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转千折的65年人生,从苏轼到苏东坡的蜕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苏东坡一生的人生轨迹 百转千折的65年人生,从苏轼到苏东坡的蜕变

百转千折的65年人生,从苏轼到苏东坡的蜕变

2024-07-10 04: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Su Tungpo had a more muscular build, with the right proportion of bone and muscle. While As far as we can judge from his portraits, he was about five feet seven or eight, had a big face with very prominent cheekbones and an imposing forehead, extremely long, brilliant eyes, a well-proportioned chin, and a beautiful tapering, long, mandarin beard. The most revealing was his sensitive, mobile, full-powered lips. It was a face which flashed and glowed with human warmth, quickly changing its expression from hearty fun to a pensive look of thought-drunk fantasy.

苏东坡,较之弟弟子由,更为健壮结实,骨肉匀称;从画像上来看,大概五尺七八寸身高,面孔很大,颧骨高耸,前额突出,眼睛细长,炯炯有神,下额匀称,蓄有美丽尖长的中式胡须。最能透露他特性的,是那敏感活泼、强而有力的嘴唇。这是一张充满人性温暖光辉的面孔,表情会由热烈的嬉笑迅速切换为心事重重的沉思。

所以,这便是我们记忆中的苏东坡吗?是那个我们从初中时代起,就被要求狂背他的诗词的“北宋八大家” 之一——苏轼吗?

说实话,在细读他的传记之前,我根本不记得他长什么样,然而这次一读,我想我是再也忘不了这位将儒家、道家(庄子)、佛理完美融合为己用的大才子了。

林语堂先生在书中很是事无巨细的写尽了苏东坡的一生,甚至因为是英文书写,考虑到受众为不大了解中国文化的国外读者,他还在其中穿插描写了许多有关中国的文化,比如中国特有的年龄计数法,祖先名讳,儒家礼仪,甚至于伴随苏东坡被贬谪居各地的风景名胜人文等的描写,可算是面面俱到了。

但我以为尚有一不足之处,便是书中大多引用的都是苏东坡的散文,我理解他是为了切合苏东坡的政途轨迹而引用,但终究少了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有点意犹未尽之感。

尤其是后期,43岁的苏东坡遭遇牢狱之灾,死里逃生之后的思想转变,片刻“哀莫大于心死”的心寒,而后旷达超脱的心境,完全可以再稍多引用一些诗词来借以说明,毕竟 “文如其人” 嘛,那样的话,就更完美了。

好吧,接下来便是我这篇巨长无比的读后总结了,有兴趣的你们可以跟着我再重新感受一遍苏东坡百转千折的一生。

北宋仁宗时期(1023-1063)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生日12月19日。据他本人的说法,和韩愈一样命运多舛,也都因坚持政见而遭放逐,是因为他俩属于同一星座:天蝎宫。

苏轼的豪放个性当源于其祖父,虽未承其酒量,却得其酒趣,狂放不羁,优哉游哉。虽然祖父不识字,却颇有远见常识。

父亲苏洵颇有才气,但个性有点古怪,脾气刚烈,思想独立,不是好相处之人。27岁发愤读书,赢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名,可算是少年晚成了。他支持淳朴的文风,也影响着苏轼的文笔。

值得一提的是他很不待见王安石,还写了非常出名的《辨奸论》说他是“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是 “囚首丧面而谈诗书”。

母亲程氏夫人则有着良好的教育素养,对两兄弟言传身教,教读《后汉书·范滂传》时,苏轼当即立言,要向范滂一样,为了坚持理想不惜以死抗争。而这也着实体现并贯穿于他一生的政途,始终执守己见,不随波逐流。

苏轼六岁入学,十岁便有佳句出,十一岁准备科考,利用抄写的方式练习书法,通过大量诵读,熟记经史典故于心,及至日后入仕,向皇帝进谏或草拟圣旨时,均能引经据典,信手拈来。

与弟弟苏辙(字子由)感情最为亲厚,同喜同乐,忧时互慰,难时相助,以诗词互通。苏诗云:“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 而后苏辙在苏轼墓志铭中亦写道:“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两兄弟政见相同,政途官场起伏也荣辱与共,但苏辙的冷静稳重、实事求是的性格,使他在党争中得以明哲保身,不至太惨;而倔强随性、豪放不羁的苏轼则成为党争首当其冲的目标。

图源网络(侵删)

至和元年(1054),18岁的苏轼娶年方十五的王弗小姐为妻。这位苏夫人很是聪明能干务实,除了悉心照料苏轼的生活起居外,在苏轼首任杭州通判时,还曾时时留心并提醒他要提防那些太过热情的泛泛之交,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那些太过速成的朋友必不长久,多为利益所驱。

