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英国“帽文化”如何守住绅士礼仪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英国帽子的历史和由来简介 看英国“帽文化”如何守住绅士礼仪

看英国“帽文化”如何守住绅士礼仪

2024-06-30 16: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最好玩的是英国议会的规定:议员们不得戴着帽子进入议会,但在发言的时候又必须戴上。于是议会厅会为没有戴帽子来的议员准备了公共“发言帽”,若是讨论激烈,常会看到人们探身去抢帽子,像是小朋友在做游戏。

帽子对于英国人非凡的意义也反映在语言中。“hat in hand”(手持帽子)就是“十分恭敬”的意思。成语“take one‘ s hat off”,字面意思是“脱下自己的帽子”,引申意思则是“敬仰”。虽然现在英国人不再时刻戴着帽子,但有关帽子的传统在语言里延续了下来。

繁杂有趣的礼帽传统,随着马车在路上消失、电灯代替煤油灯而变得越来越稀有。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对于局外人来说总是有些可惜。这就是为什么我总会觉得,那些穿着三件套西服、戴着礼帽出门只为喝一次下午茶的老先生身上,总带有一点执拗的可爱。他们守护着自己熟悉的东西,他们是历史的印记。

相比之下,女士对帽子的热情倒是不见消退。凯特王妃优秀的衣着品位也包括搭配帽子的眼光;英国女王每次在公众场合佩戴的帽子都精巧又庄重;老布什夫人出访英国时,甚至因为“帽檐宽了一点儿”而被媒体大肆批评。几百年过去了,英国人的这点苛刻倒是丝毫没变。

《哈利·波特》系列里每个进入霍格沃茨就读的人都要带上分院帽。拥有野心的巫师去斯莱特林,拥有智慧的去拉文克劳;勇敢的孩子去格兰芬多,勤劳的去赫奇帕奇。

在现实生活中,英国人的帽子也能说明身份。平顶高礼帽属于上流社会,平民阶层即便穿西装也大多只戴圆顶礼帽,而戴着八角帽的小男孩往往是走街串巷卖报纸的。电影大师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就用不合身的旧西装以及圆顶礼帽打造出了一个底层小人物的形象。

爱德华时代的男性对帽子的搭配讲究得令人咋舌。绅士们在乡间散步或者打门球时,必须穿戴上花呢套装、针织背心、鸭舌帽以及布洛克鞋。划船时则要换上针织套衫,佩戴肉饼帽。出席社交场合时,帽子必须是崭新的,且材质上乘、做工考究。若是参加婚礼,他们戴的帽子大多有丝绸装饰。度假时,帽子颜色可以花哨一些,工作场合戴的帽子帽檐则不能太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通常选择贝雷帽。

看完这篇,突然对帽文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图文来自环球网,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