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百科]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原理与注意事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色谱柱厂家审计注意 [仪器百科]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原理与注意事项

[仪器百科]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原理与注意事项

2024-05-30 18: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目前,色谱仪器在分析仪器中具有重要地位。由于色谱仪的色谱柱具有的分离能力,把物质按保留时间大小进行分离,然后通过与标样保留时间进行对比的方法确定物质性质,因此对未知样品很难定性分析。而质谱仪是直接测定物质的质量数与电荷的比值(m/z)在定性分析方面既准确又快速。把色谱与质谱联合起来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型式试验实际上是把质谱仪作为色谱仪的一个通用检测器来使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类

1、按分析规模可分:小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大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2、按分辨率可分:低分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分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高分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3、按质量分析器的时空属性可分:时间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空间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4、按质量分析器的工作原理可分: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和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质谱联用仪等。

5、按用途可分:生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制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化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食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医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酒精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构

GC-MS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色谱部分、质谱部分和数据处理系统。色谱部分和一般的色谱仪基本相同,包括有柱箱、汽化室和载气系统,也带有分流/不分流进样系统,程序升温系统、压力、流量自动控制系统等,一般不再有色谱检测器,而是利用质谱仪作为色谱的检测器。在色谱部分,混合样品在合适的色谱条件下被分离成单个组分,然后进入质谱仪进行鉴定。

色谱仪是在常压下工作,而质谱仪需要高真空,因此,如果色谱仪使用填充柱,必须经过一种接口装置一分子分离器,将色谱载气去除,使样品气进入质谱仪。如果色谱仪使用毛细管柱,则可以将毛细管直接插入质谱仪离子源,因为毛细管载气流量比填充柱小得多,不会破坏质谱仪真空。

GC-MS的质谱仪部分可以是磁式质谱仪、四极质谱仪,也可以是飞行时间质谱仪和离子阱。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四极质谱仪。离子源主要是EI源和CI源。

GC-MS的另外一个组成部分是计算机系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提高,GC-MS的主要操作都由计算机控制进行,这些操作包括利用标准样品(一般用FC-43)校准质谱仪,设置色谱和质谱的工作条件,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以及库检索等。这样,一个混合物样品进入色谱仪后,在合适的色谱条件下,被分离成单一组成并逐一进入质谱仪,经离子源电离得到具有样品信息的离子,再经分析器、检测器即得每个化合物的质谱。这些信息都由计算机储存,根据需要,可以得到混合物的色谱图、单一组分的质谱图和质谱的检索结果等。根据色谱图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因此,GC-MS是有机物定性、定量分析的有力工具。

作为GC-MS联用仪的附件。还可以有直接进样杆和FAB源等。但是FAB源只能用于磁式双聚焦质谱仪。直接进样杆主要是分析高沸点的纯样品,不经过GC进样,而是直接送到离子源,加热汽化后,由EI电离。另外,GC-MS的数据系统可以有几套数据库,主要有NIST库,Willey库,农药库,毒品库等。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工作原理

为了质谱仪器的正常工作,必须要组成高真空系统的真空室。仪器使用了高性能的涡轮分子泵与前级真空泵构成两级真空机组以确保所需的真空。被分析样品经毛细管柱分离,进入离子源。采用电子电力标准配置(EI),产生正离子,在推斥、聚焦、引出电极的作用下将正离子送入四极杆系统。四极杆在高频电压与正负电压联合作用下形成高频电场,在扫描电压作用下,只有符合四极场运动方程的离子才能通过四极杆对称中心到达离子检测器,再经离子流放大器放大,产生质谱信号。得到了质谱图,通过解释谱图或进行谱库检索以识别未知样品的组成。

典型的GC-MS系统的如图所示,待分析样品通过载气(氢气或氦气)经过GC色谱柱得到初步分离,从色谱柱流出的各组分经过GC-MS接口模块传输进入MS模块的离子源单元,在这里各组分被离子化形成离子,进而被MS模块中的质量分析分析,分析获得的数据由GC-MS平台的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处理、显示,并进行数据库搜索和比对。整个分析过程所涉及到的流程处理顺序均由GC-MS平台的仪器控制模块进行控制和协调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技术参数

以Thermo ScientificISQ7000单四极杆GC-MS系统为例介绍其技术参数: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应用

气相色谱法–质谱法联用是一种结合气相色谱和质谱的特性,在试样中鉴别不同物质的方法。其主要应用于工业检测、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

