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吸收、技术改造与国内外技术获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获取和吸取的区别在于哪些方面 技术吸收、技术改造与国内外技术获取

技术吸收、技术改造与国内外技术获取

2024-07-11 19: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技术和自主创新,努力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迄今为止,通过引进与购买外部技术推动自主创新一直是高技术企业成功发展的两条主要路径。一般地,在初始阶段,企业无自身技术积累,研发水平低下,发展更多依靠外部技术获取时,引进和购买外部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经过较长时期的消化吸收、模仿改造,企业逐渐建立起自身研发基础并提升了创新能力,引进与购买外部技术和自主创新之间的主次关系逐渐发生变化。长期以来,对这一关系进行探讨的文献分为两派:一是两者互补[1-2];二是两者替代[3-4],而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亦是各执一词,众说纷纭。此外,国外技术引进与国内技术购买作为两种外部技术资源获取渠道并未获得学界重视,其选择与哪些因素相关?基于此,企业是选择国外技术引进还是国内技术购买抑或企业自主创新成为本文研究重点。

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样本,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①为什么要区分两种外部技术获取模式。与以往文献相比,本文更多地讨论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两种外部技术资源获取选择及其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大多研究将外部技术获取作为一种创新模式,本研究则开启了更为细分的视角,且这种视角尤为必要;②区分两种外部技术获取模式的机理何在。本文侧重以技术消化吸收、技术改造模仿两个关键变量及两者协同效应分析企业在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间的取舍;③区分两种外部技术获取模式的重要影响及稳健性。相比于静态面板模型,本文采取系统GMM方法估计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企业外部技术获取,同时,利用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检验平衡面板模型的估计结果。

1 理论与假设 1.1 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与技术吸收

外部技术获取是企业成长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Coe & Helpman[5]强调技术引进、模仿创新是后发国家缩小技术差距的有效途径;徐欣、唐清泉[3]认为,技术引进成为企业成功突破技术壁垒向高科技行业扩张的重要替代机制和途径;傅元海[1]实证表明,国外技术引进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千慧雄[6]特别指出,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的同时对其进行消化吸收是落后国家提高技术能力,最终实现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在众多研究文献中,学者们特别关注吸收能力与国外技术引进之间的关系。如肖利平、谢丹阳[7]指出,国外技术引进是后进经济实现技术追赶的重要渠道,其对本土企业技术创新是互补还是替代取决于技术吸收能力;李光泗、沈坤荣[8]认为,吸收能力是制约技术引进外溢效应的核心变量。本文认为,消化吸收是指技术差距较大情境下企业对国外技术消化吸收的能力。显然,企业消化吸收能力越强,其对国外技术的利用就越彻底,进而加快国外技术引入。因此,本文提出第一个假设如下:

H1:高技术产业企业消化吸收能力越强,就越会加大国外技术引进力度。

1.2 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与技术改造

技术改造不同于技术吸收。李真[9]把技术改造理解为技术模仿;吉亚辉、祝凤文[10]指出,发展中国家主要采用技术模仿以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并认为技术模仿是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重要变量;熊瑞祥等[11]使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进行分位数回归发现,企业同技术前沿的差距越大,模仿创新就越成功;林春艳、孔凡超[12]基于1997—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建立空间Durbin模型,研究显示,我国在学习、吸收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模仿创新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提升。由此可见,企业技术改造如同技术创新,对企业生产效率提高和结构优化升级影响显著。显然,企业内部技术改造越成功,就越不会购买外部技术。因此,本文提出第二个假设如下:

H2:高技术产业企业的技术改造能力越强,就越不可能购买外部技术。

1.3 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与自主创新

外部技术资源获取和自主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两条主要路径。刘小鲁[13]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自身R&D、引进国外技术和FDI对我国创新能力积累均有显著正效应。然而,必须注意的是,外部技术资源获取和自主创新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例如,Chen[14]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引进合作方式取决于引进方自身技术能力;Albert & Gary[15]研究发现,国内研发能力对于吸收外部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崔淼、苏敬勤(2013)和徐欣[16]探讨了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如何实现协同;俞立平[4]认为,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投入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Pillai[17]认为,技术引进对自主研发具有挤出效应。然而,庞长伟[18]研究表明,合作效率的存在将促使企业创新模式由自主创新转变为技术引进。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文献关注内部研发投入对外部研发的门槛效应:Hagedoorn & Wang[19]研究表明,当内部研发投资水平较高时,内部研发和外部研发具有互补效应,但当内部研发水平较低时,二者相互替代;保永文[20]认为,只有当以研发支出存量和人力资本衡量的吸收能力高于临界值时,技术引进才能有效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孙鲁云、何剑[21]实证结果表明:当人力资本水平高于门限值时,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均能显著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不可否认,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并非两种割裂的行为,两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这种相关性是正(协同、互补)还是负(替代、挤出)则需要视特殊的发展阶段及具体产业而定。在改革开放早期,技术引进购买对企业自主创新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但当企业技术创新越来越成熟,技术引进购买的促进作用开始减弱,企业会倾向于自主创新,研发自己的技术产品。在有限资本投入下,技术引进购买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替代性越来越强。Kim等[22]对美、德、日等国的实证研究表明,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但当技术进步方式由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变时,两者之间的互补关系逐渐减弱。因此,本文提出第三个假设如下:

H3:高技术产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外部技术获取之间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

2 基本模型分析 2.1 模型与数据

根据前文相关论述,构建计量模型如下:

EFit=α0+α1EAit+α2ERit+α3Controlit+α4yeart+εitEDit=β0+β1EAit+β2ERit+β3Controlit+β4yeart+εit

其中,i、t分别表示地区和年份,EA、ER是核心解释变量,EF、ED是被解释变量,Control是一组控制变量,ε是扰动项,具体说明如下:

(1)解释变量。解释变量EA(技术消化吸收)选取《中国高技术产业年鉴》中高技术产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情况下的消化吸收经费支出指标,即企业在报告年度对国外引进项目消化吸收所支付的经费总额。解释变量ER(技术模仿改造)选取《中国高技术产业年鉴》中高技术产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情况下的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指标,即企业在报告年度因技术改造而发生的费用支出。

(2)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EF(引进国外技术)选取《中国高技术产业年鉴》中高技术产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情况下的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指标,即企业在报告年度用于购买国外技术,包括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图纸、配方、专利等技术资料的费用支出。被解释变量ED(购买国内技术)选取《中国高技术产业年鉴》中高技术产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情况下的国内技术购买经费支出指标,即企业在报告年度购买国内其它单位科技成果的经费支出。

(3)控制变量。外部技术获取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刘瑞翔[23]在控制研发经费和科技人员两个变量后,考察FDI 研发溢出对我国制造企业创新的影响;周新苗、唐绍祥[24]在分析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企业绩效时的控制变量包括企业是否设有专门的研发部门;李光泗、沈坤荣[8]在相同主题的研究中控制了已有技术能力,包括正式研发机构建设状况和技术条件;李姝、刘殿和[25]选择大中型企业R&D人员和R&D经费支出作为控制变量。本文关注影响外部技术获取的高技术产业企业自办机构研发因素,即自主创新。控制变量(研发机构经费支出)选取《中国高技术产业年鉴》中高技术产业企业自办研发机构情况下的机构经费支出指标。另一个控制变量(研发机构人员)选取《中国高技术产业年鉴》中高技术产业企业自办研发机构情况下的机构人员指标。此外,为控制时间对模型因果关系的干扰,加入时间控制变量。

与本文变量选择和数据采集相关的文献包括:李真[9]利用科技部《中国主要科技指标数据库》中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经费与引进经费衡量技术模仿和技术引进,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技术模仿、转移及创新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千慧雄[6]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年鉴》中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与技术消化吸收支出的比值,衡量技术消化吸收与技术引进的比例,并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分析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问题;李姝、刘殿和[25]以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经费支出衡量技术引进,以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衡量自主创新,并基于2011年中国内地37个产业面板数据探讨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俞立平[4]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年鉴》中研发经费内部支出衡量自主研发投入,以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和国内技术购买经费支出衡量国外技术引进及国内技术购买,使用2017年中国内地25个省级面板数据研究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数量下降的原因。