可惜的是他俩之间,终归缘浅,年纪轻轻的王弗才26岁便早逝,留下六岁的儿子苏迈。

感怀于妻子的付出与早逝,在亡妻过世第十周年,苏轼写下了名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那时的苏轼已39岁,被贬居密州,他用 “尘满面,鬓如霜” 这句非常有意象化的描写,呈现出一个将近不惑之年、苍凉憔悴的自己,再对比梦里永远年轻貌美的妻子初嫁时 “小轩窗,正梳妆”的情趣,表达自己满腔的哀思,“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而结尾处的 “明月夜,短松冈”,则表达了一种寄思,每一年的祭日,有明月的夜晚,在那个长满松树的小山冈上,他们都能“相见”。

这便是苏轼词中的旷达之意,他进入梦中,走进回忆,思念亡妻,但梦醒时分,又能走出来,宽解自己。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图源网络(侵删)

嘉佑二年间(1057),21岁的苏轼通过殿试,被钦点为进士。拜于主考官欧阳修门下,得其高评,有言:“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继而感叹:“更三十年,无人道着我也!”

之后,因母亲去世,儒家习俗要辞官并守丧二十七个月(守制或丁忧)。居丧期满后,父子三人举家迁往京师,沿长江顺流而下,感受三峡的雄美峻险。沿途父子三人赋诗百余首,均收在《南行集》里。

抵达京师后,两兄弟又经过两次 “京都部务” 和 “制策” 考试,苏轼脱颖而出,呈上二十五篇策论文章。彼时宋仁宗曾对皇后言:“今日为子孙得二相才”。[只可惜其子孙貌似并不怎么领情呢~]

而后 25岁的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署凤翔府判官事(凤翔位于陕西西部,靠近渭河)。苏东坡初尝做官滋味,发现并不如预期所想,颇有点失望,多半是由于地偏官微,壮志不得酬。

这段为期三年的仕途,主要的成就除了向太白山神求雨,写祈雨文,留下与民同乐的名篇《喜雨亭记》外,便是他的几次降魔斗妖的趣闻,以及不幸结识了他后半生仕途的克星章惇。不可不谓之命也。

《喜雨亭记》| 图源网络(侵删)

北宋英宗时期(1064-1067)

治平元年(1064),28岁的苏轼因三年任期满,通过 “磨勘” 考验,转而在史馆任职,轮流在宫中图书馆工作。这倒是遂了他的乐趣,得此良机赏玩皇家珍本,手稿和名画。

随后两年,妻子王弗和父亲苏洵相继过世,苏轼和弟弟子由立马辞官,带着父亲和自己妻子的灵柩,返葬故里眉州,并为父守孝二十七个月。

北宋神宗时期(1068-1085)

熙宁元年(1068),32岁的苏轼续弦,娶了妻子的堂妹,年方二十的王闰之。虽没有第一任苏夫人的能干,但她也始终是个温柔顺从的女子,分享了苏轼一生中的所有起伏荣辱。

彼时,年方二十,雄心勃勃的宋神宗甫一登基,就任命时年47岁的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次年又任命为参知政事(副相),主持激进改革(青苗法、免疫法等)。朝中逐渐分为王安石为首的当权派(支持新政),以及司马光为首的反对派。

这里不得不多提一句,其实苏轼当是支持改革的,从他当年初抵京师时提交的二十五篇策论来看,“涤荡振刷” 说的就是要洗涤扫荡坏的,振兴新的,所以他是希望北宋朝能有一些变革的,只是他不认可王安石变法的太过激进,让老百姓的生活陷入苦不堪言之中。

因此他只能选择与司马光一派,反对王安石的固执与激进。王安石变法推行了八年,而后逐渐演变为上位的小人之间争权逐利的党争,而持守儒家道义与个人理想的苏轼不愿随波逐流,再加上其自身的才华横溢,自然便成了那个首当其冲被打压的对象。

熙宁四年(1071),随着欧阳修的辞官归隐,朝堂上白热化的新派改革,持不同政见的苏轼被调离京师,辗转任职于杭州通判(1071-1074),密州太守(1074-1076),徐州太守(1077-1079),湖州太守(1079年4月-7月)。

不得不提的是在徐州的治理期间,苏轼完全发挥出了他的行动力与行政才能,如治理洪水,筑坝,建 “黄楼”,视察监狱,关心囚犯健康福利等等,也因此更为百姓所爱戴,加之诗名亦日渐稳长,让苏轼成为继欧阳修之后的 “第一大学者”。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加之彼时的苏轼天真,自由,几近孩子气,忧喜皆形于色。虽辗转各地,但也借此游览赏玩了各处美景,写下了不少的好诗好词好句,可算是他写诗作文最活跃的时期。

苏轼写文章写诗讲求 “行云流水”,往往是 “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所以看到杭州美景时会有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的赞叹。

