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香大法”炼成记(上):祭坛画革新,佩萨罗圣母与佩萨罗家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荆棘的冠冕 “提香大法”炼成记(上):祭坛画革新,佩萨罗圣母与佩萨罗家族

“提香大法”炼成记(上):祭坛画革新,佩萨罗圣母与佩萨罗家族

2023-08-12 17: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516年11月26日,贝利尼去世之后,30岁左右的提香当仁不让地成为威尼斯的首席画家。

很快,他以自己的技法和作品,向威尼斯人证明了自己配得上这样的荣耀。

题图:提香《佩萨罗圣母》局部

壹 威尼斯最大的祭坛画

正是从1516年开始,提香接受了圣方济会荣耀圣母教堂(意大利语:Basilica di Santa Maria Gloriosa dei Frari,简称Frari Basilica 国内另译为圣玛利亚·代·弗拉里大教堂、也译为弗拉里荣耀圣母堂)的订单,为这座教堂创作一幅祭坛画。

照片:圣方济会荣耀圣母教堂外景 图源:网络

这座教堂拥有次级宗座圣殿的地位,主体建筑建成于1338年。此后过了18年,又建成其钟楼,高度仅次于圣马可教堂,是威尼斯第二高钟楼。

1518年,提香这幅《圣母升天图》以磅礴的气势、炫目的色彩、惊人的尺幅展现在修士们面前。

在众使徒的仰望之下、在众天使的环绕之中,圣母展开双手,正冉冉升上天国。最上方高高在上天父,满怀慈悲与怜爱的神态注视着发生的这一幕,在天父与圣母中间,是一团寓意着圣灵、夺目的金光。

有关这团让人眩晕的金光,是提香从镶嵌画中所获得的灵感。不要忘记,当少年时代的那个愣小子刚到威尼斯时,曾和自己的哥哥弗朗切斯科(Francesco)一起,随一位名叫塞巴斯蒂亚诺·祖卡托(Sebastiano Zuccato)的师傅学过一段时间镶嵌画。《圣母升天图》中的这团金光,带着向这位镶嵌画前辈致敬之意。

提香《圣母升天图》1516-18年

弗拉里荣耀圣母堂的圣方济各修士们,在首次目睹这幅画作时,其表情类似于画作最下方那些同样目瞪口呆的圣徒们,他们激动万分,却又不知所措。这样的圣坛画,已经大大超越了他们当时的想像空间,也大大突破了同一时期那些司空见惯的平庸之作,这让他们踌躇了一阵子,是不是该接受这件订单,然后将它挂在教堂正面的祭坛上?

显然,最终他们接受了这幅画作。这幅宽360厘米、长几近7米的巨幅画作,被置于正祭台之上。到了1818年,这幅画曾一度被移到学院美术馆,直到1919年又回到原地。并且这座教堂中,也是提香的最终归宿——当1576年他因为鼠疫去世之后,人们在海边的别墅中找到他的遗体,之后将他安葬在这座教堂中。

《圣母升天图》局部1

这样大尺幅的画作,并非像南方画家们画在墙壁上的湿壁画,而绘制在布面上的油画。

几十年后,老米开始在西斯廷完成的那幅《最后的审判》,其尺幅大约是1370X1220厘米,也就是说提香这幅油画,尺幅相当于《最后的审判》的四分之一,这在那时,应是尺幅最大的一幅油画了,同时,直到如今它也是威尼斯尺幅最大的祭台画。

除了超大的尺幅,这幅画作在构图和情节表述方面,也产生了强烈戏剧化的效果,尽管空间宏大,但两位圣徒的袍服与圣母的袍服,均采用了明亮、艳丽的红色,在视觉上产生一种三角形的稳固感。

《圣母升天图》细部

《圣母升天图》细部

三十岁左右的提香,在画面下部展示出他对健壮、运动人体的塑造方面,并不逊色于米开朗基罗;在画面中部,他所塑造的这位优雅、完美的圣母,也不比拉斐尔那些理想化的和谐画面差。而在画面上部和人物的空隙中,则运用了威尼斯画家所特有的对光线和色彩的处理方式,产生出温暖富丽、光华灿烂、更具视觉震撼的艺术效果。

