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辉煌与衰落:一个曾经让世界颤抖的超级大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苏联时期的文化入侵 苏联的辉煌与衰落:一个曾经让世界颤抖的超级大国

苏联的辉煌与衰落:一个曾经让世界颤抖的超级大国

2024-07-16 10: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苏联,一个消失的国度,一个无尽的传奇。”这句话来自于一个电影的片头,也精确地概括了苏联兴衰史的复杂性和传奇性。

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曾经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展现出惊人的实力,与美国形成了冷战格局,为全球无产阶级运动提供了榜样和支持。

苏联在20世纪上半叶诞生,成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一员,毫无疑问,苏联可以称之为世界发展史上最大的政治和经济实验之一。然而,这个曾经辉煌的社会主义大国,却在1991年解体了。它是如何崛起的?又是如何衰落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苏联的强大与灭亡。

苏联的诞生可以归因于俄国革命的爆发。在1917年,当时的俄罗斯帝国政府已经铺展至崩溃的边缘,人民普遍感到愤怒和不满。在这个时候,俄国共产党领袖弗拉基米尔·列宁发表了一份名为《四月提纲》的著名文件,呼吁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一个工人和农民政府。随后,在同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组成了一个革命委员会,将权力夺取到了自己手中。从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即苏联)成立了。

苏联的崛起:工业化与反法西斯

苏联的崛起,主要得益于两个因素:一是俄罗斯帝国遗留的巨大土地、人口与资源;二是成功的工业化、城市化。

苏联成立于1922年,由多个加盟共和国组成,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它拥有22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基本上是美国加上西欧面积的两倍还要多,这在人类历史上基本上是不可战胜的战略纵深。它也拥有约2亿人口,其中相当数量的人受过教育或具有专业技能。它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等。

苏联成立之初,轻工业技术不行,重工业部门极少,所以整个国家的经济十分贫弱,技术完全依赖于外国。但苏联的领导人却十分睿智。列宁去世后,苏联的最高领袖斯大林,做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举全国之力发展国家的重工业体系,并实行农业集体化。他的这个决定从苏联后面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来看,被验证为无比正确。

这不是凭空臆造,我们用数据说话。对比国内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比例,1913年,沙俄在这项占比上仅是4%。苏联于1929年开始大力投入工业发展,奋起直追,仅仅历时十年,到1939年时,苏联在这项占比上已经是10%了。苏联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但其他各个部门也都非常齐全,这时苏联的工业水平已经跃升为欧洲第一,世界排名里也是第二了。

在电力工业方面,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原子能发电站的国家是苏联。在燃料工业方面,天然气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位是苏联,石油开采量世界第一位是苏联,煤炭产量和探明储量雄居世界第一位的国家还是苏联。1980年,苏联开采天然气4352亿立方米,单看这些燃料产量,即使放到现在,也没有几个国家能够超越苏联。

冶金工业方面,自1975年起,苏联的钢产量就已经居世界第一。化学和石油化学工业方面,苏联的化学工业总值也是仅排在美国之后,屈居世界第二。自1972年起,苏联的化肥产量也居世界第一了。在食品工业方面,苏联也非常强大,甜菜产量世界第一,罐头制品产量世界第二,捕鱼业也超过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综合几十年的数据看,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位列世界第一。在拿稳了手中权力后,斯大林开始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一跃登上欧洲第四高位。

斯大林以急行军式的工业化改造,奇迹般地把苏联从一个农业国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

如果没有二战带给苏联的巨大损失,苏联会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根据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间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推算,如果没有二战,1970年苏联国民收入应当是美国的1.04倍,到1990年,苏联的综合国力将能够超越美国。

除了经济实力之外,苏联的军事实力也是令世界震惊的。

苏联动员参加反法西斯的兵力为2000多万,因为当时苏德战争是反法西斯战争中最惨烈、最关键的战场,苏联红军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苦战斗。最终用他们的鲜血保卫了苏联,也保卫了世界,在二战中英勇牺牲的红军就多达千万。二战后苏联的常规兵力也很多,1978时曾经达到了400多万。对比2023年世界总兵力排行榜上前三的中国、美国和印度,中国总兵力230万,美国总兵力145万,印度总兵力133万。可以知道,当时苏联的总兵力放在现在没有哪个国家能比得上的。

1968年到1978年间,苏联的各种核导弹总量数量上都得到了极大的跃升,到了1978年,可以将当时的美国比下去。一般战争中,核武器毕竟并不能真的使用,真正最直接投入战场的还是常规武器,而苏联的常规武器也是数量庞大到无与伦比。

