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来第一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荷花写意画家是谁 五百年来第一人

五百年来第一人

2023-10-12 16: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作者:庄景辉

张大千与毕加索

“张大千的荷花,为国人脸上增色”,当年张大千先生三十五岁时所画的《金荷》被法国政府收藏时,徐悲鸿先生曾十分激动地向国人如是说。而后更道出了“五百年来第一人”这一画坛名言。张大千画荷,历来为后人所推崇,得之一花,拾之一叶,皆为传世之宝。太老师笔下的荷花有金碧、没骨、工笔、写意、泼墨、泼彩,洋洋洒洒,实为全能的天才画家。

我的恩师慕凌飞先生是张大千、张善孖早年的入室弟子,慕老在论及张大千画荷时曾亲口对我说过“你太老师画荷,最初是从八大山人入手,同时研习徐青藤、石涛、陈老莲、新罗山人、恽南田等。”张大千取八大山人之“韵”、石涛之“气”、融石涛八大于一体。中年在八大、石涛的基础上吸收了宋代绘画的特点,使笔下的荷花更具物理、物情、物态。特别是敦煌归来之后,无论是荷花、山水、人物等等都融入了敦煌壁画的特点。勾金的荷花更加富丽堂皇、没骨的荷花更加清妍秀丽、写意的荷花更加翰墨淋漓。这是张大千画风的第一次重大变革。第二次重大变革,是他衰年变法,首创了泼彩的艺术风格,不仅为山水开创了新纪元,也为画荷开辟了新天地,使泼墨泼彩艺术阐发无余。张大千的艺术道路是由师古到融古,最终达到化古为己用的最高境界。

张大千画荷之艺术风格,大致上可以归纳为金碧、没骨、泼墨泼彩。

金碧风格是吸取了金碧的装饰性,又结合了唐朝李思训、李道昭父子金碧山水的画法来画荷花,辅以敦煌壁画的神韵,在金笺纸上用墨线勾勒后,填染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质颜料。张大千画荷的点睛之处,在于朱荷的花瓣上施以金线勾勒,使画面倍感富丽堂皇。因此张大千的金碧荷花是历来收藏家的钟爱。1946年所做的《红妆步障》,如图

1948年的《翠佩红妆》,如图

1946年的《朱荷》正是此类作品中的代表之作。如图

敦煌归来,张大千的荷花中便融入了唐代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风貌。风裳翠盖、碧叶纷披、红花灼灼。朱红重彩敷色,复以宋人笔法勾勒花瓣,使整个画面更加富丽堂皇、光彩夺目。从目前传世的之作品看,张大千勾金重彩的荷花,基本上是敦煌归来三年内所创作,且存世量较少。四十年代后期,多见清丽淡雅的粉荷。五、六十年代以后,则是泼墨泼彩的另一番面貌。

没骨画法始创于北宋徐崇嗣,其花卉以清雅艳丽为主。白杨、石涛常用该发。张大千的没骨法融合了石涛、徐渭、八大、恽南田等人的笔法,发挥荷花潇洒脱俗的韵味,尤其是荷花的造型清雅优美、叶大梗长、亭亭净植更显没骨荷花的神韵。1956年在日本东京都所画的《没骨白荷》,如图

1947年的《彩荷图》,便是此中精品。如图

张大千在图中题诗云“波镜初开宿露滋,树枝败叶正离披;夜来问有鸳鸯宿,吩咐西风莫吹浪。”中年的张大千吸收了恽南田的设色明雅,晕染温润的长处,同时又和点画离披的小写意笔法相融合,变早年的精细为潇洒。以以淡雅的墨色,染出带露凝香的晨荷与夜荷,颇有灵秀清芬的韵致,使其朦胧淡雅如梦似幻。

张大千的写意荷花,完全以夸张、变形来表现荷花的精神内涵。西洋绘画以写实为主,中国绘画崇尚写意。自梁楷泼墨仙人、贯休的罗汉图、徐渭、八大山人的狂放表现,陈老莲的緃逸变调,都是艺术家主观刻意所为。张大千的荷花虽然衣承石涛、八大山人,但他也深受徐渭、陈老莲的影响。其写意荷花已摆脱了“自然再现”的羁束,而是一种自我主观的精神表现。摇曳多变的荷叶,更加彰显出夸张变形的神韵。1944年的《风荷》即属此类作品。如图