为了避免不同数据来源造成的统计偏误,本文面板数据均来自2003-201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年鉴》中分地区高技术产业。之所以如此选择,有两点需要说明:①从研究时限上,选择2002—2016年样本数据,是因为2002年根据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统计局印发了《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国统字[2002]33号),在此期间对高技术产业认定是一致的;②西藏、新疆、青海(省、自治区)缺失数据较多,予以删除。此外,对于一些缺失指标(基本都是经费支出类),一律赋值为“0.1”。

2.2 回归结果

如表1所示,以国外技术引进作为被解释变量,以技术吸收和技术改造作为解释变量,控制高技术产业企业自办研究机构等变量,表左部分估计结果表明,技术吸收对国外技术引进的影响显著为正,但是技术改造的影响却不显著,表明高技术产业企业越能够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就越会付出代价引进国外技术,而企业技术改造能力并不影响国外技术引进。此外,自办机构研发投入对国外技术引进的影响显著为正,说明高技术产业企业对自办机构研发经费的投入,不仅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也有利于企业消化吸收引进的国外技术,自办机构研发人员对国外技术引进的影响显著为负,说明高技术产业企业研发人员储量越大,国外技术购买支出就越少,前者对后者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若将被解释变量换为国内技术购买,情况则大不相同,表右部分估计结果表明,技术改造对国内技术购买的影响显著为负,但是消化吸收的影响却不显著,表明高技术产业企业越能够完成技术改造升级就越不会购买国内技术,而消化吸收重点针对的是国外技术,对国内技术的影响不太显著。此外,自办机构研发和研发人员对国内技术购买的影响显著,与前者对国外技术引进的影响类似。

3 动态面板分析 3.1 内生性与系统广义矩估计

依据理论分析,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来自于遗失变量,且该变量与模型中其它解释变量相关,也可能是由于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互为因果关系。因此,本文采用DavIPson、MacKinnon检验及Hausman检验对模型内生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模型的确存在内生性。为了克服内生性问题,本文采取广义矩估计方法。差分广义矩估计法(DIF-GMM)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法(SYS-GMM)各有优劣,但是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得到更多关注,故本文采用后者。

表1 基本面板数据回归结果

变量(混合效应)(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混合效应)(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技术消化吸收1.782***0.889***1.205***0.09850.159*0.116(0.218)(0.204)(0.204)(0.075 8)(0.078 3)(0.0758 )技术模仿改造0.019 0-0.042 6-0.010 50.002 96-0.044 4***-0.010 4(0.022 1)(0.028 3)(0.025 5)(0.007 66)(0.010 9)(0.008 60)研发机构经费0.052 00.063 0***0.059 4***0.068 4***0.068 2***0.068 8***(0.035 6)(0.007 91)(0.008 00)(0.003 10)(0.003 04)(0.003 02)研发机构人员-0.850**-1.133***-0.830**-1.317***-1.088***-1.269***(0.300)(0.312)(0.294)(0.104)(0.120)(0.106)年份-2 763.0***-1 939.5***-2 425.5***186.7118.7171.0(559.7)(493.0)(496.7)(194.2)(189.4)(187.8)_cons36 414.9***41 851.1***39 354.1***2 526.24 023.8*2 987.6(5 562.1)(4 700.4)(6 170.7)(1 929.8)(1 805.4)(2 009.0)N420420420420420420F test7.88 3.79(0.000 0)(0.000 0)Hausmantest7.45 35.99(0.113 8)(0.000 0)

注: 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标准差;*、**、***分别表示10%、5%、1%水平上显著,下同

