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个记者节来临之际,中国军网独家专访著名军事记者贾永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著名记者有哪些 第19个记者节来临之际,中国军网独家专访著名军事记者贾永

第19个记者节来临之际,中国军网独家专访著名军事记者贾永

#第19个记者节来临之际,中国军网独家专访著名军事记者贾永|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军人强大而又坚强,正因为强大所以也脆弱,正因为坚强所以也柔软,正因为付出的太多所以更加渴望被关爱被理解!

记者:今年的记者节,适逢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军队既是改革开放的捍卫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同时,史上空前的军改还在进行之中。那么,在您的采写经历中,曾有哪些难以忘怀的故事和人物?

贾永:我的工作经历基本上与改革开放同步,自然见证了这一时期我们国家、尤其是我们军队的发展变化,也见证了我们的军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求索和阵痛。参军之初,我在前线部队服役,一场战斗下来,我所在的部队就牺牲了150多人,几乎都是十八九岁的小伙子,年轻到连爱情的滋味都没有尝过。而事实上,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百万大裁军几乎也是随着南部边境的战事结束开始的。没有当过兵的人,是很难理解军人脱下军装离开部队时的那种感受,但是面对走与留,没有人有任何的怨言。

贾永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广西边防。

从2015年起,人民军队又开始史上空前的整体性、革命性变革,不但动“棋子”,而且动“棋盘”,这就自然涉及到一些部队、一大批军人。同样,大家都是以国家利益、军队利益、整体利益为重。比如第27集团军,这是当年陈毅、粟裕麾下的华野劲旅,是渡江战役、解放上海的主力部队,抗美援朝战场上,曾经歼灭美军王牌“北极熊团”。“北极熊团”的军旗现在就在咱们的军事博物馆。本来,第27集团军军部在石家庄,由于调整改革,要移防山西太原,一声号令,千军万马,一夜之间就离开了驻防47年的石家庄。什么叫闻令而行,什么叫动若风发,什么叫无私奉献?这样一支部队,这样一批军人就是一个缩影。在这次的军改中,陆军18个集团军缩编为13个,番号统一调整,有的部队离开繁华都市移防高原小镇,有的军人告别父母妻儿走向陌生的远方,只要是改革需要,打起背包就出发;无论是转业退役、转岗分流,还是高职低配、改任文职,一声令下,哪里需要哪里去!也正因如此,这次军改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组织形态的整体性重塑,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

国防科研战线有一位名叫林俊德的军人。1964年10月14日,我国在罗布泊第一次核爆炸的关键参数,就是用他发明的钟表式压力记录仪准确记录下来的。他后来参加了我国的所有核试验,也从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为泰斗级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半个世纪后,74岁的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住进了重症监护室。不过,老人拒绝手术和化疗,强忍着病痛不让自己躺下来。他说,我不能躺下去……躺下去就起不来了!老人以超人的意志坚持着,把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整理完毕,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这些例子,我们写进了央视播出的八集政论片《强军》,很感人。

作为军事记者,我写过很多的军人,他们虽然年龄各异、经历不同,但有两点却惊人相似,那就是奉献和坚韧。我有着将近40年的军龄,当然也清楚我们的军人哪里柔软哪里脆弱。想家的日子,母亲的一声牵挂,会让我们热泪盈眶;思念的时候,女孩的几句问候,会让我们激动万分。即便穿着军装行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一个友好的眼神,也会让我们油然而生作为军人的自豪。军人强大而又坚强,正因为强大所以也脆弱,正因为坚强所以也柔软,正因为付出的太多所以更加渴望被关爱被理解,而不被理解的时候,只能大度地唱一句“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

也许是远离战火太久太久,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的人们似乎已经很少关注到身边的军人。打开电视机、登上互联网,我们常常看到的是选秀节目里的狂欢,是影视明星们的家长里短……我并不排斥公共媒体平台上的娱乐与狂欢,这毕竟是今天越来越好的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也都年轻过,深知追星是年轻人的天然爱好。只是,除了歌星影星,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时代,还有许许多多的星在默默闪光。他们中间,就包括我们的军人。

三、没有发现,就成不了好记者;没有联想,就成不了大记者。不善于思考的人,不适合做记者。

记者:通常情况下,每个时代都应该拥有属于这个时代的经典。但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新闻快餐化趋势,无疑使传媒的主流传播和经典写作受到了挑战。那么,在当代新闻语境下,如何才能打造出精品力作、创造出为这个时代受众所接受所欢迎乃至被历史所铭记的经典作品?

