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夫人《述国亡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花蕊夫人的述国亡诗 花蕊夫人《述国亡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花蕊夫人《述国亡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2024-05-06 16: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五代十国时期,有好几位女性被称之为“花蕊夫人”,不过较出名的有两人,一个是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淑妃徐氏,另外一个是后蜀末帝孟昶慧妃费氏。这两位女性,不仅仅是容貌美丽,且还是能诗善赋的才女。目前世传的《花蕊夫人宫词》有100多篇,其中确切可靠的大约 90多首,这些诗被收录在《全唐诗》当中。据考证,《花蕊夫人宫词》当中大部分是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淑妃徐氏所写,后蜀慧妃费氏流传于世的诗作不多,但是她的《述国亡诗》确流传甚广。

花蕊夫人与后蜀末帝孟昶

花蕊夫人费氏,因才貌双全进入后蜀末代皇帝孟昶(919年12月9日―965年7月12日)的后宫。孟昶是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的第三子,公元934年,孟知祥驾崩以后,15岁的孟昶即位称帝。由于孟昶即位时年少,朝中大事都交给前朝老臣管理。这些老臣对孟昶的奢淫骄纵也不加管束,以至于孟昶贪图享乐,不理朝政。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偏安一隅,中原多战事,尚且能够据险一方,君臣奢侈为乐,也不足为奇。不过,北宋兴起后,接连攻占了荆州与潭州,孟昶开始害怕起来,并派大程官孙遇抄小路到北汉联合阻挠北宋统一中原的活动,结果孙遇被边防官吏捉住。宋太祖赵匡胤因此下诏伐蜀,孟昶派王昭远、赵彦韬等将领抵抗。

在后蜀的将领当中,几乎都是一些贪图享乐的人,军事上没有什么建树。尤其是王昭远,此人骄傲自大,还自比诸葛亮。他率领军队从成都出发时,孟昶派宰相李昊等人设宴为他送行。在宴会上,王昭远手拿铁如意口若悬河,自比诸葛亮,趁着酒意,对宰相李昊说:“我这次进军,何止是抵御敌军?我率领这两三万雕面恶少儿,夺取中原易如反掌啊!”如此狂妄的人,岂能重用。

孟昶虽然信任王昭远,以防万一,他又派皇太子孟玄喆率精兵数万镇守剑门。而皇太子孟玄喆这个纨绔子弟比王昭远还不靠谱,出行的时候用车载着姬妾乐器,和几十个演戏的人随军出发,蜀人看见了都暗自讥笑他。这样的军队哪里是去打仗的,明明是去玩乐的,能打胜仗那才奇怪了。

孟昶在后蜀做了近三十年的太平天子,虽然中原的战事未平,宋军即将兵临城下,而他吟诗作乐如常。孟昶后宫佳丽很多,唯独宠信花蕊夫人费氏一人。他在摩诃池上建了一座避暑宫殿,一到夏天就待在宫殿之中避暑。孟昶也写了很多诗词,但是流传下来的只有《玉楼春》(《全唐诗》中的词牌名为《木兰花》)。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夏夜,孟昶与花蕊夫人孟氏在避暑的宫殿云雨一番过后,感觉自己像神仙一般,一时诗兴大发,以作《玉楼春》一首以感怀: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一点月窥人,倚枕钗横云鬓乱。

起来琼户启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据说原作《玉楼春》已经失传,曾经有一个尼姑跟随其师父到过孟昶的后宫,孟昶与花蕊夫人晚上在摩诃池上乘凉,写了一首词,还记得词的内容。而苏轼当时还小,只记得词前两句。后人根据这个老尼叙述的前两句诗,续写了一首完整的《玉楼春》。而苏轼,也补足了全篇,写成了《洞仙歌?冰肌玉骨》: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苏轼写的《洞仙歌?冰肌玉骨》虽然全靠虚构,但更能体现当时的意境。花蕊夫人貌美迷人,肌肤雪白如玉,在清凉的盛夏没有丝毫的汗液。一阵微风吹来,都能闻到一股冰肌玉骨的香味。此时,绣帘也被吹开,透过月夜窥视,花蕊夫人还没有入睡,她依靠在枕上,头上插着金钗,微风吹乱了他的鬓发,美丽动人。