表2报告了对动态面板的SYS-GMM估计结果。表左部分以国外技术引进为被解释变量,研究表明,上期国外技术引进对当期国外技术引进的影响显著为正。然而,技术吸收对国外技术引进的影响显著为正,与静态面板估计一致,印证了H1;技术改造对国外技术引进的影响显著为负,与静态面板估计有些差异,与H2相符。此外,控制变量也很显著,说明高技术产业企业研发经费和人员对国外技术引进有影响,但影响方向有正有负,与H3相符。表右部分以国内技术购买为被解释变量,可以看出,上期国内技术购买对当期国内技术购买的影响显著为正。而且,技术改造对国内技术购买的影响也是显著为正,与静态面板估计一致,印证了H1。技术吸收对购买国内技术的影响显著为负,比静态面板估计效果更好,印证了H2。此外,控制变量的估计结果也支持了H3。

综上所述,技术吸收能力对国外技术引进相当重要。如果高技术产业企业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效率低下,会直接影响企业对国外技术的引进。由此可见,对于国外技术,企业不仅要重视引进,更要注重消化吸收,其自身吸收能力在国外技术内化为内部技术的过程中起中介调节作用,且当技术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时吸收能力更加重要。如胡隆基、张毅[26]对电子信息产业实证研究发现,吸收能力对国际技术差距与技术溢出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调节效应。技术改造能力不同于技术吸收能力,技术吸收是将外部技术转化为内部技术的重要手段,技术改造是指在企业内部进行技术模仿升级。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内部技术改造能力越强,其对外部技术的替代效应就越强,最终实现替代外部技术的目的,从而促进自主创新。此外,外部技术引进购买与自主创新之间存在替代或互补关系。从大力引进购买外部技术到自主创新,再从自主创新到替代部分外部技术,这一过程符合高技术产业企业技术创新演进规律。

表2 动态面板数据系统广义矩估计结果

变量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国外技术引进/0.558***0.700***国内技术购买滞后项(0.000 508)(0.003 21)技术消化吸收0.725***0.010 8***(0.003 05)(0.001 28)技术模仿改造-0.055 2***-0.057 2***(0.000 091 2)(0.000 469)研发机构经费0.062 3***0.046 4***(0.000 126)(0.000 244)研发机构人员-1.002***-0.801***(0.002 70)(0.006 00)年份-1 936.4***-9.732(30.49)(70.36)_cons26 330.6***4 422.1***(281.2)(964.3)N392392Sargan test24.207 0221.018 55(1.000 0)(1.000 0)AR(1)-2.258 6-1.567 5(0.023 9)(0.117 0)AR(2)1.731 90.552 88 (0.083 3)(0.580 3)

3.2 交叉项与滞后项回归分析

交叉项在技术创新研究中应用很普遍,如方文中、罗守贵[27]采用 R&D人力和R&D资本与国外技术引进的交叉项考察R&D吸收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技术吸收与技术改造共同决定高技术产业企业是选择国外技术引进还是国内技术购买。例如,宋志红、范黎波[28]实证分析表明:模仿对企业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又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正向影响。本文将技术吸收与技术改造的交叉项(EAR)纳入模型以观察上述情况是否显著。如表3所示,采取动态面板估计,列(1)为以国外技术引进作为被解释变量的结果,表明技术吸收与技术改造的交叉项对国外技术引进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列(2)为以国内技术购买作为被解释变量的结果显著为负,只不过影响系数非常小。上述结果说明,一方面,技术改造很可能通过技术吸收进一步影响国外技术引进;另一方面,技术吸收也可能通过技术改造进而影响国内技术购买。因此,应该关注技术吸收与技术改造这一协同效应。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技术改造建立在对外部技术模仿的基础上,一方面,对国外技术的模仿需要经过引进、消化、再吸收过程,以便对技术加以利用改造;另一方面,对国内技术的模仿则没有那么麻烦,大多数技术通过模仿能够直接转化为企业内部技术。