贾永:美国著名记者奥尔曼有这样一段名言:真实客观的新闻不仅要准确记录下事实,而且要准确表达出事件的意义。这样的新闻不仅在当时令人信服,而且足以接受时间的考验。10年、20年、50年后,这些新闻报道仍然能为有关事件提供真实而睿智的镜鉴。

有人说,新闻是易碎品。确有许多的新闻报道,连同它们所报道的事实,常常被历史的尘埃所湮没。但是,也总有一些新闻作品仿佛皇冠上的宝石,虽久历风雨,依然闪烁着璀璨的光泽。

每个时代都有记录那个时代的经典。当我们追忆小平同志离去的那段悲痛的日子,自然会想到新华社的《在大海中永生》;当我们回顾改革开放初期的艰辛,我们会从人民日报的《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和经济日报的《醒来,铜陵!》中找到生动的注脚。

纵然“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为经典新闻作品或者精品力作下一个比较贴切的定义。所谓精品力作,应该是质量上乘、独创性强、影响深远的新闻作品。它至少包含三重要素:一是作者付出辛勤劳动,二是作品质量上乘,三是社会影响广泛深远。分析中外新闻史上的名篇佳作,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共同规律,那就是几乎所有的经典,都具备以下三个或至少具备其中一个鲜明特性: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个人认为,一名记者如果有采写精品力作的追求,至少应当从这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发现力,没有发现,就成不了好记者;二是联想力,没有联想,就成不了大记者;三是思考力,没有思考,既成不了好记者,更成不了大记者。当然,与发现相比,这种思考与联想更加艰苦。但一旦有了属于自己的发现又有了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联想,你肯定会写出不一样的作品来。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同志有一本专著就叫《记者的发现力》。我到高校讲课讲得最多的就是“新闻方法论”。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论,我们也就到了“自由王国”。这些年,网络的便利使很多记者在从业之初就忽视了采访的重要性,打个电话就算采访了,甚至靠第二手、第三手的材料写稿子。可以说,这样的记者绝不会是优秀记者。

贾永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嫦娥”发射现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我们很有启发。习总书记说:“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我想,文艺工作者如此,新闻工作者更是如此。

我有一种观点,新媒体时代,一方面降低了从业门槛,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从业门槛,这看似“二律背反”,其实是真实的存在。现在拥有公众号的自媒体人众多,其中最优秀的还是从传统媒体真正转型过来的那一批。这一点,我同意腾讯网前总编辑王永志的观点,那就是“泛媒体人永生”。我和几位同事也办了一个公众号——第一军情,2016年5月23日上线运行,在今日头条平台已经拥有900多万粉丝,总阅读量将近40亿。说实在的,办新媒体不容易,但也很刺激。因为它不像传统媒体那样,传播效果由单方面评判来决定。新媒体的传播效果如何,完全是网民说了算,直接就通过大数据表现出来。这给传播者带来了压力,当然也是一种动力。在新媒体环境下,渠道已经不属于媒体和媒体人了。这就好比超市,房子已经由网络商搭建好了,媒体和媒体人只不过像商品供应商一样,把新闻、把评论,把其他的新闻产品放在人家的货架上。虽然我们对渠道无能为力,但我们可以把产品做得更好。我有一种判断,在新媒体传播平台上最活跃的,依然是在传统媒体时代优秀且能够彻底转型的那批人。我们的优势就是调查力和判断力。个人认为,深度报道永远不会消失,因为人们永远需要了解真相。新媒体的碎片化只是一种表现形式,碎片化不仅同样需要深度报道、而且也能够实现深度传播。当然,深度报道也需要适应碎片化的传播要求和阅读方式。同时,真正给深度报道或者说给传统媒体带来挑战的,正是我们自己。社会转型期,甘于做深度调查的记者越来越少,善于炒作和运作的记者却越来越多,有的甚至为了蝇头小利而忘记了基本的职业追求和职业道德。比如,中国农村这些年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有好的方面,自然也有一些有待改进和完善的方面。我们正处在一个深度变革的时代,但是我们不仅没有像巴尔扎克笔下的那种文学作品,连柳青当年的《创业史》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那样的作品也几乎没有了。因为我们的作家已经很难像当年柳青那样在农村一待就是几十年,也很难做到像路遥那样用生命来写作。倒是一位河南籍的文学女博士梁鸿,蹲在她的家乡做课题,写出了真实记录当今农村的《中国在梁庄》,入选“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书”,引起广泛关注。

