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临江仙》英译策略的多维描写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英语翻译倒装句转换 杨慎《临江仙》英译策略的多维描写研究*

杨慎《临江仙》英译策略的多维描写研究*

2023-03-21 03: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 滕 雄 文 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100191)

一、引言

词是一种特殊的诗体。《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明朝杨慎所作的《廿一史弹词》中“说秦汉”的开篇词。清朝毛宗岗修订《三国演义》时,将它作为开篇词。随着毛版《三国演义》的流行,这首词也成为妇孺皆知的名篇。[1]1国内外有十余位译者翻译了《三国演义》的部分内容,全译本仅有两个,即邓罗(C.H.Brewitt-Taylor)和罗慕士(Moss Robert)的译本。[2]这首词的英译较少,散见于罗慕士的译本和一些译者的诗词英译著作中,如丰华瞻、龚景浩、许渊冲等。[3-6]与此同时,对这首词的翻译研究亦比较少见。为此,本文采用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的理论框架[7-9],从译诗语言的易化、译诗形式的多样化、译诗词语转换以及附翻译扩展策略等4个层面对4个版本的英文译文进行多维度的描写研究,以探究译者的译诗策略体系。

二、《临江仙》英译文的翻译策略分析

本文选取了罗慕士、丰华瞻、龚景浩以及许渊冲的英译文进行比较分析。每个译文的翻译策略均有一定的代表性,总体上较全面地体现了翻译策略的运用,从而更加有力地支撑最后的结论。原文与译文如下: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1]1

罗慕士译文:

On and on the Great River rolls,racing east.

Of proud and gallant heroes its white-tops leave no trace,

As right and wrong,pride and fall turn all at once unreal.

Yet ever the green hills stay

To blaze in the west-waning day.

Fishers and woodmen comb the river isles.

White-crowned,they’ve seen enough of spring and autumn tide

To make good company over the wine jar,

Where many a famed event

Provides their merriment.[3]2

丰华瞻译文:

“Lin jiang xian①Yang Sheng(Ming,1488—1559)”

The torrents of the Yangzi wash away heroes of yore,

Right or wrong,success or failure,all are no more.

Green hills and wide rivers remain the same,

How many times has the setting sun spread its flame!

Fishermen with white hair work along rivers and on isles,

Rowing their little boats leisurely for miles.

They carry bottles with liquor and drink at ease,

Chatting about the past and smiling in the breeze.[4]199

龚景浩译文:

Lin Jiang Xian(Ming)②Yang Shen

The roaring Yangtze flows ever eastward,

Its waves scouring away all heroes.

Success or failure,right or wrong—

They do not seem to matter so much

Once your back is turned.

But the green mountains will be there still,

And how many sunsets will carry the glorious after glow?

White-haired fishermen work the shoals;

They’ve seen so much of the spring breeze and autumn moon.

A jug of cheap wine to drink to our happy meeting:

So many momentous events,past and present,

Are bandied about with a laughter![5]189-190

许渊冲译文:

Wave on wave the long river eastward rolls away;

Gone are all heroes with its spray on spray.

Success or failure,right or wrong,all turn out vain;

Only green mountains still remain

To see the setting sun’s departing ray.

The white-haired fishermen sail on the stream with ease,

Accustomed to the autumn moon and vernal breeze.

A pot of wine in hand,they talk as they please.

How many things before and after

All melt into gossip and laughter![6]54

根据汉语古诗英译语言-形式-内容的特点,有学者提出并系统地论述了包括“译诗语言易化”“译诗形式多样化”“译诗词语转换”和“附翻译扩展”这4种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7-9]。各策略下包含若干种具体的翻译方法,如当时化法、拟古法、散体型、协韵型、音译法、直译法、自译、释义等。