表3 纳入交叉项与滞后项的动态面板数据回归结果

变量国外技术引进(1)国内技术购买(2)国外技术引进(3)国内技术购买(4)纳入交叉项纳入滞后项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滞后项0.552***0.698***0.594***0.578***(0.001 07)(0.002 82)(0.000 734)(0.006 66)技术消化吸收0.498***0.071 9**0.727***0.012 4(0.003 45)(0.024 9)(0.001 52)(0.007 29)技术模仿改造-0.089 4***-0.048 1***-0.046 8***-0.027 9***(0.000 307)(0.000 580)(0.000 220)(0.001 50)技术消化吸收和技术模仿改造交互项0.000 001 37***-0.000 000 442***(8.04e-09)(3.36e-08)技术消化吸收滞后项0.458***0.070 6***(0.000 812)(0.015 7)技术模仿改造滞后项-0.093 8***-0.082 6***(0.000 272)(0.003 29)研发机构经费0.063 1***0.044 9***0.060 0***0.050 3***(0.000 266)(0.000 446)(0.000 117)(0.000 709)研发机构人员-1.000***-0.739***-0.828***-0.726***(0.009 49)(0.016 5)(0.002 64)(0.017 1)年份-1 946.8***11.28-1 539.8***91.33(24.93)(47.36)(24.47)(131.5)_cons28 630.8***3 323.7***22 367.2***6 358.7**(251.8)(778.0)(836.5)(2 081.5)N392392392392Sargan test22.612 2418.904 9242.701 919.230 19(1.000 0)(1.000 0)(1.000 0)(1.000 0)AR(1)-2.260 9 -1.545 7 -2.305 3 -1.501(0.023 8)(0.122 2)(0.021 2)(0.133 4)AR(2)1.979 4 0.586 23 1.738 3 -0.548 (0.047 8)(0.557 7)(0.082 2)(0.583 7)

技术消化吸收、改造升级往往不能立竿见影,其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可能存在滞后效应[29-30]。因此,将技术改造和技术吸收两个指标滞后一期(LEA和LER)加入模型进行观察。动态面板估计中,表3(3)以国外技术引进作为被解释变量,结果表明,技术吸收与技术改造的滞后项对国外技术引进的影响显著,但前者为正,后者为负,表3(4)以国内技术购买作为被解释变量的结果同样显著。上述结果说明,一方面技术吸收、技术改造对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的影响的确存在滞后效应;另一方面,技术吸收、技术改造对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的滞后影响方向恰恰相反。综合而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引进、消化、吸收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有必要关注这一滞后效应,尤其对于国外技术利用,这一效应会更为显著。

3.3 稳健性检验

考虑到上文回归估计结果的稳健性,不对缺失样本数据进行赋值,而采取非平衡面板进行回归估计。针对模型内性问题,直接从动态面板估计开始,结果如表4所示。列(1)为以国外技术引进为被解释变量的估计结果,在非平衡面板估计下,估计结果均十分显著。上期国外技术引进对当期国外技术引进的影响显著为正。技术吸收、技术改造对国外技术引进的影响十分显著,前者为正,后者为负,印证了H1和H2。此外,控制变量也很显著,与前文结果一致,也和本文假设吻合。列(2)是以国内技术购买为被解释变量的估计结果,与平衡面板估计一致,印证了H2和H3,此处不再赘述。

同样,将技术吸收与技术改造的交叉项纳入模型,以观察协同效应是否显著。如表5列(1)-(2)所示,以国外技术引进作为被解释变量,技术吸收与技术改造的交叉项对国外技术引进的影响显著为正,而以国内技术购买作为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则显著为负,与平衡面

表4 稳健性检验:非平衡面板检验结果

变量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滞后项0.510***0.677***(0.000 797)(0.002 14)技术消化吸收0.769***0.000 574(0.000 867)(0.004 21)技术模仿改造-0.046 5***-0.060 9***(0.000 596)(0.000 602)研发机构经费0.063 6***0.046 4***(0.000 078 7)(0.000 312)研发机构人员-0.958***-0.769***(0.003 25)(0.011 0)年份-3 859.4***-104.3*(19.77)(51.44)_cons4 5007.1***5 404.7***(239.7)(868.8)N283321Sargan test17.371 1718.750 48(1.000 0)(1.000 0)AR(1)-2.221 7-1.535 1 (0.026 3)(0.124 7)AR(2)1.615 90.7340 7 (0.106 1)(0.462 9)