而在贫瘠的密州看到为变法所累的百姓 “家日益贫”,路边常有儿童奄奄一息,也会有诗云 “洒泪循城拾弃孩”……这些随后都成为嫉妒他的朝廷宵小构陷他的证据,借他诗词中的讽喻(如桧树、牡丹、《杞菊赋》、盲人看日等)做文章,编造他罔顾朝廷威信的罪名,使其身陷囹圄。

元丰二年(1079),时任湖州太守的苏轼,于7月28日被捕,8月18日关入御史台监狱受审,一直到除夕年才出狱,而后贬居汉口附近的黄州,无皇命不得擅离。

这便是历史上 ”乌台诗案“ 的由来。也是43岁的苏轼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从最初的押解途中起念自杀,狱中给子由的永别诗(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乌台诗案》中记载的苏东坡自辨诗词用典深意,到最后苏东坡承认自己写讽刺诗批评新政,语含愤怒失望,罪有应得。在这短短四个月十二天的牢狱之灾里,他的思想、脾性也随之有了变化。

贬居黄州的苏轼因情势所迫,在黄州城东的东坡务农耕田为生计,是以自号 “东坡居士”。正如蒋勋先生在《说宋词》里所言,这段时光是苏轼最难过、最辛苦、最悲惨的时候,同时也是他生命中最领悟、最超越、最升华的时刻。

被下狱之前的他是那个少年得意,才满天下,虽壮志不能尽酬,但一路走来尚属顺遂的苏轼;然而经过这次死里逃生的牢狱之灾后,他也逐渐有所反思,有所修禅,有所悟道,开始修炼自己成为那个虽因贬谪而足迹渐布大半个北宋国土,却依旧保持为国为民的初心、只多了几分旷达超脱的苏东坡。记得有那么一句话,生活便是一场永不停止的修炼,我以为,苏东坡恰是此中高手。

蒋勋先生则以为这个时期的苏东坡,所创作的《黄州寒食二首》是最能代表他心境的词。这两首词的手稿被称为《寒食帖》,现收藏在台北故宫,可算是苏东坡创世书法的第一名。他的字美在率性而为,自然不做作。

《寒食帖》| 图源网络(侵删)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第一首词里,“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大意是,诗人躺在床上,听说海棠花已成 “燕支雪”(燕支是指女人用来化妆的美丽的红色颜料),掉在泥土里,被泥土弄脏了。

蒋勋先生解读说,花是高贵完美的花瓣,而泥土是肮脏卑微的,可是花瓣掉落了会和泥土在一起。所以苏轼在这里是借花和泥来表达心情上的领悟,四十三岁牢狱之灾前的自己如花一般瑰丽,而入狱后的自己则如泥土般卑微。

然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所以美丽与丑陋是可以和解的,高贵和卑微也是可以和解的。彼时此后的苏轼也可以融合为全新的苏东坡。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则用的是庄子的典故,原意是,把东西带走的是时间,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厉害,他会把所有东西偷走。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说的是本以为还年轻,然而一场“大病”(暗指牢狱之灾)则白了头,也寒了心,冷了情。正好承接第二首词里的前四句因雨而带来的寒意。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说的是诗人自己根本没留意已到寒食节(清明前后,晋文公哀悼被烧死的风骨文人介之推,而要求全天下这一日不吃热菜,苏轼用此典故也有其特殊含义,指代自己这个不趋附潮流的人对生命的领悟过程),乌鸦嘴里咬着烧剩的纸钱飞过去。

这里的书法笔锋有点锐利,结合后面两句,隐隐中能透过字迹感受到他的悲哀,忠义均不得全。奉行儒家教条的苏轼,要尽忠,可是皇帝不见他,“君门深九重”;要尽孝,可是 “坟墓在万里”,父母祖先的坟墓都在四川眉州故里,而他,被困黄州。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已然是哀莫大于心死,连哭的激情都没有了。

蒋勋先生最后总结说,《寒食帖》是苏轼经此变故后非常重要的心境转变,从这之后我们会逐渐看到一个更为包容与豁达的苏东坡。

或许是远离了朝廷的纷争吧,“被迫隐居”的生活让苏东坡逐渐向陶渊明的淡然看齐,借由研究佛学与道家(庄子),他的心灵也得以超脱。

反映在他的作品里,则是少了以前刻薄的讽刺,尖锐的笔锋和愤怒之情,代之而起的是温暖亲切,宽容适度的幽默,更为醇美成熟。

《念奴娇·赤壁怀古》| 图源网络(侵删)

比如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又名《大江东去》),借这首词里的周瑜少年得志,娶娇妻建功业,反衬自己近五十光景,壮志不得酬,还 “早生华发”,不过苏东坡说完这话后,又立马从悲慨中跳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既是人生如梦,得失成败荣辱又算得了什么呢?周公瑾而今不也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了吗?