如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等;纺织品检测如禁用偶氮染料、含氯苯酚检测等。化妆品检测如二恶烷,香精香料检测等;电子电器产品检测,如多溴联苯、多溴联苯醚检测等;物证检验中可能涉及各种各样的复杂化合物,气质联用仪器对于这些司法鉴定过程中复杂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选型

如何正确选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1、决定质谱仪之种类

目前桌上型质谱仪主要分为二种:四极棒质谱仪及离子阱。四极棒质谱仪之原理为分子在离子源被离子化后,产生断裂片后由推送电极推送,再经由加速电压加速后通过四极棒,到达侦测器。带电粒子经由四极棒所产生直流电压(DC)及射频(RF)所产生之电场中稳定变化,而过滤掉不同的荷质比(m/z)以达到分析不同分子的作用到达侦测器。离子阱之原理为离子在环电极及二个端盖电极所产生的电场被困于离子阱之小空间中,经过射频的扫描,使得离子不稳定而被激出(Eject)。其离子穿透率与四极柱不同,所以同一分析物图谱之离子相对比例在四极棒及离子阱所得到的并不相同。

在一般长链纯碳氢化合物分析中,由于结构多相似,仅差个别碳数而已,所以在质谱分析图中所呈现的断裂离子皆相近,所以此时离子之间之相对比例及分子离子(具分子量信息之离子)即为判定其成份之唯一依据。但由于离子阱本身的原理会造成离子相对比例与典型质谱不同,使得在鉴定时出现误判。更由于当离子在离子阱的小空间之密度变大时容易产生离子-分子反应(自身CI反应),使得原本为M+的离子经由碰撞后变成(M+1)+,造成在定性时产生误判(将分子量由M误认为M+1),定量时出现偏差(质量偏移)及动态范围变窄等问题。特别是对于分子量不大的溶剂及不纯物之分析(主要成份远大于不纯物时)特别不利。目前虽然市场上已出现改良之四极棒式离子阱,仿照四极棒质谱仪将离子源独立于离子阱外,但是受限于先天的设计,仅能将原本误判之程度稍做改善,无法完全消除M+1之现象。

离子阱之特别功能为质谱-质谱(MS/MS),其作用为选取第一次分析时之断裂之质量进行第二次碰撞,藉由所产生之断裂片,由人为去判定其断裂机制,推衍出其结构,多使用于LC/MS(液相层析质谱仪)上,因其图库并不周全,且分析物较不易产生断裂离子,所以不得不藉由此法来辅助判定,一般在使用GC/MS时较少使用此法分析,因目前图库已建立相当完备,且GC所分析的样品大都容易产生断裂离子,已可提供相当之结构信息,故不须再使用MS/MS此项耗工又耗时之功能。

相对地,四极棒质谱仪则因为其稳定度高,动态线性范围广及产生之图谱皆为典型图谱所以是目前市场上最普遍使用之桌上型气相层析质谱仪之种类。

在质谱仪分析中有二种收集断裂片数据之方式:全扫描及选择离子监测,全扫描是侦测所有断裂片,具有可执行图库搜寻之能力;而选择离子监测是在分析已知物时,仅选取已知物的数个断裂片收集其讯号强度,由于扫描的次数增加,所以灵敏度增加,但却因失去其它断裂片之讯号,所以也失去了可执行图库搜寻之能力,所以只能用在分析已知物的定量上。目前一般的GC/MS一次只能执行一种模式,不能同时执行二种模式,只有PerkinElmer具有同时执行两种模式之功能,在增加感度时又能保有其图库搜寻之功能。

2、高真空泵浦之选择

在GC/MS的分析中,真空是不可或缺之要素,它决定了分析之再现性与可预期性,也使得仪器具有高灵敏度及保护侦测器,所以高真空泵浦之选择就相当的重要。目前最常见就是扩散泵浦及涡轮泵浦二种,根据其扩散泵浦原理,扩散泵浦会有油气污染之问题(因为必须加油使其运作),且于开机关机时必须耗时等待,所以要有高灵敏度及快速分析的数据就必须要选择涡轮泵浦。

3、侦测器之选择

由于光电倍增管之耐污染(密封性)及寿命长(十年),相较于电子倍增管仅二年之寿命与衰减性,所以侦测器选择使用光电倍增管。可免除讯号衰减所造成的不稳定及日后维护的费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操作方法

