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建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营销理念的三个基本理念 章建平

章建平

2023-03-21 07: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雪球App,作者: 有耐心莫贪心,(https://xueqiu.com/4161364907/244850973)

章建平,1967年出生,天津商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杭州解放路百货商店,从事家电的销售和批发业务。1992年,章从杭州辞职,回到老家临安,做起了复印机维修的生意。章建平个子较綾,微胖,不会开车,甚至连手机都没有。章性格温和,为人低调,生活简朴,如果在路上碰到,没人会想到他是有10位数身家的人,更不会将他同“股神”联系起来。

章建平是老牌游资大鳄,人称“老章”,“游资中的北斗人物”、“涨停敢死队之王”、“浙江股市第一盟主”、“章盟主”,也有“善庄”称谓。有诗云,“谨慎时最谨慎,大胆时最大胆。从不犹豫再三,行兵精明果断。”号召力强,各路游资跟风,集团冲锋,大格局,不局限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常常引领一个板块行情。

章盟主是经典的涨停板敢死队战法,身价早已超百亿,弱市中上榜金额也能达到5000万左右,底气十足。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单日现身龙虎榜的金额或超10亿。

炒股历程

1996年:章建平用仅有的5万资金开了股票账户进入股市,当年炒股是可以透支的。

1997年:账户资金达到20万元。

1999年:账户资金500万。

2000年:账户资金3000万。其后杀入香港创业板,不到半年时间就亏了1500万元。此次的跌到,让他更为理性的看待股市,让他更加的清醒。以后基本操作未栽过大跟头,顺风顺水的。

2007年:大牛市期间,章建平个人资产传达到将近20亿,被称为当时最牛的散户。据说这年,光股票成交金额就达到700亿,平均每个交易日成交2.8亿,一年印花税就交了将近2亿元。

章建平的投资跨度;从1996年开始,将近上百次上榜十大流通股东。第一次上榜十大流通股东,是在香港炒股失败后,再回来转战A股,大概2000年末,他操作的方文艳(妻子)账户首次出现在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中。

章盟主换过太多的席位,从当年的国信证券杭州保淑路营业部到新疆证券庆春路,再到东吴文晖路等。在股市叱咤风云十多年的章建平,始终是短线操作的引领带头者,也被称为“涨停敢死队之王”。

章建平也是各个营业部经理挖掘的金主。曾经东吴湖墅南路的总经理杨云甚至鞍前马后的为章建平夫妻服务,章建平每天早晚来回炒股,都由营业部一位高层开车接送,风雨无阻。营业部唯一的一辆轿车,几乎成了章建平夫妇的接送车。2005年7月,章建平转移到东吴证券,新疆证券营业部的交易额应声而下,2006年就直线下降到1840名。显然,章建平及其追随者的离去,让新疆证券一下从云端坠入谷底。整个2007年,湖墅南路营业部在上交所的股票交易额,不过639.5亿元,如果沪深两市成交额相当,那么章建平一人的交易量,就占据了整个营业部的一半多。据说2005年的时候,他的交易量曾占据90%份额。

据说,章建平性格温和,为人低调,没有任何助手和智囊团,更没有带徒弟,也不做委托理财。他习惯的是独立思考,独立操作。

章盟主也曾有经典败绩。07年近5亿买入中信证券,亏约2亿。08年8亿封板中国联通,被基金狂砸,大亏!

1.交易要保持平常心

赚钱了不要过于沾沾自喜,看见什么都感觉很舒服,赔钱了也不要过于垂头丧气,看什么都不顺眼。试着保持平衡,对自己的交易持职业化的观点,时刻告诉自己,盈亏皆属正常。涨跌方向不能确定,你所要寻求的是对事实行情的结果负责,简单的说就是做好风控。

2.交易心法

炒股一定要炒龙头股,有板块效应的最好;因为龙头股涨的快跌的自然也快,当然先后顺序要排开,永远都要跟随着市场主流走,主流板块龙头,资金易形成合力,容易形成持续性上涨这就是各位都能看到的一致与分歧,永远牢记纪律:耐心+顺势而为+知行合一!

第一:在一个下降通道赚钱是偶然的,亏钱是必然的!趋势错了,赚到是运气,亏钱是常态,不能侥幸。

第二:在一个上升通道赚钱是必然的,亏钱是偶然的!因为趋势对了,当股票被套就是短时间问题,起来赚钱也很快,亏钱就是你的心态问题了,正所谓卖出的股票都是涨的,买入都是跌的,这就是投资人的常态。

第三:如果你没有耐心,那你将注定在股市一无所获!

第四:不会空仓的人,他永远不会战斗!

第五:一个不会止损的人,死路一条!

第六:不要狂妄,不要自大,不要骄傲,市场很快会告诉你,呵呵,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第七:盲目的冲动和频繁的交易是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

最后,慢慢领悟,悟道就是赚钱了!

3.龙头战法

2018年10月18H,已经许久没有现身的章盟主,突然率领江浙游资大军造访杭州灵隐寺,成立“倚天屠龙资本训练营”。结果第二天妖王恒力实业就横空出世,创造14夭13板的记录。紧接着,市北高新一战,12天12板,并且持续用百万大单强封一字,续命整个板块。

根据倚天屠龙资本训练营部分外传资料,章盟主把龙头细分为4个周期,10大特点。

一、 龙头股的生命周期

与人一样,龙头股也有生有死。从操作的角度,我把龙头股的生命划为四个周期:

初生期:首个涨停,本波行情开始。(出生)

加速期:连日大涨,甚至连板。(成长)

休整期:涨停之间的回调或横盘。(生病)

衰退期:股价跌破5日线的次日没有涨停,本波行情结束。(死亡)

