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古歌的创新性保护探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苗族的民间文学基本情况 苗族古歌的创新性保护探析

苗族古歌的创新性保护探析

2024-07-12 03: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苗族古歌的创新性保护探析 Exploring the Innovative Protection of Miao Ancient Songs DOI: 10.12677/CnC.2023.113034, PDF, HTML, XML,  被引量 下载: 429  浏览: 800  作者: 杨孝军, 周尚书, 陈 冲, 杨桂花: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苗族古歌;传统文化;创新性保护;西江苗寨; Miao Ancient Songs; Traditional Culture; Innovative Protection; Xijiang Miao Village 摘要: 苗族古歌被称为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一种流传于民间的苗族口头文学,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在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影响之下,与苗族古歌一样的传统文化正遭受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引发无数学者思考。基于此,文章选取苗族非遗项目苗族古歌为个案,以西江苗寨为田野点,对苗族古歌创新性保护的问题进行简要回顾与探讨。 Abstract: The ancient songs of the Miao people, known as the “encyclopedia” of the ancient society of the Miao people, are a kind of folk oral literature of the Miao people. In 2006, they were included in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s by the State Council. Howev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odern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like the ancient songs of the Miao ethnic group, is being impacted by various foreign cultures, leading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e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ity.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sparked countless scholars’ thinking. Based on this, the article selects the Mia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 Miao ancient songs, as a case study, and takes Xijiang Miao Village as a field site to briefly review and explore the innovative protection of Miao ancient songs. 文章引用:杨孝军, 周尚书, 陈冲, 杨桂花. 苗族古歌的创新性保护探析[J]. 国学, 2023, 11(3): 210-217. https://doi.org/10.12677/CnC.2023.113034

1. 问题的提出

苗族古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流传于苗族各地,其中较有名的是贵州黔东南清水江流域一带。在苗族的迁徙和发展史中,苗族没有文字流传下来,据苗族年纪稍大的老人讲述,苗族在以前有自己文字,但古史中苗族大部分时间都在被迫迁徙,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他们迁徙的足迹,就将文字进行销毁,所以到现在口传心授一直是苗族人民历史故事、文化习俗得以遗传下来的主要方式,而古歌就是从苗族祖先一代代流传下来并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日渐完善的,其内容以创世为主体,涵盖方方面面,“是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和文化典籍,具有历史学、民族学、哲学、人类学等方面的价值” [1] 。它是研究民族起源和民族历史的重要见证,是重要的民间文学体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时代主题,然而变迁是文化发展的普遍现象,在环境的变化中守护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的义务。

目前,学界对苗族古歌的研究,通过国内知名学术平台中国知网以关键词“苗族古歌”进行主题检索,共检索到268条结果,用知网的文献分析功能可视化分析,对苗族古歌的研究最早开始于1980年,由潜明兹所写的《奇异的神话诗——评》一文,从民间文学角度评论早期由贵州民间文学组整理、田兵编选的《苗族古歌》,在这之前,苗族古歌处于收集整理阶段,直至2005年期间成果依旧偏少,2005年之后大幅增长,至2014年达到26篇峰值,虽在2014~2017年之间有所下降,但17年之后研究成果年均保持在10篇左右;题名包含“苗族古歌”或以“苗族古歌”作为主要主题和次要主题进行分析,学界对于古歌的研究多从以下视角展开,主要有“哲学思想、保护传承、美学价值、生态意识、民俗节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歌词内容、语言、整理翻译、区域差异、民间文学、音乐形态、历史文化”等视角,相关学科分布以音乐舞蹈、中国文学、民族学、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文化等为主,此外265条检索结果中关于古歌的研究性论文48篇,研究领域主要是对苗族古歌在政策和行业方面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灵魂,在众多文献中,对苗族古歌的保护和创新研究虽多有所论述,但直接将保护和创新结合,以苗族古歌的“创新性保护”作为研究点切入的较少。基于此,文章选取流传于贵州雷山县西江地区,以中部苗族方言传唱的苗族古歌为论述对象,从创新性保护的视角对苗族古歌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新意,以期对该方向研究苗族古歌有一些补充。

