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曾想把部分领土卖给芬兰,为啥最后没谈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芬兰和俄罗斯交界处 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曾想把部分领土卖给芬兰,为啥最后没谈拢?

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曾想把部分领土卖给芬兰,为啥最后没谈拢?

2023-08-15 11: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每个国家最为难过的一段经历,成为每个国家惨痛。

的是回忆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让诸多国家认识到国家领土、主权、民族意识的重要性,使得他们在之后的发展和外交过程中格外注意这些方面,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重演。

不过,俄罗斯似乎并不这样想。他在上世纪90年代曾想把部分领土卖给芬兰,虽然最后还是谈崩了,但是不禁让人想要探求,为啥最后没谈拢呢?

一、"转让土地"的前因

从俄罗斯的历史上看,在今天之前俄罗斯曾经历过这样几个不同的时期:基辅罗斯、莫斯科大公国、罗曼诺夫王朝、苏联时期。如果想要确切的了解俄罗斯转让领土这一行为,就要从罗曼诺夫王朝时期发生的冬季战争说起。

18世纪初,以英国、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大国在经过前期的资本积累和多次的政治变革之后,完成了从封建专制王朝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过程,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

同时还掌握着海上市场与世界各地殖民地的资源,为本国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将其他国家远远的抛在了后面。

而当时的俄罗斯错过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也没有坐上通往近代化发展的列车。

国内的景象也混乱不堪:神职人员已经忘记了他们的传教任务,反而控制国内的一部分政权,愚昧人民的思想,致使文学领域黯淡无光,更让自然科学和数学无人问津,无法为国内工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同时国内地主阶级对农奴的剥削愈发严重,农奴的数量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可以说,当时的俄国与西方大国相比,社会还停留在中世纪时期,国家各方面还有待加强。

看到这样的情况,当时执政的彼得大帝在游历各国,见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形态后,在国内开始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说改革。

正是有了这些改革,将俄国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推向了强大的现代国家,也开始了俄国向外扩张领土的过程。

1721年,俄国与瑞典王国开战,夺取了它的强权地位。随后俄国又以保护本国首都为理由,对瑞典再次开战,这次战争不仅让俄国获得了大面积的土地赔偿,开拓了疆土,同时也促使了芬兰这一国家的出现。

俄国建立芬兰之后,给予芬兰较高的自治权,让芬兰自己发展本国的文化、生活习惯和政治体系,加快了芬兰走向独立的步伐。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由工人阶级的苏维埃政权取代了旧社会地主阶级政权,俄罗斯正式进入了苏联时期。而俄罗斯与芬兰之间的领土问题才刚刚开始。

二、转让过程

1917年,刚刚成立苏维埃政权还没有站稳自己的脚跟,国内外还受到来自不同阶层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压力,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处理芬兰以及其他遗留下来的问题,于是给芬兰创造了绝好的独立时机。

1917年12月6日,芬兰政府宣布芬兰脱离俄国的掌控,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苏联见到这样的情况后,内心十分愤怒,但是碍于本国的政权还不稳固,还同时面对其他国家的威胁,迫于无奈之下选择承认芬兰独立。

随后,苏联就支持芬兰国内的红军与政府军发生冲突,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再次获得控制芬兰的权力,促使芬兰并入苏联。面对这样强大的敌人,芬兰政府只能选择向外求援。

当时的德国刚刚经历过一战的失败,急需要通过战争转移国内的矛盾并夺取资源来发展国内,于是它回应了芬兰的求援,并签署了大量不利于芬兰的协定。

最终,这场在芬兰领土上发生的内战,实际上是两个大国之间较量的战争,以德国支持的政府军获胜,德国势力也因此顺利地生根发芽。

至此之后,苏联和芬兰之间的关系从没有缓和过。虽然双方签署过正式的协议来划分双方的界限,但是并没有签署真正意义上的停战协议,随时都有再次发动战争的可能性。

二战前夕,德国先后向英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发动战争,世界各地蔓延着压抑、恐怖的气息,受这种气息的影响,苏联也开始着手准备防止入侵的相关事宜。

