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烟花三月下的是扬州?不是苏州,也不是杭州?(2.0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花炮的形状 为什么烟花三月下的是扬州?不是苏州,也不是杭州?(2.0版)

为什么烟花三月下的是扬州?不是苏州,也不是杭州?(2.0版)

2023-05-13 09: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先说结论

当时扬州才是富贵风流的世界中心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摄影@游侠瑾瑜

唐代武汉和扬州的治所与今日大致相同

长江水道也没有大的改道

你猜孟浩然从武汉到扬州用了多久?

▲孟浩然像

查资料得知,古代的船运大概15公里/时

来个对比,在唐代

即便是天子口谕“八百里加急”

一天要跑出800里去传讯

路上驿馆的好马累的哭爹喊娘

也只能将将跑出六百里的成绩

唐代一里合现在454.2m

差不多就是11公里/小时

武汉到扬州,水道700多公里

也就是 3天左右

▲每到一驿,换人换马,“马上飞递”

走船比御驾的金牌令箭还要快出50%

如此黄金水道绝对称得上古代的“高铁”

▲李白《渡荆门送别》诗云“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描写长江出三峡后的景色,气象与此航段相似

当然,跟现在是没法比啦

现在的扬州,还没通高铁

扬州的高铁时代

水运当道的日子里,扬州哪里受过这样的气吴王夫差第一个不答应 没错,就是后来被越王勾践翻盘的那位 公元前486年 ,为北上伐齐 夫差命人筑邗 (hán) 城,挖深沟 引长江水北入淮河 为了保卫邗城, 扬州城闪亮登场

▲邗沟向北穿行于武广湖和陆阳湖之间

东北入博芝湖,继而入射阳湖最后由射阳湖入淮安合淮水

1000多年后,总管扬州9年

平息江南叛乱的隋炀帝杨广正式上线

即位仅仅6个月就好大手笔

征发百万民工兴建新都洛阳

当时的人口都集中在西部,但米都在东部沿海

怎么办呢?想办法运过去呗

▲隋炀帝像

开“通济渠”、疏浚“山阳渎”

长江、黄河被纵向打通

杨广的“大业”(他定的年号)开始跃然纸上

5年后又连开“永济渠”、“江南河”

四条运河连成一气

隋朝大运河的“高铁”网络基本成型

▲隋朝运河分布图

至此,北起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货物可直达长安

尤其是江南的粮草

可经运河漕运运输到中原政治中心

经考,像回洛仓、黎阳仓这样的大仓

面积有5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存粮到贞观年间还在使用

▲图中“长安-洛阳段”运河边密密麻麻分布的都是粮仓

扬州的富贵生活

“南米北调”如此规模的工程

中转重心就在“高铁扬州站”

扬州位于长江、江南运河、山阳渡三河交汇处

彼时上海还没有露出海面

扬州已经成了富贵风流的世界中心

▲东关古渡昔日繁华

这里是隋唐最繁华的码头—— 东关古渡

当年,波斯、婆罗门、新罗、高句丽的

商人们都在这里上岸

附近的东关大街处处都是商务会所和洗浴中心

隋唐的漕运以粮米为主

到了明清,政府把盐业管理机构设在扬州

扬州的盐商也凭运河发迹

因为垄断和暴利,汇聚了众多富甲天下的盐商

清 朝时,扬州盐商的资本

最多时达到白银七八千万两

那时候, 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四千多万两

乾隆六下江南,也全由扬州盐商首领江春接待

连皇帝都感叹“盐商之财力,伟哉”

“百万之费,指顾立办”

▲乾隆下江南长绢画

有钱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这句话,在古代也同样适用

首先,古代的有钱人吃什么?

淮阳名菜鸭包鱼翅

汤鲜肉烂,味道醇厚

与鸡炖海参、鸽包干贝一样

此类菜肴在扬州家厨中,常见

以及上了《舌尖上的中国》的 大煮干丝

对刀工的要求几近变态

▲乾隆最爱的大煮干丝,对刀工要求极高

那住的地方呢?