二、 龙头股的特征

第一,龙头股都是在相对低位以涨停启动的,最好出生不凡,有气运加身。

第二,大多数龙头的技术形态,可以用“老鸭头”来分析,关键点是涨停突破某个重要价位,比如年线、半年线、前高。

第三,龙头股启动的时候,一般是周期共振,月线、周线、日线合力共振。

第四,龙头股启动之前的流通市值大多在10-60亿之间,当然这是一个综合维度,也不能光看流通盘。

第五,龙头股的催生因子可以分为三大类:公司利好、政府政策、社会事件。

第六,与股票直接相关的催生因子,催生力。

第七,龙头一旦启动,将无视大盘走出一波独立行情。

第八,多数情况下,休整期越短,下一个加速期行情越猛。

第九,假概念出不了真龙头,比如刚炒起来,就出了澄清公告,说与那个概念无关。

第十,有三种情况成为龙头股的概率比较小:一是首个涨停封板不坚决;二是首个涨停后没有二连板;三是首个涨停是一字板。

4.交易最难的是控制回撤

在市场中,最大的敌人就是回撤,只有控制住了回撤,你们的资金才能稳定增长。以前给你们算过,一个月20%的收益,两年就是80倍,我们只要求慢一点,稳定盈利,但绝不能大亏。

5.要学会适应和跟随市场

市场前进的方向我们必须去适应,市场所产生的新的东西,我们必须去研究。只有朝着时代进行的方向去努力,你才能做时代的弄潮儿,才能更加轻松的赚钱。

只要你一天在市场中生存,就必须接受市场的变化,如果你所在的行业发生了改变,而你不懂得去学习,不懂得去应用,最后自己将走进一个死胡同,把自己害死。

参与市场的每一个优秀的人,都不应该有自己过度的喜好,喜好有的时候是优点,比如你喜欢做短线,喜欢做打板,那么肯定就会在这里研究更大,掌握更快。但当时代改变,以前的模式不再适用的时候,喜好会变成你的限制,变成你的陷阱。此时喜好就是你的陷阱,很多人在现实的行业中能明白这个道理,但当进入股市之后,很多人就看不懂这个变化了。

目前很多年轻人把自己擅长的喜好变成职业,比如打游戏,做娱乐视频等等,其实这不是你的功劳,而是时代的功劳。是时代的变化,正好让你的喜好乘上了风口。

在市场面前,最好的态度就是没有喜好,所有的东西都只不过是发现市场,跟随市场而已,要做的就是赢钱。

我只做市场要做的事情,只做市场想要做的事情,去狙击市场的喜好,让自己成为整个大局活下来的赢家。

只有练成这种思维,才是最好的,最能应对市场的变化,接受新事物的思维。

大家好好去感悟这个认知层次。

6.狙击系统的核心思维

我一直给大家传授的核心是去分类市场,观察市场,不要提前相信任何理论,因为理论终究只是一种猜想,我们做交易的,都无法通过猜想赚钱,只能通过实践去赚钱。

因此一切观察到的市场的现象,才是真实的,才是我们需要的。

短线周期的核心思路,就是只关注市场的三大标的:周期龙头、补涨股和反包妖股。

只观察市场上最凶猛,最暴力,最能超越盘面,获得容错率的地方。

核心思路就是把市场的杂音全部去除,化繁为简,只关注市场的核心。

这是一个完备的系统。只要完备的分类市场,完备的去研究周期,你就能得到一个稳定的系统,只有系统才能让你稳定赚钱,只有系统才可以让你去适应不同的环境。

因此主板的狙击趋势法,一样是要化繁为简,只关注市场最核心的那些起爆点,关注市场最核心的那些个股。

只有去除杂音,关注市场的核心,才能参与市场上最凶猛,最暴力,最难超越盘面,最难获得容错率的地方。

也就是关注一年的行情之中,最为关键的,行情转变点,与个股的狙击爆发点。

所以,就要以这个为原则,去寻找市场的核心点,而放弃或者排除所有不符合这些点的个股。

7.大资金的核心思维

市场有两种主流风格,一种是短线资金的周期炒作,另一种是机构的价投玩法。今天这里将从更加宏大的视角去给你们解读,市场真实的样子,系统的去解析机构的价投玩法,并教你们如何像大资金一样去狙击他们。

第一、单线思维的错误

主板需核心的,是机构主导的趋势,其中最核心的观点有估值,和行业赛道两种观点,只要搞懂他们的逻辑,实际上很好狙击。

看到机构估值,大家不用怕,机构虽然很多模型,很多计算公式,但都是纸老虎,我们可以用最简单的办法去狙击他们。

重点在于,你用什么角度去研究。经常看到有粉丝问为什么自己学习了这么久,还是做不好,买了很多书籍,独立很多课程,自己思考也很认真,每天勤奋复盘,但总是亏损累累。特别是大于西方价投的那一套。但当我认真去看你们对市场的认知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人对市场底层的认知就是错误的。

底层逻辑,也就是你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所有思考模式的出发点,多数人被学校训练的都是一线思维,也就是世界是唯一的,可以通过公式去表达的。也是西方擅长的那一套简单数学。

如果底层逻辑就是错的,那么自然无法正确理解市场,无法看懂市场,也无法持续在市场中赚钱,只能持续赔钱。

这种思维主要表现在,很多人认为,市场就只有一个,一定按某种方式去走才是对的,各种股票的走势都只有一个解,涨跌的判断都是唯一的,因此结果都是唯一的。

而我要告诉你,市场很大,如同一个宇宙,它可以容下各种相互矛盾的东西。不仅一个股票没有唯一解,一个股票还可以完全容下多空双方的观点,且相互不矛盾。

同样的,一个板块也可以容下相互矛盾的观点,相互不矛盾,整个市场也可以容的下多空双方而正常的运转。

这种相容,并不是体现在个股多空力量的平衡上,而是各种思维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展现自己的力量上。如早盘可以看空,但下午可以看多。

所以市场没有对错,只有走势,不要去自己的逻辑去思考,而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这里重新给你们解析市场的底层逻辑,只要把这个思路打通,把之前学的思路抛弃掉,那么你基本上能看懂市场绝大部分的走势,也能明白各种操作模式的内核。

第二、全局思维的研究

短线周期是一个系统,它是一种思路,是一种研究方法的体现,它的正确在于不是理论的正确,而在于这个视角观察到的事实是正确的,所有的走势和理论都得服从于这个事实,能挑战我理论的,也仅有这个事实。

因此每天跟你们分享互动的过程中,我看到只要有小兄弟拿观察到的事实来挑战我,我都是欣然的接受,并给与大大称赞的,发现了我忽视的地方。

只有了解清楚了这个底层逻辑,你才能真正看懂市场,看懂资金的模式。

只有全局思维才是对市场正确的研究角度,上面讲的单线思维,是错误的研究市场的角度。

其实之所以单线思维是错误的,就是把用在分析金融的办法,用在分析股市上了。

那很多人就问了,研究一般金融的规律就得了,股市不是从金融中衍生出来的吗?既然金融的规律可以用,那股市的规律不是跟金融一样的吗?

