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城的心脏“吴子城”,似乎从来就与众不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苏州古城游览图 苏州古城的心脏“吴子城”,似乎从来就与众不同......

苏州古城的心脏“吴子城”,似乎从来就与众不同......

2024-05-10 09: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摄影:维生素 来源:苏州发布

隋朝时,随着江南运河的开通,苏州成为东南沿海水陆交通要冲。唐大历十三年(778),升苏州为江南地区唯一“雄州”。宋元期间几经损毁。南宋绍定二年(1229),郡守李寿朋重建苏州城坊,留下的苏州城市平面图《平江图》,成为中国古城市图的主要代表。

历经2500多年,位置、规模、格局基本未变,城门、街巷、桥梁的位置和名称未有大的变动,居民大多前门沿街,后门临河,“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保存至今。历史学家顾颉刚称“苏州城之古为全国第一,尚是春秋时物”。

▲摄影:薛巍 来源:苏州发布

举凡中国古代的大城市,出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几乎都有外城套内城的格局。苏州,这座千年古城,因为建城伊始便定位于诸侯国的首都,及至后来又一直是江南首邑,因而苏州城的格局自然也是这种规制。“吴子城”就是苏州的内城。今天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吴子城”。

吴子城

▲子城

苏州外城的规模和形状现代人是比较清楚的,因为它的城墙消失了才几十年,目今尚有部分残段保存,且有一定数量的图片资料,足以对其研究和了解,相对来说并不困难,但内城已消失了数百年,且无任何遗迹可寻,因而它的逐渐被人淡忘似也合乎情理。不过,倘若真想一睹其风采,有心的人们还是可以在《平江图》上找到些参考的。

▲平江图上的子城

“吴子城”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514 年,与苏州城同龄,也是伍子胥所筑。《吴越春秋》记载,伍子胥“筑小城,周十里。陆门三,不开东面者,欲绝越明也。”这座小城初为吴国王宫所在地,城外四周有护城河,西面为锦帆泾,西施和吴王乘锦帆之舟游乐于此。后来春申君黄歇改造为桃夏宫。秦汉之后一直为郡守府,是整个江东地区的行政中心。项羽刺杀会稽郡守殷通就是发生在这里的。

西汉文学家司马迁为写作《史记》,南游吴地,他见到了春申君古城,感到十分繁华,叹道:“吾适楚,观春申君古城,宫室盛矣哉!” 可见,那时的子城宫室,气势恢宏,确非寻常。唐代时这里成了太守府,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大诗人在任苏州刺史时都曾生活办公在其间。入宋之后,范仲淹任苏州知州时,也在子城生活办公。从现存的宋刻《平江图》碑上可以看到:当时的“吴子城”呈长方形,四周环以不高的城墙,在南、西、北方向开有三扇城门,唯独东面没有,这正符合《吴越春秋》所说“欲以绝越明也”。

▲锦帆路

小城内除有官衙、府库外,还有教场和花园,最为醒目的是北门上的齐云楼。史载,南宋高宗皇帝赵构在建都临安(杭州)之前曾驻跸苏州,这就有可能此地亦曾做过他的临时皇宫所在地。但“吴子城”的最后一次辉煌,应是在元朝末年群雄纷起之时。那时张士诚割据称王,即以此地为王宫,大兴土木,巍峨壮观远胜于前朝。可惜好景不长,张吴王最终败给了朱元璋。城破之日,他将爱姬美妾驱赶到齐云楼,放火焚烧,火势蔓延,转眼之间,连座偌大的王宫也烧得精光,于是这座出尽风头的千年城中城,终于灰飞烟灭,只给后人留下一个皇废基的地名。

这个地名,一直叫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忽然有人提出,张士诚从来没有做过皇帝,那里也从来没有做过皇宫,怎么可叫皇废基,一定是弄错了,应改为王废基。是耶非耶?请读者耐心一点,读到后文,自会明白。

▲子城大致区域范围

说了半天,人们定然会问:那么“吴子城”的范围究属如何?可以明确地回答:子城旧址东至公园路,西抵锦帆路,南临十梓街,北傍干将路,位于古城中轴线上。至于公园路和锦帆路,原先均为河道,十梓街南侧的地下,至今仍有埠岸可寻。当年这一圈水系便是子城外的护城河。

虽说“吴子城”已经毁于战乱,但在明朝初年,好心的苏州知府魏观,曾经一度修缮复建,造好了一座美仑美奂的官衙,并且请来了名士高启,洋洋洒洒写了一篇上梁文。不料一下子就惹恼了登基不久的洪武皇帝。“吴子城”从此彻底夷为平地。就因为这片废墟是皇帝废掉的,于是苏州百姓一直叫它——皇废基。客观上是尊重历史事实,主观上是褒是贬,任人评说。

▲皇废基

尽管到了明朝中后期,苏州已经空前繁荣,城外到处是商肆,城里亦成寸金地,市中心的这块“吴子城”,却依旧一片荒芜。

后来 “吴子城”终于得到了开发,房屋一片片地造起。不过,已经不再是粉墙黛瓦和深宅大院,而是一排排整齐的海派石库门里弄房子:同德里、鼎康里、信孚里、金城新村等等,外加数十幢大小不一,风格迥异的单体花园洋房。开了一所学校,西式的门面,西式的教育;修了一个公共体育场,西式的运动,西式的理念;请上海租界公董局园艺师设计了一座法公园,草坪、喷泉,还造了一座带钟楼的欧式图书馆。拓建了几条马路:五卅路、公园路、民治路,听听路名也挺时髦。

▲同益里

“吴子城”这片往日吴文化的心脏,似乎从来就与众不同。明清之前它让人感到振奋,明清之际令人感到惋惜,明清之后又使人感到新奇。那么,时至今日,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它呢?人们谈及苏州,总爱冠以“古”字,但真正的历史却也包括着近代,内含着渐进的过程,从来没有跳跃过。有识之士正在呼吁保护民国风格的西中市商业街,那么,对待“吴子城”,倘若也再多保留一些昔日的“洋气”,岂不更像个有着“古韵今风”的天堂了。

文中部分资讯来源:苏州发布、《苏州志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信息,请以实际情况为主。感谢原作者的辛勤创作,转载只是为了更好的传播新闻资讯之目的,未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有侵权,请原作者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