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生平鲜为人知而又最重要的政治手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蒋介石是何年出生 蒋介石生平鲜为人知而又最重要的政治手笔

蒋介石生平鲜为人知而又最重要的政治手笔

2024-05-05 23: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当蒋介石踏上一处临时搭就的演讲台时,几万人齐齐肃立。在林立的麦克风前,蒋介石的表情还是那么矜持、那样冷漠。但,当他的目光缓缓扫视统治下的官吏、城市和无数青天白日旗时,仍然有一些人觉察到,他的眼睛深处有一种特殊的狂热。

他也站在南昌的雨里,似乎打算一直这么站下去。当一双双眼睛表现出驯服、恭谨和诚惶诚恐后,他终于开口了。他开始发表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演讲,《新生活运动之要义》。

他首先表达了自己对“新江西模式”的期许。他说,“我们江西无论在哪一方面,无论什么事情,统统要做各省的模范,为全国所效法”;他说,“要以我们一省的新风气、新事业,来风动各省……跟着我们共同一致的来建设我们的新国家”。他并且强调,只有以“昨死今生”的精神,做除旧布新的工作,“才可以……完成民族复兴的使命”。

除什么旧?布什么新?他不肯明说。恰恰相反,他绕了一个大圈子,谈起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不久前,在福建建瓯,他看到一个小学生在街头吸烟,“虽穿了很好的衣服,还是一点教育也没有”;几天前,在南昌街头,他又目睹了同样的一幕。他说,“这样还了得吗?他做学生的时候就要吸纸烟,再长大不会吸鸦片烟吗”?

学生如此,普通民众就更不必说了。他们肮脏、杂乱、毫无公德意识,“随地吐痰、撒尿,到处脏得不堪,床下门角,这些地方永远不洒扫”;他们自私、苟且、没有丝毫羞耻心,“所以社会弄到这种黑暗、纷乱、暮气沉沉,充满了乌烟瘴气”。蒋介石断言,“简直只有最野蛮的民族才如此”……

然后,他谈到了德国。

他说,签订《凡尔赛和约》后,德国积贫积弱,“一动也不许动”;但几年后,“居然就能够复兴起来,和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并驾齐驱”。他说,无论人口、土地还是军备,德国都不能和中国相提并论,“人家刚刚战败,过几年就可以不付赔款,要赖债就赖了,而我们几十年或百多年的赔款,到现在还是每年要照付”,这是为什么呢?

蒋介石认为,这与他自己的无能、国民党政权的颟顸腐败无关,一切症结都在中国民众身上。他谈到,德国人的智识道德,与英法各国差不多,“或许比人家还要好些”,所以让列强肃然敬畏;他认为,“他们无论起居食息,一言一动,统统有规律,合乎做人的道理……他们一般国民,没有一个不尊重社会的秩序,严守团体的纪律”,所以谁拿它都没办法。他似乎发现了政治的真理:“要复兴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是用武力所能成功的……完全在乎一般国民有高尚的智识道德”。

那么,什么是智识道德呢?他又谈起了日本的例子。他说,日本举国上下,“无论什么人早晚一定洗冷水脸”;“日本人除洗冷水脸之外,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都吃冷饭”。他由此断言,要提高中国人的智识道德,必须从衣食住行着手,“一个人或一个国民的精神、思想、智识、道德,统统从基本生活的样法表现出来”。他甚至认为,“外国人无论吃饭、穿衣、住房子、走路,和一切的行动,统统合乎现代国民的要求,表现爱国家和忠于民族的精神……统统合乎礼义廉耻”……在蒋介石看来,洗冷水脸、吃冷饭,很有礼义廉耻。而更有礼义廉耻的,则是半军事化生活。他谈到,“这些生活习惯是什么?这就是最基本的军事训练与军事行动。他们从小在家庭里就养成这种刻苦耐劳的习惯……一切生活早已军事化了”;他谈到,“全国国民的生活军事化……就是要整齐、清洁、简单、朴素,也必须如此,才能合乎礼义廉耻”……

作为修身之本的礼义廉耻,就这么与军事化生活、与半法西斯化的社会牵扯在一起了。又何止于此?谈到礼义廉耻时,蒋介石激动了。他说,除了让中国人过上这种礼义廉耻、“合乎现代生存”的生活,“再没有旁的根本方法”;他说,所有这一切,“乃一种至高无上的救国复兴的根本事业”……

他已经讲了一个多小时了。五万人一动不动,任由他训斥着自己的阴暗、堕落、毫无德性。在无穷无尽地羞辱亿兆中国人、无止无休地表达自己对纳粹德国、对军国化日本的艳羡后,他渐渐获得了一种“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自信。他顾盼自雄、目光空茫而复杂;他感受到了自己的纯粹、高大和伟岸,仿佛他来到这个世间,就是为了拯救这群迷途的羔羊。他开始直抒胸臆了,他说,“我讲到这里,可以告诉大家,我现在所提倡的新生活运动是什么?简单地讲,就是使全国国民的生活能够彻底军事化”;他说,“就是要养成勇敢迅速、励苦耐劳,尤其是共同一致的习性和本能,能随时为国牺牲……随时可以与敌人拼命的国民”……

他为此宣布,从南昌开始,他将缔造一个新中国。他言语铿锵地宣称:“使南昌改造成为一个新社会……而将我们的新生活运动,逐渐推广至各省各县!”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