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黄魏紫竞芳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莱州螳螂拳传人是谁 姚黄魏紫竞芳菲

姚黄魏紫竞芳菲

2024-07-17 16: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记得十几年前的一次武术表演,与道锦邂逅,差点没认出他来。不足1米70的身高,显得格外消瘦,一头乌发几成秃顶。寒暄之后方才得知,家庭突遇不测,一时间思想上挥之不去,难以摆脱困境。可行拳飞腿之间,他也像变了一个人,动作潇洒飘逸、刚柔相济,更显出几分成熟与老练。

与以往不同是,此次田野采风,就是想弄清萦绕在心中的些许疑问。与道锦相约于龙口会面,2010年4月10日我们如期赴约。他乡会友不宜久留,干脆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作者:您提供的资料,我一定认真拜读,其中会有我需要的大量信息,而我想知道的不限于此。因为我是学武术的,研究螳螂拳有年,我提出的问题或许比较尖锐而深刻。如果您觉得比较敏感,不便作答,可以回避,最好实话实说。我们要对历史负责。

道锦:上次螳螂拳座谈会,您的发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应当有人为传统武术的发展说点实话,办点实事。

作者:六合螳螂拳主要分为招远(川林家、招城)和龙口两派(姑且如此称谓,以示区分)。言论自由,各抒己见。然而,其师承皆尊王郎为祖师,王郎传金叶(生卒不详),金叶传魏德林(约1780〜1873),魏德林传林世春(1825〜1912),林世春传丁子成(1879〜1957)、王吉臣、赵同书等。那么,金叶是跟王郎学的螳螂拳吗?

道锦:金叶只是个传说。不仅生卒年代不详,而且就连他的身世、籍贯、所习何艺、师从何人,现代人很难说清。上世纪武术挖掘整理工作,螳螂拳皆尊王郎为祖师,得以默认。

作者:六合螳螂拳招远派认为,六合螳螂拳第一代传人为魏德林,而第四代传人赵春合(1910〜1994)生前一再强调,我们学练的是六合门、沧州六合拳。“六合螳螂拳”的命名最早由黄县(龙口)传人所为。直到上世纪90年代,招远派才顺应了武林界的称谓。

道锦:这种说法我不反对。我老师说他向丁子成学拳时就叫六合螳螂拳。因为丁子成与螳螂拳传人姜化龙,及其弟子曹作厚关系甚笃,皆为莫逆之交,互传拳艺。他要求弟子们在学习六合拳的同时,必须习练螳螂拳。以此,原以阴柔风格见长的六合拳,在融入罗汉拳沉稳刚猛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螳螂拳的灵动矫捷。六合螳螂拳从功法理论到技术实践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体系。

真正将六合拳和螳螂拳融会贯通的则是单香陵。单香陵初习长拳、通背拳,从艺丁子成后,不仅在技术上全面系统地掌握和继承了六合螳螂拳,而且深刻领悟了六合螳螂拳的创拳理念。留住北京期间,他又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有机地融入自己的拳法体系中,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六合螳螂拳,并被武林同好认同。

作者:黄县赵金德先生《六合螳螂(拳)六代传人赵乾一》(烟台文史资料1992.12)文中说,其父赵乾一是丁师研究六合螳螂拳技击的唯一演练对手。那么,赵乾一与单香陵所传拳技可有异同?或者丁子成与赵同书所传拳技已经各有差异?

道锦:武术的传承口授身传,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个人的技艺,即便出自于同一老师,也不可能完全相同。这主要与个人天赋,习武经历,个人修为等因素密不可分。所以,传流至今的六合螳螂拳,技术风格或有不同,自然而然。

作者:追溯六合螳螂拳的起源,我们不反对将魏德林作为第一代传人的说法。因为民国《莱阳县志·武术》记载:螳螂拳史上的重要人物赵珠,“年老尝趺坐床上。剧盗卫三素耳其名,遽入爪探其睛,珠手挥之,跌床下,不敢少动。”此处的“卫三”应该就是魏三(魏德林)。

道锦:魏德林的为人行事不类他人,行踪不定,无有常规,这与他的个人身世有关。他也很少提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讳莫如深。他的学生知道的本来就少,我们知道的恐怕更少。

作者:招远派说魏德林是莱阳城西魏家沟人(佚名 中华奇葩——六合螳螂拳jiahaolong.51.net),龙口派说是湖北人(单世基《螳螂拳家单香陵》烟台市文史资料第七辑1987)。魏德林到底是哪儿人?

道锦:我曾多次听先师讲过,魏德林是莱阳人。

作者:魏德林的生卒年代也有疑问。若按民国《莱阳县志》,卫三(魏德林)拜见赵珠时,远比赵珠年轻。否则,许多问题更加难以解释。而将魏德林的生卒年代有意提前的目的,是否有意向所谓的王郎祖师靠拢?

道锦:听老师说,魏德林之上有老师,可能叫金叶或龙二爷,有可能是同一个人。

作者:即便魏德林请教过赵珠,与螳螂拳师有过技术交流。那么,这种交流的频率和程度有多大,至今六合螳螂拳术中是否留有印迹?

