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银行负面舆情演练案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舆情演练方案脚本怎么写 2018银行负面舆情演练案例

2018银行负面舆情演练案例

2024-05-28 22: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片来源网络

一、银行负面舆情产生原因

银行自产生以来,风险就与之形影不离、相伴相生。风险即是一种挑战,也蕴藏着机会。银行因为有效管控风险而生存和繁荣,也因为风险管控不力而衰败和消亡。因此,风险管理是银行最重要的职能,也是现代银行科学管理的核心内容。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业见险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作为经营风险的行业,银行能否正确认识见险,能否有效管控风险,将决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近几十年,随着金融风险和金融案件的频繁暴发,人们对银行风险的认识和重识程度逐渐加深,如何有效识别风险、管理风险、防范风险、化解风险,已成为银行业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2018银行负面舆情案例汇总

1、民生银行高管性骚扰女下属(2016)

2016年11月14日,一则“某银行北京分行业务副总经理利用职位逼迫女职员开房”的网帖,引发舆论热议。据帖中所晒出的微信对话显示,民生银行关姓领导多次约女职员到酒店“喝茶”,被拒绝后,以辞退为由逼迫女职员就范。相关舆情量在12月8日达到顶峰。 

2、银行要求开具非故意损毁人民币证明(2017)

一份“奇葩证明”网上流传:中国农业银行鹤峰支行要求兑换残缺人民币的储户,到鹤峰县公安局容美派出所开具该人民币并非人为故意损坏的证明。容美派出所“回怼”:请不要随意让储户到派出所开具“奇葩证明”。

3、内蒙古银行原副行长获刑5年 收受他人财物888888元(2016)

延城因受贿和贪污一审获刑五年。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延城利用担任内蒙古银行副行长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888888元,并伙同内蒙古银行原董事长杨成林贪污公款5747500元。 

3、银行承诺1000元存满24年得11万 到期仅付5300元

24年前,凌先生在连云港灌南县某银行办理了一笔业务,当时银行宣城“称1000元存满24年最高可获111841.87元”。24年后取款时,却被告知本息合计仅有5304.85元。凌先生将银行告上法庭。法院判决银行支付本息20164.93元。

4、湖北荆州邮储员工被单位约谈拆迁时坠楼身亡(2016)

湖北荆州邮储银行员工侯国军在单位坠楼身亡。死者亲属称,事发前侯国军被领导从家中叫至单位约谈拆迁事宜,上楼约2分钟后突然坠亡。目前,法医初步鉴定结果排除他杀。而死者家属认为,侯国军没有任何理由自杀。

三、银行如何应对负面舆情?

1、银行应该采取哪些方法来应对突发事件和负面舆情?

首先,要高度重视舆情岗位。按照传统思路,舆情岗位不是核心业务部门。殊不知,舆情岗位一个人就可以影响一家或几十家媒体,一篇文章就能影响几十万的读 者。相比之下,业务岗位的员工,一天或许只能服务几十个客户。从这个角度看,舆情岗位“四两拨千金”,实在是关系重大,马虎不得。

其次,要重视舆情人才的筛选。一家银行的舆情处理水平和能力,与这一岗位的员工直接相关。说起来有些难以置信,对媒体来说,偌大一家银行的形象,就具象化在舆情岗位员工的身上。这个员工和媒体亲近,也就代表这家银行和媒体亲近。这个员工和媒体关系疏远,就等于这家银行不重视媒体,不善于处理媒体关系。因此, 一个情商高、乐观积极、善于和媒体相处的员工,可以迅速拉近与媒体的距离,让银行与媒体记者间的友谊不断加深,逐步带动媒体建立对本行的好感,进而发生观 点的改变。此后遇到新闻事件,“熟人一个电话”,媒体会更容易接受银行立场,避免伤害性大的报道。

总体上,银行舆情岗位需要善交际、业务熟、有经验的员工担任,他们需要有战略的眼光,敏锐的头脑,灵敏的嗅觉,并可以配合支持全行的发展。相应地,银行也要增加舆情岗位薪酬待遇以便留住优秀人才。

第三,要注重舆情人才的培养和传承。所谓“买版面买阵地不如买人”,在舆情岗位员工身上的投资是最好的投资。这包括建立一套识微商情类的舆情监测系统机制,包括让舆情岗位员工去业务部门轮岗,做好老员工与新员工的“传帮带”,做好舆情监测系统监测工作,避免老员工退休或跳槽新人难以接手等情况。

最后,创造性地进行舆情应对。舆情需要积极主动、有创造性地应对。这里,我们用一条建议来抛砖引玉:银行应该塑造“舆情明星”。

所谓一千个跑龙套的不如一个梅兰芳,一个莫言就带动一个国家文学地位的提升。这都说明,明星具有常人不具备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正如专业领域里,财经记者每逢大事就采访连平、鲁政委等专家,形成了正向循环,采访越多,名气越大;名气越大,就越受记者欢迎。那么,何不在舆情领域也有意识地培育舆情服务明星,让他们用专业素养建立公信力、 用缜密的逻辑思维解疑释惑。到了舆情事件出现的关键时刻,他们比银行行长更具备公信力和影响力,更适合解答公众和媒体的疑惑、参与纠纷处理。

四、银行需要重点关注哪些地方的舆情?

银行需要重点关注的网站1)全国重点新闻网站、重点社交媒体客等相关银行舆情监测;2)全国影响力比较大的论坛(天涯、凯迪社区、腾讯、猫扑、铁血、凤凰、搜狐、强国...),尤其是这些论坛中的地方版块;3)区域性重点网站,重点论坛(京华网、华商网、红网、荆楚网、大河网、舜网等);4)当地论坛、贴吧、博客、新闻等网站;5)主流社交媒体,视频,QQ, 论坛,博客,新闻,SNS等等

银行需要重点关注舆情相关的行业网站精准锁定关注的行业网站、论坛,提炼当天包括本行业涉及的境内外主要媒体、关注主要问题等;行业领头企业相关信息;行业领袖社交媒体客等相关观点等;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如政策信息、相关联行业动态等等。在进行舆情监测时,主要就是要控制好行业关键词的质量和有效性。对于所设定的关键词,随着舆情关注重点和方向的变化,不可一成不变,也要经常进行维护,以保证信息的鲜活和完整;在监测目标网站的选择上,搜索引擎、新闻、论坛、社交媒体客、网页等都应该有所包括。

总之,声誉风险管理与银行业务相伴相生,本身是银行业务重要的组成部分,声誉风险的良性管理更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在新常态下,银行更应该将声誉风险管 理纳入战略性思考,对舆情岗位进行战略性投入,通过建立一整套制度,用稍微多一点的投入和日积月累的坚持,造就一支精兵强将,在今后每一个突发事件中化危 为机,释放正能量,提升品牌价值,为银行和行领导增添一分从容,减少一分伤害,为银行发展争取更加友好的空间和环境。

识微提供银行舆情监测系统,舆情系统免费试用!

相关推荐:银行如何做好舆情风险排查制度

【文章声明】识微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并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电话:4008299196,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