大家要明白,无论做什么事,不憧得那件事的情形,他的性质,他和他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所以那些人只看一件事,一只眼,你看不懂市场的方向,所以要有全局的思维。

正确的思维是:股票市场是由金融衍生出来的东西,并且我们的股票市场是中国政府主导的,有一定限制的这个国度里进行的。

因此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金融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股票市场的规律,还要更加研究特殊的中国股票的规律。

这里就涉及3个层面的研究了,他们哪知道,流传的金融规律的条令仅仅只是一般金融的规律,并且全是抄了国外的。如果我们一模一样的照抄来用,丝毫不变更其形式和内容,就一定是错误的,要亏钱赔本的。

还有的人认为,研究美国的规律和投资条令,包含着美国金融市场的特殊性,如果我们一模一样的抄来用,不允许任何的变更,也同样要犯单线思维的错误的,要赔钱的。

所以,全局思维,就是要研究全局,再研究局部,而全局和局部之间,在不同的市场,又有不同的划分,我们要一层一层的研究下去,不能单纯的,把其它市场,其它部分的东西当做全局的东西来做。

我们这里就讲两个最简单的东西,也是大多数人容易搞错的东西,先搞清楚什么是金融,什么是股市。

(1) 全局思维下,解构金融的本质

研究一个东西,我有一个方法,就是从它最原始的地方去研究,因为这样你能最容易看懂它本来的面貌,而不是被后来的各种理论,各种认知所左右,迷惑了自己的视线。

那么什么是金融?我们先看看金融诞生初期的样子。

现代金融业起源于一个叫“圣殿骑士团”的机构。在11世纪时,教皇进行十字军东征,解放了基督教的圣地一一耶路撒冷,然后把它开放给欧洲各地的朝圣者来朝拜。圣殿骑士团就是保护这些朝圣者的机构。因为朝圣的路途很遥远,朝圣者带很多财务不安全,需要一个异地托管财务的体系。这些骑士团的人就发现了,保护朝圣者可以作为一门生意来做。欧洲当时小国林立,壁垒重重,没有哪个国家能建立一个跨国的异地财务托管系统。只有圣殿骑士团这样的遍布欧洲的武装军事力量才能干这件事,骑士团开展这样的业务既方便,又赚钱。很快地,这种业务就超出了保护朝圣者的范畴,在整个欧洲扩展开来。这就是简单的金融的由来,我们了解到这来就够了。

这来不难看出,金融是一种现实的需求,他是基于某种强大实力下的业务,如果没有圣殿骑士团的实力保障,那么金融的需求也难以发展起来。业务金融是现实的需求,现实需求的量是基于现实的空缺的。因此金融是可以利用公式数学的思维去分析的。

但由金融衍生出来的股市却不能单纯的这样分析。为什么呢?

物理学家牛顿就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故事。

(2) 全局思维下,解构股市的本质

这件事,就是著名的南海公司泡沫事件。

这个故事发生在1701年,当时的西班牙帝国国王哈布斯堡去世,但因为他没有子嗣,所以欧洲各国围绕着王位继承权力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当时的欧洲各国如想要筹资打仗,可做的选择并不多:1、征税;2、出售特殊权利;3、借款。而欧洲各国大都步入了民主社会,想要通过税去满足巨额的军费开支,

议会是不可能通过的。并且随着大航海时代的结束,一些地区的特许贸易权也卖得差不多了,更何况当时没有哪个地区的贸易特许权,足够支付巨大的战争开支。但英国为了把自己交好的奥地利大公査理推上西班牙王位,只能硬着头皮发行国债借债来筹措军费。结果战争一直打了13年,这导致英国王室欠下很多债务,当时英国政府每年收上来的税收,有一大半要用来支付国债利息。根据当时的财务状况,想要完全偿还这些债务是根本没有可能。此时,英国一位作家丹尼尔.笛福提出一个建议,让一些企业来偿还王室欠下的债务,但作为交换条件,允许他们去垄断某个地区的所有商业。英国财政大臣,牛津伯爵非常感兴趣,因此在1711年,英国通过国会,成立了南海公司。南海公司刚刚成立,就购买了英国政府1000万英镑的债券。而作为交换条件,英国政府给南海公司的酒、醋、烟草等都实行了永久性的退税待遇,并给他南美洲的贸易垄断权。此时公司拥有超过当时英格兰银行的许多特权,比如还能去南美洲东部海岸开釆金矿银矿。也就是南美洲的金矿银矿的开釆经营权,引发了当时英国的皇家铸币厂督办,同时也是物理学家牛顿的一则有趣的故事。

南海公司成立不久,社会开始传言南美公司将从西班牙手中接受南美洲4个港口,受此影响,社会开始热衷于购买南海公司的股票。牛顿初期也用了大约7000英镑的资金购买了南海公司的股票,6个月的时间,南海公司市值几乎增值了7倍。但牛顿仅仅持有两个月左右,只赚了5000英镑,连一倍收益都不到。而南海公司随后又声称发现了储量巨大的金矿,因此所有人都认为南海公司肯定会大赚特赚。此时不仅仅牛顿疯狂,英国包括半数以上的参众议员,就连国王也禁不住诱惑,也认购过价值10万英镑的股票。其他公司看到股票价格猛涨,非常眼红,纷紛成立骗子公司上市圈钱,英国当时整个市场圈了高达3亿英镑的钱,非常恐怖。随后西班牙和英国战争爆发,南海贸易被西班牙切断,导致南海公司已经无利可图。在这种环境下,南海公司居然开始操纵议会,在1720年6月出台了《泡沫法案》,声称其他圈钱公司损害了南海公司的利益。结果其他公司因为这个纷纷破产,暴露出各种骗局,而南海公司的骗局也被揭发出来了。然而,牛顿此时却决定加大投入,作为英国的皇家铸币厂督办,同时也是物理学家的牛顿,退潮期加仓。而此时的南海公司却出现了经营困境,股票断崖式下跌,牛顿未及脱身,亏了2万英镑。作为当时英国的皇家铸币厂督办的牛顿,一年的工资收入是450英镑。由此感叹:“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如此疯狂”。