她站起身来,携着纤纤素手,走出无声的庭院,看见天空流星穿过天际银河。试问今夜是几点?当时的夜已三更,月光暗淡,群星低垂!掐指算了算西风及时吹来,却不知光影像似水流年,偷偷的流失了。

《玉楼春》的前两句应该是以孟昶的口吻所作,主要是感叹花蕊夫人的美貌。而后两句是以花蕊夫人的口吻写的,夜已深,还睡不着。预示着当时的局势将大变,灾难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临。花蕊夫人应该是借助这天气,告诫孟昶风云变幻无常,不要沉迷于享乐。而苏轼的《洞仙歌?冰肌玉骨》也分了两部分,除 了在赞美花蕊夫人的美,其实也暗藏玄机。

孟昶降宋,花蕊夫人作《述国亡诗》

孟昶整日沉迷酒色,花蕊夫人也担心,这种好日子可能某一天就到了头。当后蜀的军队出了剑门,王昭远与北宋王全斌的军队在三泉相遇,后蜀军很快遭到了惨败。王昭远不得不烧掉吉柏江上的浮桥,退守剑门。后来北宋兵分两路夹击后蜀的军队,王昭远、赵彦韬败走,双双被俘虏。皇太子孟玄喆听说前线战败的消息后,逃到了成都。

北宋的军队如摧枯拉朽一般,进攻夔州,守将高彦俦战败,自焚而死。后蜀兵连接崩溃败逃,将帅多数被俘虏。孟昶召集朝臣问计于左右,老将石頵认为宋兵远来,势不能久,应当聚兵坚守等待宋兵疲惫之时再做反攻。孟昶沉默良久,知道大势已去,一声长叹说:“我和先帝用温衣美食养将士四十年,一旦临敌,不能为我向东放一箭,虽然想坚守,谁能为我去守呢?”于是命宰相李昊写表书投降,时间是乾德三年(965年)正月。

宰相李昊之前为蜀末代皇帝王衍的翰林学士,王衍败亡时,李昊为他写降表。现在后蜀又败亡,孟昶又让他写降表。因为这个事情,愤慨的蜀人夜间在他门上写了六个字“世修降表李家”,在当时传为笑话。

其实,更可笑的是孟昶。后蜀传了两代人,就灭亡了。做了皇帝以后,不思进取,整日沉迷享乐,荒废朝政。北宋军队兵临城下,后蜀还有十几万人的军队,却没有一个可用的将领来坚守抵抗,真的是可悲啊!

后蜀灭亡以后,花蕊夫人与孟昶被迫迁往北宋首都汴京。在途径葭萌关 (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时,花蕊夫人心情悲痛,在驿馆的墙壁笔题了一首词: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由于押送的军骑催促离开,她写了半阕,二十二个字,后来有人续成了 下半阕:

三千宫女如花貌,妾最婵娟。此去朝天,只恐君王恩爱偏。

前半阕意在诉说花蕊夫人离别之苦,开始离开成都心都快碎了,离别的愁苦连续不断,今年的春天与往日不同,显得太过于漫长,坐在马背上时刻能听见杜鹃彻夜不停的啼鸣,鸣声哀怨凄凉,心里很不是滋味。

后半阕是一个无名氏所作,运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写的,大意是:孟昶作为后蜀的帝王,三千宫女个个貌美如花,而我是最得宠的一个。此去汴京朝见天子,恐怕是孟昶太宠爱我一个人造成的吧!

前半阙是花蕊夫人思念蜀地,不忍心离开家乡。无名氏在后半阕为了押韵,有点狗尾续貂,也脱离了花蕊夫人的本意。作者不仅没有表现花蕊夫人对故国家园的留念,反而有侮辱花蕊夫人的意思。无名氏认为,孟昶有后宫三千佳丽,唯独宠爱花蕊夫人,她就像一个红颜祸水。如今沦落为阶下囚,难道不是花蕊夫人造成的吗?

