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一期城市环境品质提升 “赛马”活动评比结果出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萧山区欢潭村是哪个镇管 2023年第一期城市环境品质提升 “赛马”活动评比结果出炉

2023年第一期城市环境品质提升 “赛马”活动评比结果出炉

2023-05-15 09: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优良项目

上城区:中山中路

于宋韵今声 赏中山词画

中山中路曾是古时御街,改造前沿街房屋立面陈旧、店招店牌凌乱。上城区通过微改造微提升,努力打造集历史记忆与休闲文化于一体的老旧街巷改造样板地、网红打卡地。一是问计于民,实现改造方案最优化。“线上+线下”收集民意,累计召开民主恳谈会8次,并邀请专家对5个整治点位“一点一议”;新增非机动车泊位300个,整改出店经营20余户。二是传承宋韵,唤醒老街巷历史韵味。汲取宋韵字体结构韵律,修复陈旧破损的屋檐结构,保留原有立面特色;店招改造修旧如旧,传承老街文化脉络;累计修复立面3000平方米、改造店招店牌119处、增设景观小品3处。三是综合提升,打造良好综合环境。加强街面秩序管控,策划运营中山路集市、杭城变迁灯光秀,展现老街文化、保留老街记忆、提升老街活力。

萧山区:欢潭老街

老街厚植爱国情 携手奋进共富路

欢潭老街位于进化镇欢潭村,因南宋岳飞率军途经此地“饮潭水而欢”得名。老街沿线涉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余处,覆盖古建筑近3万平方米。为提升老街环境、展现欢潭历史文化,萧山区深入挖掘、精心提升。一是文化融入,凸显爱国情怀。老街的入口是岳园,承载着百姓对岳家军的崇敬之情;墙上深植欢潭的“五义”精神,是千年欢潭的文化根脉。二是精细提升,优化老街环境。以“拆、整、序、美、治、植”为抓手,拆除老街沿线及前后各类违建100余处,实施电力上改下,拔除线杆300余根、清理飞线4.2万余米。三是整体修缮,再现历史风貌。累计修缮古建筑65幢、墙体1.5万平方米,有效保护并还原老街历史风貌,同时在沿线植入文化节点和文旅产业,打造老街商业气息、带动村民共富。

桐庐县:翙岗老街

厚植文化根脉 深化村旅融合

翙岗老街位于凤川街道,现存明清古建筑100余幢,名列第二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一是保护修缮先行,重现翙岗韵味。“迎亚运”以来,桐庐县开展老街提升改造,累计修复古建筑50余幢、古街巷9条、水澳11个,老街风貌韵味重新彰显。二是厚植文化根脉,提升古街人气。深入挖掘伯温隐逸文化,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原有古建筑改建记忆乡愁馆、廉政教育剪纸馆,打造形成学史知史、倡廉崇法的精品文旅线路,提升古街人气。三是深化村旅融合,促进共同富裕。依托古建筑群原有基底和独特民情风俗,老街大力深化村旅融合,带动村民就业,创新组织“清凉一夏、潮玩喜街”等活动,吸引中外游客10余万人次,唱响共同富裕主旋律。

淳安县:骑龙巷

延续历史脉络 记住排岭乡愁

骑龙巷位于千岛湖镇,是老排岭(千岛湖镇曾用名)的发祥地、淳安商业和市井文化的发源地。淳安县通过亮化、绿化、美化的环境品质提升,进一步打造千岛湖旅游“金名片”。一是深入挖掘,融入“新安文化”老记忆。深度挖掘老排岭记忆和新安文化,开展“骑龙巷的故事”主题征文及老照片征集活动,出版《排岭记忆·骑龙巷》,展现老骑龙巷风貌和历史。二是匠心打造,延续“老骑龙巷”历史脉络。将青砖、白墙、黑瓦等历史记忆和新安文化元素融入建筑立面、石磨摆件等细节中;立面修复、内部加固保留原有建筑风格,使新安文化汇聚、扎根骑龙巷。三是品质提升,增添街区活力。利用空中连廊串点成线,提升亮化景观照明,增设106个中式灯笼;铺设140余株绿植,美化老街空间;修补老旧房屋外立面,提升居住环境品质。

良好项目

临平区:水北街

古韵榻立水北街 夜景灯光展新颜

水北街位于塘栖镇北部、京杭大运河北岸,2004年被列为杭州市文物保护点。为展现更丰富的水乡文化,临平区对老街进行了优化提升。一是倚河岸,感运河之波澜。恢复青石板街,传承历史古韵;以点带面,改造沿河绿化1200平方米;修缮立面及廊檐500平方米,营造古色古香江南水乡韵味。二是赏夜景,见古镇之绚丽。聚焦“水墨江南古镇韵、宜居宜游品质光”的夜景定位,以典雅的静态光为主,营造“历史”“文化”“宜居”氛围,因地制宜展现大运河风光及塘栖水乡特色。三是望长桥,叹古桥之宏伟。紧邻老街的广济桥是如今京杭大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也是规模最大的薄墩联拱石桥,气势如虹、造型秀丽,历经500余年仍雄踞京杭大运河之上,成为历史沧桑的真实见证。

景区:上香古道中段

古道街巷微改 打造“西湖风韵”

景区上香古道中段(玉涧桥至龙井路)全长400米,东望杨公堤、西接龙井路,风景秀丽、曲径通幽。景区通过微改造微提升,为游客寻幽仿古、体验传统民俗营造良好环境。一是改造小微水体,呈现西湖自然风。街巷码头景观水域开阔,岸线曲折,通过小微水体改造,进一步美化水环境,与周边景观相协调,呈现西湖自然风。二是提升建筑立面,彰显西湖文化风。街巷新增反映百姓传统生活的雕像共计4处,整修都锦生故居及房屋立面1000平方米,清理瓦上草15处,彰显西湖文化风。三是升级商业业态,打造西湖市井风。街巷新增停车场一处,可停车辆50余辆;引入农家茶楼和特色杭帮菜商业业态,设计沿街店铺店招店牌;补种绿化600平方米,修整树型10余处,美化街巷,提升游客满意度、幸福感。

建德市:寿昌镇中山路步行街

微改精提显成效 古今交融放异彩

中山路步行街位于寿昌镇,建德市紧紧围绕千年古镇及文化寿昌的特点,对中山路步行街微改造微提升,在保留老街记忆的基础上,通过老街修缮、立面改造、文化塑造等方式,让老街焕发新生机。一是微改精提显成效。修复10余座历史建筑,微改造立面、道路及雨污管网,开展强弱电上改下、修补新增绿化,综合提升老街环境品质。二是古今交融放异彩。建立非遗文化、寿昌善孝文化、名仕文化等展示基地,将《寿昌镇志》活态化,挖掘历史记忆,传承市井文化。三是文旅融合助共富。建德市充分挖掘寿昌地域文化和经济特色,打造“寿昌909”夜间经济品牌及“寿昌味道”旅游品牌,挖掘包装豆黄馃、千层糕、炒粉干、豆腐包等16种寿昌名小吃,老街已成为夜间经济网红打卡点。

上一页12全文阅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