股市,只不过是基于某种事件的认知变化而已,南海公司具有的南海垄断贸易的权利,在前线发现了金矿,这一切都并非真实。其中能让你富有的是参与这个认知变化的过程,并非事件最后本身的价值。

因为事实证明,当西班牙与英国开战后,以前所幻想的一切都破灭了,都只是一个认知而已,南海公司并不拥有那个传言的金矿。

但100元票价的投机与100元的投资,都起到相同收益的作用,只要是进入股票市场中,他都只是为了获得认知的价格,没有本质的不同。

所谓的为了获得价值而买入某个公司的股票,只适合在金融的范围内研究,而当你的股票进入股市中的那一刻起,这个逻辑就不存在了,就要演变成认知的变化了。

巴菲特爱好自由现金流估值法,喜欢购买优质公司享受分红,而自己的公司却丝毫没有分过红,事实一目了然。

所以股票,对我来说其实只是一张废纸,无论是游资还是基金,无一都在玩击鼓传花的游戏,当故事停止,认知开始变化,最后手持证券的人将会来买单。金融是一种需求,但股票,是一个认知的载体,他的流动仅仅只是思想的流动,并非所谓的价值的流动,这是要区分来看,看到股市自身的独特性规律的。

任何股票,如果是因为有价值而持有,都不过是哄人的把戏而已。他不能与金融的需求划上等号。

因此任何操作,都是基于市场认知的规律,无论是大级别周期的买入,还是小级别周期的买入,都是基于市场的认知规律而已。

很多人之所以困在市场里,就是因为困在不懂得区分金融和市场的规律,金融是一种现实需求,而市场,只是认知的运动。

跳出思想的限制,从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市场。

第三、解析价值投资一个巨大的谎言

而我说的再多,依然会有很多价值投资的信徒不服气,认为上面两个故事无法证明价值投资是空话。因为世界上很多价值投资大家的产生。

你先别急,我们继续来看看价值投资这个东西是怎么产生的,什么时候产生的,看憧他诞生的过程,你就更能明白我说的话。

说到价值投资,那就不得不研究他诞生的土壤一一美股。

简单来说,美股大致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

从最初的梧桐树协议开始,12家经纪人公司以组织形式形成证券买卖的场所,成立纽约相对正规的证券交易场所。但当时证券交易所最初交易的品种是商品、联邦政府债券和新独立的州政府债券,股票并不是主流。

电报的发明后,开始强化了纽约证券交易所对其他地域交易所的影响,使得华尔街成为美国股票和证券交易的中心。

1886年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证券市场依然是以国债、地方政府债和企业债券的交易为主,直到之后铁路股票开始在美国大量上市,才导致行情上涨,涨出铁路股票的泡沫。也就是这次泡沫的赚钱效应,才使美国证券市场开始从过去的债券市场向股票市场转化。

但这一时期的美国股票市场几乎纯粹是一个投机市场。初期美国的经济与金融是在没有政府管制的条件下自由发展的。在当时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中,政治和金融投机是关系密切的。

当时纽约交易所的创始人之一,联邦财政部长助理威廉•杜尔,就非常热衷于利用政府官员的地位操纵股票,成为美国以后200多年股市操纵者们的鼻祖。

当时政府官员利用自身权力从证券市场牟利的情况非常常见。垄断股票、对倒成交的情况非常普遍,我们的市场对于他们当时来讲就是小巫见大巫。

当时的华尔街有很多专以股市操纵为职业的所谓“强盗式的资本家",如著名的丹尼尔•得鲁、范德比尔特、杰•古尔德等。这些人公然通过垄断上市公司股票、操纵股票交易价格、甚至贿赂法官改变规则等为自己牟利。

中小投资者根本没有得到保护,股票市场操纵现象严重,根本没有所谓的投资和长期持有可言。

也就是在这时,伟大股票投机奇才杰西•利费佛开始在华尔街崭露头角,成为适应时代的幸运儿。

之后1907年,股市恐慌发生了一次恐慌,导致了美国政府对股票市场操纵和投机行为的关注,其中休斯委员会有一次调査美国证券市场操纵行为的行动。但调査的结果出来后,休斯却建议美国政府不要采取激烈的行动改变华尔真是个"自由〃的市场。

“股票欺诈并非该特别谴责的行为,而是整个股市体系的一部分”。

美国股票市场上的知名人物基本都通过不光彩的手段和欺诈发财,操纵的手法变出了花样。完全就是一个散户投机的屠宰场。

在1917年美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济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一方面战后自由贸易扩大,通胀率保持在低位,美国企业的管理和竞争力迅速提高。多种发明和技术如汽车、无线装置、电器和石化产品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前景。因此美国股市也岀现了一次空前繁荣的走势。这一次的繁荣,更多的是属于战后经济自然复苏的结果。

而1924年,史密斯,第一个提出了“股票是长期投资的最好工具”的惊人结论和"股票价值决定于其未来收益”的重要思想。

你们要知道在次之前,美国市场上没有任何一个事件能够证明这种思路的正确性,美股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投机市场。

这个思路并非是经过对美股事实的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实际上这就是史密斯把用于金融的分析错误的运用于股票市场中,这就是价值投资诞生的雏形。