近年来,随着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被广泛使用,大多数使用者都能够熟练操作仪器,但对于使用中应特别注意的一些问题、仪器的日常维护及如何进行期间核查,国内外尚缺乏文章进行详细系统的介绍。而分析数据的准确可靠,仪器状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正确的使用及维护保养不仅可以确保仪器的良好状态,还可以延长仪器和易耗件的使用寿命。以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为例,从载气系统、质谱真空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使用、质谱系统的维护、仪器的期间核查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一)载气系统

1、载气体的使用

气体纯度必须达到99·999%,并使用专用钢瓶灌装,载气纯度不够,或剩余的载气量不够时,会造成m/z28谱线丰度过大,根据所用载气质量,当气瓶的压力降低到几个MPa时,应更换载气,以防止瓶底残余物对气路的污染。

2、载气净化

一般载气进入色谱前都需经过净化,除去载气中的残留烃类化合物、氧、水等杂质,以提高载气的纯度,延长色谱柱使用寿命,减少色谱柱固定相流失,而且很大程度地降低背景噪音,使基线更加稳定。建议安装一个高容量脱氧管和载气净化器或使用复合型载气净化管。净化装置应及时更换,脱氧管使用时间过长,吸附的氧气会随着载气进人仪器,导致m/z32的谱线丰度过大。市售的脱氧管通常会用氮气进行饱和,安装时,必须用氦气将脱氧管内和管线里的氮气吹扫干净,再接至仪器上。

(二)质谱真空泄漏的确认及检漏

1、确认泄漏

质谱真空是否出现空气泄漏,可从压力和空气/水的背景图谱进行判断。如果仪器达到稳定状态,一般情况下当柱流速为1ml/min时,前极压力(forepressure)应小于50mTorr,离子规压力(iongaugepressure)小于7e-5Torr,如果压力过大,则可能有泄漏;m/z18,28,32和44是空气/水的特征峰,空气/水的背景图谱正常情况下;如果m/z28的峰远高于m/z18峰,且与m/z32峰的比例符合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比例,则可以判断有小漏;如果,m/z28,32两峰异常高,总离子流强度超过10的8次方,则漏气严重,此时要立即关掉灯丝,否则会造成灯丝断掉。

2、检漏

钢瓶及气体管线的检漏以Snoop测漏液检查每个管线接点,特别注意钢瓶头部分。每换一次气体钢瓶,必须以Snoop测漏液全面检查钢瓶及进气口接点,确保钢瓶与进气管线没有漏气。将钢瓶打开,调整至一定压力,关闭气相色谱仪进样口的压力,关闭气瓶的总阀,开启分压阀,若有漏气,一段时间后分压表的压力会有明显的下降。定时察看压力表(每小时)和压力降低情况,可由此查知气体主管线是否漏气。

GC部分的检查,GC部分的空气泄漏通常会发生在内部的载气管接头、隔垫定位螺母、柱螺母等位置。可用适量的丙酮涂抹上述位置,每次一个位置,先后顺序依照离MS部分由近及远的原则。在适当的时间后,观察背景图谱中的峰图,若m/z58和m/z43处出现一个陡峭的、显著的攀升,说明在刚刚涂抹丙酮的位置存在空气泄漏。

MS部分的检查可以使用下述方法确定泄漏是在GC中还是MSD中:先观察空气/水的背景图谱,然后将气质联用仪所有加热区冷却后,取下色谱柱与GC进样口连接的一端,用一个废隔垫堵住色谱柱端口,等待15~20min,再一次观察空气/水的背景图谱,如果二者基本相同,则泄漏存在于MSD中或GC/MSD传输线末端的色谱柱螺帽处;如果结果显著不同,泄漏存在于GC部分。在MSD中查找空气泄漏的方法与GC部分类似,在可能发生泄漏的位置涂抹丙酮,每次一个位置,总是从近被打开过的密封装置开始,这是有可能发生空气泄漏的地方。在涂抹完一个位置后,观察背景图谱中的峰图变化加以判断。MSD部分空气泄漏比较容易出现在传输线末端的色谱柱螺帽处,此处由于柱箱温度反复变化,有可能会造成松动;另一方面,在装毛细管柱时,螺帽不可以拧得太紧,否则容易把石墨圈压碎,造成漏气,一般情况下用手拧紧,再用扳手拧四分之一圈即可。