下面从译诗的语言易化、形式多样化、词语转换、附翻译扩展4个方面,对以上4篇译文的译诗策略进行多维度研究。

(一)译诗语言易化策略

所谓译诗语言的易化,是指译者规避原文的历史特性,选择读者容易接受的英语来翻译汉语古诗,主要有“当时化法”和“拟古法”,前者指采用现代英语翻译,后者指“使用一些英语的古旧词或用法来体现原诗的‘古味’”。[7]92-944篇译文均采用了现代英语翻译,属于“当时化法”,比较符合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也有个别特例,例如,丰译第一行使用了英语古旧用法“of yore”,属于“拟古法”。

同时,部分译文中采用了汉语古诗和英诗中常见的倒装修辞手法,使译文读起来有一番古味。例如,原文第1句“滚滚长江东逝水”采用了倒装句式,正常的语序应为“滚滚长江水东逝”。丰译和龚译按照英语的正常语序翻译,罗译“On and on the Great River rolls,racing east”,许译“Wave on wave the long river eastward rolls away”采用倒装手法,将状语置于句首,字面上与原文的“滚滚”相对应。此外,罗译第2、4句,龚译第8句,许译第2句也采用了倒装,译文部分程度上还原了原文的古味,属于“拟古法”。

(二)译诗形式多样化策略

译诗形式多样化是指译诗如何表达原文诗歌形式的特点,主要是体裁和韵律,[7]94具体的翻译策略包括散体型、诗体无韵型、协韵型、借用型、自格律型。[8]62原词采用“临江仙”词牌,格律为平韵格,即以平声作韵脚。全文共60个字,分为上下两阕,各5小句。

在形式方面,4篇译文也各有特点,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详细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临江仙》原文与译文形式比较表

从篇幅结构看,原文共有60个字,分为上下两阕,各5小句。4篇译文篇幅从73词到89词不等,均分为两节。其中,罗译和许译每节5行,形式上与原文5小句对应;丰译每节4行;龚译第一节7行,第二节5行,形式更为自由。丰译有两处将原文两小句合并为译文一行,及“滚滚长江东逝水 / 浪花淘尽英雄”译为“The torrents of the Yangzi wash away heroes of yore”,“古今多少事 / 都付笑谈中”译为“Chatting about the past and smiling in the breeze”。龚译将“是非成败转头空”译为“Success or failure,right or wrong—/ They do not seem to matter so much / Once your back is turned”三行,形成了“跨行”。[10]

从文体和韵律看,4篇译文均采用英文诗歌形式来翻译,但又各具风格。罗译节奏为3音步至7音步不等,4、6音步为主,每节最后两行押尾韵,属于“协韵型”,即“有一定的韵律,尤其是尾韵较为整齐”。[8]62丰译节奏为5至7音步,6音步为主,每两行押尾韵,韵脚为aabbccdd,模仿了英文四行诗的形式,属于“借用型”,即“指借用译入语文学中的诗歌体裁,以之替换原诗的格律”。[8]62龚译形式自由,节奏为3音步至8音步不等,5音步为主,无明显的押韵,属于“诗体无韵型”,即“译诗虽有诗歌分行的特点,但在行文上却与散文差别不大”。[8]62许译节奏主要为5、6音步,有个别4、7音步,大体上每两行或三行押尾韵,韵脚为aabbacccdd,自成一体,属于“自格律型”,即“以一定的格律形式来翻译诗歌,这些格律与原诗不同,同时在译入语中也没有现成的格律”。[8]62

(三)译诗词语转换策略

此处“词语”,主要特指古旧名物和意象、典故等文化词语。[7]96汉语古诗词文字精炼,涉及此类文化词语较多,在英译这些词语时既要考虑意义转换,又要兼顾译文形式、读者接受等方面的需求。为此,译者需要采取不同的词语转换策略。例如,译文是自由诗时,用词也能相对自由;若是对音韵有一定要求的诗歌,则需要在词语上有所取舍。此外,一些文化意象词语的翻译也需要根据读者的文化背景进行转换。我们将杨慎《临江仙》原文中的主要词语整理出来,与译文对照,如表2所示。

