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全面计划经济,为何后期走向了崩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苏联战时体制 苏联的全面计划经济,为何后期走向了崩盘?

苏联的全面计划经济,为何后期走向了崩盘?

2023-08-10 23: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计划经济好不好?不能一概而论。

不过,战后苏联的确通过计划经济实现了自身的强大。当然,这里的计划是国家全面控制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际上是计划经济的另一个极端。这说明了计划经济至少在特定历史时期是比较积极的。

苏联是联邦制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一开始他就是比较偏计划的。十月革命时,为了应对严峻形势,列宁实行余粮征集制,进行实物配给,取消商品经济。这就是所谓的战事共产主义政策。事实上,这也是大多数国家在战时的一贯做法。

到了1921年,列宁提出并推行“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就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恢复了商品货币关系,允许私人兴办企业。

“新经济政策”仅仅推行了数年时间,但成效比较显著。要知道,当时的苏联小农经济很有发展优势。“新经济政策”受到了工农阶级的欢迎,也使得苏联的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到战前的水平。

随着列宁的逝世和斯大林的上台,“新经济政策”逐步废止。其后,斯大林带领苏联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这个全面有多全面呢?苏联领导人古比雪夫曾经说过:

在我们的计划体制中,我们已经走得这样远,这样深,以至于我们确实没有任何经济、文化或科学研究部门还在计划之外和计划工作之外。

这个政策一直持续到直到苏联解体,存在了70余年时间。期间,苏联创造了辉煌,也陷入了困境,这一切都和计划经济体制有莫大的关系。

好处大家都知道。苏联办了很多大事、难事、急事,促进前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较短时间内变为一个工业国。比较难得的是,这个目标在“一五”“二五”时期就完成了。

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诸如生产效率低下、经济活力丧失、产业结构失衡等等。事实上,苏联后期经济增长一直乏力,甚至还出现了负增长,说明这种体制过于粗放,后期转为僵化,已经严重制约经济发展了。

后人研究苏联经济体制大都将原因归结为,对马克思的生产关系理论的理解过于机械唯物,存在较大的曲解成分。

这实际上就是忽视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性。

怎么破解这种局面呢?当然,苏联还没找到自己的出路便灰飞烟灭了。这个答案在我们这里得力了很好的诠释。我们走了一条既符合理论,又与实际紧密结合,并且与时俱进的道路。

值得一说的是,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经济”,不过那都是短期的,有别于本质的,逐利是他们最大的目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