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芳村花卉批发市场几点关门 荔湾

荔湾

2023-10-08 00: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8月28日上午,位于荔湾区五眼桥村内的岭南花卉市场B区启用,标志着岭南花卉市场原鲜花区搬迁工作全面完成,新场地正式投入使用。岭南花卉市场是全国60%以上观叶植物及30%的鲜切花交易集散地,每天有络绎不绝的市民和商户前来采购切花、盆花以及园艺产品。据了解,原址位于滘口地铁站对面,这一次搬迁的是A区鲜花区。

搬迁后的岭南花卉市场B区位于五眼桥西约666号,距离原市场约1公里,记者在启用首日进行了探访,从原址经芳信路或花市新路3分钟车程、15分钟步行均可抵达。据五眼桥经济联社党支部副书记王艳珊介绍, B区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是原来的1.5倍,有大小商铺、档口1465家,从业人员达1万余人,此次保证了鲜花区原商户百分之百被安置,而且租金保持不变。据了解,市场的鲜花档以批发业务为主,零售占据较少份额。

顾客赞环境提升但交通有些不便 档主整体满意

因刚迁入新址,加上工作日的原因,早上的9时,尚不见太多前来购花的市民。而商户仍忙着搬档的收尾工作,十分热闹。带着好友的“拼单”购花计划,街坊杨姨买了三大束鲜花,之后她按下电话,告诉好友“市场搬了”。原来,杨姨住在荔湾区府附近,早上像以前一样步行到原址购花,看到那里一片安静,才知道鲜花区搬迁了。“我马上打车过来新址,这里离我家有些远,步行是到不了的,以后考虑就近在楼下买。”杨姨说。

华工准大学生、今年18岁的梁灏和好友黄永梅都是花艺师,他们第一时间获得了搬迁的消息,带着小拖篮前来采购花材,他和朋友都是乘地铁到达滘口站,再步行前往新址。“比以前宽敞干净,排水也做好了,地面没有积水,也没有乱扔的垃圾。”梁灏从小学起就经常光顾岭南花卉市场,对于新址硬件的改善,他总体上表示肯定。不过他提出,高端花材等的保鲜条件、周边的交通配套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据了解,梁灏在初三毕业后参加了广州国际花卉艺术展,而在黄永梅则在这次广州国际花卉艺术展、第26届广州园林博览会上摘获“羊城工匠杯”插花技能赛金奖。作为业内人的他们观察到新址搬迁带来的“蝴蝶效应”,“由于交通成本的增加,我们知道的好些花店或花商都在或多或少提价。”梁灏说。

迁过来的档主对新环境评价都比较高。海翔花行在新市场有三个店面,主营红掌等高端花材,创始人陈宗翔告诉记者,整个市场面积扩大,可以吸收更多档主进驻,便于档主扩大经营规模,而且市场在功能分区上十分清晰,有物流区、电商区,鲜花区等,鲜花区又有本地区和云(南)花区,本地区又有菊花区、玫瑰区、百合区、叶材区等,且指引清晰,方便购花者;市场配套也有所提升,新址内部有双向车道,做到人车分流,不像原址只有一个车道,经常发生堵车的情况,还配备了三间五星级公厕等。“租金没变,环境更好,我们以批发为主,迁址对销量影响也不大。”经营的雏菊档口的邹先生也对新址十分满意。

据了解,鲜花档口的分布要尊重经营习惯,比如,店铺会紧邻经营同类花材的档口,富贵竹档尽量不挨着玫瑰档,因此在商户的搬迁选铺上,五眼桥经济联社采取了摇号的方式,先确定确定选档顺序,再进行档口位置的选择,后者根据前者的情况决定自己的档口位置,从而有利于档口的合理分布。

投入1.3亿元用于新址和配套建设 将增加接驳专线便利市民购花

根据五眼桥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此次搬迁虽属于临时性质,但在功能区域划分、环境治理、交通疏导、物流配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规划设计,为五眼桥联社花卉产业升级进行了积极探索。

五眼桥经济联社党支部副书记王艳珊介绍,在新址及配套建设上,五眼桥联社累计投入1.3亿元,新建了道路1.3公里。除了在外观上进行了整体提升外,新市场在经营管理上也花了大力气,通过引入第三方物业管理和智能停车系统,彻底解决旧市场出现的机动车、三轮乱停放问题;为延伸花卉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新市场正整合打造网上交易平台,强化冷链物流仓储配套,整体提升产业业态。此外,五眼桥还充分发挥花卉产业优势,在花卉市场设立产业协作示范点,与贵州黔东南自治州、贵州毕节市金沙县开展产业结对帮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相对原址,不少人认为,新址离地铁口远了些,公共交通不是很便利。对此,她解释,目前有两路公交车直达东门,他们还在协商从滘口地铁站开通专线便民车,方便市民购花。

芳村花卉产业呈外迁趋势 “千年花乡”向何处去?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广州岭南花卉市场筹建起来、形成规模,成为广州的一张名片,如今又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岭南花卉市场是五眼桥联社的重要经济支撑,占联社(含下属经济社)全部收入的50%以上。但市场面临着设施陈旧、交通拥堵、经营模式单一等问题,如何破解发展难题,做强做大做优花卉产业,是五眼桥联社多年来一直积极思索的问题。 五眼桥联社党总支部书记、社长莫志华介绍,搬迁到新址后,下一步联社将结合城中村改造,统筹谋划推进花卉产业升级,在原址A区一带规划建设永久的花卉大厦,将其打造为集交易、展贸、科普和花卉文化展示等为一体花卉产业综合体。

岭南花卉市场临时迁址,加上芳村花鸟鱼虫的迁址到龙溪大道的花博园,芳村花卉产业呈现外迁趋势。随着城中村的改造和批发市场的转型升级,荔湾鲜花产业向何处去,成为爱花的广州人关心的问题。在芳村鲜花行业经营了二十五六年的陈宗翔表示,广州有花城美誉,鲜花对广州人而言并非奢侈品,而是生活必需品,而且鲜花已经融入到广州人的文化里。芳村作为千年花乡,鲜花名片更应保留。

作为广州市花卉协会副会长、荔湾区政协委员,“生产外移、贸易发展”是他对荔湾花卉产业发展方向的建议,即把花卉种植交给具有租金、气候优势的周边县市、周边省市,专注贸易,聚力优势进行发展。“华南鲜切花的销量虽不及华东,但成交额最大,因为花材等级高。广州花卉贸易和消费额在全国排前,尤其在盆花价格上是全国风向标,享有定价权。”陈宗翔认为,这些都显示了广州花卉贸易的江湖地位。近年来,陈宗翔和岭南花卉市场的商户们都在贸易上下功夫,适应新风口直播电商卖花,“电商和直播对销量的提升率有20%,疫情期间更高达80%。”他认为,鲜花贸易还可以有更多探索。

据了解,近日,《荔湾区花卉产业发展规划》进入该区2020年度重大行政决策目录,荔湾区对花卉产业的规划如何,值得期待。

相关新闻:岭南花卉市场最后一次收市!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吴多 通讯员 荔宣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吴多 通讯员 荔宣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吴一钒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