(三)进样系统

1、进样隔垫

应使用高品质低流失及耐高温的进样隔垫,更换进样隔垫时先将柱温降至50℃以下,关掉进样口温度和流量(FinnigantraceGCUltra)气相色谱仪具备漏气保护功能,如果流量不关闭,当旋开进样口螺帽时,大量载气漏失,气相色谱的所有加温部分会自动关闭,需重新开机才能开启)。隔垫更换时,注意进样口螺帽不要拧得太紧,否则隔垫被压紧,橡胶失去弹性,针扎下去会造成打孔效应,缩短进样垫使用寿命。后做漏气检测“leakcheck”,如果螺帽旋至合适,仪器会显示:“leakcheckpassed”。

进样隔垫应视情况及时更换微量漏气不易查觉,一般来说微漏可造成目标分析物出峰提前,因为炉温较高时空气中的氧气会氧化色谱柱固定液,使固定液流失加大,降低柱效,但要通过长时间比较才能发现;相对的大量漏气则会造成保留时间的延长。一般自动进样约100针后即应更换进样垫,手动进样还要少一些,视进样技术而定。

2、衬管及石英棉

衬管应视进样口类型、样品的进样量、进样模式(splitorsplitless)、溶剂种类等因素来选用。尤其是分流不分流衬管,注意不要混用,安装时上下不要装反。

衬管的洁净度直接影响到仪器的检测限,应注意对衬管进行检查,更换下来的衬管如果不太脏可以用无水甲醇或丙酮超声清洗,取出烘干后继续使用;太脏则需先用清洁剂再用溶剂清洗,然后对衬管进行硅烷化处理后再度使用。

应使用硅烷化处理过的石英棉,这种石英棉一般较未处理过的细而脆,未处理过的石英棉对分析物特别是极性化合物吸附严重,需进高浓度的目标物达吸附饱和后才可分析样品。使用过的石英棉应丢弃,不能重复使用。

(四)色谱柱

1、色谱柱的选择与老化

色谱柱的选择一般从固定液的类型、长度、口径和膜厚4个方面考虑,毛细管色谱柱的固定液分非极性、弱极性、中等极性和强极性,色谱柱固定液的极性越高,其温度使用上限越低,随柱温的升高固定液流失程度也越大,选择固定液的原则一般是能用极性低的则尽量不选用极性高的;柱长则能用短柱解决的就不用长柱;小口径色谱柱较大口径有较好的分离度,峰形与灵敏度也都好,但口径小了柱容量也小,应视分析要求而定;固定液膜较厚的可以承受较大的进样量,分离同分异构体,比薄膜者有较好的分离度,但柱流失也较严重,其实际操作的温度也较薄膜者低。

新购毛细管商品柱(如DB系列的毛细管柱)一般出厂前已老化好,所以使用前一般不需要长时间老化,新柱老化一般不接质谱或其它检测器,设定一个程序升温程序走二至三次就能满足分析需要,其中程序升温程序的起始温度要低,一般设为50℃,温度可选择低于柱使用温度上限30℃或在平时使用的温度,升温速率要慢,一般设为5℃/min。旧柱老化时可接质谱或其它检测器,程序升温的温度可比平时使用的温度高一些,但不能超过柱允许使用的温度上限。

2、色谱柱的使用与保存

色谱柱使用时应注意说明书中标明的温度,不能超过色谱柱的温度上限使用,否则会造成固定液流失,还可造成对检测器的污染。要设定允许使用温度,如遇人为或不明原因的突然升温,GC会自动停止升温以保护色谱柱。氧气、无机酸碱和矿物酸都会对色谱柱固定液造成损伤,应杜绝这几类物质进入色谱柱。

色谱柱拆下后通常将色谱柱的两端插在不用的进样垫上,如果只是暂时拆下数日则可放于干燥器中。

3、色谱柱的安装

色谱柱的安装应按照说明书操作,切割时应用专用的陶瓷切片,切割面要平整。不同规格的毛细管柱选用不同大小的石墨垫圈,注意接进样口一端和接质谱一端所用的石墨垫圈是不同的,不要混用。进入进样口一端的毛细管长度要根据所使用的衬管而定,仪器公司提供了专门的比对工具,同样,进入质谱一端的毛细管长度也需要用仪器公司提供的专门工具比对。柱接头螺帽不要上得太紧,太紧了压碎石墨圈反而容易造成漏气,一般用手拧紧后再用扳手紧四分之一圈即可。接质谱前先开机让柱末端插入盛有有机溶剂的小烧杯,看是否有气泡溢出且流速与设定值相当。严禁无载气通过时高温烘烤色谱柱,以免造成固定液被氧化流失而损坏色谱柱。

