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葡萄产业研究报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葡萄几月成熟透光 云南省葡萄产业研究报告

云南省葡萄产业研究报告

2024-01-21 11: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云南省葡萄产业研究报告

原创 张禹 云果Go 4月14日

云果发布

本报告共11930字,阅读大约需要15分钟

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1:

中国葡萄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据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葡萄年产量达1366.68万吨,产量已经是世界首位,同时2018年中国的葡萄消费量为227.6万吨,也是世界首位。从具体数据来看,中国葡萄的产量远远超过中国对于葡萄的消费量。供大于求的消费关系使得中国每年有大量葡萄出口。在2020年中国鲜葡萄的出口金额达到了83.23亿元,而进口金额为44.81亿元,出口额是进口额的1.8倍。

核心观点2:

云南省葡萄产量高,但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品牌,使得云南省葡萄的知名度比较低。据统计,2016年云南省已成为中国葡萄产量最高的省份,并且由于云南省葡萄制葡萄干并不如新疆葡萄,没有市场竞争力,云南省葡萄一般用于鲜食和制葡萄酒。云南省喜欢以葡萄园的方式种植和贩卖葡萄,这种方式有利于葡萄园周边产业的发展,能推进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但是不利于云南省葡萄产区的联合发展,也不利于建立起自己的品牌。

核心观点3:

随时时代发展,云南省生产的葡萄酒在世界上也有了一席之位。在我国葡萄一般加工为葡萄干和葡萄酒,由于云南省的葡萄品类问题,制作葡萄干没有竞争力,所以大部分加工为葡萄酒出售。在国际上,我国葡萄酒的知名度一直很低,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葡萄产量的扩大,并且欧美地区葡萄种植园面积下降,葡萄的产量变低,质量变差,导致了欧美地区葡萄酒生产成本变高,葡萄酒产量变低,我国葡萄酒的影响力在国际上逐渐变高。近年来,我国葡萄酒生产技术提高,并且原料获取越来越便利,逐渐建立了自己的葡萄酒品牌,国产葡萄酒在国际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并且影响力还在逐年提高。其中云南省的“香格里拉”和“云南红”是云南省最有竞争力的两个红酒品牌

葡萄概述

葡萄为葡萄科葡萄属木质藤本植物,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被稀疏柔毛,叶卵圆形,圆锥花序密集或疏散,基部分枝发达,果实球形或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葡萄为著名水果,生食或制葡萄干,并酿酒,酿酒后的酒脚可提酒石酸,根和藤药用能止呕、安胎。

葡萄在10~12℃时开始萌发,25~30℃最适合葡萄生长,生长环境不得超过35℃或低于14℃。葡萄的生长需要一定强度的光照,葡萄架面总是会有很多的枝叶产生,遮挡阳光,时常需要修剪多余的枝叶,增加透光度,光照太强时特别是葡萄进入硬核期较易发生日灼病,这时可采取套袋或植株留叶时尽量留住能遮住葡萄果实的叶。

葡萄对水分要求较高,严格控制土壤中水分是种好葡萄的一个前提。葡萄在生长初期或营养生长期时需水量较多,生长后期或结果期,根部较为衰弱需水较少,要避免伤根免影响品质。

葡萄春季萌芽后。如温度上升快,则易造成枝条徒长,表现为节闻长不充实,花期易受精不良,如遇春寒要注意多施磷肥和高碳有机质,尽量减少氮肥。

据国家农业部统计,截至2015年底,中国葡萄栽培面积已达1198万亩,产量近1400万吨,从2011年起鲜食葡萄产量已稳居世界首位。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和土壤类型复杂多样,除香港和澳门外,其他省、市、自治区均有葡萄的商业化栽培,葡萄已经成为中国分布最为广泛的果树树种之一。

葡萄原产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世界各地的葡萄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目前葡萄生产基本形成西北干旱新疆产区、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产区(陕西、山西、甘肃、宁夏、内蒙西部等) 、环渤海湾产区(山东、辽宁、河北等) 、黄河中下游产区、南方产区、西南产区(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 及以吉林长白山为核心的山葡萄产区等7个集中栽培区。近年来,我国葡萄栽培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在西迁、南移的,我国葡萄栽培模式已从传统的露地栽培模式发展到设施促成栽培、设施延迟栽培、避雨栽培、一年两收、休闲观光高效栽培等多种模式。

