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色彩构成的理论 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

2024-02-21 14: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色彩构成 (Interaction of Color)

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孟塞尔色立体

色彩的属性

色相:所指的就是色彩的相貌,由于它们在可见光当中,波长不同,所以有不同的色彩表现,也是颜色之间相互区分的表象特征。

按照波长和频率的顺序,命名一般是红橙黄绿青蓝紫这几种颜色。同时也体现了色彩调和性的变化秩序,通过下图就能很好的进行辨别。

明度:所指的就是色彩的明暗程度,这个很好理解。越接近白色明度越高,反之越接近黑色明度越低。

纯度:所指的是色彩的纯净度或者饱和度,不同的色相具有不同的纯度,同一个色相纯度也是可以有所不同的。

它们三种属性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但并不是单独存在,它们之间的变化是相互联系的。

色彩的混合模式

图1就是常用的RGB模式,图2是CMYK模式。RGB会增加亮度,混合的色光越多,混合色的明度就会非常亮。CMYK则是混合的色越多,明度就会越低,纯度也会下降。图3是一种视觉色彩混合,色彩在进入视觉以后,基于人的视觉生理反应,而产生的一种色彩混合。混合后的色彩类似于中间色。亮度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影响色彩关系的要素

色彩对比与面积、形状、位置、空间的关系

在同一个视觉范围内,有两种或者以上的颜色共存,所占面积、形状、位置、空间不同,会显示出颜色色量的差别关系,从而体现出色彩的对比效果。

色彩的调和指两种或者多种颜色,统一协调组合在一起,能够使人产生愉快并且满足人的视觉需求和心理平衡色彩搭配关系。

如果说色彩对比是寻求颜色之间的差别,那么色彩调和是让颜色与颜色之间达到某一种关联,追求色彩多样性的统一。

同一调和是指明度、色相、纯度有一种属性完全相同,只需变换其它属性。近似调和是指在色相、明度、纯度中有某种要素近似,变换其它属性。

色彩构成的三大技巧1、稳

安定、比例

安定(此处着重于心理、视觉印象的安定),图案在构图上一般有对称、平衡。对称比较庄重、严肃。平衡比较生动、活泼。

比例带有一定的数学性,较典型的有黄金分割(0.618/1),据说芭蕾演员踮脚表演就是为了使自己身体比例呈黄金分割。还有平方根、立方根等矩形,给人一种非常优美和谐的视觉效果。但不要被这些比例所束缚,很多是靠自己的感觉去应用。

2、匀

疏密、空间

疏——密、黑——白(并非纯粹黑白色彩,指浓淡)、虚——实之间是对比关系,灵活合理地进行疏密、黑白布局,从而表现出一定的虚实,形成不同的美感和艺术效果。

空间实际上是由构图中安排的实体形象、空白形象,两者相结合构成的。空间的构图处理,是随着形象轨迹及视觉轨迹形成内在的空间层次。例如:网站“异空间”中,有一画面:太空背景,几个动感的人物都是一样的大小,我就建议:进行个别人物缩小或扩大,可以形成一种距离感和空间感,避免了原有的单板。

3、奇

走出数码色彩的限制

标新、立异很简单,看你是否是一个“叛逆者”……

有的时候,显示屏背后的数码色轮并不能满足你对于色彩的全部需求,离开屏幕,看看这个世界的色彩,而彩通配色正好为你满足了你的这一需求。

好了,今天就为大家讲到这里,想系统学习平面设计的,可以私信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