战争之后,战时公债开始逐步退出美国证券市场,导致资金开始重新流入股市之中。

国际资本也大量流入美国,银行保证金借款又进一步刺激股市上涨。

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数百万普通居民争的买股票的景象(牛市出现)。

在这段股票牛市的后期,乐观演变为疯狂,汽车和无线电的股票被暴炒,1925年开始到1929年美国股市崩溃前,标准普尔指数三年多的时间上升近200%。

由于缺乏政府的有效监管,当时美国股市投机和股票操纵的情况仍然严重,股票市场的发展伴随着频繁的股市恐慌,政府才开始着手对股票市场进行监管。

但此时价值投资学说,并没有市场。

1929年,美国股市出现大崩盘。真正市场的转折,要在这次大崩盘之后。美国股市大崩盘后,美国政府于1932-1934年在皮科拉掌管下举行了著名的"皮科拉听证会”等股市调査行动。

"皮科拉听证会"揭露了20世纪初华尔街习以为常的种种不正当行为:信息披露不充分,内部人交易,不正当销售证券,逼仓和坐庄,利益冲突等。

虽然举行了听证会,但这一时期的美国股市仍是一个投机占主流的市场,投资思想初步得到发展,但并没有市场。

直到1933年民主党人罗斯福上台后,政治和经济潮流发生了大的转向,罗斯福政府才开展对华尔街的皮科拉调査。

罗斯福经济上实行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对华尔街的监管,开始制定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恢复大崩盘之后国民对金融信心的银行和证券。

大萧条之后,虽然面临华尔街利益阶层的坚决反对,但罗斯福坚决地推行新政,重构了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框架。

金融操纵被立法禁止,此时上市企业的信息透明度和投资者保护成为华尔街监管的主题。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法律。

出台第一部全国性的证券业法规《1933年证券法》,主要规范证券发行人的信息披露(为杜纯内幕交易);

出台《1933年银行法》将商业银行与投资行业务分开,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杜绝资金对倒,内幕联合);

出台《1934年证券交易法》,对证券操纵和欺诈进行了界定,大大规范证券交易行为,促成了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建立(杜绝证券操纵);

《1935年银行法》修订了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所有存款超过100万美元的银行进入联邦储备体系。(防控流入市场的资金出现大风险)

因为1929年的大萧条极大地打击了人们对股票的信心,股票的投资价值也被严重低估,股票的P/B平均值不到0.5,许多股票的清算价值都大大高于股价,股票市场开始从惨痛的记忆中慢慢恢复。

1933年开始,美国股市进入相对平稳的恢复期,与上次股市繁荣的逻辑一样,经济大萧条之后,市场自然会有一个正常的修复回暖期,这是现实的需求。

也就是在这些事情发生的3年前,价值投资鼻祖,巴菲特刚刚出生。

伟大的人总是适应自己的时代,市场通过以上一系列法律开始规范市场,杜绝内部和短线投机交易,使得内幕投机开始减少,似乎就是为巴菲特这种长线爱好者打造新的市场。

也就在这时,本杰明•格雷厄姆出版《证券分析》,提出了新古典价值投资理论。

两年后,凯恩斯发表《通论》,论述了股票价格决定的“选美理论”。

4年后,约翰•威廉姆斯出版《投资价值理论》一书,提出了著名的股票价值的折现原理。

所有这些思想,都只是恰好跟上了时代的需求而已,本杰明•格雷厄姆自己本身,也是破产于抄底,破产于购买价值。

真正这种思路存在市场,还要到1940年,400万员工的养老金计划覆盖,机构投资者大举成立。到1950年,980万员工养老金计划覆盖,养老基金逐步成为股票市场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

从这一历史时期开始,美国股市才真正进入所谓的投资时代,价值投资思想代替之前的投机思维,成为这一时期主流的投资思想。

之所以这种思想会成为主流,还是在于市场参与者主体的变化,从个人交易者转变为机构交易者,从相信故事的人转变为相信估值的人,但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人的认知运动。

从这一整个经过再去看价值投资的理念,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想法的更替,所以价值本质还是一种击鼓传花的游戏,每一个参与市场的主体都组成了历史,也创造了历史。

8.狙击价值投资的命门

我们不仅研究了金融,还研究股市的本质,从全局去思考金融,局部思维去思考股市,再具体的分析美国股市,那么接方来就要进一步研究中国的A股了。

明白了价值投资的本质和产生初期的样子之后,我们知道拿着分析金融的办法分析市场是不对的。价值投资只是一种认知游戏。

因此明白了这些之后,就不要再被市场中其他的声音所欺骗了。

虽然我们明白事物的本质,但还是需要去利用这些认知去赚钱。

市场认知相信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是能不要深陷其中,道理明白到一半就好。

因此我们即使明白价值投资的本质,但也要揣着明白装糊涂,既然资金认可价投的方法,我们就陪着他们玩价投。

我们的A股的发展与美股类似,从以前德隆系为代表的大庄家时代破产进入短线投机时代,诞生了以宁波解放南为代表的敢死队操作模式。

再到近几年放开外资入场规模,并且各种交易制度开始与处国接轨,资金也开始往价值投机的道路上走去。

虽随价值投资之名,但走价值投机之实。

因此资金在想什么,往哪个方向走,我们就跟随资金的主流走。

而价值投资者脑子中最为重要的概念是什么,就是估值。他们信奉的一切都离不开估值,如果离开了这个东西,他们就像瞎猫要抓耗子一样,全凭运气。

什么是估值,就是判断企业的内在价值,所在价格偏离企业内在价值时买进或者卖出证券从而获利。

评估企业的内在价值,就是价值投资的核心,因此这里存在较大的主观性,估值只是这个主观性的认知里的一把尺子,用来衡量大多数投资者的认知。

所以所谓的估值,也就是运用金融分析的方式,基于一套公式,推算的估价天花板的逻辑。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群资金所信奉的东西,我们也要略懂一二,才能狙击他们的命门。

