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里茶叙】吴冠中画笔下的甪直水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苏州甪直古镇速写临摹 【甫里茶叙】吴冠中画笔下的甪直水乡

【甫里茶叙】吴冠中画笔下的甪直水乡

2024-07-13 03: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73年,吴冠中第一次来甪直,同行的还有黄永玉。他们先到保圣寺参观唐塑罗汉,因为这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且在雕塑和绘画上都有极高的造诣,每个到甪直的人,都会来这里瞻仰一番,内行的人看看门道,外行的人看个热闹。

吴冠中在保圣寺得到一位讲解员的详细讲解,为了表示感谢,他在册页上画了一幅小品,送给保圣寺留作纪念。

▲《苏州甪直小镇》速写 吴冠中,1980年作。取景地点位于甪直古镇东端的一处双桥:东美桥(又叫鸡鹅桥)与交会桥。

1980年春天,61岁的吴冠中与研究生钟蜀珩,带领中央工艺美院学生到苏州写生。重游保圣寺时,吴冠中见到自己当年的那幅小画被装裱后挂在墙上,很是感动。

这一次,吴冠中在甪直,除了画小镇风景,还喜欢往乡野跑,画水柳、木桥、渔船等,越是乡土的景物,他画得越投入。他去乡下的那天,正遇上那个村庄有户人家结婚,时值傍晚,他留下来吃了晚饭,夜间借宿在一个农户家。

农户听说他是北京来的,知道是个人物,不敢怠慢,把刚打好准备给儿子结婚用的新床让给他睡。次日早晨,他在村里给一位俊俏伶俐的小姑娘画素描,寥寥数笔,神韵毕现,当时他身边有不少小孩和村民围观,都说他画的好,比真人还好看。这可能就是艺术的魅力,艺术的美,既来源于现实,又超然于现实。

吴冠中画了油画《水上人家》《水乡》《江南人家》等作品,还有一些速写作品。他的《苏州甪直—速写》正是当时所作,这是一幅不可多得的速写精品,构图开阔,用笔简洁,轻描淡写间,向我们描绘出甪直古镇的美丽景色。

(图片来源:甪直摄协会员张惠娟)

小桥流水人家,石缝里长出一丛新绿,给古桥平淡几许春色,人们成群结队在赶集,河里几只鸭子悠闲的在水中嬉戏,真可谓“春江水暖鸭先知”,整个画面充溢着浓浓的江南春意,又散发出相映成趣的生活气息。

吴冠中在一篇散文中,详细记载了这次甪直之行:

“1980年春天,我带领一班学生去上课,汽车抵甪直时正值大雨滂沱,衣服与行李统统湿透,同学们设法到一家豆腐房的炉灶前去烤衣被,一面租借被褥。小镇上很不易找到住处,先联系住到附近农村的谷仓里,太不方便,最后由文化站协助让出了他们的办公室,睡地铺。旅社是有一家的,但大学生外出实习按规定不能住旅社。虽然住得很困难,但同学们对这个小镇实在非常喜爱,天不明就起来,画那晨雾中的小船、桥头卖鱼的苏州乡下姑娘、沿河飘拂的垂柳,捕捉那又绿了江南岸的春风。白天,小河滨里塞满了四乡的来船,几乎看不见水面了,那是画人物速写的好机会,各种脸型和服饰齐全。傍晚,宁静的小河里是空荡荡的了,但并不空虚,岸上的白墙、黑瓦、深褐色的木楼都倒映在水里了。乡镇,特色就在半乡半镇,介乎乡与镇之间,镇与乡之间难划明确的界线。镇的尽头,已是船坞、独木桥、菜畦,极目四顾,处处都是丛丛新柳掩映着江南村落,过了一村又一村,而且远处的村落似乎总比近处更吸引人,引得我们永远向往远处。”

1983年,吴冠中又到甪直写生。可以说,他每到苏州,必来甪直。

甪直已经不单纯是他写生的目的地之一,这里带有几分梦里水乡的味道,让他喜欢,让他惦记。

有时,苏州的朋友会自告奋勇陪他来,苏州画家杨明义、甪直籍作家孙柔刚等,都曾与他同行。吴冠中就像个孩子一样,对苏州水乡充满了好奇心,他用画笔捕捉生活中的美,让美好的景色、美好的情愫,感染更多的人。