贰 佩萨罗家族

如果说《圣母升天图》在构图上,让我们感受到青年提香对传统祭坛画构图的一种突破,那么在以下这幅《佩萨罗圣母》的祭坛画,则颠覆了当时所有的传统。

要了解这幅画作的背景和内容,我们先从提香10年前的一幅作品——《教皇亚历山大四世将主教雅各布·佩萨罗引荐给圣彼得》讲起。

提香《教皇亚历山大四世将主教雅各布·佩萨罗引荐给圣彼得》184x145厘米 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博物馆

据说这幅画作是提香留下最早的一幅油画。画作中右边这位身穿红色古罗马托加袍男子,脚下放着两把天堂的钥匙,这显然是暗示这位大神就是圣彼得。但并没有遵循圣彼得在蓝色外套上穿黄色斗篷的传统做法,有人分析是可能是提香那会还图样图森破,对这些规矩还没有搞清楚。

左侧这位戴着三重冠冕的显然就是教皇,目前国内介绍的资料都很混乱,有的写成Pope Alexander IV,有的写成Alexander VI,我查阅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博物馆的官网,希望能获得一个准确的说法,而该网的作品查找只支持法语和荷兰语,所以也没有彻底搞明白,也希望能通过此文求教各位方家。

如果说这位教皇是亚历山大四世,那么提香估计用了和拉斐尔一样常用的美化宣传方式。如果你还记得此前介绍拉斐尔的内容,以及他的团队此时正在梵蒂冈所作的一系列带有宣传任务的壁画,你就会明白提香在画作中,可能也表现了同样的穿越题材。(见第六十八篇文章《梵蒂冈拉斐尔房间壁画详解》)

教皇亚历山大四世的在位时间是1254年12月12日至1261年5月25日,他为教廷所作的贡献,在武方面是同神圣罗马帝国争夺西西里,最终将腓特烈二世的私生子、西西里国王弗里德曼革除教籍;

在文治方面,主要政绩是提拔了托马斯·阿奎那,他将巴黎大学神学院教授的阿奎那召入罗马教廷,在几代教皇手下充当官方神学家。(见第二十九篇文章《古希腊人留给基督教的“特洛伊木马”,阿奎纳、但丁与乔托们的翡冷翠时代》)。

这两位大神之间的跪立者,便是画作的委托者——雅各布·佩萨罗(Jacopo Pesaro),他虽然穿着修士的服饰,但画面前方的头盔,表明他还是一位军人。

实际上佩萨罗曾被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任命为教皇舰队司令。而画作的场景,应是在威尼斯与土耳其一场海战之前,亚历山大六世将自己的舰队司令引荐给圣彼得,希望获得圣人的祝福。

亚历山大六世,这位波吉亚家族名声很臭的教皇在位时间是1492—1503年。其在位期时,开始了第二次威尼斯——土耳其战争时期。在此前第一次威土战争(1463——1479)中,威尼斯被奥斯曼土耳其占领的部分土地,不过在1489年,威尼斯购得塞浦路斯岛,从而部分地补偿了此次战争中的领土损失。

雅各布·佩萨罗的另一身份便是帕福斯(塞浦路斯古城)大主教。同时,他也带领教皇舰队与土耳其人打仗。第二次威—土战争从1499年一直打到1503年,威尼斯属下的许多爱琴海岛屿,以及在摩里亚(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南部的关键据点莫东(modon)和科伦(coron)被土耳其占领。

在这种不利情况下,雅各布·佩萨罗为狼狈不堪的威尼斯挽回了一丝颜面——1502年6月28日,他率领的威尼斯海军在希腊爱奥尼亚群岛中的圣塔毛拉岛一战中,获得了胜利。

虽然这场海战,仅仅是对奥斯曼土耳其的一次小型局部胜利,但这对于佩萨罗的家族们来说,却是一项可以夸耀几辈子的大胜。

提香这幅画作,就可能是战斗结束之后,佩萨罗家族在1503年向乔凡尼.贝利尼下了订单,由乔凡尼完成了初稿设计,此后由提香在1506-10年期间完成。

叁 《佩萨罗圣母》

十年之后,也就是提香为弗拉里荣耀圣母堂创作完成《圣母升天》之时,雅各布·佩萨罗家族买下了圣方济会荣耀圣母教堂内的一间礼拜堂,他们继续请提香完成了这幅《佩萨罗圣母》,这幅画至今也保存在礼拜堂圣殿的入口墙处。