兼工带写并施以重彩,也是张大千常用的画荷表现手法。兼工带写的画法有即工整又率真的特点,使画面更加生动活泼。张大千在兼工带写的基础上,施以重彩,如1947年的《池塘过雨图》中的朱荷、如图

1944年的《荷荫鸳鸯图》中的朱荷及鸳鸯,皆有点睛之妙。 如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荷荫鸳鸯图》,与梅云堂所藏张大千《嘉藕图》,属同一构图。此《荷荫鸳鸯图》略早于《嘉藕图》。梅云堂所藏太老师的《嘉藕图》在2001年的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以1.9亿港币成交,创下了张大千画作拍卖的当时最高纪录,再创画坛奇迹。

工笔重彩,指工整细密和敷设重色的艺术。张大千先生的入室弟子花鸟画大家中央美院老教授俞致贞、田世光等人,均为现代工笔重彩的杰出代表人物。张大千的工笔重彩,均施以昂贵的天然矿物质颜料,正因如此,半个世纪以后的今天,人们发觉此类作品依然光鲜如初。故收藏家们对此类作品趋之若鹜。1944年的《采莲图》、如图

1948年的《朱荷雀鸟扇面》,如图

正是张大千盛年之作,精细之处可谓妙到毫巅。

泼墨技法,始见于唐代的王洽,其后又有著名的青藤、八大的泼墨花鸟。而张大千在青藤、八大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自成一家。水墨交融、墨中见笔、笔中见墨,笔墨酣畅淋漓,增加了画面的千变万化。张大千在1946年所做的《泼墨荷花通景》便是一例。如图

张大千在画中题诗曰“醉眠妓馆温和尚,水墨芙蓉浊世夸,马乳龙须谁管得,俨然一领破袈裟。”温和尚是指南宋时期的温仲元。温以画泼墨葡萄见长,其《葡萄图》、《折枝葡萄图》皆为传世杰作。元代诗人邓文原有诗赞曰“满筐圆实丽珠滑,入口甘香玉冰寒。”马乳、龙须出自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葡萄》“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马乳是指葡萄。龙须是指葡萄枝新发出的嫩茎。

晚年,张大千所独创的泼墨泼彩,在近乎抽象的形象中,蕴含着具象的笔墨。他在寻找新的中国画语言的同时,仍能呈现出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与西方抽象派纯粹追求潜意识的未知世界,是截然不同的。正因如此,“泼墨泼彩”的结构,成为了他独特的绘画语言,扩张了水墨的表现领域,无论在形式和意境的表现是都有着超越前人的成就。“自抒胸意,不袭前人,无任无我,无古无今”可谓登峰造极。1982年的《勾金红莲》,便是此类作品中的佳作。

纵观张大千的荷花,早年多以水墨写意,初从八大、石涛、青藤、白阳。中年受敦煌壁画的影响,兼做工笔重彩的荷花,有巨幅的墨荷和没骨荷花。到了晚年将山水画的泼墨泼彩技法运用到画荷上,开创了他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因此,在中国画荷史上,张大千堪称自八大山人、石涛以来中国百年第一画荷大家。

张大千晚年的泼墨泼彩的画风,使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确立了里程碑的地位。张大千的泼墨泼彩成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当时正是西方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张大千此时正好旅居西方与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抽象主义大师赵无极等人,都有直接的接触。因此张少侠、李小山等人认为张大千的泼墨泼彩主要是受西方的影响,是抽象画;还有一种是叶浅予、朱伯雄等人的观点,认为张大千的泼墨泼彩是从传统中变化而来。

我个人认为,太老师张大千的衰年变法是一种自然的水到渠成的,是一种东西方艺术交融的、历史的时代的必然的选择。无论是张大千的泼墨泼彩的山水还是荷花,都具有强烈的国际艺术语言,同时又焕发着深深的变化莫测的东方神韵。正因如此,张大千的作品引无数中外艺术家竟折腰。因此我认为张大千的艺术语言、艺术地位既是东方的,又是世界的。

作者简介:庄景辉,著名旅美画家、国际重彩大家,美国张大千艺术研究会会长、美国中国画学会常务副会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