道锦:这些历史问题,很难说得清楚。魏德林即便学练过螳螂拳,恐怕掌握的程度不会太深。否则,那个年代就应当叫六合螳螂拳了。

作者:我们从查阅文献中发现六合螳螂拳术中的一些螳螂(拳)手法,譬如“勾搂捶”“缠封手”“采手”“磨盘手”“捆封手”“斧刃脚”等等,您能否为我们讲解演示更多的螳螂(拳)手法?

道锦:六合螳螂拳以六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髋合)为精髓,以缠丝旋转为灵魂,以鸡步坐山和大猿式为根基,以斧刃(脚)和展拍(腿)为主要腿法,以勾搂(捶)和磨盘(手)为母手,以三捶为母捶,拳法风格独具特点。而其技法上讲究的“招之即打,打之即招”“八打八不打”“八刚十二柔”“七长八短”等等,都与螳螂拳相映成辉、颉颃共美。

作者:六合螳螂拳从套路名称到动作名称,以及技术特征和演练风格,均与梅花螳螂拳和七星螳螂拳迥然有异。那么,六合螳螂拳究竟是六合拳的成分多一些,还是螳螂拳的成分多一些,或者二者各占多少比重?

道锦:六合螳螂拳中的“短捶”以拳法为主,原出六合拳,后世传承融入了螳螂拳的成分;“双封”以掌勾为主,属于螳螂拳手法;他如“贴刺”“藏花”“截手圈”“照面灯”“仙手奔”等,都是以螳螂拳手法为主的。总体来看,螳螂拳手法至少占据本拳种7成以上的份额。

作者:任何一个拳种都是在历代拳师的不断探索、积累、总结和交流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其实许多拳种类似六合螳螂拳,譬如通背拳与劈挂拳结合形成了通背劈挂拳,戳脚与翻子拳结合形成了戳脚翻子拳,形意拳与八卦拳结合形成了形意拳八卦拳等等。

道锦:是的。表面看来,六合螳螂拳是六合拳与螳螂拳的结合。实际上,六合螳螂拳是在吸收了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通臂拳、罗汉拳、八极拳、劈挂拳、洪拳等拳法之长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拳种。

作者:我比较赞同您“六合螳螂拳的命名始自龙口人丁子成”的说法,理由有三。一是螳螂拳大致于清末民初形成梅花、七星两派,六合螳螂拳应该就在这个时期基本完成了六合拳与螳螂拳结合。二是1933年螳螂拳传人发起成立的莱阳国术馆,设址于莱阳城北当铺,是“丁百万”提供的一处闲置房产,可见丁氏家族与螳螂拳传人的私交非同寻常。三是丁子成的家庭财力与个人学识,有条件促成其完成这项艰巨任务。

道锦:如君所言。丁子成习武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家庭背景。丁氏家族从事典当业和票号业,于各地雇用了大量镖师。丁子成从小耳濡目染,加之天资聪慧、悟性较高,很快成为武术方面的行家里手。他以少东身份于各地当铺学徒时,不断向武师请教,得到精心指点。他初从河北沧州拳师崔禹习学罗汉拳、长拳和十八般兵器。后拜应邀来丁家担任武术教师的林世春为师学习六合拳。1926年他创建黄县第一家武馆——黄县国术研究会,1936年更名为国术馆,自任会长、馆长。其间,邀请烟台八卦掌名家宫宝田、招远罗汉拳名师傅通、莱阳通背拳名师吕孟超、沧州八极门五世掌门人神枪李书文、莱阳螳螂拳名家姜化龙及其弟子曹厚作,来馆授艺。丁师不仅社会交往广泛,而且谦虚好学,为六合螳螂拳的创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者:早先有些武者不大讲实话。要知道在那个特定的时代,似乎只有把事情说“玄”了,弄“巧”了,才会有人相信。可现代人不见得都听骗不听劝。如果螳螂拳传人不能主动排除这些陈规陋习,将会成为影响其健康发展最大的思想障碍。

道锦:武术传承至今,无论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还是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都应当实事求是,不要故弄玄虚,有碍发展。如果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岂不走火入魔?

作者:我不太喜欢武术类文章中出现登峰造极、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之类的词句。即使无有损毁贬低他人之意,也有吹捧抬高自我之嫌。这也是造成门户之见与派别之争的潜在因素。

道锦:有朋友建议我建个网站,介绍一下六合螳螂拳。我思来想去,还是放弃了,别再鱼目混珠、混淆视听了。我有时想躲进深山老林,一心一意操练师父传授的技艺,有可能带上几个徒弟。摆脱尘世,健身养生。

时间在推心置腹的倾心交谈中转瞬即逝,抬头看钟,已是午后时分。

认知的局限会产生偏见,而偏见极易导致歧视,这样的结果肯定不公。以往螳螂拳研究,我们对六合螳螂拳避而不谈,这不是单方面因素造成的。而沟通信息,交流习得,坦诚真相,既有助于消除误解,又会赢得社会尊重。这对六合螳螂拳的未来发展是件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传统武术的现代化,首先要求执技者从自我做起,主动摆脱沉重的历史包袱和思想负担。当今社会,那些玄妙离奇、英勇无敌的神话故事,几乎没有市场了。武林同道更需要相互理解与包容,彼此交流与沟通,精诚团结,凝聚合力。我们要学会引导民众去选择适合自身需求、喜闻乐见、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如果螳螂拳能够吸引更多的习练者,成为全民健身的主要手段之一,那将是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真正应当达到的目的。 (文/ 徐 阳 王开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