表2 《临江仙》各译本的译诗主要词语转换策略比较表

词牌名“临江仙”意为靠近江边凭吊水仙女神,[11]罗译与许译未翻译标题,丰译和龚译的标题都采用了音译的方法,但又有不同。丰译将原文三个字看成一个词,译为“Linjiangxian”。龚译将三个字单独处理,译为“Lin Jiang Xian”,但在书末附录中给出了标题的英译“Fairy Descending on River”。[5]207

第一句是“滚滚长江东逝水”。“长江”的译法中,罗译为“the Great River”,疑似模仿“长城”(the Great Wall)的译法,并非通用的译法。“扬子江”是南京下游的长江河段的旧称,由于西方传教士来华最先接触的是这一段,听惯了“扬子江”的名称,所以将长江通称为“扬子江”③。丰译和龚译“Yangzi/Yangtze”实际是“以下位词来翻译上位词”,属于“提译法”。[8]62许译为“the long river”,仅从字面翻译,属于直译,或许是译者出于音韵的考虑。“东逝”描述了长江水滚滚向东、一去不回的气势,罗译、龚译、许译都是直译,丰译则省略不译。其中,罗译“racing east”强调了江水的方向和速度;龚译“flows ever eastward”突出了一去不回的意境,但“flow”在气势上略弱;许译“eastward rolls away”较生动地描绘出了“滚滚东逝”的情景。

第二句是“浪花淘尽英雄”。“淘尽”描写了江水的冲刷作用。罗译、丰译、龚译都是直译,其中罗译“leave no trace”概念更为宽泛,丰译“wash away”和龚译“scouring away”较明确地强调了江水的作用。许译从“英雄”的角度描绘他们的离去,属于视角转换。“英雄”的译法中,罗译和丰译为增添法,龚译和许译为直译。其中罗译用“proud and gallant”来烘托英雄的伟大,与“淘尽”形成反差,增添了一些悲叹的情感;丰译用“yore”表示怀旧,凸显原文咏史的内涵。

第三句是“是非成败转头空”。“是非成败”的译文皆为直译,罗译和丰译采用正常语序,而龚译和许译将“是非”和“成败”译文的位置互换。龚译的“wrong”后接一个破折号来延长[r]的发音,比延长的发音要更好;许译是“为了译成抑扬格”,牺牲形似来换取音美。[6]54“转头空”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白居易《自咏》中有“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12]苏轼《西江月·平山堂》中有“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13]“转头”是“形容极短的时间”。[14]罗译、丰译、许译译出了原文的比喻义,属于译写;龚译详细翻译了字面意思,属于直译。具体来看,罗译“turn all at once unreal”表达了“转头”这样短暂的时间和“空”这样的结果,丰译“all are no more”和许译“all turn out vain”主要强调了结果。

第六句是“白发渔樵江渚上”。“渔樵”的译文中,罗译为直译,丰译、龚译、许译只翻译了“渔”,而省略了“樵”。“江渚”的译文中,罗译、丰译、龚译都围绕中心词“渚”直译出了“岛”的意思,许译“stream”则是替换了原文意思。

第七句是“惯看秋月春风”。对“惯看”的翻译,罗译、龚译为直译,分别用“enough”“much”表示“惯”,用“see”表示“看”;丰译省略不翻;许译为“accustomed to”,有“惯”而无“看”,属于译写。“秋月春风”是用自然事物指代历史的更替,罗译将“月”和“风”统称为“tide”,属于替换;丰译省略不翻;龚译和许译为直译,但龚译“spring breeze and autumn moon”将“秋月”和“春风”的位置进行了调换。

第八句是“一壶浊酒喜相逢”。“浊酒”之“浊”,乃指酒不清澈。“酒”在中国古代一般是用粮食酿造的,而非用葡萄酿造。在译文中,罗译、许译为“wine”,是英语读者更容易理解的译法,属于替换法。龚译为“cheap wine”,也是替换法,但“cheap”与“浊”未必是对等的。丰译为“liquor”,未表达出“浊”的意思,属于省略。