从坦克数量上看,光1968年到1978年十年间,苏联的坦克数量从三万多直线上升到5万,这比2021年全世界第一的俄罗斯还要多出几万。再从飞机数量上看,据2021年世界军用飞机排行榜,排第一的美国拥有军用飞机13246架,而苏联1978年就已经拥有8000架左右。雄厚的兵力,再加上这些数不胜数的武器装备,苏联的军力当时已然是全世界第一。

苏联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如文学、音乐、艺术、电影等。苏联的文艺复兴相信对于世界上的很多人来说是一个特别的阶段,成为了一个文化现象。

苏联的衰落:改革与解体

苏联的衰落,主要是由于三个原因:一是冷战失败;二是计划经济失败;三是意识形态崩溃。

苏联在冷战中失败,是因为它的实力相对于美国和西方国家是落后的。在一场“长时间”、“全领域”、“全球性”的需要进行无数次竞争的博弈中,实力弱的国家发生“意外”,赢得最终胜利的概率微乎其微、几乎不存在。

苏联在军事上虽然与美国不相上下,但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却远远落后于美国。美国拥有更强大的创新能力、更灵活的市场机制、更开放的社会环境,能够不断推出新兴产业和新产品,而苏联则陷入了僵化和停滞。美国还拥有更强大的文化影响力,能够通过媒体、电影、音乐等方式向全世界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而苏联则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在冷战中,苏联始终处于被动和劣势的地位,最终无法与美国抗衡。

苏联的计划经济失败,是因为它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需求。斯大林时代依靠计划经济所取得的快速工业化成就,本质上就是把主要资金、人力集中在重工业上,在短期内实现规模的快速增长,追赶甚至超过西方国家。

但这种模式有两个重大缺陷:一是在消费品生产领域,尤其是比较复杂的消费品如电视机、计算器、电冰箱等,相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竞争激烈的资本主义私营企业,苏联计划经济下的国营企业无法做到在这些高档消费品生产上不断进步,在产品质量、功能、成本上无法与国外产品相比。比如同样生产一部移动电话或汽车,苏联的与美日的相比,成本高、功能差、不美观。

二是计划经济在追赶与西方重工业的既有差距时,有巨大优势。但在西方新兴的电子工业面前,劣势明显。新兴产业往往方向不明,苏联计划经济难以确定何去何从,而且电子工业对产品制造工艺的更新周期远远快于传统重工业,苏联计划经济下的工业企业难以适应。

而且苏联从7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在高质量消费品领域没有足够的生产,新兴产业始终无法落地,苏联经济已经丧失活力。后来估算,1980年苏联人均GDP3500美元,而美国是1.2万美元;到了1990年苏联人均GDP竟然只有3300美元,十年内经济几乎完全停滞,而美国在电子等新兴产业的带动下,经济突飞猛进,人均GDP达到2.5万美元。

苏联的意识形态崩溃,是因为它不能满足人民的幸福。苏联的政治制度是高度集权和专制的,没有民主和法治。苏联的经济制度是高度平均和限制的,没有市场和竞争。苏联的文化制度是高度封闭和僵化的,没有多元和开放。这样的社会主义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但却无法激发人民的创造力和幸福感。

当人民看到自己的生活不如西方时,改变的想法就不可避免。苏联封闭已久,突然开放,就算体制的维护者也会陷入失语状态。而且人民思想被禁锢已久,普遍简单的认为,只要剧烈改变、只要把军费降下来,苏联人民不久也能过上与西欧、美国差不多的生活,那么谁还会保卫苏联呢?

比如,当时苏联的作家群体普遍支持自由化改革,因为他们看到了欧美有收入百万、甚至千万美元的作家,他们的创作也更自由。所以苏联作家们认为如果苏联完了,他们的收入、地位也能急剧上升。但事实是,后来他们这些严肃文学作家被娱乐文学、通俗文学杀了个丢盔弃甲。当时的最高领导戈尔巴乔夫就是改革派、叶利钦也是,所以不会有官方力量强力地维护原有体制。就像有个记者问利比亚人关于阿拉伯之春结果的看法,对方回答:“我们本以为,推翻卡扎菲我们可以成为迪拜,没想到成了索马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的权力机构变得更加僵化,越来越多的问题浮出水面。1972年,苏联与美国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表明其出于自身利益的理由,不能进行对西方的军事进攻和扩张。此外,在1980年代中期,人民对苏联政府的不满情绪开始加剧。此时,西方国家的军事力量和文化对苏联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苏联的辉煌与衰落,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和反思。回顾苏联的兴盛和衰落,我们不难发现,为其失败的单一原因并不存在。而是由多重的因素共同造成。我们不能简单地赞美或否定苏联,而应该从历史的角度,客观地分析苏联的成就和问题,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我们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借鉴和警示。

苏联是一个曾经让世界颤抖的超级大国,它在工业化和反法西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它也在冷战和改革方面遭遇了失败,最终走向了解体。苏联的辉煌与衰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