2. 苗族古歌概述

(一) 历史沿革

纵观苗族发展史,从远古到现在,苗族人半部历史都在“战争”和“迁徙”中度过,苗族共经历过五次大迁徙,最终形成今天以贵州黔东南(贵州黔东南被称为“苗族的大本营”)为世界上苗族主要聚居地的现况。早在五六千年前,已经有苗族先民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印记 [2] 。按中国历史发展的时间线划分,这一时期为炎黄时期,当时由于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部落在逐鹿之战中败于炎帝和黄帝,被迫从黄河下游迁入长江中下游,相传蚩尤是苗族的祖先 [3] 。进入长江中下游后,九黎部落发展成新的“三苗”部落,这一阶段为苗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迁徙。第二次迁徙在尧舜禹时期,“三苗”部落被战争瓦解后,由于生存需要被迫南迁,入鄱阳湖、洞庭湖以南地区居住,称“三苗、南蛮”。第三次迁徙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战乱频繁,诸侯纷争,为躲避战事,苗族先民往西南方向迁徙进入武陵山区,史称“武陵蛮、五溪蛮”。秦汉宋唐时期,中央封建王朝不断向“武陵蛮、五溪蛮”出兵,导致苗族流离失所,为逃离战乱,苗族开始第四次迁徙,继续往西、南两个方向逃离,进入今天的广西北部、湖南西南部,大部分进入贵州南部和东南部以及四川和云南等地,与此同时,苗族的称呼为也从“蛮”变为“苗”。第五次迁徙在元明清时期,由于天灾兵祸不断,大部分苗族继续进入黔东南、广西、云南地区,少部分迁往东南亚部分国家及美洲、澳洲、欧洲等地。五次大迁徙呈现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从国内到国外的总体特征,由于苗族文字在迁徙过程中被销毁,聪明的苗族祖先就将一路的斗争和迁徙历史融进古老的歌谣,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传,直到今日,形成了古老而神秘的苗族古歌。

(二) 类型特征

何为苗族古歌?一直以来学界解释不一。1956年著名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家马学良和台江籍苗族学者邰昌厚、今旦发表《关于苗族古歌》一文。从此,“苗族古歌”作为一个特定的学术名词,首次进入了学术界视野并为后来的研究者们广泛使用 [4] 。2019年,吴佳妮综合前人研究观点,在其博士学位论文《苗族古歌的审美研究》中解释道:苗族古歌是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世代沿袭和传唱的,有关天地万物生成、人类繁衍、祖先创业、迁徙征战以及世俗生活各方面的古老歌谣。吴佳妮综合各地古歌内容,在解读中将“世俗生活各方面”囊括其中,认为古歌还应包括讲述婚姻、爱情、生活、丧葬、日常生活生产的歌谣,苗族古歌因地域不同而版本较多,在传承过程中亦会发生一定变化,加上内容涉及较广,此种说法显然更全面、更具说服力,而在此之前,学界对于苗族古歌的解释中并没有将这一点列入,多认为古歌一般包括“宇宙诞生、人类起源、物种起源、开天辟地、洪水滔天、大迁徙”等内容,持这一观点的有田兵、马学良、今旦、燕宝、吴一文、吴一方、葛融等人,如田兵以自己收集整理的古歌集成命名,在《苗族古歌》前言中认为:这部古诗歌,就是选在黔东南聚居区的,,分别为《开天辟地》《运金运银》《打柱擎天》《铸日造月》……等十三首“古歌”……习惯上呼为“古歌”,因为苗族人民把它看成历史,所以又称为“古史歌” [5] 。马学良提出“这些诗歌详细地记载了苗族的族源,古代社会状况及风俗人情等,苗族人民把这些诗歌看成自己形象的历史,所以我们认为称之为《苗族史诗》更为恰当。” [6]

