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东坡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苏东坡的经典故事50字 讲东坡故事

讲东坡故事

2024-07-11 13: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提到苏东坡,大家想到的是什么?是被后人所传诵的千古佳作,还是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东坡肉?史书典籍中记载,苏东坡集儒、释、道于一身,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全能,而且天文、地理、医药、金石、教育、水利,还有烹饪等方面都颇有造诣,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通才。今天让我们一起透过诗书经典,拨开历史迷雾,去寻访东坡先生的躬耕岁月。

相信大家都知道,元丰三年(1080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宋朝被贬官员没有俸禄,只有微薄的生活津贴。每月只有4500钱,宋朝钱币换算成今天的人民币,4500钱就是1350元,可是全家二十多口人,一人不足60块,这么微薄的补贴,难以解决那么多人的口粮,怎么办?他身为一家之主必须解决全家人的温饱啊!这时他并没有逃避,更没有退缩。他的朋友马正卿为他在黄州太守徐君猷那里求得五十余亩废弃的军事营地。这块地是黄州东面的坡地,营地久荒,遍布茨棘瓦砾。苏轼在《东坡八首》里曾经是这样形容:“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可想而知开垦这块地是多么的艰辛。苏轼出自书香世家,在当时“官本位”的影响下,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而读书人种地更是为人所不耻的事情。志不求易、事不避难。他在事上练、石上磨,重担子压出了铁肩膀,苦差事练出了真本事。越是困难大、环境差的地方,越能磨砺品质、增长才干,也越能凸显实干品格。苏轼就是这样的人,他打破了文人不事农耕的世俗偏见,同时也打破了自己的无力养活全家人的困境。他不顾世俗人的眼光,率家人披星戴月,撸起袖子,辛勤耕作,垦荒辟壤,耕田犁地,播麦种豆,修塘打井,躬耕其中,自号“东坡居士”。

展开全文

他不擅长农事,就向农夫们虚心求教。

当年种麦,东坡先生下肥没有掌握好时机,使麦苗过早地茂盛。

黄州父老及时告诉他:趁早让牛羊啃吃践踏,要不然秋后无收。他按照老农所说的让牛吃掉麦草,果然麦子收成的时候丰收了。他说:“良农惜地力,幸此十年荒。桑柘未及成,一麦庶可望。投种未逾月,履块已苍苍。农夫告我言:“勿使苗叶昌。君欲富饼饵,要须纵牛羊。”再拜谢苦言,得饱不敢忘。”苏轼觉得种地也是有很大学问的,就虚心向黄州的老农请教。他将数十亩田地作了统筹安排,将一部分变成水田,插了水稻;开了十亩地,种了小麦;还种了竹、桑、枣、栗、松,并特别写信给大冶一座寺庙长老,要来“桃花茶”的名贵种子,种在东坡,做到“不令寸地闲”。经历了躬耕东坡,后来苏轼在农业、水利上颇有造诣。这也为他后来在杭州任职时疏通西湖、修建苏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苏轼在人生际遇如此坎坷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取得如此卓著的成就,着实令人钦佩!究其根本,这得益于他在困境中不耻下问、好学上进,面对困难时知重负重、开拓创新;身处逆境时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参考《黄州赤壁》/《黄州五年间》)

来源:黄冈市赤壁管理处

编辑:彭君雅

编 审:冯扬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