汶川地震的时候,我当时是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我反复要求我们的记者去记录灾区人们的生活状态。我一直认为,新媒体不过是一个变量而已,今天我们有网络,有移动端,过不了几年肯定还会有新的载体、新的平台和新的渠道。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这种变化速度更快了。一家媒体或一种传播形式会淘汰,但真正的深度报道和真正的媒体人是不会被淘汰的,关键是你和你的报道得足够优秀。我们最初看到记者出身的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非虚构作品夺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时感到吃惊,噢,这样一种作品也能获诺奖。但我们想过没有,她在采访方面下过多少功夫,我们做得到吗?或者说,我们想过这样去采访吗?

改革开放之初,国内几家主要媒体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农村记者,正是他们用劳动和创造推动了轰轰烈烈的农村改革。去年,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的同学采访我。我告诉他们,河南是农业大省,河南农村也是最能够代表当今中国农村的农村。信阳市的固始县仅在北京就有几十万打工的,前几年垄断了北京的废品市场。所以,富士康到河南办厂的时候,招工都困难,因为都到外地打工去了。那么,我们的记者真实地记录过这些打工者的生活吗?我一直主张有抱负的记者去当一名真正的农村记者,记录中国农村几千年来之大变局。但很遗憾,至今应者少之又少。我希望,在未来岁月里,郑州大学新闻学院能够出优秀的农村记者。我敢说,一旦真正地深入下去,农村记者将来肯定会像今天的老中医和考古专家一样珍贵。

四、梦想在召唤。历史需要我们记录这个变革的时代,时代呼唤我们展示这个变革的年代,那么,作为记者,我们准备好了吗?

记者:我们知道,您一直在新闻采访第一线。您认为,一位优秀的记者,尤其是一位优秀的军事记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贾永:我是从边防前线的阵地上走上新闻之路的。前几年的记者节,我曾写过一篇短文,叫做《十个关键词决定记者能走多远》,这十个关键词是:正义、勇敢、亲民、公正、律己、敏锐、求实、创新、超前、博学。

我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幻,这十个方面都是决定记者能否走远的关键;而能否秉持这些词汇之所指,也自然成了检验一名记者是否优秀的试金石。

记者历来就是先进技术的最先使用者。如今的传播手段也与今天的战争形态一样,步入了信息时代。未来的军事记者尤其是战地记者,可能更像一个智能化的“未来战士”,自身便是一个新闻发布机构。但可以预料,不管战争形态如何发展,不管记者的装备如何更新,战地记者的三项基础性要素必须具有。第一,必须具有无畏的精神。只有拥有了这样一种精神,才能直面死亡、敢于牺牲,也才能够从危险的战场上获取新闻。远离第一现场的人,永远成不了优秀记者,更成不了优秀的军事记者。第二,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和强壮的体魄。有了坚强的意志,才能百折不挠;有了强壮的体魄,才能应对艰险。记者是书生,但战地记者不能是文弱的书生。第三,必须具有以人为本的博大情怀。一个正义的记者,应当热爱和平、心系和平、向往和平。这就意味着,不能因为自己靠近战场,就去肆意渲染战争;不能因为深入了战场,而去赞美杀戮。一个负责任的军事记者,他的笔、他的镜头、他的键盘,永远属于正义与和平。

贾永在内蒙古额尔古纳界河。

记者:新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模式层出不穷,您如何看待技术对记者这一职业以及对媒体的影响?