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展出的吴冠中油画作品《苏州人家》,即以苏州甪直写生稿完成,墙体的拉长,色块的组合等方面都作了主观处理,形式不落俗套,使人耳目一新。1988年,吴冠中根据保圣寺罗汉塑像创作了《罗汉居》。2011年,《罗汉居》以1840万成交。

▲《罗汉居》吴冠中,1988年作。海市蜃楼罗汉居,胜境在人间。以半抽象手法写甪直保圣寺罗汉像。

1985年,吴冠中应朋友之邀前来苏州,又是先到甪直,后去周庄。1992 年9月,73岁的吴冠中应中央电视台之邀赴甪直、光福、周庄等地拍摄专题片《生命的风景》。

片中展示了吴冠中的油画、水墨、速写和水彩精品,以及他作画的经历和心得,他那宝刀不老、童心未泯、热爱生活的大师形象,使人感触良多。

吴冠中在散文《江南小镇》中说:“我几乎跑遍江南村镇,苏州甪直曾是画家们写生的名镇,人家密集,河道曲折,小桥纵横贯穿菜市与小巷。画中小桥正入巷口,小巷深深深几许,听凭画家设迷宫;桥下水流少行舟,淘米洗菜妇女多,鹅鸭点点白,飘流上游与下游,沉浮自如。我几次在这一巷口写生,用线勾勒,用油彩涂抹,在写生中感觉到‘错觉’,她是感性之母”。是甪直,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使他一次次对甪直流连忘返。

2008年,吴冠中来苏州,去了留园、光福,还去了甪直,可见甪直在他心目中的位置。

吴冠中画笔下的不只是具体的景物,他把自己对生活的朴素情怀,把自己对生命的修悟,都融入在浓淡相宜的颜料中,使画面超越了小情小调,让人透过画面,感触到更细腻或更博大的视野。

吴冠中善于作变体画,他能根据一幅画面,构思出另一个境界的作品,别开生面,让人惊喜。比如他在1980年的速写《苏州甪直小镇》,后来他根据这一速写稿,还画了一幅水墨画《乡镇小桥多》,大块面的渗化,门窗、桥体的简化处理,这样的画面具有现代感,与小桥流水人家,各具特色,相得益彰。

▲《苏州甪直》速写 吴冠中,1988年作。位置应是甪直西汇河与中市河交汇处,左为金鼎桥,右为进利桥。

吴冠中始终对黑瓦白墙的江南民居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的很多作品都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在画面的点滴中流露出他浓浓的乡情,以及对美的不懈追求。

他之所以钟情于水乡的描绘,不单单是寄托对故土的热爱,更是对“小桥流水人家”所表现出的形式美感和恬静生活的无比欣赏。

小桥是一条条大弧线,流水便是长长的细曲线,人家则是黑与白的块面。这些块面、弧线与曲线,通过吴冠中的巧妙搭配组合,构成了一幅幅变化多样、美妙动人的图画。

(图片来源:陆华春)

吴冠中说过:“艺术是自然形成的,时代一定会有真诚的挽留和无情的淘汰。”他在文章中写道:“从艺以来,如猎人生涯,深山追虎,弯弓射大雕。不获猎物则如丧家之犬,心魂失尽依托。在猎取中,亦即创造中,耗尽生命,但生命之花年年璀璨,人虽瘦,心胸是肥硕壮实的。”

他虽然是个瘦小的人,但他通过画笔所展示的艺术之美,以及他在教学中体现的诲人不倦的品格,是饱满的,是充满力量的。

(图片来源:邬歌丽)

水乡古镇甪直,既有吴冠中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更契合了他心目中的故乡印象。

他对甪直始终魂牵梦萦,在他去世的前几个月,还曾造访甪直,最后一次游保圣寺。

可以说,吴冠中与甪直结下的不解之缘,随着时间的沉淀,不但不会消退,反而会像美酒一样,历久弥香。

(文:李建荣)

李建荣,笔名李明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的农家子弟,对家乡怀有深厚感情,致力于小说创作。

已出版《环保局长》《我是老师》《毕业当村官》《女推拿师》《除了你还有谁》等多部图书。其中,《毕业当村官》曾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重点图书目录,并入选为苏州市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环保局长》部分章节入选澳大利亚高中教材。

李建荣先生是吴中区作协理事,吴中区第二批文化艺术重点人才,新浪网原创工作室版主。现在甪直镇文体中心从事地方志编撰工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