苏联认为,芬兰现有边界与列宁格勒过于接近,同时也是德国入侵苏联的必经之路,再加上前面内战过程中德国向芬兰提供的军事援助,因此认定芬兰将来必定会成为德国法西斯的帮手,严重威胁着苏联的领土安全。

于是,苏联政府多次向芬兰发出希望协商谈判的邀请,但最终都以芬兰的拒绝而告终。

二战爆发后,德国并没有立即侵略苏联,反而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给足了苏联侵略芬兰的准备时间。

苏联没有让德国失望,在多次与芬兰协商未果之后,苏联借机制造事件嫁祸给芬兰,并发动冬季战争。

在这次战争中,由于英国、法国已经被德国攻陷,芬兰周边的国家也迫于德国法西斯的压力不能给予芬兰军事等方面的援助,孤立无援的芬兰在苏联这样强大的国家面前毫无反手之力。

最终被迫选择与苏联谈判妥协,签署了《莫斯科和平协定》,将大量领土分割给苏联,严重损害了芬兰的领土和主权,对国内的经济发展、社会形态、居民生存、国际地位等多个方面造成了难以估计的伤害。

二战结束后,苏联虽然成为了与美国并肩的超级大国,也曾在多个领域超过美国,但是由于后期领导人不正确的政策导致其最终走向了分裂的道路。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很多原先并入苏联的小国纷纷独立出来独自发展,而一些国家由于实力较弱没有独自发展的能力而停留在俄罗斯联邦里。

但是,当时的俄罗斯联邦受到苏联解体的冲击,仅仅在军事和工业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在其他方面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来维持国家的基本运营,让国家走入正轨。

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不仅向西方大国寻求资金援助,逐渐改善国内的情况,而且有意向将自己本国一部分有争议的领土卖给他国,从而获取巨额资金来维持发展。于是,当时执政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将目光瞄向了卡累利阿共和国。

卡累利阿共和国就是当年苏联以不正当名义,迫使芬兰割让领土中的一部分。割让领土之后,芬兰与苏联之间的领土纷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也让卡累利阿共和国在苏联中的地位变得敏感起来。

在经过多次的战争与协调之后,卡累利阿共和国最终成为苏联的一部分,受苏联的管辖。

于是当苏联解体,俄罗斯内部急需一部分资金支撑起国家发展时,这块一直存在争议的领土就成为了俄罗斯与芬兰谈判的筹码,放到了谈判桌上明码标价。

三、转让结果

从当年的情形来看,俄罗斯本有意卖给芬兰领土,且俄罗斯政府已经与芬兰政府有较为密切的接触,似乎已将多数转让领土的事宜谈妥,那为何最后还是谈崩了?

实际上,主要原因在于卡累利阿共和国内的自然资源。虽然当前俄罗斯境内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森林储备和淡水资源,但是其中卡累利阿共和国内的水力资源和矿产资源就占据了一定的比重。

如果将这一领土转让给芬兰,就永久了失去了这些资源的使用权。即使当时得到了资金支持并解决了领土问题,但是长远的利益来看,俄罗斯可以说是损失惨痛。

此外,俄罗斯历史上就曾有过因贩卖领土而损失资源使用权的事例。18世纪中期,俄罗斯还处于沙皇俄国时期,曾派遣航海家寻找没有被发现土地,试图在殖民地这一领域分一杯羹。幸运的是,它于1784年找到了阿拉斯加,并在此建立起殖民地。

然而,俄罗斯对这块土地的所有权只维持到了1853年。当时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为了不让自己的殖民地被英国无条件夺走,俄国选择将其卖给了美国,使其成为了美国的一部分。随后,美国就从阿拉斯加处获得了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矿产、林木等资源,促使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俄罗斯最终决定不将卡累利阿共和国卖给芬兰,与芬兰的谈判也随之终止。

事实证明,即使没有买卖领土,俄罗斯政府依旧可以在困难中寻找到合适的发展政策,让国家和社会走上了正轨,最终以一个全新的强国姿态出现在世界各国的面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