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时,毁誉参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苏联f14战斗机 生不逢时,毁誉参半

生不逢时,毁誉参半

2023-11-07 17: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70年,米格-23开始服役,主要装备苏联空军歼击-轰炸航空兵团,是苏联20世纪80年代主要截击机种之一,约3000架,此外米格-23大量出口外销给世界各国。

技术特点

1.变后掠翼

米格-23采用手动调节的变后掠翼设计〔注:空气动力学表明平直翼(除超薄平直翼外)有利于低速飞行,但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音速时,会产生激波使阻力剧增;后掠翼(包括三角翼)不但可以延迟激波产生,而且超音速时产生的激波强度比平直翼小得多,但是大后掠翼飞机的低速性能很差,需很长的滑跑距离才能起降,经济性和安全性都不好,变后掠翼技术的出现解决了高速和低速兼容的问题〕, 飞行时机翼前缘可调节为18°40′(用于起飞、着陆、待机、巡航)、47°40′(用于空战格斗及各式特种飞行)和74°40′(用于超音速及低空高速飞行)。

变后掠翼图解

得益于变后掠翼技术,米格-23的起飞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机翼采用小后掠角,配合前翼襟翼和全翼展单缝后缘襟翼,使得升力系数增大, 起飞滑跑距离仅为620米,比米格-21缩短了23%,着陆滑跑距离820米,比米格-21缩短了15%,可不要小看这一点变化,其对于航空兵实施兵力机动有着重大意义。

米格-23变后掠翼机构

米格-23采用大后掠角时,即使低空也能做到超音速飞行,而采用小后掠角即使飞行速度仅有500-600km/h仍可保证稳定飞行,保证了多用途任务的需求。但是变后掠翼复杂的结构以及多用途作战的需要使得米格-23起飞重量高达15.6吨,间接影响了飞机性能的发挥。

米格-23变后掠翼的三个档位

2.进气道

米格-23的技术革新还在于其一改传统机头进气为两侧进气,其进气道安装在机身两侧,为二元四波系,配有三级斜板,最后一层斜板装有附面层吸除孔,进气道两侧各有两个气俘式辅助进气门,起飞时利用压差打开,美国的F-4战斗机进气道设计与之十分类似。

斯里兰卡空军米格-23UB教练机

3.起落架

由于其采用上单翼设计,主起落架不得不装在机身上,主轮距宽2.88米,为了减少收起时所占的机身容积, 采用了摇臂式减震装置,利用三维折叠方式把主起落架体积收缩至最小后收入机身两侧的轮舱内。同时起落架横向支臂腔作为冷气瓶使用,既减轻了重量,又使得结构得到了充分利用。

米格-23独特的起落架设计

4.发动机

米格-23结构图

5.火控、航电系统

米格-23的火控系统可在白天黑夜以及复杂天气状况下发现搜索和跟踪目标,其由金刚石雷达、ACⅡ型光学瞄具和武器操作系统组成,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航电系统设备较多,功能较全, 相比于之前的机型,米格-23的对空、对地作战能力;生存能力;自动化、半自动化操作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在设计上综合考虑了电磁兼容、天线布局以及航电设备的兼容性与通用性。

米格-23设计图

6.武器系统

米格-23共有5个外挂架,可携带不同引导模式的空空导弹、火箭弹以及其他武器,最大载弹量为2吨,主要的外挂武器有K-13(AA-2“环礁”)、Р-60(AA-8“蚜虫”)红外型近距空对空导弹、P-23P(雷达型)/T(红外型)(AA-7“尖顶”)中距空对空导弹、YB-32-57型火箭弹发射器(每个装32枚57毫米火箭弹)、ГП-9炮舱(内装ГШ-23Л双管炮其弹药)和炸弹等。为了适应飞机多用途的设计思想,提高对地攻击能力,还配备了可同时挂载4枚100kg炸弹的八棱形炸弹挂架。机身下方的炮舱内装有一门GSh-23高射速双管航炮,备弹200发,最大射速3400发/分。

美国海军拍摄的米格-23M挂载R-24和R-60导弹

毁誉参半

如上文所说,米格-23作为前苏联空军由守转攻的标志,可谓是承载了苏联的大国梦, 在苏联研制的战斗机中,没有哪个型号能比米格-23更能代表苏联战斗机的设计理念,也没有哪个型号的战斗机设计会像米格-23一样引起如此多的争议。