(五)质谱的维护

1、开机和关机

开机时先开GC,后开质谱,设定合适的离子源温度和传输线温度,不要忘记打开真空补偿,否则真空难以达到50mTorr以下。关机前关闭传输线温度,离子源温度需降至175℃以下,等待分子涡轮泵转速降下来后,仪器会提示“OKtoturnoffpower”,此时方可关闭电源。

2、实验前需先确定

(1)离子源是否到达指定温度,一般推荐使用250℃;

(2)当柱流速为1ml/min时,前极压力正常在30到50mTorr之间;

(3)打开灯丝看空气/水的背景,确认真空没有泄漏。

3、质谱有关参数的设置

在灵敏度能够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发射电流一般为100uA,检测器增益为1,如果是痕量分析,需要提高灵敏度,可将发射电流设为200到300uA,增益设为2或3,数值越高,灵敏度越高,但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将降低。扫描范围根据目标化合物性质而定,能覆盖碎片范围即可,没必要设得太宽,否则也会牺牲灵敏度,采样速率一般设每秒3到5张谱图。起始时间的设置考虑目标峰的保留时间和溶剂延迟,既不要丢失化合物,又要躲过溶剂。

4、诊断与调谐

质谱一般都有诊断功能,如果仪器灵敏度急剧下降或谱图出现明显异常,则应该进行诊断,帮助查找原因,注意做全诊断时必须保证前极压力在50mTorr以下。如果仪器正常,每一项测试都应该通过(PASSED),如果哪一项测试未能通过,可点击查看详细信息,并保存页面,以方便与仪器公司的维修工程师,进行维修。在做质谱的调谐之前,先将MASS的范围调至50~650,打开灯丝、校正气,观察m/z100的特征峰,看其周围是否干净,如果有干扰离子,则升高柱温、进样口温度,先将杂质赶出,确保m/z100的周围干净,方可进行调谐。调谐过程中,若增益部分的校正不能通过,m/z502的特征峰找不到,或电子倍增管的电压增加太多,接近100伏,则很有可能是离子盒、透镜或预杆太脏,需要清洗。

5、离子源和预杆的清洗

清洗前先准备好相关的工具及试剂,然后打开机箱,小心地拔开与离子源连接的电缆,拧松螺丝,取下离子源。取预杆之前先取下主四极杆,竖放在无尘纸上,再取下预杆待洗。注意整个操作过程一要小心谨慎,二要避免灰尘进入腔体。将离子源各组件分离,在离子源的所有组件中,灯丝、线路板和黑色陶瓷圈是不能清洗的。而离子盒及其支架、三个透镜、不锈钢加热块以及预杆需要用氧化铝擦洗,将600目的氧化铝粉用甘油或去离子水调成糊状,用棉签蘸着擦洗,重点擦洗上述组件的内表面,即离子的通道。氧化铝擦洗完毕后,用水冲净,然后分别用去离子水、甲醇、丙酮浸泡,超声清洗,待干后组合好离子源,先安装好预杆、四极杆,后小心装回离子源,盖好机箱,清洗完毕。

(六)仪器中间状态检查及进样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1、仪器中间状态检查

仪器状态直接影响到分析物的检测限、定性与定量,除了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计量检定外,还应该定期进行期间核查,根据仪器使用情况可每季度或每月核查一次。气质联用仪期间核查的内容可包括:仪器检测限(灵敏度)、分析物保留时间的重复性(稳定性)、数据的精密度、线性范围等几个方面。可通过系列浓度的有证标准物质溶液重复进样进行验证,质谱部分还可通过观察校正气FC43的特征离子是否正常确认仪器是否需要校正。通过核查证明仪器状态良好时才能进行样品分析。

2、进样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气相用定容试剂一般分子量小,易挥发,所以在整个进样过程中,为充分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应尽可能避免溶剂挥发,确保被分析的样品溶液浓度不变。一要保证室温尽可能恒定,使标准品溶液系列和样品溶液系列在同样的条件下被分析测定;二是自动进样时,所用小瓶盖垫一次性使用,用过的瓶盖垫易造成定容试剂的挥发而使待测物浓度升高,且待测物浓度越高的样品误差也越大。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验收步骤及注意事项

工程师在安装完仪器之后,都要对仪器进行检测调试,会出具一份完整的调试检测报告。主要关注的包括以下几方面:

1、调谐通过:

出具一份通过的调谐报告.注意空气本底强度、标准品峰强度大小,空气本底强度反映真空度的好坏,强度应越低越好,调谐用标准品峰强度反映仪器的灵敏度,应有足够的强度。在后面的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空气本底强度及标准峰强度的变化,应相对稳定。

2、仪器灵敏度测试达到要求:

装机后一般采用标准品进行S/ N测试,出具测试报告。测试结果应达到其所宣称的参数值。灵敏度是各种仪器必须接受考察的必检项目,反应了仪器的整体性能,分绝对灵敏度和相对灵敏度,一般仪器厂商在所给的仪器性能参数上也会全部给出。所谓绝对灵敏度指记录仪上得到的可控制的质谱信号所需的样品量( g);相对灵敏度指可检测到的微量物质的最小浓度( ppm)。灵敏度又与离子化效率、质量传输效率、扫描方法、扫描速度、检测器增益、进样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在仪器的验收时,必需把好关(很多厂家在其宣传资料上给出的灵敏度值相当高,大都是在验收时打仪器其它指标的擦边球,通过其它指标的调节来显示视觉上的高灵敏度)。

在验收仪器时,一般采用八氟萘检测其绝对灵敏度。1pg八氟萘m/ z272S/ N>180( RMS),在此表示的是均方根信噪比,而在仪器验收过程中,厂家所设定的一般是信号值与极短的时间段(在某一极短时间段内仪器的基线甚至能出现直线),这样就在视觉上大大的提高了仪器的灵敏度。如果我们采用峰/峰信噪比,采用极为直观的方式进行检测,所得值将远低于仪器所给定的灵敏度(当然不可否认在数学上均方根表示比平均高度比值的确要高)。至于扫描方式,选择离子扫描( SI M)比全离子扫描( SCAN)灵敏度要高许多。

3、真空系统漏气问题:

漏气问题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好的真空是进行MS分析的前提,因此对仪器的真空状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般在调谐时可进行真空检漏,如果通过,则提示真空不漏。

4、质量范围,质量轴的稳定性:

一般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质量标尺发生漂移的幅度,一般多以8h或12h内某一质量的测定值的变化,一般控制在±0. 1u/ 12h,这样可以减少仪器校准的频率,增加仪器的稳定性。该仪器的质量范围:1-11200au。

5、分辨率:

分辨率体现的是分辨相邻两个质量的能力,是仪器对不同质量离子的分离和相同离子的聚焦能力。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灵敏度与分辨率几乎成反比关系,所以确定仪器灵敏度前必须先确定仪器的分辨率,否则也会产生视觉上的高灵敏度。

6、扫描速度:

扫描速度有质量分析器的类型和结构参数决定,当然还与计算机的接口有关。该仪器的扫描速率:60s/ scan.

7、缺少的消耗品:

各种规格的石墨垫(对于0. 25的柱子,进样口和检测器两端的石墨垫是否一样? )、分流不分流衬管、毛细管割刀、气体检漏液、机械泵油、离子源清洗套装、毛细管密封卡套、铜管和塑料管切割刀。5ml和25ml的样品吹扫管( 2套)、相应的进样密封注射器各2支、捕集管。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常见问题

近年来,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得到较快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各领域,成为分析复杂混合物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在使用仪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影响分析测试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如何迅速、准确地判断故障原因,及时地予以排除,是仪器操作人员经常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小编结合多年的使用操作、维修维护经验和体会,对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常见的故障现象、产生故障的可能原因及故障排除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供仪器操作人员参考。

(一)与质谱仪调谐相关的故障现象、产生故障的可能原因及排除方法

1、故障现象:调谐参数改变时, 调谐峰强度的变化滞后

产生故障的可能原因及排除方法:

a.离子源被污染,排除方法是对离子源依次用甲醇、丙酮超声清洗各15min;

b.预四级杆被污染,排除方法是对预四级杆依次用甲醇、丙酮超声清洗各15min;

c.离子源部件未安装到位,电路未接通,排除方法是将离子源拆下,重新安装。

2、故障现象:调谐质谱仪时,需要过高的离子能量和推斥电压

a.高离子能量过高是由于离子源被污染,推斥电压过高是预四级杆、四级杆被污染,排除方法是对离子源、预四级杆、四级杆依次用甲醇、丙酮超声清洗各15min及保养维护;