第四、五、九、十句无古旧词语和文化词语,故不作词语转换策略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4个译本的词语转换策略使用情况呈现出以下特征:(1)各译本使用词语转换策略的种类差别不大。罗译使用4种,丰译使用6种,龚译使用5种,许译使用5种。(2)各译本在不同程度上集中使用某一种词语转换策略。罗译使用直译最多,共6处;丰译使用省略最多,共5处;龚译使用直译最多,共8处;许译使用直译最多,共5处。

总体而言,4个译本共使用8种词语转换策略,共计46处。其中,最多的是直译法22处,其次是省略法7处,再次分别是替换法和译写各5处。

(四)附翻译扩展策略

译者除了翻译原文,还会以题解、注释、单独成文等方式,增加自译、释义、赏析、研究和考据等内容,围绕原文和译文,扩展或深化了相关信息。这些内容是翻译的附属产品,故被称为“附翻译”。[9]1

罗译收录在其《三国演义》英译本中,在译文末尾注释“From Ershiwu shi tanci”,[3]2属于“释义”。[9]2实际上,收录《临江仙》原文的是《廿一史弹词》,“二十一”(廿一)非“二十五”也。

丰译收录在《丰华瞻译诗集》中,在译文前是原文。我们注意到,原文上阕第四句为“江山依旧在”,其中“江山”与实际的原文“青山”有出入,但译文“Green hills”对应的是“青山”,而非“江山”。[4]198-199译者对这首词的标题进行了注释“This lyric meter was us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ovelTheRomanceoftheThreeKingdoms.”[4]199此处附翻译策略为释义。在这本诗集中,译者在自序中简要介绍了翻译诗歌的经历。在附录中附上文章一篇,《我怎样翻译诗歌》,重点介绍了他的译诗原则,即要“忠实与原文的意义与诗情”:不应移植原诗的形式,包括行数和韵律;正确理解“忠实”的意义;注重诗歌的音乐美。译者对汉诗英译补充了一点原则,“采用英诗传统的韵律”,韵律为abab,abcd,或每两行押韵。[4]201-208这些介绍是译者对诗歌翻译方法的研究,属于“研究与考据”。[9]3丰译《临江仙》共8行,没有“移植原诗的形式”,每行音步数尽量统一,每两行押韵,比较符合“英诗传统的韵律”。

龚译收录在其《英译中国古词精选》中,由李赋宁先生作序,他认为龚先生英译中国古词读起来自然、通畅,忠实原文;运用英文自由诗体翻译“甚为得体”;间或用韵,起到强调效果。[5]序1-4此处附翻译策略为“赏析”,即“对诗歌内容、诗歌背景及其价值的赏析文字”。[9]2在“译者说明”中,介绍了词与诗不同的特点,强调词是“长短不一的诗行(poems of long and short lines)”,认为诗词翻译几乎是不可能的,故译成自由诗是比较好的方式,[5]译者说明12-14此处翻译策略应当属于研究与考据。《临江仙》译文前有原文,译文末尾对朝代“Ming”进行注释:“Ming Dynasty-1368-1644 A.D.”[5]190;在书末列出了所有词牌名称的拼音和英译,“临江仙”的英译为“Fairy Descending on River”,[5]207较好地解释了原词牌名称的本意。此两处注释属于释义。此外,在译文下方有插图一幅(见图1)。

图1 龚景浩译杨慎《临江仙》插图[5]190

在龚译本中,根据排版需要,会在译文末尾空白较大的地方增加一幅插图,全书共有5、6种插图,与词的主题有一定的关联性。以《临江仙》的插图为例,虽然在别处也重复出现,但在此处与《临江仙》的意境比较契合。这是一幅月下江上行舟的景象,远处的山,船上的人,空中的月,与原文“青山”“白发渔樵”“江渚”“秋月春风”等意象相呼应,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原文所描绘的情景。因此,我们认为,这也是对原文内容的赏析,即跨语际的赏析。

