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皇帝题字的花园,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花港观鱼游览图 两代皇帝题字的花园,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两代皇帝题字的花园,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2024-01-23 07: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花港观鱼,简单四个字的名称,囊括了这个景点独有的特色——有花、有港、有鱼。三面临水,一面倚山,池岸曲折自然,池上架设曲桥,游人若往水里投入食饵,数千尾金鳞红鱼从四面八方游来,泼剌跃起。鱼跃人欢,其乐融融,除了历代帝王文人留下足迹与传说,也有一代代杭州人的童年记忆。

但在历史的长河里,这里也曾几经沧海桑田,其中的历史变迁,你了解过吗?

“西湖上新了”第一季第四期,我们来聊一聊花港观鱼的故事。

花港观“鱼”少一点

花港观鱼还有一“怪”,御碑上的“鱼”字少一点。这是为什么呢?繁体书写中,三点为水、四点为火,“鱼”字底部的四点,本为火字。但是鱼遇水而生,遇火则死,一心向佛的康熙皇帝不忍见鱼遇火而死,在题碑的时候就去掉了一点,变成了三点水底的“鱼”字,意在让鱼永远欢快地生活在水里。

其实,古人书法中的异体字非常普遍,就是说,古人写些“特别”的字,并非别有用意,美好的故事都是后人加上去的。就好像,康熙皇帝在这里少写了一点,在“苏堤春晓”的御碑上,又把“蘇”写成了“蘓”字,就是很常见的书写习惯。

此花港观鱼非彼花港观鱼

现在的花港观鱼,位置在太子湾公园对面,位于西湖西南角。当时花港观鱼的位置并不在此,名为卢园,是宋理宗时大太监卢允升的私人别墅。他在园子里开凿了池子,养了很多红鱼和当时稀罕的鱼儿,正如《西湖游览志》记载,“文石甃砌,水冽而深,异鱼种集”。

1699年康熙游江南来到杭州,重新恢复西湖十景的时候,将“花港观鱼”换了位置,移到了现在苏堤映波桥、锁澜桥之间西面的水域。

后来乾隆下江南的时候,专门为花港观鱼写了一首诗,“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鱼池里金鱼逐花,上下翻腾的画面跃然纸上。花港,水里飘着落花,多美的意境,但其实它并不是到处是花的港湾,而是因为边上就是花家山而得名。

一代园林大师送给杭州人的厚礼

杭州人有养红鱼的传统。不过,卢园中的红鱼池早就消失在历史的浪花中。现在游客热衷于打卡的红鱼池,是已故园林泰斗孙筱祥的作品,位于花港公园中间。直到现在,仍有很多学习园林设计的学生慕名而来。这也是园林大师送给杭州人的一个礼物,让杭州人能在观鱼的传统上,寻找到林泉之乐。

游客总喜欢在九曲桥投喂鱼儿,其实,欣赏红鱼最好的地方是鱼池边的廊亭,孙筱祥在设计时考虑到了夏季暴晒等因素,在鱼池边做了廊亭,倚栏观鱼是一种很惬意的享受。

卢允升的红鱼池,只有达官贵人可以欣赏。孙筱祥设计的红鱼池却是为了老百姓,因为它面积大且开放,能容纳很多人一起观鱼。

这座建筑曾住过一位国学大师

花港观鱼公园里,还有一座凭水而筑的二层庭院,这是马一浮纪念馆,又叫蒋庄,西湖湖上四庄之一。这里最早叫小万柳堂,旧称廉庄,是无锡金石画家廉惠卿的房子。廉惠卿的夫人吴芝瑛,也是秋瑾的结拜姐妹。廉惠卿夫妇为革命资助过很多钱,后来经济拮据,就把湖庄卖给了南京人蒋国榜。

蒋国榜买下湖庄后,将它改名为兰陔别墅。兰陔,出自《诗经·小雅·南陔序》诗:“循彼南陔,言采其兰。”后以“兰陔”为孝养父母之典。蒋国榜取这个名字,本意是买房子来孝顺母亲的,不过最后,他邀请了老师马一浮住在这里。现在,蒋庄成了马一浮纪念馆,浙江大学的校歌歌词就是马一浮先生写的。

藏在花港里的古桥

西湖有水便有桥,最著名的桥是苏堤上的外六桥和杨公堤的里六桥。不过,花港观鱼公园里,还藏着一座杨公堤上的古桥,远离喧嚣热闹的公园核心。

现在杨公堤上6座桥都见不到了,这座景行古桥经清代重修,一直留存至今,也叫金行桥,现在桥眉上还镌刻着这三个字。在以前,这座桥边有三贤祠,人们仰慕先贤,《诗经》写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行桥取的就是这个意思。

后来,三评西湖十景,杨公堤入选,定名为“杨公景行”。

小南湖水质堪比矿泉水

小南湖位于花港观鱼公园内,拥有西湖最优质的湖水。这得益于钱塘江引水工程,从钱塘江引入的江水,经过多种工艺再注入西湖。小南湖就是其中一个进水口。所以,早年导游带团走到小南湖附近时,会告诉游客,西湖的水清澈得和矿泉水差不多,水中的水草、螺蛳、鱼儿清晰可见。

优良的环境吸引了不少鸟类在这附近生活,这里有平时西湖边少见的翠鸟、鸬鹚。这里也是欣赏西湖“水下森林”最好的区域。这些随着水波漂动的水草,是西湖管理者为了改善西湖水质派来的“救兵”——水草可以起到净化西湖水质的作用,让西湖可以不完全依赖外来引水,自己拥有改善水质的能力。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