个园和何园给出了 模板

个园以竹石取胜 ,园名中的“个”字

就是取了竹字的半边

园内假山更是号称“四季假山”

游园一周如历春夏秋冬四季

是扬州园林中最具特色的一景

何园被称为晚清第一园

冠盖中国造园艺术的四个“天下第一”

1500米复道回廊,四通八达

片石山房是画坛巨匠石涛和尚叠石的“人间孤本”

复道回廊上的漏窗、空窗组成的花窗带和

中国少有的水心戏台

摄影@游侠瑾瑜

除了这些盐商大户宅邸

如今扬州老城区里

还隐匿着只有本地人才知晓的秘密园林——

二分明月楼

这座以明月为主题的小园子

处处都彰显着设计者的用心

月桥、月门、月窗,甚至还有月亮形状的水井

在这个被称作“月亮城”的古宅里

仲夏的夜晚

听雨打荷叶、看水榭对楼影

唯这里还保留着最明媚的月光~

扬州的“文章太守”

如果说历代帝王送给扬州的是运河和奢靡

唐宋以后的文人墨客留下的

▲休园,王云

此时的扬州城,既有商贾繁华、笙箫彻夜 又有小桥流水、西湖歌吹 正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天堂 30岁的杜牧在扬州流连,写下《赠别》

中晚唐末世之时 士大夫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坚守 都成为一纸空谈 山水比庙堂实在,烟花比宏图情切 而唯有将满腔情感倾诉于这个风花雪月之地 及时行乐,忘却烦愁

《赠别二首其一》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翻译成白话就是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相比杜牧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对扬州风月的流连 欧阳修与苏轼师生之间 生死对望的两首《平山堂》词 比“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还要皎洁

《朝中措·平山堂》

欧阳修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西江月·平山堂》

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欧阳修写罢《醉翁亭记》 从穷僻的滁州调任江淮重镇扬州,几经起落 纸醉金迷的世俗享乐无法吊起他的胃口 安然的和平年代也没有激起他 “烽火扬州路”的方刚血气 大明寺的钟声里,欧阳修建起平山堂 心里只有“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的 清朗和高远

苏轼题写此诗时距上次拜谒恩师已过了9年 欧阳修也已仙逝 苏轼继承了恩师欧阳修的旷达情怀 无论境遇顺逆,始终努力开出乐观的生命之花

《春江花月夜》 也是不得不提的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古人盛赞这首诗 孤篇盖全唐

高中时初背不觉有甚

等过个几年

开始思考自我、世界、时间、永恒

这一咂摸,方觉高人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扬州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历史上几经战乱

多被洗劫,几乎屠城

却是骨头很硬的城市

李庭芝抗元、史可法抗清

都拼到弹尽粮绝才陷城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南宋无能,金人南侵

昔日繁华已不在,入眼只有凄清

伤心眼前人

......

至于后来,扬州是怎么衰落的?

成也水运,败也水运

晚清时期近海航运发展

后又修建铁路、运河淤积

清末实业兴起后,扬州也没借着这股风

到了近代,民国定都南京

......

终于成了如今,提起江南只知苏杭的局面

但,总有人记得它的好

扬城不仅仅只有春风十里 除却春日里的温柔 这里的每一个时节皆具风韵“梅黄雨细麦秋轻,枫树萧萧江水平 飞楼倚观轩若惊,花簟罗帷当夏清”千年前,隋炀帝杨广的笔下 已对这抹江南烟雨念念不忘

摄影@游侠三色辗转到近现代 朱自清先生也描述过一个地道的扬州夏日 就该挥着汗啃着红烧猪脸 或登上平山堂 (大明寺) 看远山掠影 得空还得溜达至北门外的下街 茶馆里坐上半日 点几笼七七八八精致小巧的点心 这才算得上偷得浮生半日闲了

所以,四季眷顾明月都 不妨避开三月人烟 试着再走一遭扬州城?

添加游大侠

编辑/月娘

旅行 | 抖音获赞100W+的网红建筑原来在这?被称中国的巴塞罗那!还有其他10个低调颜值高的建筑,去看看!

【在看】 告诉我们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