9.机构常用的价值估值法

要狙击机构,狙击趋势,必然先要大致懂得机构常用的思考方法,也就是估值方法。

纵观市场,存在的价值投资理念无非就几种: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

其他任何复杂的估值法,都是在这两种估值法上的叠加运行+演变,没有本质的变化。

第一、绝对估值

绝对估值又称之为贴现法,即是通过上市公司的历史、当前的基本面分析、和对未来的公司经营状况的财务数据预测、从而获得上市公司股票的预估价值。

简单点讲,就是我买了这家公司的股票,他能为我带来多少稳定的现金流收入,而这个现金流收入是可以提前确定的。

如你考了一个公务员,就能计算出3年后你能拿到多少薪水,这就是绝对估值。

常见的绝对估值法,又分为股利贴现模型,和自由现金流模型。

其中大家所崇拜的巴菲特,就钟爱自由现金流模型,他买一家公司,为的是获得这家公司未来的现金流。

但普通的民众,作为小股东,对公司的经营没有大的影响,只能釆用股利贴现模型计算。

我与国外的机构接触的时候很明显能感觉到他们对这种自由现金流模型的钟爱,因为更符合价值投资的定义。

因为他要求企业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要求企业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

因此你们就能明白,为何外资钟爱白酒和大消费。因为这几个板块的现金流是最为稳定的,市场竞争的格局稳定,销售对象稳定,未来可以持续的贡献现金流。

如果我们严格的按照要求去寻找,市场符合这个模型的公司,仅有完全成熟的公司,如银行,白酒,大消费或者高分红的公共事业型的股票。

个股通常满足以下3个条件:

1、 公司有稳定的股利支付习惯;

2、 公司有稳定的股利分配政策,满足一定条件即可分红;

3、 没有大股东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操纵股价。

在国内除了那几个权重白马外,基本不适用这里的土壤。

因为大家都知道,A股绝大多数公司的利润都是不足的,难以形成稳定的分配股利的方式,大股东通常为了在二级市场上套现,导致市场用脚投票。

这就导致普通投资者无法有效获得稳定的现金流。

你去考了个公务员,却发现是个假平台,随时跑路,工资不定,还可能倒贴钱,因此这个估值法在A股没有多少市场。

因为可以看的标的是在太少,就几个白酒,贵州茅台,五粮液,几个大消费家电,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就没啥好展开讲的了,这里重点也不是介绍绝对估值,我们知道这个概念就行了。

第二、相对估值

相比绝对估值的实现难度大,比较灵活的相对估值法,能通过其他角度去反应企业价值,相对估值法则被更多人运用。

A股讲的是故事,市场讲的是认知,个股只是需要一个认知的锚。

毕竟不是每个伟大的企业发展初期都是完全盈利的,比如芯片行业,前期可能是一直在投入研发,并不赚钱,但只要一旦盈利,就是占领整个市场的布局,这种角度的估值法不能忽视。

因此这里也介绍一下机构常用的相对估值的方法。

相对估值常用的包含以下几种:1、市盈率估值;2、市净率估值;3、市销率估值等等;4、行业赛道的对比。

1、市盈率估值

市盈率的简称为PE,是大多数人所惯用的估值方式,正因为他的简单性以及易懂性,受到广大群体的喜爱。

他的计算非常简单,就是公司股价与每股收益的比例(用公司总市值除以净利润也是一样的),他清晰的告诉投资者,在公司的净利润不变的情况下,你要花了多少钱为这个净利润买单。

假如PE计算为15,也就是市场花了15年的收益价格去买这个净利润,要15年才能回本。

市盈率又分为静态的市盈率(LYR)和动态的市盈率(TTM)o

公式:

静态市盈率=股价/当期每股收益

动态市盈率=每股股价/通过季报数据折算的年每股收益

简单来讲,静态市盈率就是用去年的年度每股盈利来计算,而动态市盈率就是用每个季度的每股盈利来计算。

我们要灵活的把静态市盈率结合行业动态市盈率的估值来看,不能单独的看一个指标。

如当个股的静态市盈率开始偏离行业的动态市盈率时,就要考虑下一步操作策略了,是股价过高,市场会纠正价格,还是估值太低,市场会修复价格。

一般行业都有一个合理的动态市盈率区间,如一个行业的历史低位PE都在15~25之间,当个股的PE来到这个位置的时候,则称之为低估值,此时就会形成一些资金的买入机会。

当然,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不同的市盈率,比如银行业和高科技行业,这里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因此不同的行业不能用相同的动态估值来比较。

运用市盈率来对比,主要有以下4种对比方法:

1、 研报预估值与实际值的对比

2、 个股估值与行业估值的对比

3、 个股估值与自身历史上的估值对比

4、 在不同的市场的不同的估值范围区间(牛市熊市之分)

不少国外的机构投资者,非常擅长比对不同行业的动态估值和不同个股的静态估值,从而判断出买入持有的机会。

很多机构会釆用预估的每个季度盈利来对市场进行判断,看个股的业绩是超过预估值,还是符合预估值,还是低于预估值。

一般情况下,相同行业要跟相同行业的公司的市盈率对比,不同行业的个股市盈率之间没有太大的对比价值,需要对行业的不同进行折价。

这种估值法虽然简单,但也会面临以下的问题:

遇到历史极端的环境,导致估值产生巨变(如贸易战导致芯片,消费电子的变化,基本面根本性变化,此时还用旧的估值法,不改变观念会出问题)

政策原因导致行业估值变化(如光伏和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又或者有些行业被政策限制,导致行业公司回不去原来的估值)

个股因为业务或者资产的变化,导致市盈率失真(重组收购等等重大事项)某些行业并不适用这种估值法,他估值低但团赚钱(稳定型公司,非成长型公司,如银行)

无法绝对值预估估值是高了还是低了,只能通过对比去比较(因此判断估值需要预留较大的上升空间,比如股价低估了50%的空间才去参与)

计算市盈率的方法,更适用于成长股。也就是利润增长速度大于15%的股票。他为现金流不稳定的成长类型的公司提供了估值方法。而实际上,满足15%增速条件的A股公司,也不超十分之一。

