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海外:苏联红军如何将胜利的旗帜插到德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苏联国旗出售 图说海外:苏联红军如何将胜利的旗帜插到德国

图说海外:苏联红军如何将胜利的旗帜插到德国

2024-06-29 10: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画面上记录了两名苏联红军将一面苏联国旗插在德国帝国议会大厦屋顶的情景。这幅照片被视为整个“二战”胜利的标志性照片。

然而奇怪的是,这张如此经典的照片却很少出现在俄罗斯媒体上,就连在反法西斯胜利纪念日当天,俄罗斯报纸都甚少将其作为头版图片。

▲ 2015年5月7日出版的法国共产党机关报《人道报》头版采用整版刊发这幅照片

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背后的真相可能就与当年的传闻有关。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胜利旗帜》并不是一幅真正的新闻摄影作品,而是一幅典型的宣传摄影作品。有资料显示,该画面记录的并不是那个伟大的历史性时刻,而是苏联红军占领德国帝国会大厦第三天摆拍的,这犯了新闻摄影大忌——导演再现历史。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几天,当时的苏联红军正在猛攻柏林。在纳粹首都,德国军队被淹没在抵抗的小块区域,要么投降,要么疯狂地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苏联战地摄影师叶夫根尼·哈勒德(Yevgeny Khaldei)站在红军的前线,据当时人回忆,在俄德战争的1481天里,他每天都在报道苏联红军为祖国而战的情况,但在纳粹的柏林,他只在寻找一样东西——他的“硫磺岛”。哈勒德看到了美国大兵在日本火山上升旗的照片,在战争结束前,他也想在柏林拍下类似的场景。

▲ 国旗插在硫磺岛上

很快,哈勒德就选中了他的目标——德国国会大厦。

国会大厦建于1894年,其建筑在当时是宏伟的。这座建筑对德国历史有很大贡献,红军认为它是他们法西斯敌人的象征。然而,对纳粹来说,国会大厦是民主和代议制政府的象征。1945年5月2日,在经历了非常血腥和激烈的战斗后,苏联终于占领了国会大厦,结束了一场夺去数百万德国人和苏联人生命的战争。

国会大厦被视为“法西斯野兽”的象征和核心。这可能是柏林最具象征意义的目标。不仅哈勒德看上了它,就连斯大林都早就将它视作苏联红军第一进攻的目标。

4月30日,斯大林施加巨大压力,要求在5月1日国际劳动节之前占领这座建筑。最初,两架飞机在屋顶上扔下几面红色的大旗,这些大旗似乎与被炸毁的圆顶相连。此外,已收到总部的一些报告说,第380步枪团的M. M. Bondar和第756步枪团的V. N. Makov上尉两方可能在4月30日当天升起一面旗帜。

朱可夫元帅收到了这些报告,他发表声明说,他的部队占领了国会大厦并升起了一面国旗。然而,当记者到达时,他们发现大楼里没有苏联人,而是被德国人的炮火压在了外面。1945年4月30日22时40分,苏联士兵使用迫击炮弹,打穿其中一扇用砖堵住的大门。为了隐藏他们的目的,苏联人分成了几个小组,慢慢地获得了对国会大厦内部越来越多的控制。即使有坚守阵地的敌方士兵,一支由五人组成的小分队还是找到了通往屋顶的楼梯。

在通往屋顶的路上,他们选择将德国国会大厦屋顶上的日耳曼尼亚雕像作为他们插旗帜的地方。起初,他们打算用腰带把它固定住,但后来发现雕像上的皇冠上有洞,旗杆正好可以插进去。因此,在1945年4月30日晚上10点40分,27岁的米哈伊尔·彼得罗维奇·米宁爬上雕像,将国旗插在日耳曼尼亚的王冠上。但是由于这是在晚上发生的,天太黑了,第一次升国旗并没有被拍下来。第二天,这面旗被德国人取了下来。红军终于在5月2日控制了整座大楼。

当哈勒德抵达柏林后,终于见到了国会大厦,他感觉自己的梦想就要实现了。可是他很快变得沮丧,因为他发现这里已经没有苏联国旗了!

于是,他马上跳上返回莫斯科的飞机,说服他的新闻机构的员工给他三张平时用于官方活动的红桌布。在哈勒德回到柏林之前,他和叔叔一起整晚都在缝制星星、锤子和镰刀。他们想赶在德军投降前拍下这一幕。

很快,哈勒德再次来到这里,这次他召集了一些士兵,让他们摆出在国会大厦楼顶升起国旗(称为胜利旗)的姿势。

根据哈勒德提供的其它照片,当时他准备以柏林废墟为背景,让一些战友把国旗升起来。画面显示一名士兵正在吊装,在大楼边缘的一根临时旗杆上挂着一面国旗,下面站着一位陆军同事。在最右边是华丽的雕塑,那是德国的英雄人物,同时照片背景显示柏林一片废墟,浓烟直冲云霄。

在以后的版本中,哈勒德还刻意加了一些黑烟云,增加场景的戏剧性。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塔斯社主任帕尔吉诺夫拿到这张照片后发现,下面那名士兵两个手腕上各戴一块手表。手表在当时绝对是价值不菲的奢侈品,为了避免引起读者怀疑苏联红军抢手表的猜疑,塔斯社这位主任便决定从照片上抹去了那士兵右手上的手表之后再发稿,这又犯新闻摄影的另一个大忌——抹掉画面内容。

据当事人回忆,帕尔吉诺夫当时说道,“这是抢劫犯……不是真的,苏联士兵是不抢劫的,你快点修好,把它拿下来,赶快!”

不过,这些今天看来决不允许的新闻照片造假行为并不影响人们对这幅照片的喜爱,它的传播效果依然非常理想,不仅当年就已传遍全球家喻户晓,也让出版的《奥贡约》杂志成为当时最畅销的杂志之一,直至冷战时期驻扎在东德50余万苏联官兵甚至人手一张《胜利旗帜》小照片。也许人们看重的不是它的新闻价值,而是它的宣传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德国投降后,哈勒德又报道了许多事件,包括纳粹战争罪行法庭,纽伦堡审判。他后来拍摄的纽伦堡审判的照片,让他成为苏联《真理报》的资深摄影师。在90年代之前,他曾享有短暂的国际声誉,他于1997年去世,享年80岁。

▲ Yevgeny Khaldei,1989年拍摄于俄罗斯莫斯科

说起印度军工,那可是奇葩中的奇葩,好端端的飞机,能给你修没了,其实,印度军工整体不错,尤其有一项技术,简直是一流。那么,印度军工到底怎样,什么技术是一流的?为什么印度老爱和中国比,别走开,铁血军事,明日开讲!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