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译制片历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艺术成就最高的电影 中国译制片历史

中国译制片历史

#中国译制片历史|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作为我国电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国电影译制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它与新中国同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艰苦创业到兴旺发达的的历史发展,为中国的亿万观众打开了ー扇了解世界的窗口,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艺术享受。电影译制是ー种文化事业,一种经济产业,ー种艺术创造形式,ー种大众娱乐方式;同整个电影事业一样,电影译制与社会的方方面面紧密相连,在中国对外开放、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如今,看进口大片已经是ー种时尚;人们尽情领略异国的风土人情,看到银幕上的外国人操着地道标准的汉语普通话,言谈举止和谐得天衣无缝,足以以假乱真。然而, 在这精彩与辉煌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电影译制工作者艰苦的探索,不懈的努力。半个世纪的电影译制事业造就了一大批电影艺术家,他们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人们对毕克、李梓、乔榛、丁建华这些配音演员的名字已经耳熟能详。

外国电影进入中国几乎就在西方人发明电影的同吋。1896年,也就是电影诞生的第二年,ー种叫做“西洋影戏”的影像节目在上海的徐园上映,那就是最早进入我国的外国电影。自那时以后到新中国建立以前的半个世纪里,电影作为ー种大众娱乐方式,一种技术,一种艺术在中国逐步发展起来。到1934年,中国的电影院已经有300余家,到1948年已达600余家。然而,那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正遭受外国的侵略,中国电影的生产和放映大多把持在外国公司的手里,影院里上映的多数是外国影片,中国民族电影工业只能在外国电影垄断的夹缝中奋力抗争,虽然成立了几家有一定实カ的电影公司,如新亚影片公司、明星公司等等,后来也拍摄出了ー些像《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杰作,但从规模和技术上都无法与外国电影抗衡。例如,1946年在上海所放映的383部故事片,其中美国片352部,占92%;英国片15部,占 3.9%;前苏联片3部,占不到1%,中国影片13部,仅占3.4%。 今天回顾那段外国电影涌入中国的历史,我们感到的是无奈和悲愤。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译制片。由于当时进入中国的电影一般都是默片,不存在语言翻译的问题,后来有了ー些有声片,一般都是原文放映。为了帮助观众理解这些有声片,当时的影院也想出了ー些办法,如印发故事说明书、放映幻灯小字幕、由解说员解说等等,少数影院还有“译意风”, 在电影放映时现场翻译。但真正意义上的电影译制,也就是将外国原版影片加工成用中文配音的影片,是到新中国成立前后才出现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可以独立自主地发展自己的电影事业了,国产片的生产和放映成为电影事业的主体,同吋,我们也没有停止外国电影的引进。迄今为止,我国毎年都或多或少地进口ー些外国电影,以满足观众在文化娱乐上的这种需要。为了方便广大观众观看这些外国电影,克服语言上的障碍,中国电影工作者对外国电影的音响录音进行了重新加工,配上了与画面同步的中文对白,受到了广大电影观众的欢迎,这无疑为外国电影在中国的传播与普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有了对这种电影生产的大量的、持续的需要,我国出现了几家专门从事电影译制的单位,形成了电影产业当中的ー个独立的分支,在这些电影译制单位中,历史最长,产量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有三家,即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八一电影制片厂。这三家电影译制单位的发展代表了我国电影译制事业的发展,是我国电影译制事业的缩影。在电影译制事业的蓬勃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艺术家,他们在译制片译制生产的导演、录音、编辑,尤其是在配音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创造,使外国电影的配音制作发展成为ー种独特的艺术,在中国文化艺术的百花园中又培育出了ー朵奇葩。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有自己的译制片生产,有些国家的水平也相当高,如我国周边的日本、韩国,他们将美国、英国、法国、中国等国家的电影加工成有日语、韩语配音的影片,但无论在规模和艺术水平方面, 中国是远远领先的。另外,电视译制与电影译制有许多相同之处 ,电影译制艺术的积累也为今天高质量的电视译制片的大量生产创造了条件。

纵观历史,我们看到中国的电影译制事业的发展是与新中国 的历史发展相一致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文革”前1949年至1966年这十七年的创业和初步发展时期、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文革”时期、1976年“文革”结束以后,特别是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的25年的大发展时期。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