贾永:其实,前面我已经部分地谈到了这个问题。技术改变传媒。当今时代,哪一方的传播手段领先、传播理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哪一方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既然新媒体已经成了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那么,惟有在拥抱新媒体的过程中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否则,你只有被这个时代所淘汰。这一点,不会因我们的好恶,更不会因我们的意志而转移。所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他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特别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这一点,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深深牢记,认真落实。

记者:提到和平时期的军事报道,人们很自然地想起典型报道,尤其是典型人物报道。在今天的媒体环境下,如何让典型更好地贴近受众,以便更好地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

贾永:新闻报道中最难写的是什么?人物!我们的人物报道、包括部队的典型人物报道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教训方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太高大上,甚至是高大全,不够接地气。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典型的引领,都需要榜样的力量。问题是,我们不能把典型写的不食人间烟火,事实上也不是这样,只是我们的记者用自己的取舍把典型这样塑造了而已。好像不说大话就不是典型,普通人就成不了榜样一样。

2016年热播的《血战钢锯岭》其实就是美国的“主旋律”影片。它甚至有点类似于我们国家早年拍摄的红色经典战争电影《上甘岭》《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等。《血战钢锯岭》几乎不加掩饰的主题就是要回到美国精神的源头,力求依靠信仰的力量再次擦亮“美国梦”。然而,这部传播美国主流价值观的影片却成了全世界热映的大片。这也说明,在传播主流价值观方面,好莱坞的确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我原来也一度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典型报道,其实,他们对于英雄主义的报道不就是一种典型报道吗?比如1982年的美国《读者文摘》新闻名篇《冰河英雄》等。2001年,我到美国访问时,看到电视中播放的一则新闻里讲,由于几户人家眷恋山区的生活,一位邮差30年如一日翻山越岭为他们送邮件。邮差的故事简直就是我们的先进典型王顺友故事的美国版。尽管美国的新闻教程中没有典型报道一词,但这其实就是美国的“典型报道”。它也说明,主流传播在全世界都是被高度重视的。

与优秀的作家、编剧一样,高明的记者并不在自己的新闻作品中“发号施令”,他们常常把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化为“潜台词”,他们的报道只是心平气和地向读者提供一个又一个经过选择的、真实的故事。正是在这种润物无声的过程中,有效地传达出记者的理念。这种“藏而不露”,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境界。

记者:您获得过“范长江新闻奖”,新闻作品也曾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回顾自己的记者生涯,有哪些作品或者采访经历让您值得骄傲和自豪?

贾永:说真心话,作为军事记者我有过一些有意义的采访经历。比如,我参过战,见证过一些重大的军事行动,也到了中国几乎所有最艰苦的地区,我为我们的军人而自豪,更为我们这支重整行装再出发,实现了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的人民军队而自豪。但是,就我的新闻作品而言,似乎还没有任何值得自豪和骄傲的地方。我一直想写一位军人,就是像古代的卫青、霍去病、周瑜,像淮海战场上的粟裕将军那样的军人,自信而儒雅,面对信息化战争胸有成竹,“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说实在的,和平时期的军人,还没有给我提供这样的机会,或者说,我还缺少这方面的发现。个人认为,军人有三重境界,敢战、善战、胜战,最高标准是胜战。有汉一朝,正是卫青、霍去病等一代名将大力推行并躬身实践的军事变革,使原本并不善骑射的中原将士纵横马上。“远飞者当换其新羽”。武帝一朝的崛起,关键原因在于军事上的强大,而军事上的强大,又源自于一批优秀将领引领时代的浩荡变革。

岁月匆匆,转眼间,马上就要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40年,最重要的就是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我们的国家沿着由大向强的目标一步步富了起来,并且正在强大起来。有人说,机遇,是隐藏于历史之途的神奇钥匙。固然,机遇是一种稀缺品,但更为稀缺的是发现机遇的眼光与把握机遇的能力。没有机遇值得遗憾,有了机遇而不知道把握则更令人惋惜。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握住了重大历史契机,顺应了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在伟大复兴征程上实现了关键一跃。中国梦,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军事领域是竞争和对抗最为激烈,也最需创新精神的领域。人民军队的力量来自改革创新,人民军队的胜利来自改革创新。习主席明确指出,前进道路上,人民军队必须勇于改革、善于创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梦想在召唤。时代呼唤我们记录这个伟大变革的年代,那么,作为记者,我们准备好了吗?

贾永在一江山论坛上发言。

来源:中国军网;

编辑:关璐瑶;

编审:任旭;

转载请注明来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