2、 市净率估值

市净率的逻辑与市盈率的逻辑类似,只是换了个数据去表达,采取每股股价除于每股净资产的比例来计算。

市净率釆用的数据是净资产,说到底就是代表一个企业的底线,一个企业净资产的剩余程度,若个股破净,连净资产都破没了。

公式: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如股价是3,每股净资产是1,那么市净率就是3。

市净率在行情较差的时候容易发挥作用,只有最差的环境,才能检验最好的个股。因此通常熊市用市净率估值,牛市用市盈率估值。

从A股的历史规律来说,最稳定的四大行,通常他们的市净率跌到0.8倍时,就是他们触底的区间,因为国有4大银行在国内的环境几近不会破产,因此通常就会触底反弹。

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判断市场底部的标准。

但除此之外,其他类型的公司,市净率的计算并不合适。

因为用市净率指标来作为估值标准也常常容易掩盖一些问题,如有些净资产是能够帮助企业持续经营并创造利润,有的净资产则可能纯粹是破铜烂铁。

所以市净率可以结合市盈率来一起使用,代表的是底线思维。

3、 净资产收益率ROE

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代表的是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就是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那么ROE就越高。

计算方法是: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

从A股的表现来看,能够走出穿越牛熊的个股,也往往是高净资产收益率的个股,比如贵州茅台,因为业绩才是一个个股真正的核心,也是价值投资者关注的核心。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多少才合适呢?上不封顶,越高越好,但下限还是有的,就是不能低于银行利率。

100元存在银行里,一年定期的存款利率是4.14%,那么这100元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就是4.14%0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低于4.14%,就说明这家公司经营得很一般,赚钱的效率很低,不太值得投资者关注。

除了这些之后、其实还有非常多非常多的估值方式,比如扣非净利润增长率等等,逻辑大同小异,自己去学习就行。

4、行业的比较

知道上述几个个常用的估值方法之后,其实并不够,因为很多机构投资者,不会采用这么简单的比较方式就决定自己的投资。

很多粉丝应该也感受过,釆用上面几个估值法去比较,花费了很多时间还是赚不到钱,那是因为你不注重对行业的比较。

对比思维是很重要的,我以往给你们分析市场的走势,多数都是釆取对比的方式去思考的。而行业赛道是对比法中比个股估值对比更加有用的东西,也就是更加全局性的东西。

因此选赛道放在第一位,估值放在第二位。如果赛道不行,估值再低比如A股的钢铁板块,一直跌跌不休,买了照样被套。

不同的行业之间无法用相同的比较方式,高科技行业常常为了加速发展,常常是亏损的,但股价却涨的迅猛,但银行等个股,财报都非常好,但常常却涨不起来,这两个行业,以及其中的个股之间是无法放在一起比较的。

必须把行业赛道区分开来。

对行业进行分类之后,要形成行业之间的比较,要通过一定的折价去调整参数,让他们之间能够形成对比,这就是行业的折价率。

很多人拿到上面几种估值方式之后就开始估值,但总是得到错误的答案,那是因为这些方法还没有根据行业的现状去调整。

行业的折价率取决于几个点:

A、这里是牛市还是熊市。

根据阶段的不同,釆取不同的折价率,牛市根据成交量变大的变化,给予3倍的折价,同样的,熊市根据成交量的缩小,给予0.2的折价。

B、 风险

在以上估值公式计算完之后,个股因为某些事件会遇到一些财报所不能体现的风险,如中美贸易战的预期,导致未来一些出口行业受到限制等等,这些需要根据事情的影响程度,去釆取一个折价率。

C、 行业发展

也就是多数人口中的赛道。根据政策的不同,资金投资规模的不同,未来世界的主题的不同,对于各种赛道有不同的因数可言。

5、产业链的挖掘

一个题材的诞生,必然包含着行业的基本面的出现,正如南海公司,具备国资背景,且有南海垄断贸易的基本面想象空间。

因此对于题材也一样,一定的题材想象空间是一个题材炒作所必须的东西。

在了解行业之间有折价对比的逻辑之后,既要对主要的行业的产业链进行挖掘。

今年科技股爆发了一波大的浪潮,其中以消费电子中的面板为例,解析行情的发展。

目前市场潮流中,显示器大尺寸化己经是非常明显的趋势,现在家家户户的电视基本上都更换上了大显示屏的,这就导致面板行业需求不断扩大。

同时伴随着5G新技术的应用,液晶显示面板也会越来越成为行业中的重要一环。

其中工信部发布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中,就提出了这个发展战略,“探索5G应用于超高清视频传输,实现超高清视频业务与5G的协同发展”,计划使得TFT-LED面板的岀货面积,从2.23亿平方米增加至2.49亿平方米,增幅为12.2%。行业发展具备较大的上升空间。

目前全球市场在显示面板板块的份额都在不断上涨,中国产业增长迅猛。而与此同时,日韩面板的产能在逐步的退出之中,三星工厂从2019年开始逐步缩减,特别是受到疫情影响,国外产能受到较大的打击。国产替代趋势正在加强,产业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

了解完题材的背景之后,就要去挖掘行业中产业链的布局,以及相关个股的基本面情况。

其中,我们了解到,大陆最为核心的企业为华星光电、京东方、深天马,分别对应到A股的公司,就为京东方A、TCL科技(控股华星光电85.71%股权)、深天马A。因此对行情的观察,就关注这几个有代表性的头部公司即可。这就是产业链的挖掘。

作为个人投资者,不需要对产业链有太深入的研究,研究的太深,容易陷入其中不得自拔,懂得太多,很多股票就不敢买了。像这些产业链的挖掘,所有公开的信息都可以査到,了解到这个程度即可。

10.大资金的重兵狙击点

以上的估值法,产业链分析法,是目前市场中存在的最多人运用的估值法,估值法通常代表的是一个个股的上涨空间,个股只有有了上涨空间,有了可以讲故事的地方,才能吸引资金不断入场抬轿。

了解和学习这些价值投资者的思路,只是战略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一部分,是在行业和个股有上涨趋势的逻辑上,选择爆发和启动的时机,掌握市场轮动的节奏。

这就是在战略之下的战术选择。

战术是不能脱离这个背景而存在的,必须依附于这个背景,就如行军打仗一样,了解了整个战争的全局,知晓了局部的规律,研究了敌人的认知,剩下的就是寻找应对的狙击点了。

因此接下来,继续给大家从战术角度去解析,如何判断全局的大周期,分析大行业的局部介狙击点,一般大游资的视角如何排兵布阵。

认知市场的主力

分类市场,观察市场,不要提前去相信任何理论,这是我一直在教你们的战略思路,因为理论终究只是一种猜想。

我们做交易的,都无法通过猜想赚钱,只能通过实践去赚钱。因此一切观察到的市场的现象,才是真实的,才是我们需要的。

我们以前最核心的思路,就是只关注市场的三大标的,周期龙头,补涨股和反包妖股。

只观察这三个标的代表的是什么思想?

