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长篇大套地说阴阳,有什么含义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葛缕子籽是什么 史湘云长篇大套地说阴阳,有什么含义吗?

史湘云长篇大套地说阴阳,有什么含义吗?

#史湘云长篇大套地说阴阳,有什么含义吗?|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三十一回,有一段史湘云和翠缕关于阴阳的讨论。我以为作者让史湘云跟翠缕大谈阴阳,主要还是塑造史湘云这个人物的需要。其实湘云论阴阳是不合闺训的,阴阳于人就是男女,不宜未婚女儿讨论。她对阴阳似懂非懂,隐隐觉得几分羞怯,还没有成亲竟论起阴阳,恰是史湘云少女纯真心性的表现。若不是被翠缕以主子为阳,奴才为阴叉开,又拾到金麒麟,怕是连性她都敢谈也未可知。

突然拾到金麒麟。经过对比发现一大一下,可能是一阳一阴。推及主人,湘云默默不语。她从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又有金麒麟,那些善于研究的家们,就开始大做文章。开始她已经定下亲事,就只能让她的丈夫早早死去,以便日后和贾宝玉如何如何。我这样说可能被指为浅薄、无知,因为脂砚斋说了什么什么,说实话,我真不知道脂砚斋是谁,我拿他(或者她)的话,从来不当作作者的话。其实湘云从来视宝玉为玩伴、兄长,穿着他的衣裳扮男孩,她只怕宝玉不和她玩,而无半点醋意。在宝玉看来,她是惹人怜爱的妹妹,更是可以肆意玩耍的兄弟。湘云给宝玉梳头,引起袭人花解语,间接促成宝钗和袭人交心;湘云口无遮拦,说戏子像黛玉,引起宝黛湘纠缠。湘云与宝玉相伴比黛玉还早还长,黛玉眼看宝玉留下金麒麟,她还不知道湘云鼓励仕途经济,不为宝玉所选,便为金麒麟的金之于玉而担忧。

原文:翠缕道:“他们那边有棵石榴,接连四五枝,真是楼子上起楼子,这也难为他长。”湘云道:“花草也是和人一样,气脉充足,长的就好。”翠缕把脸一扭,说道:“我不信这话。要说和人一样,我怎么没见过头上又长出一个头来的人呢?”湘云听了,由不得一笑,说道:“我说你不用说话,你偏爱说。这叫人怎么答言呢?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就是一生出来人人罕见的,究竟道理还是一样。”翠缕道:”这么说起来,从古至今,开天辟地,都是些阴阳了?”湘云笑道:“……什么都是些阴阳!况且阴阳两个字,还只是一个字:阳尽了就是阴,阴尽了就是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一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来。”

这一段关于阴阳的讨论,是由于翠缕看见贾府大观园中一棵石榴树而引发的。有些人习惯研究《红楼梦》中情节暗示什么。就把这里说到的贾府有一棵石榴树,联想到贾元春判词里的榴花开处照宫闱。认为这是和第五回元春的判词相呼应的。于是就说这棵石榴树长势旺盛,开得鲜艳,暗指贾元春的入宫及成为皇妃。说这棵石榴树如此繁盛,其实就是暗指贾元春在皇宫里地位如日中天,正得宠呢。甚至从石榴多籽进一步联想出元妃怀孕。想像力实在令人佩服。

这一大段湘云与翠缕关于阴阳的问答,先举到天、地,水、火,日、月,又涉及蚊虫、花草、砖瓦,指到湘云所佩的金麒麟的性别,湘云道:这连我也不知道。差点就要点到人的性别了,被翠缕以主子为阳,奴才为阴叉开,以后就拾到一只金麒麟。这只比湘云那只又大又有文彩,据说是在误导读者把它当成公的,而其实却是暗示它并非雄壮:因为麒麟的雌雄大小与其他动物正好相反,雌性的麟比雄性的麒大。古代的字书认为大牝鹿为麟,湘云拾到的这个大麒麟,实际上不是麒,而是麟,是母的。如此读红楼,可谓煞费苦心。这哪里是在读,简直是在续书。在下实难苟同。 《易传》认为,天地人伦,都有阴阳,也都有尊卑。比方说,天是阳,地是阴;君是阳,臣是阴;父是阳,子是阴;男是阳,女是阴。 天高高在上。地匍匍在下。所以,天是尊贵的,地是谦卑的。由此推论,君尊臣卑、父尊子卑、男尊女卑。总之,阳为尊,阴为卑。反过来,尊者一定为阳,卑者一定为阴,这才有主子是阳,奴才是阴的说法。显然,这是为宗法伦理张目的混账话。看来湘云和翠缕都已经明白,世间一切事物,都有阴阳,或者说,都可以分为阴阳。就连同一事物,也如此。比如手心是阴,手背就是阳;闭眼是阴,睁眼就是阳;影是阴,光就是阳;寒是阴,暑就是阳。

史湘云的论述相当精彩,真正触及到了道家学说的本质。人生一世,无非求个平安长寿。一生功过,莫不是由后人去说。能够做到无怨无悔,以正气存身,何惧命运的无情?两人谈到花草如人,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翠缕不信,也听不明白,湘云才从天地日月,说到草木,再说到人与动物的阴阳。湘云循循解答,深入浅出,可谓经典。

史湘云跟翠缕主仆二人亦庄亦谐的对话,把本来枯燥乏味的阴阳理论解说的形象动人。史湘云这一大段阐述阴阳的理论其核心,阴阳只是一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来。这就是事物内部两个方面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通俗说法。说明她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她纠正了很多人的误解,误以为阳阴是另两种东西。正确的理解就是如史湘云说的阴阳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这段论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一体、彼此消长、阴阳交替、阴阳转化的思想内涵。这种思想贯穿了《红楼梦》这部小说的始终。而从史湘云口中说出来,别有一番深意。联系到《红楼梦》全书,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最终结局必然会是贾府的由盛而衰,再到消亡,树倒猢狲散、食尽鸟投林的大悲剧。在这第三十一回里已经在隐隐约约地暗示着散的意思。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