b.质谱仪调谐未达到*佳状态,排除方法是重新调谐质谱仪。

3、故障现象:调谐参数改变时,仪器响应不明显

离子源短路或电路未接通,排除方法是取出离子源,用万用表测量各部件间的电路连接是否正常。

4、故障现象:调谐峰的形状不好,有肩峰

a.质谱仪调谐未达到*佳状态,排除方法是重新调谐质谱仪;

b.离子源被污染,排除方法是对离子源依次用甲醇、丙酮超声清洗各15min;

c.分析器有缺陷或损坏,排除方法是检查分析器外观是否有缺陷或损坏。

5、故障现象:调谐时,无参考峰出现

a.参考标样全氟只丁氨瓶中无参考标样,排除方法是添加参考标样全氟砚丁氨于质谱仪内置的参考样瓶中;

b.参考标样的管路被堵塞,排除方法是拆下管路,用丙酮超声清洗;

c.空气泄漏,排除方法是检查空气峰m/z 28的高度,若大于10%氦气峰m/z 4的高度,表明有空气泄漏,用注射器将丙酮滴在各接口处,通过观察丙酮的分子离子峰m/z58的强度变化,进一步查明泄漏的确切位置。

6、故障现象:出现不规则、粗糙的调谐峰

a.离子源被污染,排除方法是对离子源依次用甲醇、丙酮超声清洗各15min;

b.灯丝老化,排除方法是更换灯丝;

c.质谱仪调谐未达到*佳状态,排除方法是重新调谐质谱仪。

7、故障现象:m/z 18、28、32峰大于10%氦气峰m/z 4

a.空气泄漏,排除方法是检漏,检查柱子的连接情况;

b.氦气即将用尽,气瓶内杂质富集,排除方法是更换载气瓶并安装脱气装置;

c.新近清洗的离子源未烘干,排除方法是设置250℃的离子源温度烘烤离子源;

d.柱子被污染,排除方法是老化柱子。

8、故障现象:灯丝状态良好时,无离子产生

a.离子源需要重新校准,排除方法是利用校准工具重新校准离子源;

b.空气泄漏严重,排除方法是检漏并紧固各连接处。

9、故障现象:调谐质谱仪时, 高质量峰m/z 502、614不显示

预四级杆短路,排除方法是将预四级杆拆下,用氦气或氮气吹干。

(二)与校准和灵敏度相关的故障现象、产生故障的可能原因及排除方法

1、故障现象:质谱仪的质量标尺无法校准

a.质谱仪调谐未达到最佳状态,排除方法是重新调谐质谱仪;

b.离子源温度过高或过低,排除方法是将离子源温度设在180~220℃;

c.空气泄漏,排除方法是检查空气峰m/z 28的高度,若大于10%氦气峰m/z 4的高度,表明有空气泄漏,用注射器将丙酮滴在各接口处,通过观察丙酮的分子离子峰m/z 58的强度变化,进一步查明泄漏的确切位置;

d.发射电子的能量不合适,排除方法是将发射电子的能量设定为70eV。

2、故障现象:灵敏度低

b.质谱仪的质量标尺校准不,排除方法是重新校准质谱仪的质量标尺;

c.离子源被污染,排除方法是对离子源依次用甲醇、丙酮超声清洗各15min;

d.离子源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样品分解或吸附在离子源内,排除方法是调节离子源温度;

e.柱子伸人离子源内的深度不合适,排除方法是调整柱子进人离子源的深度;

f.分流进样器和阀有故障,排除方法是检查进样器和阀;

g.柱效降低,排除方法是更换柱子;

h.进样器被污染,排除方法是对衬管依次用甲醇、丙酮超声清洗各15min或更换衬管

i.检测器电压太低,排除方法是检测器电压应为350~450V

j.空气泄漏,排除方法是检查空气峰m/z 28的高度,若大于10%氦气峰m/z 4的高度,表明有空气泄漏,用注射器将丙酮滴在各接口处,通过观察丙酮的分子离子峰m/z 58的强度变化,进一步查明泄漏的确切位置。

3、故障现象:质量色潜图中无噪音(呈一条平直的线)