板估计结果完全一致,说明的确存在“协同效应”。同时,将技术改造和技术吸收的滞后一期加入模型,如表5列(3)-(4)所示,以引进国外技术作为被解释变量,技术吸收与技术改造的滞后项对国外技术引进的影响显著,只不过前者影响为负,后者为正。以国内技术购买作为被解释变量,影响同样显著但方向相反,与平衡面板估计结果一起证明了“滞后效应”的存在。

4 结论与启示 4.1 结论

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购买对于高技术产业发展功不可没,也是企业由模仿创新转向自主创新的必经之路。因此,准确认知和评价企业对于国外技术引进与国内技术购买的选择及影响是学术界、实业界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2003—201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高技术产业分地区面板数据,采用多种计量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技术吸收对企业购买国内外技术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技术改造对外部技术购买的影响显著为负,上述结论与俞立平的实证结果相符。并且,两个关键变量的交叉项和滞后项均显著,这一结果在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同时,企业自办机构的研发支出和研发人员对国内外技术购买的影响显著,但企业自办机构研发对国内外技术购买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正如千慧雄指出的“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问题应从资本投入、人力投入及创新机制改革等方面入手。总之,本研究表明,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改造能力及自主创新对国外技术引进与国内技术购买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结论与李姝、刘殿和所认为的与技术引进相比,自身技术创新更为重要显著不同,恰恰说明技术吸收和改造能力对外部技术获得十分重要。

表5 稳健性检验:加入交叉项与滞后项的非平衡面板检验结果

变量国外技术引进(1)国内技术购买(2)国外技术引进(3)国内技术购买(4)纳入交叉项纳入滞后项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滞后项0.505***0.682***0.463***0.529***(0.001 42)(0.002 29)(0.000 870)(0.009 04)技术消化吸收0.512***0.071 7***0.773***0.010 2(0.001 05)(0.014 6)(0.002 33)(0.006 69)技术模仿改造-0.085 1***-0.052 2***-0.029 3***-0.031 6***(0.000 726)(0.000 933)(0.000 278)(0.001 49)技术消化吸收和技术模仿改造交互项0.000 001 49***-0.000 000 449***(3.09e-09)(1.89e-08)技术消化吸收滞后项0.618***0.069 3**(0.002 68)(0.023 2)技术模仿改造滞后项-0.069 7***-0.092 7***(0.000 742)(0.002 18)研发机构经费0.064 7***0.044 7***0.067 3***0.052 7***(0.000 177)(0.000 441)(0.000 174)(0.000 951)研发机构人员-0.966***-0.716***-0.992***-0.753***(0.005 62)(0.014 6)(0.006 15)(0.022 5)年份-3 831.9***-193.3***-4 003.8***157.5(36.04)(38.36)(47.45)(163.8)_cons48 038.2***6 023.9***49 295.7***6 488.5***(418.0)(521.9)(529.6)(1 932.1)N283232278312Sargan test22.208 4823.071 43 19.442 2319.529 51(1.000 0)(1.000 0)(1.000 0)(1.000 0)AR(1)-2.228 2-1.525 1-2.205 5-1.436 7(0.025 9)(0.127 2)(0.027 4)(0.150 8)AR(2)1.916 0.773 74 1.243 5 -0.462 64(0.055 4)(0.439 1)(0.213 7)(0.643 6)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传统研究大多讨论国外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忽略了外部技术获得可以来自于国内外两种渠道,且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外部技术获得与内部技术攻关存在互补或替代效应,外部技术获得之间也存在相当程度的替代效应,并揭示了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改造能力的不同作用。一方面,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在技术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较为显著,即对国外技术引进具有中介调节作用,但对于国内技术购买的影响不太显著;另一方面,企业技术改造能力立足于自身技术基础,对外部技术获得均有影响。通过不断提升企业技术改造能力,可以降低其对外部技术的依赖度。从这一角度看,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的效果很相似,但性质有所不同,自主创新主要是企业本身的技术累积进步,而技术改造侧重于模仿借鉴外部技术,以实现自身技术升级。总而言之,应正确认识外部技术获取和内部技术开发的关系,认真研究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改造能力对外部技术引进购买与自主创新的影响,深刻把握技术发展趋势,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不断寻找最优技术创新模式。