提香《佩萨罗圣母》(Pesaro Madonna)布面油画 478×266cm 1519-1526年 圣方济会荣耀圣母圣殿

提香从1519年—1526年完成的这幅画作虽然尺幅上比《圣母升天》图要小,但带给人们的视觉震撼丝毫不减前者。

在此前介绍他的大师兄乔尔乔内在1504年之前完成的那幅《卡斯特弗兰科祭坛画》,我已经介绍了他在构图方面,采取了人们从未用过的一种品字型构图,算是一次很大胆突破。而与之相比,提香此时的构图就可算得是一次革命性的颠覆了。

圣母与小耶稣并没有出现在画面中央,在中央的身着蓝色袍服的圣彼得!此时的提香显然懂得了该给他如何正确打扮了,他为圣彼得在蓝色外套上,为他披了一件靓丽的金黄色外套。而开启天国的钥匙,被他随意放置在脚下的台阶上。

而如此抢眼的圣彼得,虽然位于中心位置,但他仅仅是起了一种衔接剧情的角色。圣母并不像此前画家们所处理的那样正面对着观众,她坐在最高一级的台阶上,侧身望着下方。圣母右侧,是正在向她引荐佩萨罗家族成员的圣方济各。

《佩萨罗圣母》局部1

《佩萨罗圣母》局部2

在画面左下侧跪立的是画作的资助人雅各布·佩萨罗,他与对面的家族成员互相呼应,其中一位具有明星脸的小女孩相当抢镜,她正用一种高贵、肃穆的表情望向画外,那纯洁、专注的表情,在这几位老成持重的家族成员之中,让人过目难忘。

在雅各布·佩萨罗身后,是一位手执红旗的战士,与那幅《教皇亚历山大四世将主教雅各布·佩萨罗引荐给圣彼得》一样,红旗上绣着这个家族的族徽。这位战士一手执旗,另一手拽着一位土耳其战俘,象征他们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提香按照赞助者的需求,将这所有的人物都安排入画面,但整体上并不显得凌乱,观众从他们身后那两根高耸入天际的巨大立柱,感受到这一场景所发生的宏伟背景,尽管对于建筑、圣母的姿态并没有采取平面对称的样式,在透视法则上也没有遵循自马萨乔以来开创这类题材的平行透视法,而是采用了成角透视的构图(可以回顾下第三十四篇文章《透视那点事儿》),但却取得了大不一样的成功。

19世纪晚期依据提香作品所作的蚀刻铜版画 作者:L. Kühn

在此前画家们的圣母画中,圣人、圣徒与赞助人,常常像是排列成几排,面向观众的标准集体合影,而提香却带给观众一种更为生动、戏剧化的视觉。而且,这丝毫没有影响对圣母圣洁的形象塑造。

这类对宗教题材戏剧化的处理,在20年后,达到了另一种炉火纯青的高度。

当提香完成这幅《戴荆冠的基督》时,已经是50岁左右。他不仅有了更为成熟的油画表现技法,而且运用了光影的明暗对比、来增强人物之间性格、命运的对立,将这一场景如此真实地、生动地展示给世人。

提香《戴荆冠的基督》 1540年

看了这幅《戴荆冠的基督》,我们就会明白画家们不光是在二维平面上尝试着视觉欺骗的幻术游戏,而且还能深刻地叩击我们的心灵。

同样,提香也将这种粗犷、疏阔、豪放的笔触用在他的肖像画和神话题材中,以下我们将要看到,这些更接近现代油画技术的运用,将继续为我们带来哪些视觉与心灵上的震撼。

————————————————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