许译收录在许渊冲先生的文章《我把唐诗宋词翻译成英文》中,载于《党建》2014年第10期。在文中,译者结合唐诗宋词,对原文有了新的理解:

唐宋诗词就像文化长江中的滚滚波涛,汹涌澎湃,不断东流,融入了世界文化的汪洋大海;军国主义、反动王朝,虽然气势汹汹、不可一世,但是曾几何时,却已转眼成空了。而知识分子则犹如江上的渔樵,既看到了春花秋月,也经历了炎夏寒冬,记下这些人世的沧桑,可以增添人生的智慧。[6]54

译者随后介绍了用“创译法”翻译的译文,例如“滚滚”的翻译,译者认为,用“wave on wave”重复波浪,虽与原文不形似,但“传达了重复的形美,并且创造出了新的意义。”[6]54译者此处对原文的介绍,属于典型的赏析,对译文部分词句翻译方法的说明,属于释义。

总体而言,4篇译文都采用了附翻译扩展策略,罗译较少,其他3位译者较多。主要涉及了释义、赏析、研究与考据3种策略。这些信息的加入,为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和译文提供了帮助。

三、结语

本文分析了杨慎《临江仙》4种英译文的翻译策略,译文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呈多样化特点,因而风格也各成一体。

从译诗语言易化看,4篇译文以当时化法为主,个别古旧词汇和少量倒装句式的使用也体现了拟古法的特征,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原文的古味。

从译诗形式看,4篇译文的分行有3种特点:一种与原文逐句对应,一种将原文两句合并为译文一行,一种将原文一句分解为译文多行。在文体和韵律方面,每篇译文各具特点,分别采用了协韵型、借用型、诗体无韵型、自格律型共4种文体,押韵也相应有所不同。

从词语转换看,使用了直译法、省略法、替换法、译写、音译法、增添法、提译法、视角转换等8种词语转换策略,涵盖了词语转换策略的大部分。每篇译文都以某一种词语转换策略为主,其中罗译、许译、龚译以直译法为主,丰译以省略法为主。

从附翻译扩展看,4篇译文主要使用了释义、赏析、研究与考据。

总体而言,4位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或多或少地遵循了“语言-形式-内容”这样从宏观到微观的考虑。语言易化策略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诗行的节奏和韵律,进一步影响了具体翻译,例如词语的选用、倒装的安排等。换言之,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也相应受到影响。例如,许译第五句“夕阳红”译为“the setting sun’s departing ray”(落日残辉),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押韵。[6]54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古诗英译策略的系统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7YYA001)和北京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基于数据库的汉语古诗英译史研究”(编号19YY003)的部分成果。

注 释:

①原文脚注为:This lyric meter was us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ovelTheRomanceoftheThreeKingdoms.

②原文脚注为:Ming Dynasty-1368-1644 A.D.

③参见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9%AC%E5%AD%90%E6%B1%9F/84901?fr=aladdi,2019-12-10.

猜你喜欢 译诗临江仙译文 临江仙·送王缄黄河之声(2022年6期)2022-08-26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2022年2期)2022-08-08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轻音乐(2022年2期)2022-02-24临江仙·庆祝建党百年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译文摘要水利经济(2020年3期)2020-02-22译诗“三美”与国学经典英译的美学问题文教资料(2019年24期)2019-01-07听他吟她的《歌》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2期)2018-05-25临江仙 梦驼铃金秋(2018年22期)2018-03-25I Like Thinking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17年6期)2017-02-16描写规范理论在徐志摩译诗作品中的体现人间(2015年16期)2015-12-30

民族翻译2020年4期

民族翻译的其它文章清代史料中“熬茶”一词考辩*浅谈政府工作报告中缩略语和无主语句的维译——以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为例意译法在广播稿件汉藏翻译中的应用——以成语、俗语、歇后语等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为例深度翻译视角下的壮族谚语英译策略探讨*——以《中国壮族谚语》(英译本)为例蒙古国所见蒙古文《聊斋志异》二种述略跨文化传播视角下史诗《布洛陀》外译的理论维度*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