葡萄设施栽培的发展,不仅扩大了栽培区域,调整了葡萄产业布局,调控延长了鲜食葡萄成熟和上市供应期,而且显著提高了葡萄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葡萄栽培目前仍以鲜食葡萄为主,占栽培总面积的80%;酿酒葡萄约占15%,制干葡萄约占5%,制汁葡萄极少。

鲜食葡萄:欧美种群品种以巨峰、夏黑、藤稔、京亚等为主;欧亚种群品种主要有红地球、无核白、玫瑰香、维多利亚、无核白鸡心、美人指、泽香、火焰无核和克瑞森无核等;近年发展较快的品种有夏黑、87-1、瑞都香玉、瑞都翠霞、巨玫瑰、魏可、火焰无核、阳光玫瑰、金手指、克瑞森无核等。

酿酒葡萄:主要以赤霞珠、蛇龙珠、梅鹿辄、霞多丽和西拉等为主。

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的最重要加工品。葡萄酒因其文化内涵而成为一种高品位的消费品。在中国,其消费量呈直线上升。另外,新开发的葡萄籽油,在国外被用作婴儿和老年人高级营养油、高空作业者和飞行人员的高级保健油,并颇受世人关注。与其他果品相比,葡萄产品多样性要丰富得多。人们根据生活需要、加工品的贮运性要求、营养保健作用等因素,还将葡萄加工成葡萄干、葡萄汁、葡萄籽饮料、葡萄籽油等常见产品。

葡萄的营养成分葡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价值很高。成熟的浆果中葡萄含糖量高达10%-30%,以葡萄糖为主。葡萄中的多种果酸有助于消化,适当多吃些葡萄,能健睥和胃。葡萄中含有矿物质钙、钾、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和维生素P等,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常食葡萄对神经衰弱、疲劳过度大有裨益。

一、中国葡萄的产业情况

1.1 中国葡萄生产概况近年来我国葡萄种植园面积不断扩大,在2015年的时候我国葡萄种植园面积达了至今位置最大的79.92万公顷,自2015年后,我国葡萄种植园面积开始下降,每年都有所波动,但都能稳定在70万公顷以上,浮动不会太大。

图表1:2015年中国葡萄产量最高的五地的产量

(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

根据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的葡萄产量最高的五个省份是浙江省、河南省、云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2015年上述这五省葡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2.5%。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葡萄产量为2210.61万吨,其中中国产量为1366.68万吨,占2018年全球葡萄产量的62%,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葡萄生产国。2018年印度葡萄总产量达270万吨,土耳其葡萄总产量达190万吨,乌兹别克斯坦葡萄总产量为158万吨,欧盟地区葡萄总产量为155.65万吨。欧洲的葡萄种植业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

图表2:中国葡萄种植园面积以及增速情况

(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

1.2 中国葡萄的贸易概况在我国葡萄产量供大于求,在葡萄成熟的8~11月份,我国葡萄的出口量很大。据统计2020年我国葡萄的进口总量为2.5万吨,出口总量为4.2万吨。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的葡萄供应量最大的国家。7~12月我国葡萄的进口量很低,基本不超过500吨,出口量很高,这五个月的出口量往往都在4000吨以上。我国葡萄进口量的峰值在每年的4月份。

图表3:2020年中国葡萄进出口量

(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

我国葡萄不仅出口量大,出口金额也很高,2020年我国葡萄的出口金额达到了83.23亿元,是2020年进口金额的1.8倍。

图表4:2020年中国葡萄的进出口额

(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

二、云南省葡萄的产业情况

2.1 云南省葡萄产业存在的优势云南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立体气候明显,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葡萄野生资源较多,土地广阔,非常适合葡萄种植。所产葡萄具有早熟、糖度高、优质、产量高的特点,采收时基本能够避开雨季,因此云南是国内具有明显优势的早熟葡萄生产区域。一般露地栽培在4—6月成熟上市,平均价格每千克10~20元,亩产值2~3万元,产品销售到国内大中城市及出口东南亚、俄罗斯,经济效益较好。因此,云南葡萄产业发展潜力非常大,农民种植积极性很高,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云南省四季如春,有着良好的生态条件。云南葡萄主要分布在海拔400~2800 m之间,这些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0~23.6 ℃之间,降雨量550~1200 mm,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年日照率大于45%,因此全省大部分区域适合种植葡萄。