综上,按内容划分,苗族古歌可分为创世溯源古歌、祭祀仪礼古歌、婚俗仪礼古歌、丧葬仪礼古歌、溯道论理古歌、民风礼俗古歌等类型,且苗族古歌因为人口分布、社会发展等因素而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综合性、传承性等特征。

(三) 价值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出台众多政策法规,致力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苗族古歌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在国家层面和苗族自身层面,都具有重要价值意义。其一,苗族古歌作为一种非遗资源,记录了苗族的历史发展及过程中发生的文化活动,苗族历史文化虽然没有被文字记录,但从今天的古歌歌谣中不难发现,他们形成了自己的发展脉络,这种脉络随着大迁徙在苗族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并在各地苗族社会生活中流传开来,相对于官方记载的历史,这种流传于民间的发展记录,正好弥补正史类典籍的遗漏和不足之处,让今人可以结合起来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过去的社会历史。

其二,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虽然苗族历史充满了斗争与迁徙,但苗族文化一直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透过苗族古歌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苗族历史,从而研究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情况,有益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一方面,苗族古歌是苗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缩影,内容丰富,是人们多方面了解苗族的重要窗口,加之苗族古歌是为数不多的以少数民族语言传唱的稀缺资源,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时代浪潮中,保护传承苗族古歌有益于保护文化多样性。

其三,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 [7] 。苗族古歌内含着苗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独具特色,让这个古老的族群即使在历史中不断迁徙和被中央王朝不断排挤,依旧不断壮大,生生不息。如,创世古歌之所以被不断重复和循环演唱,是由于苗族先民想要构建一个神圣的社会空间和时间的理想秩序,迁徙古歌表达的是对民族根源的强烈认同和深刻记忆,婚姻古歌讲述婚姻的规则和制度,稻作古歌记录了苗族世代积累的农事活动经验,贾理古歌揭示了苗族从开天辟地、人类起源到迁徙定居的漫长历史中形成的价值观。

3. 西江苗寨保护苗族古歌的动力机制

西江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镇,是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地,人文底蕴深厚,保留有齐全、完整的苗族传统文化。非遗资源丰富,先后被评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景点(1982年)、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贵州省全省首期村镇保护和建设项目5个重点民族村镇之一(2004年),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旅游开发后众多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苗族古歌即为其中之一,基于实地调研,对苗寨古歌保护的动力机制总结如下。

(一) 政府部门主导

西江苗寨的苗族古歌保护,政府部门主导是主力。旅游开发前,西江苗寨是一个交通不便,发展落后村寨,文化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用当地人的话说叫“文化当自娱”,即文化是人们用以自我娱乐的方式。“在传统社会中,苗族古歌的演唱者主要在村寨办喜事、立屋等场合唱古歌,并且在不同的场合有着不同的古歌” [8] ,西江苗寨旅游开发后,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地方政府和村民意识到文化对苗寨发展的重要性,在雷山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之下加强了地方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尤其是在2008年贵州省旅游发展大会在西江苗寨举办以后,苗族古歌同其他文化资源被应用到西江旅游开发中。2009年7月,雷山县政府推动成立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区公司),除了对西江苗寨的旅游进行管理,公司对苗寨包括古歌在内的优秀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工作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古歌的保护传承得到保障。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西江苗寨,包含苗族古歌在内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二) 村民和学者参与

