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 科普图文 你真的了解三伏贴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艾灸哪里治疗痛经 中华医学会 科普图文 你真的了解三伏贴吗?

中华医学会 科普图文 你真的了解三伏贴吗?

2024-07-11 04: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每年七月中旬都能看到各大中医医院、中医诊所门庭若市,很多人排队等着贴三伏贴,那么你知道什么是三伏贴吗?为什么三伏贴要在七月中旬贴,其他时间不行吗?三伏贴有哪些作用?下面来一一解答。

1.何为三伏贴?

三伏贴,即在三伏天以艾灸或穴位贴敷治疗疾病,是基于中医学“冬病夏治”思想的一种治疗手段。三伏天是依据我国传统的干支纪元法推算而来的,夏至后第三庚日起为初伏,10天为一伏。三伏天每伏的头一天皆为“庚日”,第二天皆为“辛日”,庚辛五行属金,与五脏之肺相应,庚属阳金,辛属阴金,故每伏的头两天都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好时机。若以温补阳气为目的,“庚日”优于“辛日。

2.三伏贴的药物组成和治疗范围是什么?

对于三伏贴的药物组成,清代名医张璐的《张氏医通·喘门》记载有白芥子、延胡索各30 g,甘遂、细辛各15 g,共为细末,再入麝香1.5 g,调匀,以姜汁调涂。现代多以此方为主,中医师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加药。若侧重宣肺化痰,加胆南星、法半夏、桔梗;若侧重祛风散寒,加麻黄、桂枝、防风;若侧重行气活血,加川芎、檀香、椒目;若侧重利水逐饮,加芫花、冬瓜子;若侧重温里散寒,加肉桂、附子、吴茱萸等。

三伏贴的治疗范围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内科如冷哮病、风寒咳嗽、虚寒腹痛;外科如痛痹、着痹;妇科如宫寒、痛经;儿科如肺炎喘嗽、小儿哮喘、小儿腹泻等。尤其在治疗呼吸系统的虚寒性病证方面,三伏贴的疗效得到了充分证实。患者在治疗前应先由中医师进行辨证,三伏贴主要用于虚证和寒证,禁用于热证,故患者不可盲目跟贴。

3.为何一定要在三伏天贴三伏贴?

三伏天为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贴三伏贴可激发人体阳气,祛风、散寒、除湿,且在去除外邪的同时能激发人体正气,以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另外,《素问·八正神明论》曰: “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素问·疟论篇》曰: “若腠理疏松则汗孔多开。”说明天气炎热,肌肤腠理之汗孔大开,气血运行通畅,可最大限度发散体内寒湿之邪。《灵枢·终始》亦曰: “春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说明夏季人体气血较充盛,全身经络通畅且浅表,此时在穴位上贴敷药膏,药物更容易经由穴位透入身体,通过气血经络而调整阴阳,以达药效。

4.    三伏贴的理论溯源是什么?

三伏贴的理论来源于中医学“冬病夏治”的思想。“冬病”指寒性疾病,包括虚寒和实寒,多好发或加重于冬季;“夏治”指在夏季之时应四时阳气之盛,借自然界阳气生发,予以人体温阳补益之法,乘势而治之,对于虚寒性疾病多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而“冬病夏治”思想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春夏之时阳气生发,人体内阳气逐步壮大,故在春夏之时顾护阳气,可增强机体抵抗力,使得机体强壮。此乃是古人顺应四时养生的重要原则,是“治未病”思想的体现。

5.三伏贴的皮肤反应和处理方法有哪些?

每个人的皮肤情况不同,有些人在贴三伏贴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潮红,或伴灼热感、轻微刺痛感,或出现小水疱,极少数人可能出现大水疱。贴敷者局部皮肤大多会出现色素沉着,数日后可自行消退。贴敷部位如果出现小水疱,一般无须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即可;对于体积较大的水疱,可经消毒针具从基底部戳破,将里面的组织液排尽,再行局部皮肤消毒以促进伤口愈合。已破溃的大水疱应做好消毒工作,再用无菌纱布外包,嘱患者饮食忌辛辣刺激的食物,以防感染。

6.贴三伏贴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贴敷前应先洗浴或清洗局部,为防止汗出过多,宜穿着舒适、宽松的衣物;如果贴敷期间感到局部皮肤灼热难忍或痛痒不止,可即刻取下药膏,或及时咨询医生;贴敷前后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滋腻和过咸的食食物,慎食生冷、寒凉的食物,忌食虾、蟹、公鸡、鱼头等发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贴敷当天应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贴敷部位应远离空调冷气,避免风扇直吹;实热性疾病、虚热性疾病、皮肤过敏或破损、孕妇和有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均不适宜贴敷三伏贴;突发外感发热时应暂停贴敷三伏贴。

作者:何文娟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审核:张  慧   航空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