由于云南省特有的气候及环境特点,使得葡萄产业也出现了明显的特点:

(1).供应期长云南露地栽培可以实现3—11月均有鲜食葡萄上市,如果配套一定的设施栽培,在年平均气温大于20 ℃地区进行设施促成或一年两收栽培,能够实现葡萄周年供应。

(2).气候优势明显云南所有区域均不需要进行埋土防寒,干热河谷区域也不需要进行避雨栽培,而且非常适宜进行一年两熟栽培。

(3).野生葡萄资源丰富据统计,全国37个野生葡萄种中有12个分布在云南,部分野生资源抗病性、抗旱性良好,可以成为国内较好的砧木品种选育材料。

(4).市场前景好由于地理位置和葡萄质量优势,目前很多葡萄出口到东南亚国家。葡萄还可以与旅游、少数民族文化结合开发,进一步提升种植效益。

(5).规模化种植凸显云南葡萄产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前来投资,因此大多是种植规模较大、技术水平高的集约化生产,设施栽培面积的扩大使种植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

云南省葡萄产业链长,栽培效益好,可促进广大农民增收致富。云南干热区是全国葡萄最早熟的地区,国内竞争对手少,单位面积产值高,鲜食葡萄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随着破眠剂、设施避雨促成栽培、滴灌节水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等集成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应用,在云南年均气温大于20 ℃地区可以实现周年生产;在年均气温大于17 ℃的地区,栽培‘夏黑’等早熟品种可以进行两熟生产。利用云南独特的气候、地形地貌,可以大力发展山地葡萄,立体种养殖模式,也可以将葡萄文化与云南旅游资源开发和少数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度假园,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2.2 云南省葡萄产业概况

云南省葡萄产量在2000年后持续增长。由数据显示,2016云南省葡萄年产量到达了峰值,产量为136.5万吨,在我国葡萄产量中排名第一。

云南省葡萄种植园面积以及葡萄产量增长都很迅速,在近10年时间里云南省葡萄种植园扩增了越3万公顷,葡萄产量与十年前相比提高了18倍以上。截止到 2018 年,我国葡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 1300万亩。云南省是葡萄种植面积增长较快的省份之一。目前,云南省葡萄主要集中在宾川、建水、弥勒、元谋、蒙自等地,其中宾川更是全国范围内葡萄面积最大的县级产区。省农科院根据地方发展,突出云南高原特色水果产业绿色、优质、特色、品牌等特点,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在云南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引领示范作用,以科技支撑云南高原特色水果产业迅猛发展,让云南水果的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图表5:2010年~2019年云南省葡萄年产量

(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

目前,省农科院已保存9个种的20多份野生葡萄种质资源以及鲜食品种74个、酿酒品种25个、砧木资源45个,并在元谋建立了优良品系的无病毒接穗采集圃,为后续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2.3 云南省葡萄的贸易概况

云南省是生产鲜食葡萄最大的省份,云南省鲜食葡萄不仅能自给自足,还可以满足其他省份的需求,也能出口给其他国家。云南4~7月份成熟的葡萄主要销往昆明和省外各大中城市,部分出口到东南亚或俄罗斯等地。其它月份上市的主要在省内销售,但曲靖市9~10月份成熟的‘红地球’也有一部分销往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全省葡萄总产量的95%在国内销售,有5%出口到国外市场。云南已成为国内鲜食早熟葡萄生产的重要市场,市场发展潜力较大。

图表6:2015年~2018年云南省鲜食葡萄出口情况

(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

2.4 云南省鲜食葡萄的品种简介

【宾川阳光玫瑰葡萄】:云南宾川阳光玫瑰葡萄是云南省比较出名的一种葡萄,这种葡萄粒大,皮薄,味道很甜。目前,宾川县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县域早熟葡萄生产基地,“宾川红提葡萄”已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七彩云秘”牌阳光玫瑰葡萄被评为云南省2018年“十大名果”。近年来,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着力在优化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8年,全县优质水果总面积达29.4万亩,总产60万吨,总产值42亿元。