对苗族古歌的保护与传承,关键在人,此处所说的人包括西江苗寨的本地村民、西江籍和外地学者。多年以来,西江苗族古歌主要以展演的方式在旅游中实现了活态传承和开发式保护,在传统的苗族社会中,唱古歌一般在民俗节日、祭祖仪式、婚丧嫁娶等重大场合才能进行,一般情况不轻易唱诵。旅游开发后,为了旅游发展需要,经景区公司和西江村委、村民协调创新,村民主动参与到古歌的演唱节目中;在苗寨,每日在固定的场合都有相关的节目演出,传统的苗族古歌在旅游开发中以一种新的形式得到了保护;在苗寨的中小学,非遗文化进校园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据悉,当地学校开设有学苗歌课程,具有村民和学生双重身份的本地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苗歌,为培养古歌传承人打下了基础,古歌的传承后继有人;此外,学界很多学者对苗族古歌进行研究的文章和著作不计其数,为苗族古歌的保护传承建言献策,使得古歌的保护传承有理论作为支撑,如西江本土知名学者李天翼编著出版的《苗语》《苗族民歌精选》等著作有利于苗族古歌的学习和教育。

(三) 旅游开发推动

保护苗族古歌的另一个动力源泉是旅游开发的持续推动。纵观学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论述,经费不足往往成为保护工作无法继续推进的阻力之一,主要原因是众多文化资源在开发后无法实现“造血”功能,经济价值得不到彰显。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同,在西江苗寨,苗族古歌作为一种文化特色被成功运用在旅游开发中,是古歌本身与旅游的互相适应和契合,这种契合让和苗族古歌一样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环境中实现了价值再生,从而保证了苗族古歌在旅游发展中的可持续。一方面,苗寨中会唱古歌的村民通过在旅游过程中向游客展示古歌演唱,以上班的方式换取报酬,实现了苗族古歌的“造血”功能;另一方面,苗族古歌被打造成西江景区的文化展示项目,大大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内涵,间接推动西江苗寨的旅游综合收入,旅游收益也为苗族古歌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经费支持,解决了后顾之忧。

4. 西江苗寨苗族古歌创新性保护的实践路径

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是任何国家和民族发展壮大的基础,也是文化发展的命脉 [9] 。西江苗寨对苗族古歌保护的成功探索,除了政府部门主导、村民和学者参与、旅游开发推动等动力机制共同发力,还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多条具有创新性的保护路径,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分析如下。

(一) 融入古歌故事打造景区特色

西江苗寨景区最大的特色是其文化底蕴深厚,在雷山政府的领导和推动之下,苗寨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走上“文化+旅游”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自2008年以来的十余年间,带动西江苗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更促进了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旅游开发后,西江景区公司大力挖掘苗族古歌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将其融入景区开发中,公司团结村民组建了70人的苗族古歌队,创新打造出古歌堂、苗语角、原生态苗族歌舞展演、神秘苗疆、美丽西江等文化展示点或文化表演节目。

古歌堂位于西江苗寨著名的非遗小巷嘎歌古巷内部,实地调查了解到,以前在西江并没有古歌堂这种文化事象,旅游开发后,景区公司因地制宜选择嘎歌古巷作为展示点打造出古歌堂,由村寨老人组成的古歌队每天轮流演唱苗族古歌,演唱的内容一般为《开天辟地》《我们来看古时候》等曲目,演唱形式为男性和女性老人身穿苗族老年盛装,男女各一排,围着长木桌相对而坐,唱一段歌喝一次酒,喝酒前先将酒倒一点在地上表示敬苗族祖公,然后再喝酒;表演过程中,游客可以参与体验,加入古歌队伍一起体验唱歌,体验喝酒,古歌队的老人们唱一段祝福酒歌游客才能饮下,大大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这样的古歌表演在羊排山上的鼓藏堂也有展示,据古歌队的老人讲述,这样的表演每天分上午下午两场,一场90分钟。苗语角位于苗寨也通路口,是游客学习苗语苗歌之地,每天有古歌队的老人在此教唱苗歌。原生态苗族歌舞展演、《美丽西江》、《神秘苗疆》是融合苗族古歌而打造的文化节目,其中原生态苗族歌舞展演共融合了苗族敬酒礼、游方、苗族古歌、木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四场五个节目,第四个节目为苗族长者们用古歌演唱苗族历史故事,每日下午于“嘎哒略”芦笙场演出一次,时长45分钟,免费观看。《美丽西江》是一场大型的原生态苗族情景歌舞剧,全景式展现了苗族诞生、迁徙、定居和生活的过程,内容正是苗族古歌中“创世溯源古歌”“民风礼俗古歌”等内容的情景再现。《神秘苗疆》则融合了苗族锦鸡舞、木鼓舞、芦笙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苗族13年一次的鼓藏节为背景而创作,表演分为“请鼓、祭鼓、跳鼓、送鼓”四个环节,而在苗族盛大节日鼓藏节中,一般都要唱祭祀仪礼古歌,促进了苗族古歌的活化利用,是发展式保护。

