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永寿县常宁镇人才振兴典型案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航拍永寿县 咸阳市永寿县常宁镇人才振兴典型案例

咸阳市永寿县常宁镇人才振兴典型案例

2023-03-23 19: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基本情况

常宁镇位于永寿县城东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32公里。全镇辖3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0279户41854人,总面积164.2平方公里,耕地9.1万亩。202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800元。近年来,常宁镇立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际,牢牢把握“人才振兴”这一“乡村振兴”的关键,坚持聚焦“人才”抓“振兴”,积极引导培育五类人才向农村聚集,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发力,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主要做法

选优“头雁人才”,夯实基层基础。2020年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之后,常宁镇结合村“两委”换届,坚持优化村级班子结构,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成员,重点吸引各村的种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复转军人、经商能人、返乡大学生等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全力推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一肩挑”。截至今年2月,全镇35个村党支部书记全部通过法定程序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和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全镇175名村“两委”当中有各类种植养殖大户13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1名、复转军人4名、经商能人20名、返乡大学生8名,为全镇各村打造出了一支“永远不走”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注重“乡土人才”,增强内生动力。常宁镇自古以来就是渭北地区的商贸和农业重镇,从事农业生产、商贸交流和各行各业的“乡贤能人”人才济济。近年来,常宁镇立足实际,大力挖掘本土各行各业的能人志士,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号召力和凝聚力较强的优势,带动群众发展各类产业增收致富。能人牵头,政府助力,2020年,常宁镇果业协会会长严忠厚牵头成立了常宁镇果业协会,并建立了果业协会党支部,吸纳常宁本地果农300余户加入协会共同经营,统一提供苹果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技术指导和销售信息,2021年就实现了果农收入翻番的良好成效。截至目前,常宁镇共培育培养果业生产、畜牧养殖、蔬菜生产、技能型务工等本地“乡土人才”261名,遍布常宁镇的每个村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乡土动能”。

果业协会严忠厚组织的果业技术现场培训

常宁镇双矮自根砧苹果园

扶强“创业人才”,形成产业合力。在中央“1号文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政策的激励下,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选择了立足农村、自主创业。芦笋是一种原产于欧洲的蔬菜,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2015年由本地农民刘涛、张昊等首次在常宁镇引进试种,2019年该产业初具规模,并成立了富涛、昊天芦笋种植专业合作社。镇政府牵头成立了常宁镇芦笋产业协会,确保了芦笋从选种、育苗、移栽、病虫草防控、施肥、采笋等生产全过程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先后为富涛合作社争取国家扶持资金360余万元建成标准化综合示范园、芦笋研发中心、冷鲜恒温气调库,争取行业部门资金建成温室育苗棚550平方米,四联动温室种植棚一座,拱棚22栋,大田芦笋2000亩。2019年成功引进本土创业青年王文升成立秦槐合作社发展芦笋种植,争取国家资金126万元,建成芦笋种植园300亩,配备现代化滴灌设施。目前芦笋产业已经成为常宁镇“一镇一业”的主导产业。常宁镇已累计投入产业扶持资金6000余万元,扶持本地种养殖合作社和各类种养殖大户1300余户。

常宁镇芦笋产业园一角

招引“返乡人才”,注入振兴活力。自2018年开始,常宁镇坚持每年春节前后组织召开全镇返乡人员座谈会,向在外返乡人员通报一年来的工作成效,推介常宁产业项目。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常宁镇共吸纳招引在外返乡创业人才30余人,从事的行业有规模化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商贸服务等。通过“返乡走亲”活动招引回的“三兄弟”西安餐饮有限公司,投资3000余万元在上邑街道建成了永寿县秦福园食品厂,总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建设包子生产线两条,现有员工105名,生产管理人员25名,年产值达到了3200万元以上。2021年全年共采购镇区内种植的辣椒、茄子、大葱等新鲜蔬菜价值600余万元,发放务工人员工资420万元。截至目前,全镇返乡青年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肉牛养殖场3个、蛋鸡养殖场1个,发展大棚蔬菜190多座。

秦福园食品厂手工包子生产线

用活“驻村人才”,提升治理能力。常宁镇立足镇域实际,充分发挥派驻工作队员的行业优势,为基层有效治理、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县交警队派驻果纳村工作队,在全镇开展了为期1个多月的交通安全宣传月活动,在镇区集中开展机动车违停整治10多次,有效杜绝了农用车载人、车辆乱停乱放等交通安全隐患。县财政局派驻南章村工作队结合行业部门优势,为村上争取资金50多万元,将村上多年来的“垃圾沟”进行了规范化治理。市统建办派驻良左村工作队先后6次组织群众赴咸阳市民文化中心进行参观学习。县医保局派驻和平村工作队在全镇各村组织开展健康知识宣传60余场次。县林业局派驻陈家村工作队为本村协调各类绿化苗木1500余株。通过各驻村工作队的辛勤付出,使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经验成效

干部素质提高。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各类人才加入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通过举办“常宁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对新任干部进行各类专题培训,同时组织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开拓视野,并运用“三项机制”,进一步激发干部创业干事热情,从而提高干部服务意识、沟通协调能力和业务水平,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

产业发展强劲。近年来通过鼓励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成功引进了“寿之源”石磨面粉加工等农产品初加工企业,有效提升了镇域内各类经营主体的效益。为进一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经济效益,促进农业产业高效融合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全镇产业呈现出“基础优势明显、项目门类齐全、链条不断延伸、效益逐年递增”的良好发展势头。

人居环境改善。通过吸纳人才,学习外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先进经验,全力开展“清三堆”“治三乱”等集中整治活动。建立卫生文明户的奖励机制,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加强生物质禁烧和秸秆禁烧、散煤销售治理等工作,从源头上保护青山绿水,打赢蓝天保卫战。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有效推动农村环境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

社会治理提升。通过“五好”评选活动开展,使人民群众树立了正确鲜明的价值取向。镇综治办开展的矛盾纠纷排查和处置活动,从源头化解群众矛盾,大大减少了群众的上访率,全方位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社会稳定、服务镇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综治环境。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