图表7:云南宾川阳光玫瑰葡萄

【云南夏黑葡萄】:云南夏黑葡萄被称作“东方黑珍珠”,香甜可口,好吃不贵。云南夏黑葡萄能得此美誉,正是在于它的鲜和甜。为了保证葡萄的新鲜度,果农们会在清晨露水滴落之前结束采摘。葡萄香味浓郁,口感爽嫩多汁,硬度较大,低酸高糖。

葡萄是喜光作物,几千年来人们为它搭架和整形修剪,以便使它获得更充足和合理的光照。在云南,光照充足土壤肥沃降雨充沛,培育出的葡萄美味多汁。依靠自然流淌的河水灌溉果园、水质好、无污染,给你健康好果子。也是由于云南的独特气候,夏黑葡萄一年四季都有销售。

图表8:云南夏黑葡萄

【云南红提】:红提为果实商品名(又名红地球、晚红)。含有多种果酸,维生素,矿物质,味甘酸。红提葡萄穗大,色泽艳丽,质地脆硬,含糖量高,单果重量最大可以达到20多克,单穗可以达到1公斤左右。口感有的纯甜,有的甜中带一丝丝微酸,整体以甜为主,但不排除个别酸的特例,冰镇之后口感更佳。营养十分丰富,它含有17%以上的葡萄糖和果糖,0.5%-1.5%的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等,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

图表9:云南红提

三、云南省葡萄种植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

无病毒优质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滞后和苗木生产管理不规范是当前中国葡萄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葡萄苗木繁育和经营以个体繁育户为主,缺乏监管,以致苗木质量参差不齐、标准化低、带毒带病苗偏多、品种纯度难以保证、炒苗现象严重。葡萄生产标准化程度总体仍较低,许多产区仍未建立统一规范的生产操作技术规程或产品标准,盲目追求产量,导致葡萄品质较低、竞争力差、售价不高。葡萄生产中,农药(包括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化肥不合理使用现象非常突出,存在“三乱”问题。不仅危害树势、破坏土壤环境还会对影响果品安全。近年来葡萄生产劳动力成本大幅度增加,致使葡萄生产效益大幅下降。葡萄采摘季节劳动力成本高,部分地区甚至每天100多元仍雇不到人。除人力成本外还包括地租、农资、基础设施建设等,一轮算下来可能赚的只是个辛苦钱。4.5 缺乏大品牌的统一收购目前,果农只有产品意识,缺乏商品和品牌意识,坐地头等销售的问题仍非常普遍。

1 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

在葡萄品种种植区划方面未系统开展过全省性的研究,缺乏具有高瞻远瞩的产业规划和布局,各地葡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存在葡萄种植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2 苗木生产体系不规范

3 生产标准化程度低

4 劳动成本高,获得利益低

3.1 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发展方向

实施品种优良化,栽培区域化和多元化。品种优良化和栽培区域化是品种表现最优化、地区发挥特色化的必要保证。应继续加强葡萄产业发展的市场调研,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地区生态气候和区位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实施葡萄品种优良化,调整品种结构,提高果品质量和效益。在品种结构上,应由少数品种当家向早、中、晚品种搭配方向转变,实现良种化和品种多元化栽培。坚持苗木生产标准化,提倡嫁接栽培。建立以定点生产企业为主体、以国家和省级果树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的葡萄苗木繁育体系,实现种苗生产的有序性、规范化和规模化,实施苗木无毒化和标准化,保证葡萄苗木质量、纯度,控制检疫性病虫害蔓延扩散,促进脱毒嫁接苗木的推广和普及。

同时,重视和加强葡萄抗性砧木的选育及使用,提倡利用优良砧木进行嫁接栽培。

推行土肥水管理科学化。土壤管理方面,加强土壤调查及重视保护土壤结构,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大面积推广自然生草、人工生草及覆盖等土壤管理制度。

肥水管理方面,开展精准施肥和配方施肥等现代肥料高效利用技术研发与普及,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加大葡萄园节水灌溉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根域局部干燥灌溉、调亏灌溉和精准灌溉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大力研发推行葡萄园水肥一体化技术。