(二) 依托苗族古歌开展研学旅行

研学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的深度融合。近年来,研学旅行在西江逐渐兴起,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接续发展。雷山县拥有1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项目涉及苗族鼓藏节、苗绣、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苗族芦笙舞、苗族铜鼓舞、苗族古歌等,在西江苗寨有着深厚的根基。西江景区公司与地方村民和外来商户基于这些优秀的文化,通过打造文化展示点、开办非遗工坊、建立家庭博物馆等措施和做法,为西江苗寨研学旅行打下了深厚基础。对于古歌的研学价值,游客或旅行团队在西江的苗语角、古歌堂、鼓藏堂等文化体验点,通过参与苗语苗歌学习,听苗族老人讲述古歌故事等,了解苗寨发展历史和苗族迁徙史,感受民族文化,领略苗寨的民间智慧,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三) 学术研究助力苗寨乡村振兴

苗族古歌与苗族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是苗族人祖祖辈辈相传的民族精神,是村寨记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民族精神与村寨记忆正在慢慢淡化,变成今天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高度重视对它的保护传承工作。与此同时,学界广泛关注苗族古歌,各种探讨与研究陈果不断推陈出新,尤其在乡村振兴的大时代背景下,学者们对苗族古歌的价值挖掘和保护传承之法积极建言献策,以求发扬光大民族文化,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在西江苗寨,2016年成立了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作为苗寨的一部分,研究院致力于对西江本地“民族文化挖掘、整理与研究,民族文化传承、传播与保护,民族文化产学研一体化开发与研究,民族文化与旅游研究,民族文化培训”,积极开展苗寨本土文化的田野实践,进行学术研究,已经整理出版《苗语》《苗族民歌精选》《这就是西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西江千户苗寨的实践观察》等学术著作,为苗寨的文化保护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且研究院也为西江苗寨的景区打造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得到景区公司的采纳,如前文所述的苗语角等就是研究院立足苗族古歌进行学术研究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些都是苗寨民族文化得到振兴的缩影。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不可忽视,苗族古歌的学术研究为西江苗寨的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5. 苗族古歌的保护建议

相对于其他苗族聚居区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西江苗寨苗族古歌在现代旅游开发中得到了创新性保护与传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随着社会和旅游的进一步发展,西江苗族古歌的保护的问题也进一步凸显,针对目前西江苗族古歌的保护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就苗族古歌的保护提出以下建议。

(一) 提升古歌传承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西江,从传统苗族社会到今天的旅游环境,苗族古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古歌的展示方式上,过去古歌的演唱一般只在重大节日或重要场合,然而旅游开发后,西江苗寨的古歌演唱习惯从过去的特定时间和特定场域演唱、不同场域演唱不同类型古歌等习俗,转变为以表演为主的演唱方式。这种发展式的保护,为古歌演唱者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收益,但也出现了一些不足,如古歌堂展示空间的压抑、古歌演唱被常态化、演唱内容单一、游客参与度低等原因,间接影响了传承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演唱的过程中古歌演唱者的情感投入也在与日俱减,古歌原有的神秘性和神圣性得不到有效体现。

