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真正的艺术,他们可以死在舞台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舞台上台风 为了真正的艺术,他们可以死在舞台上

为了真正的艺术,他们可以死在舞台上

2024-06-04 22: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 吴刚

当时吴刚趴在窗户外看排戏,排练场真安静啊,他看到了真正的艺术家是如何工作的。先生们没有告诉你应该怎么做,用实际行动教育新人。“戏比天大”不是嘴上说的,而是在他们这些可以死在舞台上的艺术家骨子里。

任宝贤老师饰演格林渥,突遇失声,吴刚一直候场,随时准备顶替。这也让他爱上了这个人物。然而最后吴刚在戏中并没有饰演格林渥一角,因另一演员的空缺,吴刚最终饰演了玛瑞克。

2006 年复排《哗变》时,剧院请朱旭老师做顾问。至今吴刚依然不忘朱旭老师在台上的举手投足,还有对节奏的把握。朱旭老师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吐字归音有自己的韵味,有意无意中台词给得远,藏拙精妙。

| 视频为朱旭老先生在《哗变》中精彩的7分钟独白

朱旭老师知道这帮年轻人的水平,用吴刚的话说,我们和先生们的差距太远了。这次吴刚终于出演了原由任宝贤老师饰演的格林渥。这个人物在戏中是把控整部戏节奏的灵魂人物,对演员的锻炼极大。只有这个人物在舞台上是走动的,其他人都是坐着把全剧演完。

一天下午,朱旭老师站在舞台上给全体演员说戏,然后又单独给冯远征讲魁格的表演。他想把自己的这些东西倾囊相授,让下一代接过来。

老师们拿年轻演员当自己的孩子来对待,说戏时都用商量的口吻 :“这个你试试,这样演是不是好些。”

| 冯远征

那时大家还有个愿望,想和朱旭老师同台演上几场,其实那时朱旭老师身体还行,他本人也挺想过过戏瘾,可老伴宋雪茹老师怕出意外拦了下来,使这次可能发生的同台献艺成了永远的遗憾。回想当年的师生情谊,是那种去老师家好像到自己家吃酸菜白肉一样随便,聊戏、喝酒、说人生。

复排《哗变》时,冯远征请教朱旭老师,老师也是说,你们先排。就怕和新人谈后,将演员框住了。每个演员对角色的理解有不同,角色是自己创造的,表达的方式方法千差万别,不能用先前的经验禁锢住后人的想法。

| 朱旭老先生为《哗变》重排的艺术指导

后来在排练场点评时,朱旭老师也从不说自己当时怎么演的,而是说导演赫斯顿当时说这段台词要紧着说,不能停。朱旭老师这样做是让冯远征知道,你在演魁格,而不是朱旭演的魁格。老艺术家的言传身教不在于培养多少个小于是之、小蓝天野,而要培养人艺的接班人。

提到1988年版的《哗变》,就不得不提另一位主演——任宝贤。

| 《哗变》剧照(摄于 1988 年),(左起)任宝贤饰格林渥,朱旭饰魁格

任宝贤是才子,别人谈到人艺的演员如何用功和勤奋,可能是人云亦云,属于口传,但是通过和任宝贤的朝夕相处,可以看到人艺演员的创作细节。比如说演《哗变》,扮演律师格林渥,其中有句台词 :“经过上述的种种表现,最终判定为魁格舰长患有类偏狂型人格。”

为了给这句台词找到依据,任宝贤便深入了解“类偏狂型人格”是怎么回事,查看医学书,查医学字典,上医院问精神病科的大夫。

为什么台词中描述的五种特征性格是 :性格僵硬 ;常常感到受迫害,无根据地怀疑他人 ;不能面对现实 ;为追求完美无缺而终日焦虑 ;以及脱离实际的基本心态。作为一般的演员,在台上说什么,观众在首都剧场第 22 排(最后一排)听得清就可以了,但是任宝贤不浮于表面,说任何台词都一定要找到依据,找到生活中的原型。

| 《哗变》剧照(摄于 1988 年),(左起)任宝贤饰格林渥,杨立新饰伯德

任宝贤在生活中与命运抗争的隐忍精神是超越常人的。在剧院,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悟性高,肯动脑筋。拿到剧本之后,经过排练和调整就可登台演出,一般都可打 85 分以上。

在北京人艺,他是第一个通过自己的努力挣到外快的人。20 世纪 80 年代初,他为中国儿童出版社编写了几十本连环画小人书。由他编写文字,美工吴以达则画画配图,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那些年,任宝贤先后出版了《蔡文姬》《自己人好算账》《贵妇还乡》《笑面人》《狗儿爷涅槃》《四世同堂》等三十几本连环画。他还喜欢写剧评、人物花絮、剧组里有趣好玩儿的故事,经常是夜深人静时他还在办公室里熬夜。

参考资料:

《一棵菜:我眼中的北京人艺》

北青天天副刊:人艺“五虎将”做客青睐:说《哗变》忆朱旭

图源:

《一棵菜:我眼中的北京人艺》、冯远征微博

《一棵菜:我眼中的北京人艺》

方子春/宋苗 著

定价:88.00元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编辑 | 铜豌豆

编辑 | 铜豌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