实现栽培管理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栽培管理上,由传统种植向信息化、智能化、省力化、机械化、设施化方向的转变,实现栽培管理标准化,使葡萄整形修剪、土肥水和花果管理技术等均按制定的各种技术规程或规范进行操作,由高产高效向优质、绿色、高效方向的发展。发展多种高效栽培模式,提高品牌意识。栽培模式多样化是未来中国葡萄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除目前所推广的的促早栽培、延迟栽培、避雨栽培等功能性栽培模式外,还可发展休闲观光型葡萄园,以供游人观赏、采摘、餐饮等休,提高经济效益。

四、云南省葡萄的加工方向——葡萄酒

云南省葡萄通常用于鲜食或者制成葡萄酒。截至2017年末,云南葡萄栽培总面积4.15万公顷,其中鲜食葡萄3.62万公顷,酿酒葡萄0.53万公顷。

云南省湿热的气候条件是无法避免的问题。过多的雨水会引起霉菌病毒的传播,也会让葡萄的糖分减少。因此,云南省葡萄加工方向通常是用于酿酒,酿造的葡萄酒相比起欧亚葡萄品种而言酒体更轻,口感更酸,有自己独特的风味。葡萄酒现在能广受人们喜爱一方面是因为葡萄酒口感比其他酒类要柔和,另一方面因为葡萄酒对于治疗高胆固醇,治呃逆,治疗中暑,治疗便秘有着较好的疗效。而且葡萄酒是具有多种营养成分的高级饮料,适度饮用葡萄酒能直接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产生作用,提高肌肉的张度,并且能调节皮肤松弛度,葡萄酒还能助消化。

4.1 中国葡萄酒的发展现状

由数据调查显示,2012~2019年,我国葡萄酒产量不断下滑。2019年,我国葡萄酒产量为4.51亿升,较2018年下滑28.30%。2020年上半年,我国葡萄酒产量继续走低,仅为1.27亿升。

图表10:2012~2019年中国葡萄酒年产量

(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

从葡萄酒的消费量看,虽然我国对于葡萄酒的消费量较10年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在2012~2019年我国葡萄酒消费量波动下滑,但整体消费量高于我国葡萄酒产量,我国消费的葡萄酒大量还是依靠进口获得。2019年,我国葡萄酒消费量约为11.13亿升,较2018年下滑18.10%。不过,我国葡萄酒人均消费量距离世界平均水平具有较大差距,消费潜力巨大。

图表11:2012~2019年中国葡萄酒年消费量

(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

我国的葡萄酒产量低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过去我国对于葡萄酒的消费一般是消费外国进口葡萄酒,导致了对于国产葡萄酒的错误认知,会有不少人认为国产葡萄酒不如外国进口葡萄酒,进口葡萄酒获取利润远远高于国产葡萄酒,国内缺少葡萄酒的带头企业,导致了国内葡萄酒酒厂生产积极性不高。

据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中国葡萄酒2013年1~12月累计产量为117.8万千升,同比下降14.6%。1~12月进口进口葡萄酒41万吨,同比下降4.6%,进口酒占比为25.6%。影响葡萄酒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是原料,在中国适合优质葡萄酒生产区域广泛,有成为酿造大国的自然地理条件,2013年也成为全球第五大葡萄酒生产国。中国葡萄酒虽然正在逐渐被世界尤其是欧洲市场所关注和认可,但是知名度仍然过低,缺少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与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葡萄酒出口大国相比,相差甚远,而关税消除政策刺激着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葡萄酒进口额远高于出口。

截至2019年我国的葡萄酒进口额为35.4亿美元,出口额仅有1.8亿美元,促成了我国外国葡萄酒价格远远高于中国葡萄酒价格的状况,促使我国国内葡萄酒厂产出的葡萄酒利润低,国民的消费积极性也不高。