4.2 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但也存在以下不足:①受数据限制,不能进行更多的稳健性检验;②难以找到合适的工具变量完全消除内生性问题;③未考虑通过并购形式获取外部技术的情况。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作进一步探讨:第一,利用更为微观的企业面板数据进行模型估计;第二,寻找更好的计量办法如工具变量法等消除内生性问题;第三,将企业并购等因素纳入回归模型加以考察。

参考文献:

[1] 傅元海.技术引进影响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证检验[J].当代财经,2012(9):91-101.

[2] 崔淼,苏敬勤.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协同:理论与案例[J].管理科学,2013(9):1-12.

[3] 徐欣,唐清泉.技术研发、技术引进与企业主营业务的行业变更: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2(10):193-206.

[4] 俞立平.高技术产业引进技术为什么会下降[J]. 科学学研究,2016(11):1646-1654.

[5] COE D T,HELPMAN E.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5(39):859-887.

[6] 千慧雄.“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问题研究: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9):56-65.

[7] 肖利平,谢丹阳.国外技术引进与本土创新增长:互补还是替代——基于异质吸收能力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6(9):75-92.

[8] 李光泗,沈坤荣.技术引进方式、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11):15-20.

[9] 李真.技术模仿、转移与创新的贸易利益效应研究——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4):18-33.

[10] 吉亚辉,祝凤文.技术差距、“干中学”的国别分离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7).49-63.

[11] 熊瑞祥,李辉文.郑世怡.干中学的追赶——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证据[J].世界经济文汇,2015(2):20-40.

[12] 林春艳,孔凡超.技术创新、模仿创新及技术引进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动态空间Durbin模型的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6(5):106-118.

[13] 刘小鲁.我国创新能力积累的主要途径:R&D、技术引进还是FDI[J].经济评论,2011(3): 88-96.

[14] CHEN X,SUN C.Technology transfer to China:alliance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with western technology exporters [J]. Technovation,2000(20):353-362.

[15] ALBERT G Z,GARY H JEFFERSON, JINCHANG QIAN. R&D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firm-Level evidence from Chinese industry[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5,87(4):780-786.

[16] 徐欣.企业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的协同、平衡效应——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13(7):47-55.

[17] PILLAI P MOHANAN. Technology transfer adaptation and assimilation[J].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1979,14(47):121-126.

[18] 庞长伟.自主创新还是引进创新——合作效率对创新模式转换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2):97-103.

[19] HAGEDOORN J, WANG N. Is there complementarity or substitutability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R&D strategies[J]. Research Policy,2012(41):1072-83.

[20] 保永文.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引进与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7(6):38-49.

[21] 孙鲁云,何剑.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区域创新发展——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实证考察[J].工业技术经济,2017(9):130-136.

[22] JONG BUM KIM,CHARLES T STEWART. The relation between domestic R&D and imports of technology[J].Technology Transfer,1993(8):94-100.

[23] 刘瑞翔.FDI体现型溢出与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J].中国科技论坛,2010(6):47-51.

[24] 周新苗,唐绍祥.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对企业绩效影响差异分析[J].系统科学与数学,2011(3):326-338.

[25] 李姝,刘殿和.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2(6):21-27.

[26] 王清平,何超超.中国对外贸易与投资对国内技术创新的影响维度——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53-58.

[27] 方文中,罗守贵.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来自上海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6(1):1-9.

[28] 宋志红,范黎波.模仿、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9):153-157.

[29] 贾娜,吴丹丹.人力资本.研发支出与企业自主创新——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求是学刊,2013(2):52-59.

[30] 孔东民,庞立让.研发投入对生产率提升的滞后效应:来自工业企业的微观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14(6):69-80.

(责任编辑:张 悦)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