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山: 借势起飞正当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莽山特色景点 莽山: 借势起飞正当时

莽山: 借势起飞正当时

2024-07-10 19: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和宜红茶基地(邓加亮)

乐水河风光(邓加亮)

莽山云海(李建国)

本报记者 谭志文

编者按

宜章莽山是全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极。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宜章县委、县政府持续推动莽山旅游发展,在政策设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取得良好成效。“莽山旅游文化圈”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官方表述,但是,我们注意到,近年来莽山景区及周边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旅游文化产业链条,一个以交通环线和产业资源等为依托的“莽山旅游文化圈”呼之欲出。近日,本报记者深入现场,对“莽山旅游文化圈”的打造进行了一番调研和探访。

1月23日,记者来到宜章县笆篱镇溶家洞林场的崇山峻岭间。这里,工人们正在平整地基、架设索道,数个月后,这里将成为莽山风景区的东大门。

“2019年国庆节,莽山景区提质改造后将重新开放。届时,莽山将以不一样的面貌呈现,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美好体验!”中景信莽山旅游开发公司营销部总监李和平对记者说。

与莽山提质改造同步,周边一批重大旅游产业项目加速推进,一个关联度高、互补性强的旅游产业链条逐步成型。

其势已成,破茧成蝶时已至

经过多年的努力,“莽山旅游文化圈”要素逐步齐备,破茧成蝶,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交通方面,大环线基本成型。从宜凤高速公路黄沙互通下高速,走一公里即可到达G107的黄沙堡路段,沿着G107往东,是一六镇温泉特色小镇;在一六镇洞江村,连接莽山东大门(溶家洞林场场部处)与G107的瓶颈路段——洞仰公路(一六洞江村-笆篱仰家村)正在加紧施工,这条宽达10.5米的旅游扶贫公路将在今年9月前通车;从莽山西大门(目前的主大门)出景区后,沿黄莽公路可先后抵达燕子岩风景区、莽山湖风景区、和宜红茶基地,最后在黄沙堡构成一个环线。如果从乐广高速坪石出口下高速,20分钟左右即可抵达一六镇,十分便捷。

项目构成方面,“一核多点”的产业链条初步完备。“核”即莽山核心景区,中景信莽山旅游开发公司营销经理李建国介绍,莽山提质改造项目投资30亿元,一期项目主要是建设新大门(东门),包括游客中心、停车场、索道站等,提质改造主要是建设天台山悬空栈道等项目。“点”是莽山交通环线的各具特色景点,到莽山可以观景,到一六镇可以泡温泉,到笆篱镇可以游览古民居,到天塘镇和宜红茶基地可以感受茶文化,到莽山湖可以住特色民宿,在燕子岩可以体验溶洞风情……一个“旅游文化圈”逐渐明晰起来。

投资方面,社会资本投入持续升温。社会资本的投资兴趣,往往是一个区域发展热度的风向标。在一六镇,计划投资9亿元的洞江温泉度假村项目已经启动,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项目包含温泉酒店区、商业街、村民区三个板块。项目负责人陈运旺说,项目位于G107与洞仰公路交汇处,交通优势明显,项目建成后,将为莽山旅游文化圈增添更为丰富的旅行体验。一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邱进冲介绍,随着莽山提质改造和交通的持续改善,很多投资商看中了一六镇发展前景,纷纷前来洽谈考察,寻找温泉旅游开发合作机会。在天塘镇,紧邻莽山的燕子岩风景区正在加紧施工,一期计划投资5000万元。在宜章和宜红茶基地,基地负责人刘东亮说,除了良好的气候、水土条件,这里的旅游资源和生态优势为基地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空间,基地4500余亩,其中有1200余亩是预留用来打造以茶文化、农耕文化为特色的休闲体验旅游项目的,目前项目正在包装策划中。

政策层面,莽山发展路径基本明确。宜章县编制了《宜章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把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划分为南部、中部、东部三大旅游经济圈进行综合开发。莽山林管局局长周小文告诉记者,目前宜章组建了莽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筹委会,一方面推动莽山提质扩容,打造5A级景区;另一方面强力推进的以莽山景区为龙头的南部大莽山旅游经济圈,打造国家级旅游区,主要以森林休闲、温泉疗养、瑶族民俗民风为载体,辐射带动莽山瑶族乡、笆篱镇、天塘镇、岩泉镇、栗源镇、一六镇、黄沙镇等周边区域,打造大莽山休闲养生旅游板块,实现整体提升。

今日莽山,站上了新的发展高点。

瓶颈依旧,响鼓也需重锤敲

近年来,尽管莽山旅游的知名度不断提升,“莽山旅游文化圈”呈现出的板块式隆起的良好发展态势,并不能掩盖其面临的实际困难和瓶颈。以下3个方面尤为突出。

首先是交通瓶颈尚未根本解决。据中景信莽山旅游开发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徐辉介绍,莽山景区的主大门将设在笆篱镇溶家洞的东大门,因为西大门进入景区路段地势险峻、道路狭窄,游客接待能力非常有限。尽管洞仰公路正在加紧建设,但从仰家村到东大门仍有近20公里崎岖山路,影响了游客旅行体验。此前,规划中有一条连接乐广高速和岳临高速、宜凤高速的黄长高速(黄沙-广东长来)经过这里,并拟在溶家洞设置互通,但尚未付诸实施。