检测器电压太低,排除方法是提高检测器电压。

4、故障现象:噪音过多

b.供电系统产生杂峰,排除方法是安装电源净化装置。

(三)与色谱图和质谱图相关的故障现象、产生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1、故障现象:出现平失峰

a.柱子中的样品过载,排除方法是分流进样或稀释样品;

b.检测器过载,排除方法是降低检测器电压。

2、故障现象:保留时间不稳定

a.毛细管柱的固定相发生降解,排除方法是切去毛细管柱端0.5m或更换柱子;

b.进样器漏气,排除方法是改善进样器密封状况;

c.载气管路泄漏,排除方法是检漏并紧固。

3、故障现象:高沸点化合物灵敏度低、峰形差

a.离子源温度太低、导致样品被吸附,排除方法是提高离子源温度;

b.气相色谱接口的温度太低,排除方法是提高气相色潜接口的温度,使之与升温程序的终温一致;

c.气相色谱升温程序的终温太低,排除方法是提高气相色谱升温程序的终温。

4、故障现象:峰拖尾

a.进样器的温度太低,排除方法是提高进样器的温度;

b.气相色谱接口的温度太低,排除方法是提高气相色谱接口的温度;

c.载气流速太小,排除方法是提高载气流速;

d.衬管、柱子被污染,排除方法是对衬管依次用甲醇、丙酮超声清洗各15min,老化柱子。

5、故障现象:出现歪斜峰或变型峰产生故障的可能原因及排除方法:

a.扫描速度太低,致使每个色谱峰的扫描次数不够,排除方法是提高扫描速度,尽可能使每个色谱峰的扫描次数大于6次;

b.色谱峰太窄,排除方法是改变色谱条件;

c.质普仪调谐未达到*佳状态,排除方法是重新调谐质谱仪;

6、故障现象:同位素比例不正确

a.质谱仪的质址标尺校准不,排除方法是重新校准质谱仪的质量标尺;

b.质谱仪调谐后的各质量峰比例不正确,排除方法是重新调谐质谱仪;

c.空气泄漏,排除方法是检查空气峰m/z 28的高度,若大于10%氦气峰m/z 4的高度,表明有空气泄漏,用注射器将丙酮滴在各接口处,通过观察丙酮的分子离子峰m/z 58的强度变化,进一步查明泄漏的确切位置。

7、故障现象:分广离广峰太弱

a.离于源的温度、电流过高(超过裂解温度和电离电流),排除方法是调整离子源温度、电流;

b.化学电离气压过高或过低(对于化学电离源),排除方法是调整化学电离气压。

8、故障现象:质谱图中同位素峰丢失

a.质谱仪的质量标尺校准不,排除方法是重新校准质谱仪的质量标尺;

b.质谱仪调谐未达到*佳状态,排除方法是重新调谐质谱仪;

d.检侧器电压太低,排除方法是提高检侧器电压;

e.检侧器故障,排除方法是检查检侧器的灵敏度。

9、故障现象:质谱的重现性不好

b.离子源加热器不稳定,排除方法是更换离子源加热器;

c.灯丝损坏,排除方法是更换灯丝;

d.质谱仪调谐未达到*佳状态,排除方法是重新调谐质谱仪;

e.质谱仪的质量标尺校准不,排除方法是重新校准质谱仪的质量标尺;

f.空气泄漏,排除方法是检查空气峰m/z 28的高度,若大于10%氦气峰m/z 4的高度,表明有空气泄漏,用注射器将丙酮滴在各接口处,通过观察丙酮的分子离子峰m/z 58的强度变化,进一步查明泄漏的确切位置。

10、故障现象:总离子流色谱图中出现大的干扰峰

a.空气泄漏,排除方法是检查空气峰m/z 28的高度,若大于10%氦气峰m/z 4的高度,表明有空气泄漏,用注射器将丙酮滴在各接口处,通过观察丙酮的分子离子峰m/z 58的强度变化,进一步查明泄漏的确切位置;

b.载气质量有问题,排除方法是更换载气;

c.样品被污染,排除方法是改进样品前处理方法。

11、故障现象:总离子流色谱图逐渐升高

a.柱子的固定相流失(特征峰为m/z 207、281),排除方法是老化或更换柱子;

b.空气泄漏,排除方法是检查空气峰m/z 28的高度,若大于10%氦气峰m/z 4的高度,表明有空气泄漏,用注射器将丙酮滴在各接口处,通过观察丙酮的分子离子峰m/z 58的强度变化,进一步查明泄漏的确切位置。

12、故障现象:总离子流色谱图缓慢下降

a.吹扫阀被关闭,排除方法是打开吹扫阀;

b.吹扫流速太低,排除方法是提高吹扫流速。

13、故障现象:色谱峰过宽

a.进样器的温度太低,排除方法是提高进样器的温度;

b.柱子中的样品过载,排除方法是分流进样;

c.气相色谱升温太慢,排除方法是改变气相色谱的升温程序。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