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撰写科研论文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英语就业现状论文 英语教师撰写科研论文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英语教师撰写科研论文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2024-06-11 13: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徐峰

英语教师撰写科研论文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徐峰

在培养“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自己的“专业”发展,相比教学而言,科研论文的撰写是许多英语教师的薄弱环节。作者通过分析工作生活压力大、缺乏学科发展观念、评价体制不健全等三方面原因,尝试从精简事务性工作、改进研究自主权、搭建成长平台等方面对如何撰写科研论文这个问题加以解决,这有利于增强骨干教师科研论文的撰写能力,对于他们的专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英语教师;教育科研;论文撰写

在最近三十多年的教育变革中,世界各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比较关注,培养“研究型”“学者型”教师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2011年吴江区为适应教育发展要求,建立了吴江中小学学科研究中心队伍暨学科骨干教师梯队,这支队伍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核心组,是本学科的领军人物,成员是区里的苏州市级学科带头人;第二层次是中心组,是具有一定培养前途的区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学科、学术能手;第三层次是青年教师协助组,是各学科的后起之秀,现已是吴江区教坛新秀或是各类基本功、教学类获奖教师。

关于教师“专业”的基本特征,大量研究已经达成基本共识,即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的科研能力。上述学科研究中心成员,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自己的“专业”发展,在教育教学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成为各校乃至吴江区的骨干教师。但是,相比较这些教师的教学水平而言,科研能力却是这些骨干教师由“半专业”向“完全专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导致这些骨干教师科研能力薄弱的原因很多,本文着重从初中英语骨干教师的视角,探讨教师科研“论文”的撰写并进行现状分析。

一、 撰写科研论文的重要性

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都证明:科研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体验生命的创造意义和价值,是创造自己幸福人生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变化,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科研工作的最后一道程序,科研论文的撰写是实际教学与理论研究的一种有效结合,当教师以研究的视角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生活,用批判、怀疑和探究的态度看待自己的问题时,教师的整体专业素质才会得到全面提升。

对教学来说,研究是手段,研究服务于教学,而对于教师的成长来说,研究又可以是手段。教科研论文的撰写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生活的理性提炼,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经常撰写科研论文,可以提高教师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教育科研的能力。具有研究意识的教师,往往更加重视教学,且以研究的姿态去从事教学。

二、 调查成员现状分析

吴江区初中英语课程研究与发展中心现共有成员41人,其中核心组成员10人,中心组成员17人,协助组成员24人。成员平均年龄40.83岁;其中有苏州市学科带头人3人,吴江区学科(学术)带头人12人,吴江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26人;获得省级评优课3人,苏州市评优课、基本功获奖15人,吴江区级38人;成员中有正职校长3人,副职校长2人,学校行政人员14人。

三、 科研论文撰写现状分析

数据的来源决定结果的说服力,为了使研究更具说服力,本研究重点选择了成员在2012~2014年3年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作为样本进行分析,样本发表论文数据的信息均来自中国知网。论文发表的基本情况统计见表1:

表1:吴江区初中英语学科成员2012~2014论文发表情况统计表

从表1可以看出,近三年来吴江区初中英语课程研究与发展中心成员共发表论文197篇,以41位成员为参数,平均每人每年发表论文4.80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三年来共发表13篇,约占6.60%;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4篇,约占2. 03%。进一步调查发现,这197篇文章,主要集中在6位成员当中,他们均是来自学校教科室的教师或是区教研员。从科研的分类来看,197篇文章有近半数涉及班主任、学校管理等非英语科研,涉及英语学科的科研论文仅占到32.32%。值得注意的是,有15位成员近三年来一篇科研论文都未公开发表过,也没有主持、参与过各类课题研究。

四、 现象的原因透视

导致骨干教师教而不“研”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构建“专家型”教师的背景下,教师教科研的“短板”会成为他们进一步成长的软肋。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成长既要聚焦教学,又要聚焦教科研,两者都不可偏颇。但是,由于骨干教师在现实中陷入一种“忙碌而无为”的尴尬境地,进而使得他们的英语教学变成一种日复一日的“工作”。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一)工作生活压力大,身心疲惫

从调查成员的年龄结构看,这些教师都已有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都是各校的中坚力量。他们忙于学校教育教学的事务性工作,部分教师满足于上好本班级、本年级的英语课程,缺乏英语专业发展的整体意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成员在教科研方面的发展。2014年腾讯教育通过近42万份问卷调查教师的生存状况,近八成教师表示工作压力大。相比较其他副科教师而言,家长对英语学科教师的期望值更高,学校也更为重视,这难免又加大了英语教师的压力,使得他们身心俱疲。另外,被调查的教师约有三分之二的成员认为,可由自己支配的时间或用于进修“充电”的时间和空间不够;还有部分成员要忙于各自的家庭生活,根本无暇顾及教育教学中的“反思”。