其次是接待能力仍然有限。困扰中小景区的最大问题是“忙时挤爆,闲时打烊”,莽山同样如此。而现有的一六温泉旅游项目,规模小、产品低端,基本没有做好迎接大规模客流的准备。一六镇锦绣汤泉的负责人范素莲说,来这里的客人大多数是本地人,几百块钱办一张全家都可以用的年卡,消费也不高。燕子岩风景区负责人钟山是个“老旅游”,在莽山从事旅游行业20多年。去年春节期间,他的桃花观赏基地竟然有4万人次进园。他认为,休闲旅游已经成为刚需,接待问题是核心问题,把游客分散到核心景区周边的小景区才能留住人。

再次是品牌打造的整体性不足。莽山既没有“五岳”那样具有天然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也没有张家界天门山那样作为后起之秀持续高频、经典的宣传策划。不少受访游客表示,感受莽山良好生态和奇险地貌之余,感觉互动性、参与性休闲项目少,停留时间也就大大缩短了。放在全国范围内来比较,“生态”“奇险”是莽山的优势,但并未构成核心竞争力,品牌打造任重道远。

潜力深蓄,全面提质促起飞

采访过程中,无论是政府人士还是投资者、从业者,对“莽山旅游文化圈”的打造充满信心。打造一个成熟的景区乃至一个旅游文化圈,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广聚贤才、广纳资本、广开言路,破解难题,汇聚合力。

加大项目招商力度,依然是首要选项。实力雄厚的中景信公司对莽山的提质改造,增强了投资者们的信心。燕子岩风景区负责人钟山说,正是因为莽山的提质改造,促使他放开手脚开发建设燕子岩景区。事实上,虽然“莽山旅游文化圈”已经形成“一核多点”格局,但这个“核”仍然显得单薄,单纯的山岳型旅游项目难以满足日益挑剔的消费者。而规划中的天塘镇茶旅小镇项目、处于中低端发展水平的一六温泉特色小镇、刚刚起步的莽山湖休闲民宿项目这些“点”,都具备成为“核”的巨大投资潜力和包装价值,必须通过引进大投资者,实现旅游圈整体品质的跃升。

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是必须做好的规定动作。要继续加大与广东方面的协调力度,力争黄长高速尽早开工,从根本上解决景区可进入性方面的难题。要积极争取支持,条件成熟时适时扩宽G107栗源镇-黄沙堡段。要加大区域内干线公路的提质改造,构建畅通的旅游路网。

加强环境治理,是提升软环境的重要抓手。记者了解到,为了配合生态旅游发展,一些落后小企业被加速淘汰。笆篱镇党委书记王凡说,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辖区内的纸厂、鞭炮厂正在加速有序退出,今后,生态休闲旅游及相关配套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目前,宜章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加强了对栗源至溶家洞公路沿线、黄莽公路沿线、洞仰公路沿线的建设管控力度和环境整治,为游客营造温馨、整洁、舒适的出游环境。

精准有效的宣传推介,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一招。首先是加大项目的宣传,要鼓励更多民营资本进入,参与“莽山旅游文化圈”建设,形成大、中、小旅游项目相辅相成,共同繁荣的局面。其次,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注重宣传策划,善于设置议题,积极对接“神奇湘东精品旅游线路”,让莽山持续热起来,形成“北有张家界、中有衡山、南有莽山”的宣传态势,进一步增强“莽山旅游文化圈”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抓住“文化注入”这个关键

之 文

风景或许能够留住脚步,但文化却能牢牢抓住心灵。优质的旅游资源只是一个基础,注入强有力的文化因素,才能实现文化与旅游的完美融合,这才是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文化因素在旅游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湘西的凤凰是一个典型例子。凤凰古城文化旅游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文智曾直言,10多年来,把凤凰古城一路带到今天,可以说凤凰是在沈从文的书里、在黄永玉的画里、在宋祖英的歌里走出来的。歌声中的凤凰、镜头里的凤凰、笔墨下的凤凰,让这座小城一路“火”到今天。

潜心建设是蓄势的核心,文化注入则是借势起飞的关键。目前,整个“莽山旅游文化圈”的基础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地处南岭地带,历史上远离文化中心,因此,文化注入尚需加强,注入一个强有力的、具有强烈标志性的文化符号非常有必要。

加强文化注入要大胆解放思想。一提到郴州、莽山,很多人就会想起“岭南文化”等字眼。笔者看来,充分发掘本地特色历史文化固然不错,但眼光可以更加长远。与一些历史名胜古迹去比拼历史文化,并非明智之举,着眼未来、差异化发展才是核心。要紧扣时尚、健康等主题,大胆实行“拿来主义”,引进优秀策划人才,通过持续不断的文化品牌打造,让传统文化“新”起来,让外来文化“融”起来,让时尚文化“嗨”起来,形成莽山独特旅游文化风格。

加强文化注入更要善于制造话题。进入互联网时代、自媒体时代,人们可以方便地在手机上“旅游”。一些可去可不去的地方,很多人是不会去的,倒是对一些“网红”“爆款”景点往往兴趣盎然,宁愿翻越千山万水去“打卡”。在某种程度上说,旅游经济已经成为话题经济。要充分利用具有极强号召力的朋友圈、抖音等互联网平台,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有针对性地宣传,打造具有莽山特色的“爆款”宣传产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