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影响传承人有效传承和传播苗族古歌的重要因素,要让传承人持续保持对苗族古歌的热情,才能有效将苗族古歌传承和传播。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表演氛围,改善苗族古歌表演者演唱的场地空间,为其提供舒适放松的表演环境;同时经常为表演者组织不同地域传承人之间的培训、比赛和交流活动,如研习班、文化交流等,既能够让传承人学习到更多的苗族古歌曲目,丰富演唱内容,还能让传承人之间互相学习和进步,提升传承者的文化自觉自信、表演水平和积极性;最后是在演唱中设置有趣味性的主客互动环节,同时加强苗族古歌的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苗族古歌的体验,提升表演者的兴趣和信心。

(二) 重视苗族古歌传承人培养

通过对西江苗寨苗族古歌的实地调查,目前西江苗寨会唱古歌的人多为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年轻人基本不会唱,甚至旅游开发后很多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说苗语,已经听不懂老人们用苗语所唱的古歌,说明苗族古歌面临无年轻人主动传唱的危机,传承人代际关系出现断裂。

传承人是苗族古歌文化传承、传播和传递的重要纽带,培养苗族古歌传承人刻不容缓。对于苗族古歌传承人培养,不仅仅要在苗族古歌的内容和演唱技巧上下功夫,更应该结合时代的需求融入新的元素创新新的学习方式和传唱形式,举办古歌培训活动,营造氛围,推出年轻人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此外,还应深入挖掘古歌中的文化内涵及艺术表现等,强化传承人对古歌背后故事的讲解能力,全方位传唱苗族古歌,从更广的视角来解读苗族古歌,这些都是传承者应该掌握和洞悉的;在对外的传播上也要不断推陈出新,保持活力,让游客既看到古歌的传统内涵,又看到古歌传播出的现代表现。通过以上各方面措施,既能增加古歌传承者对于苗族古歌深刻的认识,还能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激发苗族古歌的无限可能。

(三) 加强苗族古歌的数字化建设

目前,西江苗寨苗族古歌的传承主要有师传、家传、自学、自通等方式,并且已经有相关的文字著作进行翻译记录,师传、家传、自学、自通等是口口相传。众所周知,信息经过多次传播会导致信息的流失,从最后的信息源那里得到的信息往往不够全面,而文字记录一旦脱离文字所在的语境,亦会缺乏完整性,不利于大众深入了解,文字记载的古歌内容得不到完美呈现;因此以上几种方式对古歌的保护也有一定缺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逐渐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的新趋向。基于此,文章认为,进行苗族古歌的基础数据采集,加强数字库建设,用科技手段对苗族古歌进行记录,是一种比较前卫的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图像和声音能够一比一记录苗族古歌,让最真实的古歌被完整保存,更有利于传承学习,这是苗族古歌保护路径的新趋势。

6.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10] 。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割的一员,苗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识了解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保护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苗族古歌作为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和“经典”,是苗族心灵深处的记忆,在守护好传统苗族社会中流传下来的古歌的同时,要守正创新。基于西江苗寨苗族古歌的创新性保护经验,探究认为苗族古歌的创新性保护中,要“提升古歌传承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苗族古歌传承人培养、加强苗族古歌的数字化建设”,积极探索民族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让苗族古歌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徐静, 杨军昌, 主编, 吕燕平, 编著. 安顺市卷[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8. [2] 吴荣臻. 苗族通史[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8: 51-53. [3] 吴佳妮. 苗族古歌的审美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9. [4] 吴一文. 苗族古歌叙事传统研究[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6. [5] 田兵. 苗族古歌∙前言[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79: 1-13. [6] 马学良. 苗族史诗∙古代苗族人民生活的瑰丽画卷(代前言) [M]. 北京: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3: 1-12. [7] 贾银衷.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8. [8] 向瑜, 孙鹏祥, 金波. 浅析苗族古歌的传承与发展——以贵州省凯里市季刀上寨为例[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1): 129-131. [9] 柯统佳. 文化自信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方向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 6(16): 183-186. [10] 蔡利民. 文化兴国运兴, 文化强民族强[EB/OL].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607/c40531-30041110.html, 2023-06-07.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