图表12:2014~2019年中国葡萄酒进出口额

(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

目前进口红酒由于售价无法统一和关税消除的政策导致国内进口红酒市场乱象丛生。出现了很多胡乱标价的现象,批发价是口岸价的20倍。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进口散装葡萄酒进口均价仅为0.86美元/升,算上税收、灌装、酒瓶包装等费用,一瓶750毫升“进口葡萄酒”成本不到20元,而售价往往在200元以上。由于红酒穿上了“原装进口”的外衣,价钱能瞬间飙升一二十倍。并且“傍名牌”冒充酒层出不穷,仿冒酒,山寨酒在中国市场上层出不穷。

4.2 云南省葡萄酒发展概况

4.2.1 云南省葡萄酒产业发展前景

由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葡萄酒消费国,年消费量约11.13万万升葡萄酒,超越了法国、意大利等多个葡萄酒消费大国。云南作为葡萄酒原产区之一,云南自主葡萄酒品牌目前已跻身中国葡萄酒业前五强,产业发展优势逐渐凸显,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云南省葡萄酒产业向海外高端市场发展。据贤集网报道,2016年,随着1.7万瓶“云南造”葡萄酒,顺利出口法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意味着云南产葡萄酒首次走向国际高端红酒市场。

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葡萄园面积减少1.5万公顷,欧洲的下降十分显着。中国内地和香港都有越来越多的中产消费者开始关注葡萄酒,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红葡萄酒消费国,全球第五大葡萄酒生产国,其中超过80%红葡萄酒为本土酿造。或许在过去,人们对“七彩云南”的印象仅停留在美丽的风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和背包客的天堂。但随着当地特色葡萄酒的不断发展,不久之后,云南或许还会冠上“中国特色葡萄酒产区”的美名。

4.2.2 云南省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

云南的葡萄和葡萄酒产业是云南省政府在继烟草之后重点扶持的又一经济支柱产业,云南红酒业作为该产业的龙头企业,得到了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被喻为云南"红塔山后又一红"。云南红酒业集团,现已拥有2万亩优质高原酿酒葡萄园, 并拥有年出圃400万株优良酿酒葡萄的种苗基地和依照国际标准在葡萄园区内建立的、大型现代化厂房及国际一流的葡萄酒酿造设备。在未来五年内,公司将发展成为拥有5万亩葡萄基地,年产5万吨葡萄酒的大型现代化企业。云南红酒业集团聘请国际一流的广告公司制定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市场营销和品牌策略,与国际接轨的新型管理模式,使企业在种植、生产和营销方面都拥有可靠的保障。

近年来,随着葡萄酒产业的发展,迪庆葡萄产业再次兴起。舒世平介绍,香格里拉酒业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葡萄种植。目前仅德钦县就种植1.38万亩,香格里拉市、维西县等也发展了种植基地。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云南葡萄酒的发展仍有很大的潜力。云南红在改善葡萄酒品质的同时也注重品牌价值的提升:无论是酒庄的位置、印着民族服装的酒标设计,还是葡萄园的年龄,都充分体现出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底蕴,有利于得到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另外,弥勒县离昆明仅2小时的车程,游客可以顺道去游玩,或在商店和小栈中驻足小憩,这都给云南红提供了最直接的市场。

4.2.3 云南省葡萄酒产业发展所具备的优势条件

云南省有着得天独厚的立体原生态的地理环境、独特的加工工艺、民族文化特色、区位优势以及四部大开发和云南桥头堡建设等机遇。在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支持下,扶持重点企业,招商引资,以产业化的发展思路为指导创新生产、市场和消费模式,挖掘产业发展的特色潜力,提高特色附加值,打造云南省特色品牌,开拓新市场,立足于云南,面向国内外,做大做强云南酒业,使其成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之一。云南省葡萄酒生产酒庄化,酒庄模式是要求种植、酿造、灌装全过程在自己的酒庄内进行。如云南红葡萄酒庄、云南太阳魂梅里酒庄和普者里酒庄都是酒庄化生产葡萄酒。作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葡萄酒产业,依托的是能够彰显高原特色的原生态有机化种植提供的加工原料。因此,原材料生产,即种植环节显得尤为重要,也是云南葡萄酒产业彰显特色的重中之重。

