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拾穗者》:人性美?本能美?真实美?米勒到底想表达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蒙娜丽莎审美认识功能 解析《拾穗者》:人性美?本能美?真实美?米勒到底想表达什么

解析《拾穗者》:人性美?本能美?真实美?米勒到底想表达什么

2023-07-23 17: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油画艺术如历史上诸多艺术的发展道路相同,在只有少数人欣赏时初展头角,在技术逐渐流行时开始根据内容和手法划分流派。油画的流派实属众多,颇具代表性的如:文艺复兴时期乔尔乔内的《入睡的维纳斯》,或众人皆知的同属文艺复兴时期写实风格的佛罗伦萨画派作品《蒙娜丽莎》,作者为达·芬奇,又或者法国巴比松派画家米勒的《拾穗者》等等。

米勒的《拾穗者》可以说是意义非凡,因为这副作品直接改变了油画只作为上层社会专利此种浅薄的情况,在《拾穗者》之前,也曾出现过描绘农民的油画,但大多数都充满了讽刺意味,因为当时的油画大多还是奉给贵族们赏玩的,因此油画上的农民也只是为了供贵族消遣,并无太多实际欣赏价值。

直到以现实主义画家米勒为首的农民画家的出现,才让农民在油画上渐渐有了一席之地。这些法国艺术家将描写现实生活作为创作的最高原则。他们直面赤裸裸的现实,以同样赤裸不加修饰的方式描绘现实生活,直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蒙娜丽莎》

一、艺术选择了现实,人性造就了米勒

有诸多人认为油画是欧洲人发明的,但研究表明,油画最早出现是在大约7至10世纪,最初是阿富汗人为了在佛教洞穴中绘制佛像,因此使用了油画所使用的原料,这也是油画最早的雏形。后来,油画技术才被引入欧洲。进入欧洲之后,油画便成为了贵族的专属。油画在最初诞生时便奠定了画风为写实风格,尤其在彩色相机还未被投入使用的年代,诸多贵族选择用油画代替了相片的功能。也就在此时,一些油画画家开始有了不同画派风格的意识。

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新古典主义成为法国美术领域的主导力量。当时的画作主要是为革命而服务,宣传革命,歌颂革命,将艺术作为了自由、博爱以及平等的武器,鼓舞人们的斗志,歌颂英雄主义精神。因此,当时的油画大多赞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与行动的楷模。新古典主义一扫洛可可风格时代的贵妇风,脂粉气,逐渐开始向英雄和阶级性发展。而新古典主义在拿破仑当政时代逐渐失去其过去的辉煌,志为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

也就在此时,新的画作主义诞生。浪漫主义的诞生主要是人们对于英雄主义的厌倦,对于美好的想象。浪漫主义强调个性发展,以独特、感性的美感冲击了新古典主义的理性美。较多从历史尤其是从中世纪民间文学和社会现实中寻求创作题材。这也为之后的现实美术主义出现奠定了基础。

二、自然而本能的美,才是《拾穗者》

如果说浪漫主义是脱离现实而飘渺无影的,那么现实主义则是“面向自然,写景写生”,实打实的从生活出发,更多描绘一些在生活中真实而本能的美。《拾穗者》就是诞生在这个时期。1849年时,巴黎被全市范围内的传染病笼罩着。为了躲避传染病,35岁的米勒和他的家人搬到了巴黎郊区的巴比松,在这里度过了他的余生。村庄里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俗风情使米勒大为震惊。

《拾穗者》

从那时起,他便在这里开始上乐着农民的生活,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绘画的热爱。每天晚上他回到家以后,都会在灯下继续作画,也就在此时,农夫开始走进他的画面中来,米勒也认为他终于找到了他要画的东西。米勒本就出身于农民家庭中,对于农民生活自然有更为细致的感受。这幅《拾穗者》的画面内容简单明了,展现的也是非常平淡的生活场景:秋收季节中,人们在麦田中拾取麦穗,画中主要的三位妇女分别戴着红黄蓝色的帽子,而她们的衣服也是对应颜色,使得画面色调统一。

妇人们与原先油画中表现的贵族妇女有很大差距,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体型笨重的鞋,可以想象此种鞋怎样限制了她们的活动,但她们没有停下脚步,依然不停地劳作着。她们体态健硕,不比贵族女性的优雅美丽与端庄,她们也顾不得端庄美丽,只知道弯下身子,十分谦卑的在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粮食。虽然这幅画的内容相比之前的油画内容太过朴实,但却带给人一种难得的庄严感,这种庄严感是在贵族油画中看不到的,这是一种对于生活的向往,对于生命的热爱以及对于生命的尊重。

米勒·《播种者》

妇女们的动作虽然笨重,但是富于连贯性,沉着有序,也显得她们的身体非常结实而充满忍耐力。或许长时间的弯腰劳作已经使她们感到很累了,可她们不停的劳动着。尽管脸部被隐去了,使得她们的动作和躯体更加丰富于表情,也给了人许多想象的空间,此时她们的脸上应该是什么样的呢?那一定是云淡风轻的没有过多表情,因为她们已经完全习惯于这种生活,因此不会对生活有太多的抱怨,不满,有的只是对于丰收的喜悦,对土地的感恩。

在这幅画作刚刚创作出来的时候,仅是它的题材本身,就引发了不小的轰动。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次对于贵族的挑战,更有人认为米勒带有呼之欲出的政治意图,妄想夸大农民的地位,从而贬低上流阶层的存在。画面上农民的劳作传达了他们生活的艰辛,这样的作品被大众所看到,无疑是底层民众对上流阶层的挑战和呼声。有人讥讽米勒的作品中暗含着农民的暴力革命,也有人说米勒在策划农民起义等等。对于种种留言,米勒只在一封书信中为自己的艺术作了辩护。

有人说米勒否定乡村的美丽景色,可对于他而言,他在乡村发现了更多人们没有注意到的东西——永无止境的壮丽,永无止境的生命,永无止境的美感。有人曾评价米勒的画作生动写实,站在画前仿佛可以闻到画中清风吹拂过稻田的香气。而米勒这幅画作想要表达的人们对于生活的虔诚,已经远超一般的田园美景的歌颂,而使其成为一幅人与自然、土地惺惺相惜的真正伟大的作品。

参考文献:

人性美·本能美·真实美——浅谈油画《拾穗者》中潜隐性艺术美的魅力[J]. 美术大观, 2015(05):74.

浅谈油画艺术的动感美[J]. 明日风尚, 2018.

浅谈如何鉴赏油画作品[J]. 明日风尚, 2018(17):86-86.

浅谈油画作品中的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J]. 明日风尚, 2016(1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