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5份美术报与一位八旬老人的岁月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萧山名人故事 1505份美术报与一位八旬老人的岁月故事

1505份美术报与一位八旬老人的岁月故事

2023-07-01 05: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潮新闻客户端 见习记者 施涵予

三十年,一千五百多份报纸,传递了老前辈对年轻人的期许,联结起老读者与报社的真心。

今年82岁的朱维桢老先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桐庐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杭州市美协会员,桐庐县民协、美协顾问,独山书画院院长,曾任桐庐县剪纸协会会长。他精神矍铄,健谈而风趣,脸上总是带着笑容。他是一位民间剪纸艺术家,资深的美术教育者,也是一位报刊杂志爱好者,是陪伴美术报近30年的忠实读者。

从1993年美术报创刊起,他就一直坚持订阅,并悉心保存每一份报纸。2022年10月,他将个人珍藏的1993年至2022年共计1505期美术报,无偿赠予家乡的浙江省桐庐富春高级中学。

朱维桢阅读美术报

对美术报情有独钟

朱维桢用一个词语形容对美术报的感情:情有独钟。

这位老读者与美术报的缘分从第一期就开始结下。当年他在邮政广告上看到了美术报创刊的信息,出于对美术的兴趣,他当即订阅了这份报纸,不曾想这一订就是近30年,从未间断。

朱维桢从年轻时就喜欢读书看报,每年都要订阅各类报刊杂志。到了年底,他就要决定一年要订阅的刊物,有些还要续订,有些也会淘汰掉。收到美术报后,他发现这正是一份他喜欢和需要的报纸,因此一直保留在每年的订阅清单上。

美术报创刊号(1993年10月25日)

美术报每周六出版,朱维桢总在周末怀着期待,仿佛等候一位定期上门拜访的老朋友。每周的读报时间都很愉快,看看最近美术界有什么新闻,有哪些展览,也能欣赏作品,了解更多有关创作的故事,以及紧跟时事的艺术评论。翻阅时,他总是细心地不把纸页弄脏弄皱;有时下雨天送来的报纸被打湿了,他就一张张摊平晾晒。

早些年,偶尔邮局没把报纸送到,他就想办法补齐这一期。桐庐县城的报刊亭里没有售卖美术报,他托女儿女婿去杭州帮他买份新的;又觉得这样太麻烦孩子,就联系当地邮局,请他们帮忙解决;有时候,他也会直接打电话到美术报的发行部,说明情况,“他们都非常客气,很快就给我寄来了。”他回忆。

就这样,朱维桢积累起每年每期的报纸,家里成堆成堆地放满了他收藏的报刊。“一开始会按年份把它们装订起来,到后来版面变多了,最多的时候甚至超过一百版,订不上,所以就原样放着。”报纸存放在方便取阅的位置。他有重温报纸的习惯,有时突然想起某篇内容,也要翻找出来看看。

朱维桢

薪火传承的育人理想

捐赠报纸的想法已经酝酿了好几年。随着年纪渐长,朱维桢开始考虑众多藏报以后的去处。只放在自己家里,似乎有点可惜。和家人们商量后,他决定把收藏了将近三十年的美术报,赠予家乡的、最好是重视美术的中学,浙江省桐庐富春高级中学就成了首选。

富春高中是一所以艺术教育见长的学校,在2006年由原桐庐第三高级中学(窄溪中学)和桐庐第四高级中学(横村中学)合并而成,近年在美术特色教育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朱维桢在其前身横村中学任教多年,合并后留在了横村中学的初中部。期间他也曾在富春高中任职过一段时间,学校专用信笺上的校名、校门口大石头上刻的校园文化主题“青春”二字,都出自朱维桢之手。

2022年10月富春高中举办“丹青吐彩翰墨传薪”校友朱维桢藏报捐赠仪式暨国画班开班仪式

富春高中得知后,立即开始筹备受赠事宜,为此举办“丹青吐彩翰墨传薪”校友朱维桢藏报捐赠仪式暨国画班开班仪式。朱维桢真诚地说,这次捐赠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还是很多人共同促成的好事。家人支持,富春高中重视,许多他从前的学生也来帮忙。整理、清点、打包、搬运,积攒近30年的报刊,如同艺术和教育的薪火传承到年轻学子手中。

如今,这些报刊完好地保存在富春高中。考虑到过多翻阅容易损伤陈年的纸页,报纸没有开架借阅。校领导和教师挑选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版面,将其复印,张贴在教学楼的告示栏和走廊过道上,并且定期更换,供师生阅读。

富春高中校园里的美术报

朱维桢是一位热忱的美术教育者。从1987年起,他在横村中学开设桐庐剪纸课程,创建了县内首个剪纸示范基地,带孩子们了解剪纸艺术,发扬传承非遗文化。退休返聘后,也一直致力于教学,不仅教育学生,而且指导教师,在中学开展更好的美术教育。

朱维桢教学生剪纸

开心老头的生活必需品

对于喜欢的报纸,朱维桢常常反复翻阅。有时还要把感兴趣的版面复印下来,单独保存。有了智能手机之后,他还会拍下照片,留下纪念。尽管知道网上可以阅读电子版面,他还是更喜欢纸质报纸。

陪伴美术报近三十年,见证了美术报从创刊到蓬勃发展的历程,朱维桢始终保持着纯粹的热爱,以读者身份支持报纸,不曾索取过什么。这次捐赠,他也没有张扬,还是学校联系到美术报,才让我们知道有这么一位诚挚的老读者。

朱维桢讲课

朱维桢的名字曾有一次刊登在美术报上。2005年,他应邀为浙江大学精心制作了一套《浙大印象》剪纸作品,用含蓄优美的线条,生动呈现了浙大各个校区的风景与建筑。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潘云鹤先生将这套剪纸制成台历,作为外交礼品赠予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学校。

朱维桢的学生替他向美术报投稿,于是这套作品见报。他很高兴,一是因为自己的作品受到了肯定,二是感动于学生的用心。“当老师真好。只要你对学生好,学生也会记得你,对你好。”他感慨道。

朱维桢剪纸作品《浙大印象》

岁月悠悠,初心不改,如今,朱维桢的剪纸和教育工作仍在继续,最近还为杭州亚运会设计了长幅剪纸图稿;他对报刊杂志、对美术报的喜爱也一如既往。每年花费四千多元订阅十几份刊物,这是他最大的一笔生活开支。他戏称,订阅喜欢的报刊时,自己就是有钱人。

上了年纪,视力不如从前,他依然会带着老花镜,拿着放大镜,每天花一个多小时来耐心读报。有时候读完记不住,他便再读。采访结束后,他特意又发微信告诉记者:“这是开心老头的生活内容之一,不可缺的内容之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