米格-23一改苏联早期战斗机轻巧灵活的设计思路〔米格-17(歼-5)、米格-19(歼-6)、米格-21(歼-7)等战机都是为了解决空军最为基本的需求——防空,灵活性强且易于操作,非常适合弱势空军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 但是这些飞机都是以牺牲航程、作战半径、对地武器挂载等性能为代价来换取轻巧的体型和高推重比〕,成为苏联历史上第一款注重航程的战斗机,米格-23空重10.5吨,内部油箱容量为4300升。相比米格-21的5.9吨空重,内部油箱容量2750升有了较大的提升。并且挂点多,可以挂3个800升副油箱,而米格-21一般只挂一个800升的中线副油箱,因此米格-23航程可以达到2360公里,作战半径可以达到1160公里(使用小后掠角使得飞机具有升阻比对于增加航程同样功不可没),而米格-21的航程仅有1470公里。

米格-23原型机

米格-23的变后掠翼设计所带来的飞机性能提升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米格-23设计时间较早,这项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再加上前苏联自动化航电系统水平较差(这项技术变后掠翼技术严重依赖), 使得米格-23的变后掠翼的后掠角度不是飞控系统根据飞机姿态自动调节的,其设置的三个档位需要飞行员根据不同的速度、高度进行手动调节。在不同的后掠角下,飞机的操控性能是截然不同的,这就对飞行员提出了较高的技术和经验要求。换句话说,米格-23对新手非常不友好,不够老练的飞行员极易造成机毁人亡的悲剧。

米格-23PD垂直/短距起降试验机

因为米格-23属于单发战斗机,一旦发动机出现问题,基本没有挽救的可能,同时米格-23复杂的变后掠翼系统机械故障率一直居高不下, 在45度后掠角情况下,升力重心后移,配平力不足,低空低速极容易陷入危险的失速尾旋,这些因素都是导致米格-23平时训练坠机率相当高的原因。

米格-23进行超低空飞行

20世纪60-70年代掀起了变后掠翼技术的潮流,但是各国研发的大部分机型都是作为对地攻击机使用(例如美国的FB-111、欧洲狂风、苏联的苏-7等), 这些飞机对于机动性能要求不高,固定档位调节没有太多问题,而由于米格-23多用途的设计思路,最终导致其什么都能干但却什么都干不好。

其实那个时代唯一以战斗机身份取得巨大成功的就是美国的F-14, 其航电水平在70年代完全是领先别国一个时代水平,使用的早期飞控技术使机翼后掠角由机载计算机自动控制,飞行员只需要想怎么飞,计算机会自动进行调整,从而使其拥有当时可以说是为所欲为的超强机动性能。而苏联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在米格-23MLD上实现了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机翼后掠角,不再需要让飞行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手动调节。但是这一切都太晚了,前苏联自己的米格-29,苏-27都服役在即了。如果米格-23MLD早十年登场,也许就可以与F-14一较高下。

▲F-14雄猫飞控系统,甚至可以让其做出两边机翼不同后掠角进行飞行

▲F-14雄猫飞控系统,甚至可以让其做出两边机翼不同后掠角进行飞行

米格-23战斗机在整体性能上属于第二代战斗机,与第三代战斗机相比,米格-23的航电设备不够先进,抗电子干扰能力较差。高空性能不算突出,中低空机动性较差,例如其在5000米高度,0.9马赫的速度飞行时,转弯半径为2200米,但是其对地攻击型由于载弹量大,航程远,低空突防能力强,不失为一种对地攻击能力较强的战斗机。“迟到”的米格-23大部分战斗都是在与西方先进的第三代战斗机对抗,这也直接造成了其总体上可称悲剧的战史。

米格-23战斗机的传奇之处还在于对中国的特别意义。一方面,中苏关系破裂之后中国一直极度关注苏联军事打击力量的发展,大航程、多用途的米格-23装备苏联空军前线航空兵后形成的巨大威胁直接促成了中国歼-8B的诞生;另一方面,米格-23的大量出口又使中国获得了直接研究它的机会,其腹鳍、差动平尾、双管航炮、机翼和尾翼后缘的蜂窝结构等数十项技术均为中国所借鉴, 从而使中国第三代战斗机在性能上实现了跨越,并在综合作战性能上实现了对前者的超越。

叙利亚的米格-23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