云南省依托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的优越性,探索出了具有特色高附加值的创新加工工艺的特色酒业。如云南太阳魂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梅里冰酒,梅里冰酒诞生于海拔2300米~2800米的云南德钦梅里大峡谷,完全满足“自然冰冻”的需求。由于这独特的地理位置,在采摘的时候冰葡萄还与树体保持良好的营养沟通,这使得冰红的风味极为特殊。在酿期工艺方面,采用梅里雪山低温环境下经驯化的葡萄野生酵母、延时采摘冰葡萄、低温长时间发酵等先进技术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特色葡萄酒,这些都是别的地方不可复制的优势资源。

4.3 中国葡萄酒著名品牌

世界上葡萄酒品种很多,在人们的印象中,葡萄酒是外国的酒,也都普遍认为进口葡萄酒才正宗,但其实中国很多葡萄酒品牌早就已经远销海外。其中就有下面这些在世界市场上有一席之地的中国十大葡萄酒品牌。

图表13:中国十大葡萄酒品牌

(信息整理及制图:唯恒农业)

我国的这些葡萄酒企业,凭借着越来越成熟的葡萄酒生产技术和便利的原料获取途径,在国际上已经有了不小的影响力。上述品牌中的“香格里拉”和“云南红”也是云南葡萄酒的著名品牌,在世界葡萄酒品牌中也有着一席之地。

近几年,东风葡萄的精深加工得到快速发展,一些初具规模的酒庄像雨后春笋般崛起,形成规模化发展之势。为建立具有区域代表性、特色性的酒庄,东风农场管理局三措并举力促葡萄酒庄产业发展。

高度重视酒庄建设与开发。根据国内国际鲜食葡萄市场、葡萄酿酒行业市场,调整葡萄种植品种结构,进行产品深加工,鼓励和引导有能力、有条件的职工和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自办葡萄酒庄,延长葡萄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壮大和提升东风葡萄酒庄产业,积极做好酒庄在建与开发中环保排污监管,从而有效提高东风葡萄产业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推动东风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积极发挥龙头企业拉动作用。以辖区内“国家级龙头企业”云南红酒庄为依托,大力提升和带动生态观光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东风葡萄酒成为可与国外著名产区相媲美的中国优质葡萄酒产区、葡萄酒旅游度假区,并将“龙缘酒庄”、“宝云酒庄”列为管理局精品高原特色农业生态园和现代农业精品农庄建设行动,努力实现集休闲、娱乐、旅游、餐饮等为一体的多元发展趋势,促使酒庄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目前,已形成宝云、龙缘、东风庄园等一批合资、独资或多种形式并存的骨干酒庄,龙头主导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有效实现助农增收。据统计,辖区内2014年葡萄酒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145万元,利税201万元,游客达16万人次,酒庄、农家乐的数量由2005年的5家上升到现在的近30家,日接待能力由2013年的4000人次上升到现在的6000人次。

引导酒庄不断改进酿酒技术、提高产品品质、塑造企业品牌,鼓励酒庄积极探索产品推广渠道,开展多元化营销模式,注重酒庄文化建设,支持酒庄争创国家级、省级名牌、著名商标,进一步提升葡萄酒产品质量和品牌打造。目前,云南红酒庄的云南红、老树、水晶、高原樽等已成为国内外著名品牌;龙缘酒庄甘思咪哚,弥勒东风宝云酒庄南乡霸、东风魂,东风庄园的玫瑰红葡萄酒、干红(干白)葡萄酒、白兰地等已逐步成为云南高原葡萄烈酒之乡的知名品牌。

2005年成为了东风农场历史以来葡萄销售成绩最好的一年。创造了历史上“三个最”

一、葡萄市场销售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2005年葡萄销售工作历时48天,共销售葡萄 17000吨,其中:交售云南红酒厂 5000吨,外销达12000吨。往年市场销量只在3000-5000吨,至少要剩 3000吨无销路,今年实现了百分之百的销售。

二、葡萄品质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年

玫瑰密葡萄单价达到3.00元/公斤,水晶葡萄达8.00 元/公斤,市场上第一年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大好形势。

三、葡萄销售收入是历史上最高的一年

在2004年的基础上翻了近两番。据悉,2015年东风农场管理局区域内共销售各类葡萄42089吨,葡萄总产值为17842.53万元,综合均价4.16元/公斤,全面实现5000余亩葡萄质量安全可追溯查询。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