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台湾》,用生命换来的影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航拍台湾的纪录片名字 《看见台湾》,用生命换来的影像!

《看见台湾》,用生命换来的影像!

2024-07-05 05: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他闭上了双眼,而《看见台湾:齐柏林的岛屿奏鸣曲》这本画册留住了他的挚爱。今晚8点,我们特别邀请到纪录片《看见台湾》的制片人、画册《看见台湾》企划总监曾琼瑶老师、杨磊老师、肖瑞昀老师,要举办一场线上分享会,分享齐柏林导演那些“用生命换来的影像”,以及“不疯魔不成活”的齐柏林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点击【语音直播间】即可进入~

下文摘自公号未读(unreadsky)

台北著名的101大楼只点亮过两个人的名字。一位是李安,在他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13)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之后;另一位是齐柏林,在他的《看见台湾》(2013)斩获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后。

谁都知道大名鼎鼎的李安,可是,谁是齐柏林?

我不愿意这样介绍他,说他是纪录片导演、航拍摄影家、环境保护提倡者……因为这些短小而抽象的词汇不像他,因为词汇无法概括他。

让我这样介绍他,像他每次自我介绍时都会说的那样。他和飞艇之父,德国人菲迪南德·冯·齐柏林(Ferdinand von Zeppelin)同名。不知道飞艇为何物的父亲给后来那个执迷于天空的他起了这个名字。一切好像命中注定,所谓因缘。

人生的前47年,齐柏林的工作是商业摄影助理、杂志摄影师,后服务公职,负责拍摄台湾各项重大工程的兴建过程。47岁这年,距离他退休只剩下最后几个月,齐柏林突然辞职。他放弃了可观的退休金和稳定、闲散的退休生活,开启了专职航拍的生涯。

对齐柏林来说,天空有一种魔力。他的摄影助理李欣桐回忆,齐柏林在地面上和在直升机上宛如两个人。前者温柔且从容,完全不给人压力;后者专注到极致,肾上腺素爆发,旁人会害怕发出一丁点声响。

齐柏林的视角是云的视角,鸟的视角,天使的视角。他对待台湾的土地,就像一位痴情男儿面对着他的恋人。他曾说:“我只拍台湾,因为我和台湾的土地谈了一场恋爱。”他的镜头是一只温柔的手掌,抚摸着台湾的大地、山川与河流。

2013年,齐柏林历时5年终于完成了亚洲首部全航拍纪录片《看见台湾》。这部纪录片由侯孝贤监制,吴念真录制旁白,新加坡作曲家何国杰作曲,创了下2.2亿新台币的票房纪录,并荣获第5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

2017年10月,中信出版社和中国国家地理出了这本齐柏林的航拍画册《看见台湾:齐柏林的岛屿奏鸣曲》。台湾版的《看见台湾》已经出版了二十多年,但编辑们没有从台湾地区直接引进版权,而是重新挑选和写作,只为给大陆读者带来了一本全新的《看见台湾》。

这本画册的主体内容分为快板、慢板、行板、广板四部分。台湾北部、中部、南部不同的地形地貌、历史风物就像节奏不一的乐章一般在画卷中展开。画册的策划编辑海杜马说:“在定书名的时候,大家都认为齐导演的作品就像交响乐一样,翻看不同的段落,就像在听不同的乐章,有时轻松愉悦,有时沉重压抑,有时慷慨激烈,而且我们对纪录片中新加坡作曲家何国杰老师的作品印象深刻,所以就部分沿用台湾出版过画册的名字,叫做《看见台湾:齐柏林的岛屿奏鸣曲》吧。”

《看见台湾:齐柏林的岛屿奏鸣曲》从2016年开始制作,原本应该会是一段非常顺利的旅程。它非常符合中国国家地理图书部的选题原则:作者齐柏林的艺术造诣很高,航拍作品细腻而精彩,而且从事台湾航拍摄影的人很少,题材上也足够有特色。

编辑部从来没有想到这本书的编辑过程会迎来这样一个结尾。2017年6月10日,齐柏林和助手冠齐坠机身亡,当时他们正在花莲附近的高空中进行《看见台湾II》的航拍堪景。

稻田里的大脚印,花莲,齐柏林作品

齐柏林在 “一席” 演讲时说,租一台直升机一分钟需要花费2500块台币,所以他必须怀着使命感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航拍时他需要把半个身子露在空中,这样才能不拍到机翼,捕捉到最完美的画面。一般人遇到一次气流后就会害怕,但他坚持了20年。

《看见台湾》画册完成后,编辑海杜马带着6本刚刚从印刷厂新鲜出炉的画册,交了110美金的行李超重费,赶在画册上市前去了一趟台北。他亲手把这本画册放在了齐柏林工作用的书桌上和他此刻长眠的山坡上。

海杜马的 “人肉快递” 之旅

这就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看见台湾:齐柏林的岛屿奏鸣曲》背后的故事。海杜马说这本画册已经不是一件产品,而是一个让大陆读者走进齐柏林并了解台湾的媒介与机会。

我在看到这本画册时,马上想到了毕赣《路边野餐》里的那句诗:为了寻找你,我搬进鸟的眼睛,经常盯着路过的风。海杜马也用一首诗给他的编者手记结尾:

在地面上的我们,

将日子过成单音调的敲击。

而苍穹之上,

如同鸟在云端盘旋,

这是云能看到的世界。

看看大地,

你有没有发现,

你就生活在,一首交响曲当中。

齐柏林为了航拍而生,

他与飞艇之父同名,

用了近三十年的时间,

只为打开翅膀,

将台湾拥入怀中。

对于齐柏林和他的《看见台湾》来说,一切都没有结束,一切才刚刚开始。只要读者愿意带着他的作品开始新的旅程,他纪录土地和家园的使命感就会永远存在。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