(二)缺乏学科发展观念,安于现状

上述调查中的骨干教师拥有本科学历的为100%,研究生(含学位)比例也占到52.32%,应该说他们都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英语专业知识的功底,从事科研有一定的基础。但是,现在有许多学校存在“统一研究”的心态,学校管理层出于学校主课题研究的考虑,要求骨干教师都要围绕学校主课题进行子课题研究,但却不考虑这些课题是否符合这些骨干教师的兴趣,是否是他们教育教学中的重点。这种过多的干涉导致部分教师不能积极主动、持续不断地将科研课题自始至终地开展下去。

另外一些骨干教师认为,自己已经获评吴江区学科带头人,甚至是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自己在专业发展上已经走到了尽头,在学科上已经很难再获得发展,对于教科研仅限于口头发表言论,发发“感慨”。在日常教学中,遇到各种问题,依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中心,以“新瓶装旧酒”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对于这些骨干教师而言,由于太过熟悉教育教学的“问题”,很难让他们将自己的问题置于一种“研究”的方式中。对于课题研究,很多骨干教师认为,这是费时费力的事,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畴,不愿意投入精力。

(三)评价体制不健全,缺乏动力

教师评价是教育评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左右着教师的专业发展,甚至教育的发展方向。由于教科研缺乏有力的激励机制,许多学校认为教科研只是“锦上添花”的项目,不可能对学校、对个人有立竿见影的作用,不像教学成绩,评优课那样吸引广大教师的眼球。而且对于初中英语研究与发展中心成员来说,只要他们不往学术带头人的目标发展,评各类其他骨干教师,只要在近三年中有2篇文章发表就可以了,这也造成部分骨干教师不愿在科研上“浪费”时间。

从吴江区英语课程研究与发展中心这些被调查成员来看,他们确实存在自身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常年给报刊投稿的只有6人(包括区教研员);能有空余时间静下心来读些专业书籍,撰写自己教育教学心得体会的只有12人,其比例只占总人数的43.90%。究其原因,大部分骨干教师缺失对教书育人价值观的独到认识和自身长远发展的理想信念。虽然吴江区这些年加大了对各类学科带头人的考核力度,但对比文件不难发现,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考评基本一致。这样以教学为主导的评价体制很容易使这些骨干教师陷入只做教学、不做科研的误区。

五、 讨论和建议

由上述分析不难发现,从骨干教师的角度分析,导致他们教科研论文撰写缺失的原因主要集中在骨干教师工作生活压力大、缺乏学科发展意识、评价体制不健全等方面。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精简事务性工作,让骨干教师有精力去研究

调查中的41名初中英语研究与发展中心成员中有34.14%是校级领导和学校中层领导。他们除了日常的教学外,还要处理学校大大小小的琐事,从事教科研论文的撰写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学校要帮助这些骨干教师“减负”,给他们一个清净的科研环境,让他们在教学之余能有时间来反思自己的实际问题,让思考成为他们的主旋律。

(二)改进研究自主权,让骨干教师有热情去研究

真正的教科研是要解决自身问题。众所周知,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问题。因此,学校需要把科研选择的话语权交给这些骨干教师,基于他们自身问题寻求研究的方向,去完成他们认为有价值的研究工作,这样才能让骨干教师真正参与到“研究”中。此外,学校应鼓励教师根据自身问题进行深度的挖掘,提出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模式,唤醒自身对职业内在尊严与幸福的追求,从而实现教师生命的真实成长。

(三)搭建成长的平台,让骨干教师有动力去研究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否自觉、积极地参与某项活动,并取得活动实效的关键在于他是否对这一活动产生内在需求,并以此形成活动的动机(叶澜2000)。对于广大英语教师而言,英语本来仅是交流工具,但现实却要把它当作一门知识来教学,还要教出“特色”,确实难为了一线英语教师。因此,很多英语骨干教师,在成为区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后就“退隐江湖”了。实践表明,在各种内在需要作用下的内源性行为,才会使人持之以恒地进行直至现实预期的目标(张伟平、赵凌2007)。美国哈佛大学的詹姆斯通过调查发现: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仅能发挥自身能力的20%~30%,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就能发挥80%~90%(赵曙明2001)。所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需要在激活骨干教师“内需”上努力。事实上,骨干教师都是积极要求上进的群体,这些人在教育、教学或是科研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所以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应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教科研氛围,为他们的成长搭建各种平台。

六、 结束语

骨干教师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想要挖掘骨干教师发展的原动力,找到提高他们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就必须从事研究。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是对立统一的,两者各有特点,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学离不开科研的指导,研究也离不开教学,只有将两者辩证统一起来,才能推动教师研究乃至教师的专业发展。科研论文撰写作为研究的一项重要形式,它不仅能维护骨干教师在其他教师中的威望,更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见证。因此,增强骨干教师科研论文的撰写能力,不仅可以激活教师的问题意识,迸发思想火花,从而寻求教学对策,扩宽教育境界,还可以对他们的专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引用文献

叶澜.2000.在学校改革实践中造就新型教师[J].中国教育学刊,(4).

赵曙明.2001.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伟平,赵凌.2007.当前中小学校本教研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6).

作者信息:215200,江苏苏州,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

[email protected]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