无名氏想把后蜀的灭亡,怪罪在花蕊夫人身上,很显然作者对花蕊夫人有偏见。花蕊夫人与孟昶进入汴京,一起朝拜宋朝皇帝。在朝堂之上有人听说花蕊夫人是个才女,会吟诗作赋,群臣为了羞辱她,让她以后蜀灭亡为题,写一首诗。花蕊夫人强忍内心的悲愤,随即吟诗一首: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首诗就是著名的《述国亡诗》,意思是:北宋的军队兵临城下的时候,后蜀君主在城墙上竖起了投降的旗帜,我住在深宫之中,都不知道后蜀军队已经投降了。当时后蜀有十四万将士,竟然全部放下了武器,卸掉了盔甲,根本没一个称得上是男子汉的。

《述国亡诗》妙语双关,气势如虹,堪称五代佳作

花蕊夫人的《述国亡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作为修饰,也不押韵,看似普通,却气势如虹。该诗最大的特色就是一语双关,一句话包含两层含义。花蕊夫人与孟昶迁往汴京,朝堂之上群臣嘲弄,让其作诗,稍有不慎,可能就是作死。

花蕊夫人的处境,就好比三国时期的曹植。曹操死后,长兄曹丕即位,由于憎恶与其争夺皇位,想借口杀掉他。曹丕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如果不成,就杀掉他。曹植在极度悲愤中,作了脍炙人口的《七步诗》,以表达对曹丕的不满,但又维护了兄弟之间的感情。曹丕对《七步诗》深有感触,感到惭愧,于是赦免了他的死罪。

而花蕊夫人的处境也很尴尬,一方面她是后蜀嫔妃,如果一味的去贬低后蜀,就是忘恩负义的孽嬖。另一方面,身为阶下囚,如果一味的讨好赵匡胤,歌颂宋朝,有卖国求荣的感觉。这时,最是考验一个人才华的时候。

才女毕竟不是吹出来的,花蕊夫人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面对众臣的嘲弄,她写下了一语双关的诗歌——《述国亡诗》。

尤其是那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一语双关,可以说是气势如虹。花蕊夫人在痛诉后蜀军队无能的同时,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首诗,又从侧面赞扬北宋的军队很厉害,毕竟当时宋军只有几万人,就迫使后蜀十四万将士卸甲投降了。不得不说,花蕊夫人真是个才貌双全的女子,一首诗不仅仅让十几万后蜀男子抬不起头,更警示了哪些不战而降的将士。正是因为如此,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花蕊夫人,最终得到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宠爱,可以说惊艳了两朝君主。

后蜀末代皇帝孟昶,投降宋朝后,迁往汴京。被授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秦国公,不过受封七天后,突然暴亡。而花蕊夫人,因为太受宋太祖的宠爱,据说被赵光义射死了。

根据《铁围山丛谈》的记载:“花蕊夫人随昶归宋,昌陵亦惑之,晋邸数谏不从。一日从猎苑内,花蕊在侧,晋邸方调弓矢引满拟兽,忽回射花蕊,一箭而死。”

花蕊夫人与孟昶归宋,宋太宗赵光义也十分喜爱她,花蕊夫人不肯跟从他。有一天从猎后苑,花蕊夫人在一旁,赵光义调整弓矢,假装射野兽,忽然掉转弓箭,射向花蕊夫人,并一箭将其射死了。

更离奇的是《烬余录》里面的记载,说宋太祖晚年宠爱花蕊夫人,在宋太祖病重的时候,赵光义去看望他,由于赵匡胤睡在床上,叫了几声,没有答应。而赵光义趁机去调戏花蕊夫人费氏,后来被赵匡胤察觉,于是拿起床头的玉斧砍他,后来斧头落地,没有砍到。第二天早上,宋太祖就突然驾崩了。

虽然说花蕊夫人的死至今仍是一个谜,无论结局怎么样,她都是一个才貌双全,忧国忧民的弱女子。她写的《述国亡诗》,气势如虹,堪称一代佳作。作为后蜀的亡国嫔妃,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花蕊夫人应该名留青史,被世人所称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