、我们周围的人、我们参与的活动、我们感受到的情感,等等等等,这些围绕在身边的,可以触摸、可以感受、可以经历的东西,如何用语言表达?所有这些,如果变成了语言教学的内容,就可以达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所讲,学龄前儿童的学习,更多的是要从直接经验而非间接经验当中获得,他们通过感官感知、直接操作、亲身经历来获得能力上的发展。

因此,要把儿童日常生活的环境,变成语言教育的重要渠道来看待。

教师和家长经常能发现一个现象,孩子掌握的、学会的一句话、一个词,并不是我们教他的。那么,他们是从哪里习得的呢?答案就是环境。一名蒙氏教师,一定要意识到,自己有两名非常重要的助教,一个是“生活”,另外一个是“环境”,这两个助教是否够丰富、是否能够满足儿童吸收性心智的发展需求,是否能提供给儿童自主学习、探索体验的机会,将直接决定了孩子的成长。

具体可以做的,我能想到的一些包括:

-环境当中,可以有哪些文字标识?文字说明?院子里的植物铭牌,衣帽柜上的名字与编号,班级里孩子们能看懂的一日流程、本周计划,天气预报,室内各种物品的文字标识,教具的名字,签到表…

-这些文字标志标识,是不是美观、统一?用词用语是不是清晰、准确、规范?

-语言区的教具,是否有取材于班级生活环境的内容?班级的布置,有关文字的部分,孩子们能不能参与?语言区的工作成果,是否可以更有实用性,比如真实地为教室的某个物品制作文字标贴?

-班级的日常活动当中的语言交流是非常多的,比如晨接打招呼,和老师聊天,和小朋友说昨天的冒险经历,两人合作工作当中的语言交流。如果班级能组织多种形式的团队活动,比如体育对抗游戏、远足、超市探险、运动会、参观、游学等等,这些真实的社会性活动,对于儿童的语言发展、交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其作用要远远大于课本。

第三,与行为规范融合——语言是心灵之窗

俗话说,言为心声。语言和一个人的内在品性、行为习惯,相互渗透影响,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这一点,我们在《蒙氏语言规范》当中,有详细的阐述,也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范例——我们希望孩子们日常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我们希望蒙氏老师在班级当中做出的示范是什么样的。

但是,有没有想过,孩子的行为规范引导、班级常规的建立与语言区域的教学,不应当是两件互不相干的事,而应当是同一件事?没错,应当是同一件事。在语言规范当中的所有建议孩子们日常使用的语言、教师的规范用语,就应当是语言区域教具首先要涵盖的内容。

具体的做法,可以是:

-规范用语卡:属于日常生活范畴的优雅与礼仪,建议在日常生活区陈列。使用上,则可以融入语言区。开班之初老师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的表达,并规范自己语言,孩子渐渐长大后自然能够随意指读,结合语言区识字教学,达到教学目标。

-针对本班常规开展教学:可以围绕班级常规建立当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孩子发生冲突不会处理、比如老师引导孩子“双手搬取小椅子”、比如“不要打扰别人”等等,老师可以借助规范用语卡,通过故事、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小的主题活动,让孩子来感受和体会。

-从模仿到内化:教师坚持自己使用规范用语,来给孩子示范,引导孩子的行为,当发现儿童的语言有违规范用语的原则时,要及时予以提醒和更正。并通过不断重复来强化,最终,儿童从模仿,变成习惯性用语,再逐渐内化为的行为模式。改变人的行为模式,这就是语言的力量。

第四,与自主阅读、延伸活动融合——进入全新的未知世界

在语言区教具当中,我们看到很多与“字”有关的工作材料,但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识字也好、写字也好,都不应成为语言教育的核心目标。识字不是目的,更不能为识字而识字,把识字量作为追求的目标。认识一定数量的高频汉字,只是帮助儿童拥有了一个基础工具,有了它,儿童就仿佛拿到了通往未知世界的钥匙——在这个崭新的世界中,儿童可以不依赖成人,进行自主阅读,独立探索,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从此打开。

阅读、思考与表达,是语言学习最核心的部分。

因此,围绕自主阅读、自我表达,可以设计和开展多种延伸活动:

-绘本阅读:教室当中,应当配置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绘本,有条件的可以设立图书角、绘本馆,这个区域,可以实行自助管理。孩子们几乎任何时候,都可以选择进入阅读区,安静地阅读,只要他们不打扰到他人,就应当有这个权利。这个读书的环境,应当是轻松、愉悦的,读书也不要成为一种任务,或者为一次测试做准备。孩子从小就应当有享受读书的感觉,这才是最重要的。

-出版一本自己的书:DIY小书,制作一本讲述身边故事的小书;模仿绘本的语句、内容,做一本书,比如“我会…”、“我的家”、“我喜欢”、“小明的故事”…

-儿童戏剧/小剧场:真实地准备一场演出,为其他孩子观摩;

-故事会:听故事、讲故事、编故事、画故事…

-语录本:做一个“语录本”,记录自己的,或者父母的,或者同伴、老师的话;

-儿童广播台:做一个节目,儿童可以当主播、讲故事、给大家播放自己的声音;

-新闻联播:做一个定期视频节目,例如潍坊、北京开展的儿童新闻联播,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尝试。

-语言任务卡:这是一组神秘的卡片,可以随机抽取,每张卡片是一项与语言文字相关的任务,比如描述教室当中的一件物品或者一个人,比如找到相反意思的词,比如看一本书、讲一个故事,比如讲一件家里有趣的事,比如把韵文卡第三课打乱排好,等等。

-更为广泛的活动:比如在跳蚤市场活动当中,如何让孩子自己制作物品标签、标价,决定自己小铺的名称,怎么向别人询价,怎么回答别人的问题,是语言学习最好的实战练习。比如超市探险活动,就有很好的认识文字、识别文字、运用语言的作用。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