是只观察市场上最凶猛,最暴力,最能超越盘面,获得容错率的地方。从而排除其他杂音,这是一种战略上的选择,抓大放小,只看核心。

其中短线周期中给你们归类总结了4种周期会出现的走势,并且在不同的市场中,会有他不同的主流风格。

随着创业板放开注册制,涨跌幅放开20%的限制之后,市场的容错率其实是在下降的,创业板亏损一次将变得十分严重。

做错两次,基本就可以告别职业生涯了,而此时主板做趋势,做价投的风头正在慢慢崛起,这一点要重视。

管理层从两个新市场试点放开涨跌幅之后,后期是很有可能开放到全市场的。既然是大局势的方向,我们就顺势而集市场风格开始转变的初期阶段,战略上去研究和掌握新的大局观玩法。

明白了上面的估值之后,并且发现某个公司未来将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很多人经常就直接买入了。

但经常结果是市场却完全不认,造成自己亏损严重,且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你们认为是你研究错误了吗,还是方法错了呢?或者说是市场上的人的认知错了,还没有跟上你?

告诉你,都没有错。

实际上市场每天能估值的东西是在太多了,市场最不缺的就是故事和估值,每天上千条新闻,但真正有用的仅有那几条。

经常有的时候,消息已经出来,估值也估了,但个股就是不涨,反而在你放弃很久之后突然上涨,没有任何征兆,没有任何消息刺激。

也有的时候,估值都没有估,什么消息都没有,板块性的大行情就直接来了。市场其实存在很多这种现象,因内有很多暗盘,很多内幕盘,消息的出现,个股的上涨,很多时候都决定在某些主力的手中,而不在我们的手上。

而小散户作为弱势群体,没有其他渠道可以利用,如何能够得知如此多的信息呢?

显然这是没有办法的。

那该怎么办?只能从周期,转势点的角度,给你们解析,如何只用公开的信息,就能抓住趋势波段的主升浪,狙击主力机构的入场点,买入即是爆发点。

在波段中最大的主力是什么?是趋势。

那么我们从趋势,启动点,转势点的角度去挖掘市场,采用同样的思路就可以找到新角度的玩法。

行业和个股估值,只是代表行业和个股的天花板,估值有空间,只是说明了个股有逻辑,有故事可以支撑那么高。

但何时启动,节奏如何走,资金还会不会来,这一•点就不由得估值说了算,而是由市场的主力,趋势说了算了。

我们短线情绪周期里面,最核心的思路其实就是找市场情绪转变最大的点。因此狙击趋势也是一样。

我们的市场只能通过做多来挣钱,因此这里只解析向上的爆发点,而向下的趋势点尽量回避,不做任何操作。

三个关键的狙击点

指数每天的走势变化很多,但并非每天的走势都需要仔细观察,因为趋势,他观察的是更大的局,要从上而下的思考,所以只关注一些关键点即可。

只要关键点没有到来,那么其中的波动不需要担心太多。但只要关键点出现,就要对市场打起百分百的精神,密切关注市场的动向。

而大盘趋势中,情绪变化点,风格变化点最为重要的点怎么寻找?

即是寻找改变大盘趋势性质的点。

首先要明白大盘有哪些阶段?

有上涨趋势阶段,有震荡趋势阶段,有下跌趋势阶段,因此在这些阶段中所出现的改变趋势的点,才是需要关注的核心点。

主要有两个点:

1、 突破前期新高的临界点(从震荡趋势进入上升趋势)

2、 下跌趋势止跌的临界点(从下跌趋势进入震荡趋势)

我们再来看看具体的大盘历史,每到这个临界点都有什么表现?

我们从历史盘面中可以看到,这些点通常都是通过指数大阳线的方式去达到扭转情绪,从而把情绪带入新的阶段中的。

因此,在一个趋势中,只有出现一些能改变趋势走势的指数大阳线才值得关注。

除了这两个点外,我再加给你们多一点:

3、震荡期中的大阳线

震荡市的这些点蕴含着大量的趋势题材的起爆点,最容易甄别题材的持续性,启动点的就在这些秘密当中。

后面的章节给你们进一步解析。

因此在不同的趋势中,相关的策略就不同:在上升趋势当中,增量资金入场,此时所有的题材资金几乎都能承接,因此,此时以持股为主,主流板块沿着5日线低吸即可。

在下跌趋势当中,因为整体市场的趋势都是下跌的,此时任何趋势个股回落到均线等支撑位附近时,因为受到整个市场情绪下跌的影响,无法支撑题材走出来,因此所有趋势个股这里几乎都会破位,没有任何机会,要全部离场。

但当止跌大阳线开启之后,改变下跌阶段进入震荡趋势阶段,首先因为市场量能下降,资金会选择抱团权重个股,当大盘确认形成止跌之后,题材趋势个股才会形成止跌。

而在此后进入震荡趋势中,由于市场在权重的抱团的保护下开始形成稳定的格局,但市场的量能又不足以支撑那么多题材个股走起来,因此只能在日常的一些情绪爆发点来轮动。而这些轮动点,就是非常关键的点。

因此这里的模型就是:

上升趋势,守着均线紧抱趋势股;

下跌趋势,放弃支撑位,远离任何趋势股;

震荡趋势,题材趋势股轮动。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