叶嘉莹女士评价这首词的大开大阖,从大景到特写,由景及人,再由人及景,从泛写到特写再回到泛写,有种往复的腾掷和呼应。

苏东坡借词来表达对人生体悟的深刻,从个人的哀感延展到整个人类人生的哀感,表达了他的旷观和史观,真正是 “进得去,出得来” 的洒脱,不执著。

北宋哲宗时期(1086-1100) 其中元祐年间太后摄政(1085年3月-1093年8月)

用叶嘉莹女士的话说,苏东坡的天性中有其对儒家的修养(忠义奋发+持守),佛道的旷观(不因得失/荣辱/利害而自扰)和历史家的史观(能看到历史上的盛衰兴亡之变化,通古今而观之)。

带着这种融合汇通的心境,之后的苏东坡尽管又经历了官场的大起大落,却始终能持守本性,不改初心。

元祐年间太后摄政时期,重新启用旧党(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司马光、苏轼等人),50岁的苏东坡受太后重用,居庙堂之上时,便 “在其位谋其政”,尽其所能尽忠尽责,比如,广开言路,劝服朝廷取消青苗法,对抗朝廷的贪污无能等等。

然而他的这种为民办实事的耿直个性却不见容于朝堂之上,尽管有太后多方维护,但终不敌朝廷宵小的谗言,而东坡自己也屡有退意。终于元祐四年(1089)调任杭州太守。

这是苏东坡第二次任职杭州,比起第一次的闲职无实权,这次的他可着实为民办了不少实事,比如疏浚盐道,修整西湖,修建苏堤,平抑粮价,致力于赈灾等等。

元佑八年(1093),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过世,而后不久太后也薨逝了。宋哲宗亲政,重新起用新党后,苏东坡再次首遭其害,先后四次被贬谪,最终流放于岭南惠州,彼时他已年届58岁了。

或许是经历过太多的荣辱起伏,苏东坡已然超脱旷达了,竟毫无惧意,与小妾朝云开始了惠州的修道生活,倒也有几分的不亦乐乎,而后还写出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样的诗句,果然是非一般的乐观与旷达。

只是没想到三年后,已近花甲之年的苏东坡还会继续被贬流放到更为偏僻的海南岛,而这一待又是三年。

当时的海南岛虽是在北宋统治之下,但地处偏远,居民多为黎人,不识字,靠打猎为生,秉持着 “女主外而男主内” 的传统。当地人迷信巫医与献祭,远离中原的文明社会。

用苏东坡的话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尔。” 然而年迈的苏东坡再次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乐观精神与不屈灵魂,逐步调整自我以 “适者生存”,将这种 “被迫退休” 的生活照样过得风生水起,苦中有乐。

受不了岛上湿热难当的夏天,苏东坡也会坐在桄榔树下数着日子,盼着秋天的到来(Su would sit in the palm grove counting each day until autumn was come)。这个极富画面感的描写让我们更能感同身受,原来苏东坡亦不过一普通老人也。

因食物短缺,无米下锅,濒临饿死之际,他居然还能写出一篇有关 “食阳光充饥” 的文章,stopping hunger by eating the rays of the morning sun,秒想到 “喝西北风” 有木有?细思之下,果然是苏东坡才能达到的旷达和乐观~

岛上闲暇时光最多,闲不住的苏东坡开始各种尝试:

制墨,四处采集辨别各种草药,甚至于每一天都要找人聊聊天。当地居民不识字,没关系,可以聊鬼故事,不知道鬼故事也没关系,就聊聊你所知道的事情……

用他曾对弟弟苏辙说的话来总结,苏东坡可真是一位 “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的认真享受着每天生活的老者。

北宋徽宗时期(1101-1126) 其中太后摄政(1100年1月-6月)

元府三年(1100),宋哲宗驾崩,新太后(神宗皇后)暂时摄政,64岁的苏东坡得以在生命的最后时光,离开蛮荒之岛海南,一路北归,居于常州,次年7月28日逝于常州,终年65岁。遵其嘱,墓志铭由弟弟苏辙亲自撰写。

图源网络(侵删)

或许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读苏东坡的生平,一路追寻着他的伟大思想和性灵的人生足迹,且行且悟,以至死生不惧,顺乎自然,万物之法也。

In reading the life of Su Tungpo, we have been following and observing the life of a great human mind and spirit, as they took temporary shape on this earth. Su Tungpo died and his name is only a memory, but he has left behind for all of us the joys of his spirit and the pleasures of his mind, and these are imperishable.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已成为一段回忆,但他为我们留下了独属他灵魂印记的欢欣和心智的快乐,都是很值得我们一品再品的万古不朽的宝藏。

最后,推荐主题阅读:

叶嘉莹女士和蒋勋先生的两本书,其中有关苏轼诗词部分的解读,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苏东坡的 “人如其文”~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